第1章 爸,对不起
苏省,海陵市,昭阳县。
一辆开往县城的中巴车正在烈日炎炎下平缓的行驶。
忽然一个颠簸,睡梦中的王天行被惯性颠醒,迷糊的睁开了双眼。
嗯?我不是在酒店房间肝云顶S7的吗?怎么在中巴车上?
醒来的王天行刚准备继续研究金麟龙的上分套路,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个机灵。
难道我还在梦里?
王天行迅速看了看车上昏睡的乘客,忽然发现坐在自己旁边的居然是自己的父亲!
可是54岁的父亲怎么变的这么年轻了!
此时熟睡中的父亲看上去也就40左右的样子,连后来最先长白发的两鬓此刻都还是黑发。
王天行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裤子口袋。
没有手机。
这是梦到哪一年了?
以前最多也就是梦回高考的前一年啊。
王天行安静下来努力的回想。
终于在记忆里搜索到了些许片段。
此刻应该是2009年。
现在的这个时间点是中考过后的那个暑假。
中考分数出来后,昭阳县的各个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都出来了。
而此刻正是父亲送自己去县城报名。
想到这里,王天行又转头望向熟睡中年轻的父亲,心里不禁一阵感伤。
这一年是王天行此后13年人生当中的巅峰时刻。也是最后一次为父母脸上争光的时刻。
此后的人生里,王天行都不敢回忆这段高中的过往。
每每想到心就一个劲的疼。为自己的虚度年华悔恨,为父母的无私付出羞愧。
这一年王天行凭借中考总分705分的成绩,成功获取了昭阳中学自费生的资格。
虽然没有达到公费线,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昭阳中学在整个昭阳县来说就是大学生的代名词。
昭阳县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只要进了昭阳中学,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
所以尽管当时自费金额巨大,王天行的父母依然给王天行报名了昭阳中学。
也正是在这一年,王天行的父母准备改行。在动用了父母双方所有的亲戚关系、银行贷款后,成功筹借了80万元打造了一艘500吨的轮船。开始做水运生意。
而王天行两万的自费钱就是从这80万里抽掉出去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想把最好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
早在初中的时候,王天行的父母就因为镇上的初中教育口碑太差,将王天行送到县城里的一家口碑还不错的民办初中就读。
但是民办学校一年的学费就要9600元。
当时父母一年在外打工赚的钱只够王天行的学费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促使了父母改行的决心。
王天行的初中是全封闭式管理的。两个星期一次的假期也是同村的几个学生家长们包的一辆出租车,直接将王天行从学校接回家。
可以说,王天行在县城读了三年初中,但是连学校门前的那条马路都没有独自转过弯。
进了高中,正值全国全面倡导为学生减负。高中不得占用学生双休日时间。王天行一下子放飞自我了。
到现在王天行都记得,那是读高中后的第一个周末。王先行从学校出发,独自沿着马路一直不停的走。
穿过九倾大桥,穿过长安中路,穿过牌楼中路......直到两条腿实在走不动了。
从原本的封闭式管理,到现在的上五休二。王天行就像脱了缰的野马,驰骋在昭阳县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里。
很快,王天行的很多课程就跟不上了。先是物理。王天行一开始还不是很在意。本来这门学科就是自己的弱项。要不是中考物理只考了79分严重拖分,都不用交自费的钱。
后来生物考试也不理想。直到最后数学的失利一下子让王天行慌了起来。因为数学一直都是王天行的强项。现在自己最强的都不行了,严重打击了王天行学习的自信心。这个时候王天行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是自己的贪玩导致的成绩失利。
此时高一上学期已经过去了。
就在王天行六神无主之际,校外的声乐培训机构来到学校里做了一次音乐高考的推广。
而从小就喜欢唱歌的王天行仿佛看到了高考的救命稻草。毅然决然的跟父母要求要走艺术高考的道路。
王天行的父母当时跑船的生意刚刚起步,实在没有精力关心儿子的学业。又了解儿子确实从小就喜欢唱歌,于是便同意了王天行的请求。于是在高一的下学期,王天行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声乐艺考生。
这一转变导致了王天行对文化课的态度更加的不放在心上。
后来经同学介绍,王天行沉迷上了一款模仿DOTA的国产电脑游戏《梦三国》。从此王天行学校都懒得去了。
每天除了去声乐培训机构上两节课,其余的时间全部泡在网吧里。
声乐课的花销是巨大的。从一开始的3000元。到后来一学期一万多。从开始到结束,两年的时间,王天行声乐上的花费就高达4万。
而所谓的声乐高考,其实就是艺术类院校跟这些培训机构的合作。艺术院校出名额,培训机构让学生花钱买这个名额。最后高考结束只要文化分超过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就能够顺利的进入当时购买名额的大学。货真价实的本科院校。
而这些人毕业出来,要么当音乐老师,要么跑婚庆,要么还进音乐培训机构寻找下一波韭菜。正儿八经靠音乐出头的,寥寥无几。
王天行这一届只有一个人是靠自己的实力考取的声乐二本院校。其余全是走的培训机构的路子。
王天行的父母因为借款压力及王天行的学费压力,实在无力出资3.4万让王天行购买大学名额。后续哪怕王天行因为底子在,文化成绩过了全省最低录取分数线也没有大学录取。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差生来讲可能更容易接受,但是活在梦里的王天行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在短暂的找了份工作之后,王天行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在一个晚上,王天行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我要复读。
复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昭阳中学的复读名额居然高达5万一个。此时王天行的父母已经过了资金最困难的阶段。尽管这笔钱拿去还贷款可以省下不小的利息,但是还是给王天行交了复读费。
因为第一次的声乐高考失利也让王天行的父母不打算走这条路,改走文科。为了让王天行能够补上进度。高考失利的那个暑假,王天行的父母在县城里长包了一个宾馆,并找老师为王天行进行一对一的补课。
可是一个沉迷网游的人怎么可能说上岸就上岸呢?网瘾就跟毒品一样深深吸引着王天行。
王天行的第二次高考依然以失败告终。
这次的王天行知道自己不能再次逃避了。
成绩还没出来,王天行就经邻居介绍到镇上的一家经济连锁型快捷酒店做起了前台。
往后的十年,王天行做过网管,摊过手抓饼,卖过淘宝女装。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酒店行业。
靠慢慢熬时间熬出的资历,一步一步当上了前厅经理,晋升了门店店长。过着发不了财也饿不死的日子。
可是当初那个从小成绩优异,一直充当“别人家的孩子”的王天行再也没有做成一件让父母脸上有光的事情。
......
中巴车缓缓驶入车站。
因为建船而过于劳累的父亲依然在熟睡当中。
泪流满面的王天行凝望着父亲重返年轻的侧脸,在心里说着十几年来一直想对父亲说却从未说过的话:
爸,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