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一句话”2
作家知道了这几种“一句话”的重要,就要特别用力,自觉地把它们打造出光彩来。现在,我位来看看《一朝权在手》中的这几个“一句话”。
《一朝权在手》开头一句话,是这么写的:“一向默默无闻的水泉县,至今仍默默无闻,并没有因为曹兀龙任了代理书记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灾难却已经悄悄降临了……”
作者的用意大约在点燃一个埋在大山深处的沉默地雷的引信,所以用了“一向默默无闻”,“至今仍默默无闻”,“并没有因为……”似乎一切都是沉睡的、无变化的,然而,我们却能从中感到某种暗示,这里将不再“默默无闻”,有情况了,有事要发生了!这个引信已经在冒烟了。
《一朝权在手》结尾的一句话是这样的:“曹兀龙没说话,他突然觉得莫名的孤单和寒冷。/吉普慢慢向前走着。/大雪霏霏扬扬,无声地下着。/吉普车渐渐成了个小黑点。/不久,小黑点也不见了,只剩下一片铺天盖地寂静的白茫茫。”这说的是曹兀龙在去地区“学习班”路上的最后一个画面,也是全书的最后一个画面。一切都在“一片寂静的白茫茫”中结束了。似乎有《红楼梦》“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情景。全书从寂静开始,经过翻天覆地的喧嚣,最后又归于寂静,表面上似乎是走了个回到了原点的圈,但这其中发生了多少值得后人们思考的东西啊!如果让历史重演,书中的人物还会走原先走过的道路吗?恐怕是绝对绝对不可能了!这就是小说要告诉世人的。说他喻世可,说它惊世可,说他醒世亦可,这无声、无言、欲说还休的背后,有多少话要说啊!
这样的结尾能不能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一点余味?
《一朝权在手》没有《围城》那样的一句话的点睛之笔,因为它包括的人和事比较多,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但这并不是说这“一句话”就不存在,它是以“事”的形式存在于小说中的。只要看看小说所描述的一件件事是怎样结束的,看看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的命运是怎样的,就知道了。它是以无言之言存在着的,勉强要说,它是个“无言”,是个“说不尽”,是个“欲说还休”。这等于没有说。
《一朝权在手》中也有类似谶语的一句话。如“路遇奇人”一章中,那位算命先生说的“天摇泽涸龙困,地动山崩虎走”,一句话将曹兀龙和冯彦虎两个人的命运都道出来了,还联系到了当时中国发生的几件大事件,如吉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逝世,打倒“四人帮”等都预言了,明确告诉人那一龙一虎在打倒“四人帮”后要下台,但因为文戈和李锦竹不懂,听不出来,还当成了封建迷信,让读者替他们干着急。
《一朝权在手》中有特殊地位的一句话在第十章第16节,话是这样说的:“就在这一夜,大忠臣杨子厚殁了,身边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早晨才被护士发现。”
极平淡。纯粹的叙述,似乎毫无感情。可为什么“身边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早晨才被护士发现”?看过小说的读者都知道,是因为他亲手把自己唯一的亲人推进了火坑,他的孤独,是畸形时代被塑造成畸形人物的杨子厚自己一手造成的。这时,你会体会到这一句话的分量不轻。杨子厚是经历了倒海翻江的思想大搏斗才走到这一步的,他的愚忠把自己最亲最爱的女儿送入绝境时,就已经在精神上杀死了自己。他的倒下、挣扎、灵魂的拷问,都被他深深地压在自己内心,那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又无法倾诉,只有死才能摆脱。只有死才可避免精神的大爆炸。所以,虽然只是极平淡的一句话,却是凝聚了前数章几十万字的力量砸出来的。把这句话放在一章的末尾,给它一个整节的待遇,一句话之后就是长长的空白,目的就是想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让读者特别注意,杨子厚表面平淡的死,正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精神变异!
著名评论家,也是“茅盾文学奖”评委的蔡葵先生说:“杨子厚,只能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东西。假如这本书里抽掉杨子厚,整本书就会很受损伤,虽有大家称赞的曹兀龙、冯彦虎、朱仕第三个男性大将,但更有时代特点的还是杨子厚。没有杨子厚,说这本书是写那个特定的文革时期的,还不能那么令人信服。杨子厚,在这本书里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笔墨不多,但他的重要性,他的典型意义,他的时代价值,以及留给人们反思的东西却极其多!”
(作者是宁夏人民出版社文艺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