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未曾设想的事
天尚未全黑,胡九彰便赶回了燕家。进门时,他还想着只先跟李慕云打声招呼,就去寻燕昭中好好把事情说开,只不过当他推开房门的那一刻,胡九彰已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毋宁说是惊讶,不如说,他是被屋中的景象给吓住了,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眼下的状况。
屋中空无一人。
李慕云……不见了。
胡九彰愣是直挺挺的在门口站了七八秒。
他去哪儿了?
随即胡九彰才渐渐反应过来,而他额间也不断的渗出冷汗,只觉得仿佛又在被命运捉弄一般,心脏在胸腔内乱跳不止。
才刚刚能够下床的李慕云,根本不可能自己出去,那么如果他不在,很可能就是被人给带了出去,可是谁会特地来带他走呢?
胡九彰单一想到那可能的选项,脸色便瞬间变得黑青。恐惧感涌上心头,胃部酸液翻腾,就连第一次上战场时,他都没有这种反应。
忽然间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胡九彰立即转过身,以着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他一把抓住从走廊上路过的小厮,把那小厮吓得一哆嗦。
“李公子呢?原先住在那间房里的李公子呢!”
他一手按着小厮的肩膀,又因为情绪过分激动,而控制不住的加大了手劲儿,叫那小厮疼得嗷嗷直叫。
“诶呦!疼,疼——大爷,胡大爷,那位李公子下午被大老爷给请走了,至于去了哪儿我也不知道,我求您快松手吧,疼啊!”
对方的答案与胡九彰心中的猜测别无二致,他只觉得后脊发凉,用了好一会儿才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松了手。
那小厮一看他松手,也顾不上什么礼数,躲鬼似的从他身边跑开了。
而胡九彰眉头皱紧了,握着拐杖的那只手也因为握力过大而在关节间不断发出“咔,咔”的响动。
他转身便朝着燕昭中所在的院落走去,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好好谈谈了。
胡九彰见到燕昭中时,天已经黑了,燕昭中拿着个蒲扇,坐在小院里烤鱼,胡彦就坐在他旁边,手里拿了个小碗,时不时从碗里抓一把调料,撒到鱼身上。
胡九彰“咚咚”作响的拐杖声在夜里十分明显,隔着老远,那二人就听到了胡九彰的声音,燕昭中最先冲他打了声招呼,语气很是热情,但胡九彰没答话,他脸色黑青着一路走过去。
“慕云被你大伯带走了,这事你知道吗?”
胡九彰声音阴沉,燕昭中很快察觉到他语气中的情绪,从小板凳上站起来。
“我是……听你说了才知道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天下午。你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能问到人也行,我马上去找他。”
胡九彰的声音很冷,话语间还带着种催促乃至是命令的意味。
仍坐在凳上的胡彦眉头微皱了一下,这才抬起眼,去看自己“阔别已久”的哥哥。
诚然,早在一行人启程前往辽东前,燕昭中便时不时的提醒胡彦,自己并不是他的亲生哥哥。起初这小子不明所以,还要闹上一番,但自打他与胡九彰一行人走完了这一段南下又北上的旅程之后,便不知怎么的,到了辽东,就不再叫燕昭中“哥哥”,而是改口成了“昭中哥”。燕昭中问他是不是都想起来了,胡彦也一言不发。倒是他几次想去找胡九彰说什么,只是不知为何,每次他都只走到胡九彰房门前,就又退回来了。燕昭中问他为什么回来,他也不说。
而直到现在,弟弟身上发生的这些变化,胡九彰都全然不知。
“诶,九彰,你先别急,我大伯一向是尊敬李公子的,应该不会出什么事,等我去帮你问问。”
燕昭中面上带着安抚的笑意,可胡九彰越是看到他那张笑脸,便越难平复心情。
“燕大哥,你知不知道,慕云的二哥,也就是肃王的二公子,如今就正被囚在这辽东的县衙里。且本县的县令勾结安禄山余党,正打算将肃王、和那位二公子一同出卖给高句丽人。这些事……你知不知道?”
骤然听到这些话,燕昭中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一时竟没答上话来。
“这……九彰,这些事你是从哪来听来的?我从未听过这等事,倘若真有这些事……”
“你没听过,但你大伯心里可是门儿清,保不齐就是他从中牵线搭桥的!”胡九彰直接打断他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
“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燕家隐瞒的这些事,但倘若慕云出事,我绝对不会放过燕苏和!但凡参与此事的人,我一个也不会放过!”
胡九彰恶狠狠的说着,燕昭中的神色也已然变了。他眉心紧锁,面上仍有尚未褪去的震惊神色,但他眼中却透着股坚决,一种不可名状的,决意捍卫某物的坚决。
“……九彰,”燕昭中深吸了一口气,“你先冷静冷静。说到底人是我带来的,倘若李公子有事,那我燕某人绝不会独善其身。”
燕昭中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只不过胡九彰这时是急火攻心,哪里听得进他这些话。
“倘若真出了什么事,你说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这本就是你燕家自己的事,燕大哥,倘若真有什么,你也别怪我不知恩图报,我本也不剩什么指望。”胡九彰声音低沉,眼光中已然悄然涌出了点点杀意。
“诶……九彰,你等我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别急。”
他嘴里说着叫胡九彰别急,可燕昭中自己是真急了,连手里的蒲扇都忘了放下,就迈开步子。
“李公子的事我不会不管,九彰,你等着!”
燕昭中说完便快步走出小院。烤炉上的鱼散出一阵焦糊味,坐在一旁的胡彦放下手里的调料碗,缓缓起身。
胡九彰朝弟弟看去,他以为胡彦是要进屋。
也是,他们兄弟俩打从在长安见了面,就没说过几句话。总归弟弟又不记得自己,胡九彰也不想主动往这伤心处上戳。潼关之后,他心里便再装不下那么多的感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