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言传身教

四十六 言传身教

46言传身教

小村人朴素的言行当中,寓意着人与人相处的礼仪,也给自己的孩子们无声地做出了榜样。小村那时候的教育还没有后期那样普及,而那时候的扫盲也还是有一些后遗症的。

小村那时候的扫盲,也是经历了一些时间的,记得那些年,小村里发了一些纸,在上面印了一些需要去识别的文字,让人们去认读,以此来达到增加人们认识文字的数量问题。这里面的盲最初的时候指的是不认识日常使用的文字,扩展了之后,有一个增强版的扫盲训练,让人们能够使用一定量的文字来工作以及处理一些日常事情。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的主妇们是扫盲的主要对象,在那个年月小村的主妇们,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指正着对方识字的对错,主妇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对文字的认识在逐渐的增加,记得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持续了几年的时间,总体看来,小村的主妇们的识字率增加了,达到了扫盲的目的。

对于扫盲我们没有过多的去涉及当时的政策或者是相关的一些实施细则,确切的说,那时候笔者还是一个小孩子,在更早出现的扫盲时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笔者,这个现在(2022年)拿着笔记本电脑打字的我。

我们经历的那些年月里面,从来没有想象过我今天(2022年)会拿着手提坐在楼里面打字,有不懂的问题、叫不准的问题还能够随时通过互联网络、从远方获取问题的答案,那时候包括笔者,都还是一个文盲,对于印在纸上面的文字,一如今天笔者看着小鸟文一样的状态。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打字,下发的纸是16开的纸,A4大小,或者发大一点的,像现在(2022年)的A3纸那么大,上面的字是油印的,不像现在的印刷那样,因为那个时候就没有照排这一说,照排技术在那时候还没有进入小村的生活,估计也还没有进入城市生活吧,记得那时候油印出来的字字号也很大,即使是视力稍微有些模糊的人,也是看得清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考虑了年纪稍大的一些人的实际情况的。

在那些年的小村里面,十几二十岁的人,不识字的人还是很多的,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认识)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或者是仅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够简单的认识几个常见的字,也就是这样的情况。

扫盲之前小村的主妇女孩儿们不识字的很多,这与那时候小村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有关系的。通常都是让男孩子读几年书,一般能够读到小学毕业的并不多,大部分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就离开学校了。注意我说的这个比我的年龄要大几十年,比如二十年。

小村人那时候认为男孩子读几年书会写几个字儿,认识一些字儿,不至于被别人给欺骗了,会算算账,能够经管自己的家庭就够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把地种得好好的,年年看着老天爷的脸儿,能够多收那么三斗五斗的,不挨饿、不受冻也就是好日子了,其他的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至于女孩子早早晚晚是别人家的人,没有必要花钱替别人家培养人。小村的女孩子们就没有上学的居多,多数就从一开始长大的时候就跟着妈妈学习针线活儿,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人认为一个女孩子不会做针线活儿那是绝对不行的,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被婆家的人瞧不起,也没有生活的基本技能了。

小村人那时候还看不到社会发展会如此之快,以至于到现在(2022年)那批小村的女孩子们都年过古稀之年了,至于智能手机什么的,基本上与她们没有了缘分了,不说操作吧,那上面的汉字,她们都认不全。小村人的目光短浅坑害了小村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其实还远远不只是这样的。

现代(2022年)认为人的知识的广博性是人类进步一个重要的条件,小村人落后的文化素质,限制了小村人的眼光,当然更加制约了小村人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对于后代的传帮带的影响是巨大的。

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如今小村人的文化素质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潮流了,这落下的一课终于在时代的大潮中补上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村语村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村语村言
上一章下一章

四十六 言传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