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听听公开课去
武夷山上的学子们随着学识的增长,偶尔失去了贪玩的心思,便三三两两信步回来,若无闲事,便三五玩伴捉棋飞子抚琴弄箫,或者描摩山水诗情画意,或者安静下来,读一篇书或写一段文,也是好的;倘若闲极,便不妨铺了纸张,挥毫把经文描一下,在一笔一划间,见心明性,修一种气定,养一道神闲,却亦是乐事。如此,无非是学子心性而已。
授学堂一般不设晚课,有勤奋的学子可以去晚修,那里的书卷是开放的,可以任意取阅,但因很多经卷皆是誊抄的善本,是故,阅读完后须放回原位,不得私自带出授学堂,如确需带出,须经学宫的书记官确认报备,以防遗失。
武夷山的夜,很静谧,连鸟儿也早早进入了梦乡。
静静荡漾的论剑湖也是逐渐隐入黑色的夜空,黑夜也是逐渐湮没了山林,偶有几只晚归的红唇鸟掠过,留下几声鸣叫的余音,更显学宫的庄严与寂静,在清凉的夜气里相互融合,并不突兀。
黑夜的暗,有时并不持久,银白的月亮有时也会来替代太阳,散发清晖。只是,与日头的温暖相比,月亮是孤冷的。
一些年长的学子会盘坐床上,将昼间所习知识再消化吸收,反复打磨修炼;一些学子会在床头摆好懒人桌,放几本自己喜读的书,让自己逐渐沉浸于书本,在文字的世界里领略别样风景,或深思,或垂眉,或入定,心安于静。
栖居于山野之间,在这个由少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中,就算偶尔有一些傻事,那也无可厚非,少年人玩闹的心性,也就不算什么的了。玩得累了,便休一小会。或许,这也是整个无猜的少年时光最美的缘故吧。
每一个夜晚,烟青的云雾缭绕着武夷山,天上的星星很遥远,有时众多,有时稀疏。
上佳学宫坐落在武夷山的半山处,隔离了红尘,幽隐于缥缈云雾之间,清宁素静,就像山野里一个透着点点微光的黑色剪影。
中院藏书阁的琉璃青灯依然照亮着阁内的每一块方寸之地,每一晚夜深人静之时,仍会有数名学士在这里忘我的研习那些上古遗存的文献,这些文献或为孤本,或为残本,或为单页,并不很多,都被妥善地放置于专门的大理石制的文献柜中,在此研习的学子只能阅读誊抄本,如有疑问需核查原件,则需掌宫大人亲自核准,方可在日间由在场的数名藏书官一同开柜取阅。
夜色深邃,人已熟睡。
明月清朗,孤悬于云海外,偶尔会有青云去遮住了,又散开,就如一只神的眼睛,开合眨动,流转间,由明而淡,清寂的身影也从东边移向正中,再移至西边,遥遥地挂在天幕上,静静地将清晖薄薄地洒在半山的灵台方寸之间。
从天庭上投下的夜,太黑了。
青灯摇曳,发散的光明是淡薄的。
人心趋于光明,也能习惯黑暗。
山野的虫声轻鸣,月亮已挂中天,将银白的清晖洒落窗前,学子们已经睡了,因为,明早还要继续修行,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光明……。
来了学宫后,陈彻是很不习惯这山中清寂的生活的,因为他们这一批学子要在五月三日才能正式进入学宫学习,故而还不能入授学堂听讲。姐姐陈嫄每天不是忙着授课,备教案,晚间便是忙着与姜一燕等人准备五月五日的剑湖论剑的筹备。
他暂时还不能私自下山去找疏漓,每天在学宫内闲得蛋疼,有时也去听听论述堂的公开课。
疏漓倒是来了几次看他,也只能在宫外的广场上见见面,说说话。听疏漓说,她不习惯住在土楼里,嫌吵,便给了那厉家寨的村长一些银子,让寨中的后生们在村边山头的竹林中给他们搭建了几间草屋,枪半梅带着那几个地煞死侍现在便跟着住在那竹林中,生活上倒是无忧的,只是每天没什么事做,便向村长要了一些菜种,跟枪半梅等人在屋前开出一片荒地来,种种菜,养养花,倒也自得其乐。
陈彻在学宫整天没事就在学宫各处瞎逛,忽忽便过了两日了。
如此闲得蛋疼,不如听听公开课去,看看这个与他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教授们究竟还能讲些啥新鲜玩意儿呢。
这一日,正好论述堂内有一堂公开课,一个老人坐在讲台的蒲团上,学子们席地而坐,每人面前有一个矮小的长方形檀木书桌,书桌上端正地摆放了文房四宝及修课的经卷。
陈彻抱着一颗极大的好奇心,悄悄从后门溜进去,瞄了瞄堂上,大概坐了三十余人,便随意坐在一张空置的书桌后。
那个讲课的老人是山中老人的二弟子摽有梅,今日是按学宫规定,每十五天一次由山中老人的七大弟子之一来讲授公开课。
此时,他正在台上侃侃而谈。
“心经第三卷曰:静心以养吾浩然之气。无静气,难以成大才,办大事。圣贤之人,每遇大事,而能心静如水,如明月照见大江;心静则强,如清风抚过山岗。静气不仅有平常的心性功夫,也有临机的运用与发挥。做人需适时静下来,反省观照自己,积攒能量,总结经验,准备充分,待机而动,迅速出击,则诸事可成。……今日的论述课是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希望大家好好参悟。”
摽有梅老人捋了捋花白胡须,娓娓道来,声音平静而有力量。
“第一则故事:巨商与雨伞
有一个巨商,于战乱期间,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只因他劳累之余在凉亭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
巨商毕竟经商数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后他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拿雨伞之人应该不是职业盗贼,十有八九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居住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