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发兵南下
更新时间:2013-05-29
曹操回师许昌,皇帝刘协亲自带领着文武大臣出城迎接,场面奢华隆重。尤其是刘协一身龙袍双手下垂,规规矩矩的站在众臣的前头,态度谦卑,没有一丝皇帝的架子,就好像他是臣子,曹操才是皇帝一样。
曹操在众文武大臣面前,虽然心中很是得意,却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赶快下马参拜,感慨涕零的大谢皇恩浩荡。
封赏孙翊为大将军,的确破坏了袁绍和孙翊联合抗曹的打算,可是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孙翊的官位比曹操都要高。
刚刚在官渡一场大战,曹操以弱胜强,大败气势恢宏的袁绍,难免使得他心高气傲。皇帝在自己的手中掌控,让曹操忍受不了官位低于孙翊的结果。
于是,便有宾客给曹操出了一个计策: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然而然的,曹操便亲自担任丞相。
历史上曹操后来在赤壁之战前夕,也领受了丞相一职。只是比现在要晚了近七年。
当上丞相的曹操,就更可以在朝政上一手把持,而且更加的名正言顺。剑履上殿、见帝不拜等等特权交于一身,让他俨然有了“亚帝”的姿态!曹操的权力欲和强大的野心也是空前膨胀。
建安六年十二月,在结束官渡之战还不足两个月的时候,曹操不顾众文武大臣的反对,下定决心征讨江东孙翊!
官渡之战时,最让曹操担忧的不是袁绍,而是后方的孙翊和刘备。如今汝南的刘备已经窜逃,那么合肥的孙翊,便是他下一个进攻的目标。
合肥乃是军事战略的要地,如今把持在孙翊的手中,给曹操的感觉就像是如鲠在喉,不除之不快。郭嘉、贾诩、荀攸、荀彧、陈群等等谋士都一致反对曹操的这个行动,因为郭嘉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先平河北、正讨乌桓、复取西凉,最后才是兴兵南下。
曹操的军营中,曹仁号称“天人”,也有“鬼神”的美誉。而郭嘉则是当之无愧的“鬼才”。他已经把天下看在眼中,也为曹操构建了一副完美的天下蓝图,只要按照他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剑指天下便是水到渠成。
众谋士都赞成郭嘉的观点。以往的时候,曹操对郭嘉也是言听计从,可是此时他却阴沉着脸,没有答应。再加上曹仁、徐晃、张辽、于禁、夏侯谆等大将的屡屡请战,让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向江东用兵!
其实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当然明白连续用兵对己方所带来的巨大消损。不过好在今年关中地区大获丰收,徐州一地收成也不错,使得曹操也没了粮草的担忧。
而且他知道,此时河北的袁绍已经患病,几个儿子更是纷纷献宠,想要继承他的权力。所以他干笃定,两年之内,河北袁绍的那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和一个外甥高干一定会爆发出火光四溅的碰撞。
所以他知道,短时间内断然不能对河北的袁氏集团用兵,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势。最好等到他们自相攻打,实力损耗无几的时候,再发兵河北,可一举评定青、冀、幽、并四州。
如果说官渡之战的胜利,使得曹操的名声威震天下,名动四海,那么还有一人因为这场战役的发生而声名鹊起,甚至比起曹操都不遑多让。那就是当今的大将军、吴侯孙翊!
老子辛辛苦苦跟袁绍决一死战,历经九死一生的凶险才博得这样的名声,你却在后方整日吃喝玩乐就也达到了这样的声望,这让曹操的心理怎么能够平衡?所以曹操必须要修理一下孙翊,给他点教训,也好让天下人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明主。
江淮之地水流复杂,不利于北方骑兵的纵横驰骋。然而此时十二月份,除了几处大河的主流道,各个支流大多已经结冰,完全可以让骑兵往来,所以说此时正是进攻孙翊、收复合肥的最佳时机。
至此,曹操亲率五万精兵,以郭嘉为左军师,贾诩为右军师,谋事计略。同时派出了曹仁、徐晃、张辽、乐进、李典等等战将三十八员,目标直指合肥。
陈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官渡之战的时候,他受袁绍所命,撰写檄文大骂曹操,把曹操贬低的一无是处。而曹操心胸坦荡,在官渡之战大胜后生擒了陈琳,并未斩杀他,而是表他为官,使得陈琳忠心效命。
此番征讨孙翊的檄文就是这陈琳所写,语言苛刻犀利,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什么杀兄占嫂、什么虐待公主、什么不敬生母,一项项都是灭绝人伦的大罪。
郭嘉等谋士见到曹操决心不可更改,无可奈何之下便只能服从。既然出战,无论几位谋士同不同意,争胜是首要的目的。所以郭嘉也给曹操出了一计。
他知道此时江东正和刘表作战,而且周瑜已经带兵侵占了荆州江夏郡的大部分土地,此时已经引起了刘表的恐慌。所以此时为了征讨全胜的机会,郭嘉果断建议,趁此机会,联合刘表,在江东的西、北两面同时进攻,让孙翊顾此失彼,从何双线全面溃败。
古时的战争因为信息的传递十分不便,所以大多的战役,尤其是关乎国家存亡的战役都是单线交战。像后来二战时期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开辟的多线战场,在古代几乎就不可能。
所以曹军也明白,一旦江东面临着多线受敌的状况,那么获胜便是水到渠成。
官渡之战大胜的曹操没有在战后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是继续选择了征讨四方。然而官渡之战大败的袁绍却在频频收拾着冀州内的各地叛乱,不过更让袁绍有些气愤的是,他那的二儿子袁谭,竟然在他生病的时候借故返回了幽州。
自古以来传位的规矩就是立长,即他的大儿子袁谭。然而他的三儿子袁尚因为长相貌美,一条堂堂,更得袁绍的喜爱,所以他又想传位给袁尚。
只是这个二儿子,既不得几个谋士的推崇,也不得袁绍的喜爱,身份尴尬。所以在这种时刻,袁熙忽然告罪返回了幽州,虽然众人疑惑不解、狐疑不定,也不以为意。
“他愿意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反正继承人的位置,怎么都轮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