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无言

十二、无言

历经数千公里的生死磨难,我又来到争园,奄奄一息,却还有一口气。

下午,母亲走进房间,百无聊奈地往四堵墙壁看了看,站到书架前,从一排英文版精装数学书中抽出一本,翻了翻,啧啧赞叹一阵,又抽出一本。看样子她想把每本数学书都抽出来看,虽然她对数学从无兴趣,而且几乎忘光了中学时代学的英文。

我从床上撑起来,把自已挪到凳子上,一边收拾零乱的书桌,一边找寻与母亲摆谈的机会,这时候施顺华回来了。

“哟,又这么早回来!”母亲合上手中的书,脸上透着意外和欣喜。

“特殊情况嘛。”那人把椅子从书桌边端到母亲身后,体贴地说:“坐。”

母亲没有坐下,走到书桌前,伸出手指想摸桌子,却还没碰到桌面就把手缩回来。这动作勾起我的记忆,小时候每当我做完家里的大扫除,母亲从单位里回来,都把手指伸到家俱的每个隐蔽角落摸一摸,看看手指上是否沾上残留的灰尘,以确定我的劳作是否合格。此刻看见母亲的举动,我急忙说:“妈妈,书桌上好多天没抹灰尘了,别弄脏你的手,呆会儿我打水来抹掉,你先坐下休息吧。”

母亲坐下,对摆在书桌上的《钢琴伴唱红灯记》乐谱来了兴致,说:

“我们在五·七干校看的《红灯记》电影,比在城里看的要长得多,听说演铁梅的演员也换了。”

“哦,演铁梅的换了吗?以前是那个演员叫刘、刘……”

“刘长瑜。”我说。

“呵,好象这一个比原来那个要秀气些?”母亲向施顺华说。

“没有换,演铁梅的还是刘长瑜。”我解释说,虽然《红灯记》我很久没看了,但换演员这样的大事,身处文艺界的我绝对不乏消息来源。

母亲满脸不高兴,把话题挪开:“说到演员,五·七干校的人都说还是朝鲜电影里女演员漂亮,而且朝鲜电影里的音乐也比中国的好听。”

“中国的民族歌剧《白毛女》音乐也不错啊!”我当然不会提及《茶花女》、《卡门》这些外国“大毒草”。

“想当年,李伯钊他们创作歌剧《白毛女》,硬是费了不少功夫!歌剧哟,跟话剧又不同哦,啧啧!”母亲旧话重提,摇头感慨。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人员中没有李伯钊。”我说。

“当然有李伯钊啊!在延安时我就知道,那时我们住在桥儿沟,都离得很近!”

——母亲说的是1938年,父亲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或者是1943年初,父亲历经担任新华日报社特派记者、编辑科长,担任太行文艺界联合会总干事、主编《华北文华》月刊之后,和她从华北敌后回到延安,父亲在鲁艺文学部作文学研究工作,他们住在桥儿沟的那一段事。

“妈妈,这些常识,小时候我一进音乐学院附中就学过的。”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母亲猛一拍桌子说,“天下就你行!我看你还要自以为是到哪里去!”说完,怒气冲冲走出去。

我傻了。

“对自已的妈妈,怎么能这样说话!”施顺华不失时机地朝我火上浇油。

“她说的是错话,难道我非要跟着她错不可?这不太可笑嘛!”

施顺华没吭声,也走出去。

瞬息之后,眼前情景就让我深感懊悔,母亲就是有天大的错,也容不得我指出,我怎么记不住这个老规矩?可是母亲当着施顺华的面这样对待我,未免也太过矫情了吧!我在信中苦苦向她说明,施顺华和我没有感情基础,我情愿独自忍受病痛甚至等死,也不愿再到这里来,可母亲为什么总是向着他?这一切令我深感困惑!

又忙忽一阵,吃过晚饭,三个人悠哉游哉往外走。

有生以来,我头一次同母亲一起散步。走在母亲身边,我又想找机会和她摆谈,母女间的沟通实在太少了,但母亲只顾与施顺华说话,我非但插不上嘴,反而象个拖累她的多余人。不多会儿,我就被他们远远甩到后面,我想加快步子跟上去,却又体力不支,只好顺其自然,在后面拖沓前行。

看到母亲如此兴奋,我也感到欣慰,这说明我的灾难婚姻也有某种价值,但我又无法驱散心中的困惑,我不明白母亲在信中对我的深情,为什么又骤然消失,不明白为什么我遵从她的恳求千辛万苦赶回来,她却只字不提在信中浓墨重彩宣染的帮助我治病的方案。眼下似乎我的一切与她毫不相干,我的惨痛付出也毫无价值。欣慰之余,我的心又说不出地难受,我后悔离开了岭南,后悔丢弃了好不容易才找回的平静和自尊,再次掉进这个可怕的坑子。

我实在无力再向前走,拼出力气对前面两个人说:我回去了。母亲与施顺华口惹悬河的摆谈嘎然而止,两个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往回走。

三个人回到房里。每个人都口唇紧闭,沉默而疏冷。为摆脱压抑,我走到书架上的小镜子前,拿起梳子往凌乱的头发梳了两下。看着梳子带下的大把脱发,我忍不住焦急地说:

“头发掉得太可怕了,只剩薄薄一层了,怎么办啊!”

我话音未落,母亲就霎地冷下脸,撇着嘴,和施顺华交换了个鄙夷的眼色。

我猛一下怔住了,母亲与施顺华的默契和会意,象把刀直捅我的心窝。我骤然失去理智,抓起右脸颊边一大把头发,拿起剪刀一阵猛剪,直到把头发剪成难看的阶梯状,才停下来,神情凄楚地看着满地落发。

房间里一片死寂,母亲抱着双臂沉默一阵,又同施顺华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二人一起走出去。

啊,我真的成多余人了!既然与施顺华心心相通看法无佐,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我回来?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熬过翻江倒海般的痛苦思绪,我又想这其实见怪不怪,母亲不原本就是这样嘛!小时候,我对着秋风扫落叶般从我头上脱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的落发,痛心地“啊!”了一声,立即遭到母亲的憎恶和喝骂,从此我再不流露情绪,直到头发掉得所剩无几……既然母亲一惯如此,那就无须去猜想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没必要自寻烦恼。当然,事实上我心中的激愤和痛苦难以平息,母亲与施顺华在互递眼色中流露的对我的轻侮,实在太让我受剌激了,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历经数千公里的生死磨难,我又来到争园,奄奄一息,却还有一口气。

下午,母亲走进房间,百无聊奈地往四堵墙壁看了看,站到书架前,从一排英文版精装数学书中抽出一本,翻了翻,啧啧赞叹一阵,又抽出一本。看样子她想把每本数学书都抽出来看,虽然她对数学从无兴趣,而且几乎忘光了中学时代学的英文。

我从床上撑起来,把自已挪到凳子上,一边收拾零乱的书桌,一边找寻与母亲摆谈的机会,这时候施顺华回来了。

“哟,又这么早回来!”母亲合上手中的书,脸上透着意外和欣喜。

“特殊情况嘛。”那人把椅子从书桌边端到母亲身后,体贴地说:“坐。”

母亲没有坐下,走到书桌前,伸出手指想摸桌子,却还没碰到桌面就把手缩回来。这动作勾起我的记忆,小时候每当我做完家里的大扫除,母亲从单位里回来,都把手指伸到家俱的每个隐蔽角落摸一摸,看看手指上是否沾上残留的灰尘,以确定我的劳作是否合格。此刻看见母亲的举动,我急忙说:“妈妈,书桌上好多天没抹灰尘了,别弄脏你的手,呆会儿我打水来抹掉,你先坐下休息吧。”

母亲坐下,对摆在书桌上的《钢琴伴唱红灯记》乐谱来了兴致,说:

“我们在五·七干校看的《红灯记》电影,比在城里看的要长得多,听说演铁梅的演员也换了。”

“哦,演铁梅的换了吗?以前是那个演员叫刘、刘……”

“刘长瑜。”我说。

“呵,好象这一个比原来那个要秀气些?”母亲向施顺华说。

“没有换,演铁梅的还是刘长瑜。”我解释说,虽然《红灯记》我很久没看了,但换演员这样的大事,身处文艺界的我绝对不乏消息来源。

母亲满脸不高兴,把话题挪开:“说到演员,五·七干校的人都说还是朝鲜电影里女演员漂亮,而且朝鲜电影里的音乐也比中国的好听。”

“中国的民族歌剧《白毛女》音乐也不错啊!”我当然不会提及《茶花女》、《卡门》这些外国“大毒草”。

“想当年,李伯钊他们创作歌剧《白毛女》,硬是费了不少功夫!歌剧哟,跟话剧又不同哦,啧啧!”母亲旧话重提,摇头感慨。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人员中没有李伯钊。”我说。

“当然有李伯钊啊!在延安时我就知道,那时我们住在桥儿沟,都离得很近!”

——母亲说的是1938年,父亲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或者是1943年初,父亲历经担任新华日报社特派记者、编辑科长,担任太行文艺界联合会总干事、主编《华北文华》月刊之后,和她从华北敌后回到延安,父亲在鲁艺文学部作文学研究工作,他们住在桥儿沟的那一段事。

“妈妈,这些常识,小时候我一进音乐学院附中就学过的。”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母亲猛一拍桌子说,“天下就你行!我看你还要自以为是到哪里去!”说完,怒气冲冲走出去。

我傻了。

“对自已的妈妈,怎么能这样说话!”施顺华不失时机地朝我火上浇油。

“她说的是错话,难道我非要跟着她错不可?这不太可笑嘛!”

施顺华没吭声,也走出去。

瞬息之后,眼前情景就让我深感懊悔,母亲就是有天大的错,也容不得我指出,我怎么记不住这个老规矩?可是母亲当着施顺华的面这样对待我,未免也太过矫情了吧!我在信中苦苦向她说明,施顺华和我没有感情基础,我情愿独自忍受病痛甚至等死,也不愿再到这里来,可母亲为什么总是向着他?这一切令我深感困惑!

又忙忽一阵,吃过晚饭,三个人悠哉游哉往外走。

有生以来,我头一次同母亲一起散步。走在母亲身边,我又想找机会和她摆谈,母女间的沟通实在太少了,但母亲只顾与施顺华说话,我非但插不上嘴,反而象个拖累她的多余人。不多会儿,我就被他们远远甩到后面,我想加快步子跟上去,却又体力不支,只好顺其自然,在后面拖沓前行。

看到母亲如此兴奋,我也感到欣慰,这说明我的灾难婚姻也有某种价值,但我又无法驱散心中的困惑,我不明白母亲在信中对我的深情,为什么又骤然消失,不明白为什么我遵从她的恳求千辛万苦赶回来,她却只字不提在信中浓墨重彩宣染的帮助我治病的方案。眼下似乎我的一切与她毫不相干,我的惨痛付出也毫无价值。欣慰之余,我的心又说不出地难受,我后悔离开了岭南,后悔丢弃了好不容易才找回的平静和自尊,再次掉进这个可怕的坑子。

我实在无力再向前走,拼出力气对前面两个人说:我回去了。母亲与施顺华口惹悬河的摆谈嘎然而止,两个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往回走。

三个人回到房里。每个人都口唇紧闭,沉默而疏冷。为摆脱压抑,我走到书架上的小镜子前,拿起梳子往凌乱的头发梳了两下。看着梳子带下的大把脱发,我忍不住焦急地说:

“头发掉得太可怕了,只剩薄薄一层了,怎么办啊!”

我话音未落,母亲就霎地冷下脸,撇着嘴,和施顺华交换了个鄙夷的眼色。

我猛一下怔住了,母亲与施顺华的默契和会意,象把刀直捅我的心窝。我骤然失去理智,抓起右脸颊边一大把头发,拿起剪刀一阵猛剪,直到把头发剪成难看的阶梯状,才停下来,神情凄楚地看着满地落发。

房间里一片死寂,母亲抱着双臂沉默一阵,又同施顺华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二人一起走出去。

啊,我真的成多余人了!既然与施顺华心心相通看法无佐,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我回来?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熬过翻江倒海般的痛苦思绪,我又想这其实见怪不怪,母亲不原本就是这样嘛!小时候,我对着秋风扫落叶般从我头上脱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的落发,痛心地“啊!”了一声,立即遭到母亲的憎恶和喝骂,从此我再不流露情绪,直到头发掉得所剩无几……既然母亲一惯如此,那就无须去猜想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没必要自寻烦恼。当然,事实上我心中的激愤和痛苦难以平息,母亲与施顺华在互递眼色中流露的对我的轻侮,实在太让我受剌激了,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历经数千公里的生死磨难,我又来到争园,奄奄一息,却还有一口气。

下午,母亲走进房间,百无聊奈地往四堵墙壁看了看,站到书架前,从一排英文版精装数学书中抽出一本,翻了翻,啧啧赞叹一阵,又抽出一本。看样子她想把每本数学书都抽出来看,虽然她对数学从无兴趣,而且几乎忘光了中学时代学的英文。

我从床上撑起来,把自已挪到凳子上,一边收拾零乱的书桌,一边找寻与母亲摆谈的机会,这时候施顺华回来了。

“哟,又这么早回来!”母亲合上手中的书,脸上透着意外和欣喜。

“特殊情况嘛。”那人把椅子从书桌边端到母亲身后,体贴地说:“坐。”

母亲没有坐下,走到书桌前,伸出手指想摸桌子,却还没碰到桌面就把手缩回来。这动作勾起我的记忆,小时候每当我做完家里的大扫除,母亲从单位里回来,都把手指伸到家俱的每个隐蔽角落摸一摸,看看手指上是否沾上残留的灰尘,以确定我的劳作是否合格。此刻看见母亲的举动,我急忙说:“妈妈,书桌上好多天没抹灰尘了,别弄脏你的手,呆会儿我打水来抹掉,你先坐下休息吧。”

母亲坐下,对摆在书桌上的《钢琴伴唱红灯记》乐谱来了兴致,说:

“我们在五·七干校看的《红灯记》电影,比在城里看的要长得多,听说演铁梅的演员也换了。”

“哦,演铁梅的换了吗?以前是那个演员叫刘、刘……”

“刘长瑜。”我说。

“呵,好象这一个比原来那个要秀气些?”母亲向施顺华说。

“没有换,演铁梅的还是刘长瑜。”我解释说,虽然《红灯记》我很久没看了,但换演员这样的大事,身处文艺界的我绝对不乏消息来源。

母亲满脸不高兴,把话题挪开:“说到演员,五·七干校的人都说还是朝鲜电影里女演员漂亮,而且朝鲜电影里的音乐也比中国的好听。”

“中国的民族歌剧《白毛女》音乐也不错啊!”我当然不会提及《茶花女》、《卡门》这些外国“大毒草”。

“想当年,李伯钊他们创作歌剧《白毛女》,硬是费了不少功夫!歌剧哟,跟话剧又不同哦,啧啧!”母亲旧话重提,摇头感慨。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人员中没有李伯钊。”我说。

“当然有李伯钊啊!在延安时我就知道,那时我们住在桥儿沟,都离得很近!”

——母亲说的是1938年,父亲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或者是1943年初,父亲历经担任新华日报社特派记者、编辑科长,担任太行文艺界联合会总干事、主编《华北文华》月刊之后,和她从华北敌后回到延安,父亲在鲁艺文学部作文学研究工作,他们住在桥儿沟的那一段事。

“妈妈,这些常识,小时候我一进音乐学院附中就学过的。”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母亲猛一拍桌子说,“天下就你行!我看你还要自以为是到哪里去!”说完,怒气冲冲走出去。

我傻了。

“对自已的妈妈,怎么能这样说话!”施顺华不失时机地朝我火上浇油。

“她说的是错话,难道我非要跟着她错不可?这不太可笑嘛!”

施顺华没吭声,也走出去。

瞬息之后,眼前情景就让我深感懊悔,母亲就是有天大的错,也容不得我指出,我怎么记不住这个老规矩?可是母亲当着施顺华的面这样对待我,未免也太过矫情了吧!我在信中苦苦向她说明,施顺华和我没有感情基础,我情愿独自忍受病痛甚至等死,也不愿再到这里来,可母亲为什么总是向着他?这一切令我深感困惑!

又忙忽一阵,吃过晚饭,三个人悠哉游哉往外走。

有生以来,我头一次同母亲一起散步。走在母亲身边,我又想找机会和她摆谈,母女间的沟通实在太少了,但母亲只顾与施顺华说话,我非但插不上嘴,反而象个拖累她的多余人。不多会儿,我就被他们远远甩到后面,我想加快步子跟上去,却又体力不支,只好顺其自然,在后面拖沓前行。

看到母亲如此兴奋,我也感到欣慰,这说明我的灾难婚姻也有某种价值,但我又无法驱散心中的困惑,我不明白母亲在信中对我的深情,为什么又骤然消失,不明白为什么我遵从她的恳求千辛万苦赶回来,她却只字不提在信中浓墨重彩宣染的帮助我治病的方案。眼下似乎我的一切与她毫不相干,我的惨痛付出也毫无价值。欣慰之余,我的心又说不出地难受,我后悔离开了岭南,后悔丢弃了好不容易才找回的平静和自尊,再次掉进这个可怕的坑子。

我实在无力再向前走,拼出力气对前面两个人说:我回去了。母亲与施顺华口惹悬河的摆谈嘎然而止,两个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往回走。

三个人回到房里。每个人都口唇紧闭,沉默而疏冷。为摆脱压抑,我走到书架上的小镜子前,拿起梳子往凌乱的头发梳了两下。看着梳子带下的大把脱发,我忍不住焦急地说:

“头发掉得太可怕了,只剩薄薄一层了,怎么办啊!”

我话音未落,母亲就霎地冷下脸,撇着嘴,和施顺华交换了个鄙夷的眼色。

我猛一下怔住了,母亲与施顺华的默契和会意,象把刀直捅我的心窝。我骤然失去理智,抓起右脸颊边一大把头发,拿起剪刀一阵猛剪,直到把头发剪成难看的阶梯状,才停下来,神情凄楚地看着满地落发。

房间里一片死寂,母亲抱着双臂沉默一阵,又同施顺华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二人一起走出去。

啊,我真的成多余人了!既然与施顺华心心相通看法无佐,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我回来?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熬过翻江倒海般的痛苦思绪,我又想这其实见怪不怪,母亲不原本就是这样嘛!小时候,我对着秋风扫落叶般从我头上脱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的落发,痛心地“啊!”了一声,立即遭到母亲的憎恶和喝骂,从此我再不流露情绪,直到头发掉得所剩无几……既然母亲一惯如此,那就无须去猜想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没必要自寻烦恼。当然,事实上我心中的激愤和痛苦难以平息,母亲与施顺华在互递眼色中流露的对我的轻侮,实在太让我受剌激了,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轮椅天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轮椅天使
上一章下一章

十二、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