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大字报前的决斗

十四、大字报前的决斗

九孔桥横跨锦江东段水面,因桥身有九个桥洞而获名;桥头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演绎着千年不衰的都市繁荣。

S大学与九孔桥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文学艺术作品大毒草”的**中,桥头那片开阔空地,理所当然地成为S大学“革命大批判”的战场;空地四周牵着层层叠叠的铁丝和绳索,上面挂满了大字报,那种阵势,直让人想到群情激愤、鼓声雷动、人民战争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桥看一看,刚走到S大学校门口,就体力衰竭、头晕气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双手站在离我两米远的地方,趾高气扬之态尽露。

校门周围倒还清静,没有哄骂的孩子群和指手划脚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并不因此而轻松。我“欺骗老实人结婚,拖累并欺压丈夫”的恶名在S大学早已家喻户晓,从校门进进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怜的受气丈夫”送去安抚和慰问,就是直接扔给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况,“受气丈夫”便霎地收敛起趾高气扬,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状。在过来过去的人们面前,这种表演反反复复乐此不疲,让人在惊诧之际更目瞪口呆。

对他这套变脸术,我早就送上两个绰号,一是“八点二十”——眼眉作耷拉状时,形若时钟指着八点二十分。二是“开脸谱店的”——随时可从兜里掏出张脸谱贴在脸上,千变万化,让人摸不透其真实面目。与这种小丑相处,我每天都象误吞了苍蝇似地难受。而这样的人,头上竟然顶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员”标识。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头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松开反剪的手,兴奋地朝前跨两步,原来数学系两男女正朝这边走来,那胡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礼前闯进新房、领受施顺华的卑躬屈膝和出卖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审判官”刘达浪;硕壮的女人是其老婆,历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两男女仿佛对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了若指掌,频频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状;那硕壮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着白眼斜瞪我,让人发怵地把嘴脸扭歪,以示侮辱。

我连喘两口大气,也没能把堵在胸口的难受吐出来。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以丑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让人难忍的是某些“知识分子”,走到你近旁时突然把脸拧成奇形怪状,张大着嘴,从喉咙里捣弄出令人惊耸令人反胃的“啊——呸”声,喷射出一口污物,脸上浮着恶毒的得意,从你身边走过去。这种称为“大学”的地方,头顶“文化”光环,却盛行如此的低劣,让人无法不感慨:简直是糟践文明!

待两人走远,我轻言一句:“歪嘴扭脸,也不拿镜子照照有多么丑陋。”

“别人又怎么你了嘛!”做贼心虚之徒兀地一声吼。

我转过脸紧闭双唇。

陷入这种境地,比死还要痛苦。

遍布九孔桥头的大字报,被风吹拂得响声一片,让人深感烦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类文化精髓推上断头台的“革命刀枪”面前,我无法抑制魂魄的惊悸,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震荡。被“杀头”的,是人类数千年的精神文明积淀,是对正义、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寻,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尔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历史的浩穹闪烁思想光辉的伟人,无一能幸免,连“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来“过堂”,尽管批判者可能连音阶有几个音都闹不清楚。这世界之癫狂之没落,由此可见一端。

“荒谬至极!都成了极端反动,都该被斩草除根,咋不说这些大作家写了那么多令人向往的对美的憧憬?咋不说狄更斯托尔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无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丑恶凶残?咋不说他们为底层劳苦人民奋声呐喊?”

“呵呵,什么?你说什么!”

施顺华象听见“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一样,做出又惊又耸的样子,而后一脸猥笑。

“你别这样!”我也还之以轻蔑。这个人有研究生学历,却连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对他们的作品、艺术、思想、以及他们对丑恶社会和肮脏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撤谎造谣脸不红心不跳,所以才会理直气壮地为牟取利益而不择手段。

“让我来告诉你吧!”瞥一眼那张奸佞却愚不可及的嘴脸,我“大放噘词”,一口气吐出一大堆“反动言论”:“狄更斯从小受了很多苦,他当过童工,在作品中无情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和丑恶,满怀同情地展示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苦难。托尔斯泰虽是贵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层人民,他猛烈抨击社会黑暗和不公、歌颂穷苦人民的美好品质;他在自已的农庄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亲自为他们上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救救他们中间的罗蒙罗索夫和普希金!’他还亲自架着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阴冷地打断我,但对我的“谬论”显然缺乏批驳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随便找几本书来验证!”我轻轻按住气息若断的胸口,又说:“受时代限制,这些大作家未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高度,但这构不成遭到否定和诛灭的理由,象他们那样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多见,而他们无情鞭笞的丑恶和凶残……”

说到这里我打住了,因为胸口窒息,因为我明白只身与时代“决战”,再往下说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乐界那场批判西方古典音乐和乐器的运动中,我在学校里因为坚持独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从心底翻涌出来;面对眼前这个家伙,我痛楚难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这情景,又让我想到半年前我从岭南赶回来,去牢房探望了母亲,对他说我不可能和他结婚时他的同样作派。如今我发了这一通“反动言论”,他将用什么手段对付我?鼓励我独立思考的父亲,他在哪里?他还在遭受批斗和殴打吗?为什么忠诚奉献的人落得如此下场?

我用双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报满天飞的九孔桥。

九孔桥横跨锦江东段水面,因桥身有九个桥洞而获名;桥头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演绎着千年不衰的都市繁荣。

S大学与九孔桥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文学艺术作品大毒草”的**中,桥头那片开阔空地,理所当然地成为S大学“革命大批判”的战场;空地四周牵着层层叠叠的铁丝和绳索,上面挂满了大字报,那种阵势,直让人想到群情激愤、鼓声雷动、人民战争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桥看一看,刚走到S大学校门口,就体力衰竭、头晕气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双手站在离我两米远的地方,趾高气扬之态尽露。

校门周围倒还清静,没有哄骂的孩子群和指手划脚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并不因此而轻松。我“欺骗老实人结婚,拖累并欺压丈夫”的恶名在S大学早已家喻户晓,从校门进进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怜的受气丈夫”送去安抚和慰问,就是直接扔给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况,“受气丈夫”便霎地收敛起趾高气扬,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状。在过来过去的人们面前,这种表演反反复复乐此不疲,让人在惊诧之际更目瞪口呆。

对他这套变脸术,我早就送上两个绰号,一是“八点二十”——眼眉作耷拉状时,形若时钟指着八点二十分。二是“开脸谱店的”——随时可从兜里掏出张脸谱贴在脸上,千变万化,让人摸不透其真实面目。与这种小丑相处,我每天都象误吞了苍蝇似地难受。而这样的人,头上竟然顶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员”标识。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头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松开反剪的手,兴奋地朝前跨两步,原来数学系两男女正朝这边走来,那胡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礼前闯进新房、领受施顺华的卑躬屈膝和出卖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审判官”刘达浪;硕壮的女人是其老婆,历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两男女仿佛对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了若指掌,频频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状;那硕壮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着白眼斜瞪我,让人发怵地把嘴脸扭歪,以示侮辱。

我连喘两口大气,也没能把堵在胸口的难受吐出来。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以丑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让人难忍的是某些“知识分子”,走到你近旁时突然把脸拧成奇形怪状,张大着嘴,从喉咙里捣弄出令人惊耸令人反胃的“啊——呸”声,喷射出一口污物,脸上浮着恶毒的得意,从你身边走过去。这种称为“大学”的地方,头顶“文化”光环,却盛行如此的低劣,让人无法不感慨:简直是糟践文明!

待两人走远,我轻言一句:“歪嘴扭脸,也不拿镜子照照有多么丑陋。”

“别人又怎么你了嘛!”做贼心虚之徒兀地一声吼。

我转过脸紧闭双唇。

陷入这种境地,比死还要痛苦。

遍布九孔桥头的大字报,被风吹拂得响声一片,让人深感烦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类文化精髓推上断头台的“革命刀枪”面前,我无法抑制魂魄的惊悸,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震荡。被“杀头”的,是人类数千年的精神文明积淀,是对正义、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寻,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尔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历史的浩穹闪烁思想光辉的伟人,无一能幸免,连“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来“过堂”,尽管批判者可能连音阶有几个音都闹不清楚。这世界之癫狂之没落,由此可见一端。

“荒谬至极!都成了极端反动,都该被斩草除根,咋不说这些大作家写了那么多令人向往的对美的憧憬?咋不说狄更斯托尔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无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丑恶凶残?咋不说他们为底层劳苦人民奋声呐喊?”

“呵呵,什么?你说什么!”

施顺华象听见“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一样,做出又惊又耸的样子,而后一脸猥笑。

“你别这样!”我也还之以轻蔑。这个人有研究生学历,却连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对他们的作品、艺术、思想、以及他们对丑恶社会和肮脏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撤谎造谣脸不红心不跳,所以才会理直气壮地为牟取利益而不择手段。

“让我来告诉你吧!”瞥一眼那张奸佞却愚不可及的嘴脸,我“大放噘词”,一口气吐出一大堆“反动言论”:“狄更斯从小受了很多苦,他当过童工,在作品中无情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和丑恶,满怀同情地展示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苦难。托尔斯泰虽是贵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层人民,他猛烈抨击社会黑暗和不公、歌颂穷苦人民的美好品质;他在自已的农庄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亲自为他们上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救救他们中间的罗蒙罗索夫和普希金!’他还亲自架着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阴冷地打断我,但对我的“谬论”显然缺乏批驳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随便找几本书来验证!”我轻轻按住气息若断的胸口,又说:“受时代限制,这些大作家未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高度,但这构不成遭到否定和诛灭的理由,象他们那样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多见,而他们无情鞭笞的丑恶和凶残……”

说到这里我打住了,因为胸口窒息,因为我明白只身与时代“决战”,再往下说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乐界那场批判西方古典音乐和乐器的运动中,我在学校里因为坚持独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从心底翻涌出来;面对眼前这个家伙,我痛楚难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这情景,又让我想到半年前我从岭南赶回来,去牢房探望了母亲,对他说我不可能和他结婚时他的同样作派。如今我发了这一通“反动言论”,他将用什么手段对付我?鼓励我独立思考的父亲,他在哪里?他还在遭受批斗和殴打吗?为什么忠诚奉献的人落得如此下场?

我用双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报满天飞的九孔桥。

九孔桥横跨锦江东段水面,因桥身有九个桥洞而获名;桥头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演绎着千年不衰的都市繁荣。

S大学与九孔桥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文学艺术作品大毒草”的**中,桥头那片开阔空地,理所当然地成为S大学“革命大批判”的战场;空地四周牵着层层叠叠的铁丝和绳索,上面挂满了大字报,那种阵势,直让人想到群情激愤、鼓声雷动、人民战争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桥看一看,刚走到S大学校门口,就体力衰竭、头晕气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双手站在离我两米远的地方,趾高气扬之态尽露。

校门周围倒还清静,没有哄骂的孩子群和指手划脚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并不因此而轻松。我“欺骗老实人结婚,拖累并欺压丈夫”的恶名在S大学早已家喻户晓,从校门进进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怜的受气丈夫”送去安抚和慰问,就是直接扔给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况,“受气丈夫”便霎地收敛起趾高气扬,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状。在过来过去的人们面前,这种表演反反复复乐此不疲,让人在惊诧之际更目瞪口呆。

对他这套变脸术,我早就送上两个绰号,一是“八点二十”——眼眉作耷拉状时,形若时钟指着八点二十分。二是“开脸谱店的”——随时可从兜里掏出张脸谱贴在脸上,千变万化,让人摸不透其真实面目。与这种小丑相处,我每天都象误吞了苍蝇似地难受。而这样的人,头上竟然顶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员”标识。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头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松开反剪的手,兴奋地朝前跨两步,原来数学系两男女正朝这边走来,那胡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礼前闯进新房、领受施顺华的卑躬屈膝和出卖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审判官”刘达浪;硕壮的女人是其老婆,历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两男女仿佛对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了若指掌,频频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状;那硕壮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着白眼斜瞪我,让人发怵地把嘴脸扭歪,以示侮辱。

我连喘两口大气,也没能把堵在胸口的难受吐出来。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以丑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让人难忍的是某些“知识分子”,走到你近旁时突然把脸拧成奇形怪状,张大着嘴,从喉咙里捣弄出令人惊耸令人反胃的“啊——呸”声,喷射出一口污物,脸上浮着恶毒的得意,从你身边走过去。这种称为“大学”的地方,头顶“文化”光环,却盛行如此的低劣,让人无法不感慨:简直是糟践文明!

待两人走远,我轻言一句:“歪嘴扭脸,也不拿镜子照照有多么丑陋。”

“别人又怎么你了嘛!”做贼心虚之徒兀地一声吼。

我转过脸紧闭双唇。

陷入这种境地,比死还要痛苦。

遍布九孔桥头的大字报,被风吹拂得响声一片,让人深感烦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类文化精髓推上断头台的“革命刀枪”面前,我无法抑制魂魄的惊悸,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震荡。被“杀头”的,是人类数千年的精神文明积淀,是对正义、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寻,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尔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历史的浩穹闪烁思想光辉的伟人,无一能幸免,连“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来“过堂”,尽管批判者可能连音阶有几个音都闹不清楚。这世界之癫狂之没落,由此可见一端。

“荒谬至极!都成了极端反动,都该被斩草除根,咋不说这些大作家写了那么多令人向往的对美的憧憬?咋不说狄更斯托尔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无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丑恶凶残?咋不说他们为底层劳苦人民奋声呐喊?”

“呵呵,什么?你说什么!”

施顺华象听见“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一样,做出又惊又耸的样子,而后一脸猥笑。

“你别这样!”我也还之以轻蔑。这个人有研究生学历,却连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对他们的作品、艺术、思想、以及他们对丑恶社会和肮脏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撤谎造谣脸不红心不跳,所以才会理直气壮地为牟取利益而不择手段。

“让我来告诉你吧!”瞥一眼那张奸佞却愚不可及的嘴脸,我“大放噘词”,一口气吐出一大堆“反动言论”:“狄更斯从小受了很多苦,他当过童工,在作品中无情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和丑恶,满怀同情地展示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苦难。托尔斯泰虽是贵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层人民,他猛烈抨击社会黑暗和不公、歌颂穷苦人民的美好品质;他在自已的农庄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亲自为他们上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救救他们中间的罗蒙罗索夫和普希金!’他还亲自架着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阴冷地打断我,但对我的“谬论”显然缺乏批驳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随便找几本书来验证!”我轻轻按住气息若断的胸口,又说:“受时代限制,这些大作家未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高度,但这构不成遭到否定和诛灭的理由,象他们那样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多见,而他们无情鞭笞的丑恶和凶残……”

说到这里我打住了,因为胸口窒息,因为我明白只身与时代“决战”,再往下说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乐界那场批判西方古典音乐和乐器的运动中,我在学校里因为坚持独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从心底翻涌出来;面对眼前这个家伙,我痛楚难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这情景,又让我想到半年前我从岭南赶回来,去牢房探望了母亲,对他说我不可能和他结婚时他的同样作派。如今我发了这一通“反动言论”,他将用什么手段对付我?鼓励我独立思考的父亲,他在哪里?他还在遭受批斗和殴打吗?为什么忠诚奉献的人落得如此下场?

我用双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报满天飞的九孔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轮椅天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轮椅天使
上一章下一章

十四、大字报前的决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