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菩提传法
林澄知冷着脸一脚踢起旁边倒下的板凳,坐下后,问道:“你有什么计划?”
何郎将挥手让几名甲士退下,搬着板凳坐在林澄知的对面,说道:“菩提传法已有先例,虽然他们没有成功,可此时再说不妥,很难有合适的理由,何况佛陀临世,对方说辞更多。”
“佛陀是菩提在供奉,而非覃朝堂。”
“毕竟谁都知道,菩提传法在覃境都寸步难行,其中原因为何,无以深究。”
“但菩提终究是覃境宗门,且不谈吕涧栾是否有开战的意思,咱们目前肯定是不想打的。”
“所以就不能轻易给这个由头。”
“这是神都的想法,不代表是全隋的想法,但就像林前辈说的,您可以打着宗门旗号挑战,我却不行,当然,我也不否认,是因为觉得此事很麻烦。”
“我想这些事,前辈也能理解。”
林澄知不语。
何郎将接着说道:“只要是仙,无关在隋或在覃,敬畏不会因此改变,我们的敌人也不会是仙,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菩提是直接代佛陀天下行走,换句话说,菩提就是佛陀。”
“除了会给覃境开战的由头,对付菩提也就等若直接对抗佛陀。”
“以前没有佛陀在世的确凿证据,大家只拿菩提是覃境宗门看待,自然剑指一处,现在就很难再说同仇敌忾,道理我想前辈也懂,不然,菩提也不会在此时突然又传法。”
“换句话说,纵把菩提寺
赶回西覃,只要佛陀在,不说大势所趋,天下对其敬畏者都会越来越多,我想西覃那边,已经会有很多人主动投向菩提寺了。”
何郎将叹气道:“到那时候,别说杀菩提,对其态度不好,恐怕都会有人指责你,现在还能及时切断,但也不可操之过急,最好是让菩提再无法入隋,否则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吕涧栾是直接把婆娑一境给了菩提寺,且不提为何别的境要阻断菩提传法,他们尚且如此,其中问题就显而易见。”
“以前还能解释说吕涧栾也不确定佛陀是否存在,无非打着幌子让我们心生忌惮,可既已确凿,西覃仍然保持现状,那情况就非比寻常了。”
林澄知蹙眉道:“你居然能想到这么多?”
何郎将无奈道:“我是懒,但还没到想都懒得想的地步,虽然多数情况也的确懒得想,可菩提寺这件事很难不去想。”
“我计划是赶走菩提修士,且最好能找到由头,让他们一旦再入隋,我们就能合情合理第一时间驱逐,彻底将其传法的道路阻断,只杀,绝对不行。”
“目前也要等神都的消息,这样我才能奉命行事。”
林澄知问道:“如果神都传来的消息,非你所愿呢?”
何郎将微微沉默,笑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真有这种情况,我也只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了,何况我不觉得,神都会过度谦让,甚至漠视菩提传法,
毕竟此事影响甚广。”
林澄知点头,他随口一说,也没觉得这事会出别的问题。
真要允许菩提寺在隋传法,影响的事就太多了。
“倒是我想法简单,有些莽撞了。”
何郎将摆手道:“哪里哪里,林前辈是性情中人,我计划一环,或许还得需要林前辈相助,但要等神都消息传来后,目前我时刻派人在盯着那些菩提修士,暂时不会出什么问题。”
林澄知长吐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何郎将当即叫人上酒。
还没喝几杯。
震颤忽至。
比之上回更剧烈许多。
酒水洒出。
旁侧器架上的兵刃纷纷被震落。
有战马嘶鸣。
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林澄知皱眉道:“我来得路上便感觉时有震颤,怀疑是有大物在虚空里一战,毕竟寻常之辈,很难从虚空里影响到人间,但究竟会是何人?打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有结束?”
何郎将不甚在意道:“有国师在,纵有大物切磋也没什么,真有什么问题,国师自会第一时间制止,既然没有,那就不用管。”
裴静石入隋,何郎将毫无所觉。
哪怕裴静石就是从奈何海跨越磐门过去的。
林澄知却道:“如果其中一方就是国师呢?”
何郎将一愣,他惊讶道:“难不成是西覃剑圣来了?!”
林澄知说道:“若其中一人真是国师,除了裴剑圣或者西覃国师柳谪仙,恐怕旁人也没资格一战,而这种层面的切磋,咱们更没资格触
及。”
何郎将皱眉说道:“无论是谁,反正是大物无疑,又恰是在菩提入隋传法之际,两者是否存在关联?看来菩提传法一事,比我想象的问题更重,怕是西覃竭力要让此事如愿。”
林澄知说道:“所以还是先关注眼下磐门事宜吧,只是干等着我认为不太行,既然要盯着对方找其破绽,何郎将懒,只让手下人去办,难免有些事看不真切,我亲自盯。”
不论是谁,他的确很想一睹,但知道想也没用,对方在虚空里,他根本瞧不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剑门的心口如一,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并非泛指所有的事,似林澄知想目睹此战,又知目睹不了而放弃,就不会存在影响剑心修为的情况。
因为此事可有可无,并非有多么重要。
反而林澄知想拔剑杀菩提修士,情绪更剧烈,被劝阻不杀,才会受到影响。
但相应的,只要不是严重到非做不可,剑心的轻微摇晃,很容易解决,一是迟一些杀,只要最后杀了就行,期间不会影响修为,也可以换个方式,虽不杀,情绪能出去,亦无碍。
简单点来说,要舒心,心不爽,那就有问题,而心能爽,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有很多种。
可如果因为一件事,情绪已经挤压到极限,解决的办法就只剩唯一了,旁的无法代替。
打个比方说。
有人啐你一句,你心里不爽,可以骂回去,也可以将其打一顿,
如果对方道歉,你或许亦能原谅,但若灭你满门,无论用何种手段,你的目的必然只有一个,也绝不可能放过对方。
剑心蒙尘有重有轻,甚至很多事到不了蒙尘的程度。
换言之,如果眼下的事,林澄知最后没能舒心,情绪必然高涨,一时无碍,但若迟迟不能解开,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无论结果怎样,剑非出不可。
闻听林澄知的话,何郎将也未多言,反正磐门里到处都是他的人,此番谈话后,他不觉得林澄知还会冲动做些什么。
而同一时间,奈何海里某座岛屿。
判官探目瞧着海面翻腾。
斧刻在一旁坐着,刻画石头。
“裴静石跨海而过,你瞧见了吧。”
斧刻说道:“我怎么没瞧见,你不看我都躲哪儿去了?深入海底,以泥沙埋身,是一点妖气都不敢露,明明他也是内敛己身,怎么浑身上下还是那么锋芒毕露?”
判官笑道:“裴静石是天下第一,也是剑门第一,甚至抛开别的,他手里的剑,就是当世最强的剑,他再是内敛,无形的剑气,对我等亦是致命,自然打心里觉得极具锋芒。”
斧刻斜眼说道:“曾经作为神祇,你倒是完全适应现在的身份。”
判官微微沉默,说道:“若我依旧是神,且力量处在巅峰,我自是谁都瞧不上,或者说,这些人哪有资格入我的眼,现在的我已然是妖,虽然力量因此恢复许多,却未至巅峰。”
“所以面对有些人,该低头就得低头,我能成为妖,是因为想活,哪能轻易让自己丧命。”
斧刻笑道:“神啊,多虚伪之辈,准确地说,尔等不配称神,我想你该明白神之来历,神祇虽依赖仙人,甚至被仙人创造出来,但神名并非源自仙人,烛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
判官哦了一声,“你说的都对。”
斧刻说道:“你好像不服?”
判官说道:“你说得这些我不知,何谈服与不服?我只知道,烛神的神与神祇的神确非一个意思,但我也没多大的兴趣了解二者的不同。”
祂截断斧刻接下来的话,问道:“此刻震荡,其中一人应是裴静石无疑,而另一人,你觉得会是谁?大隋国师曹崇凛?可从微末的气息来看,好像并非曹崇凛。”
斧刻说道:“是谁与我何干,最好两败俱伤,全都打死。”
祂视线放在磐门,说道:“我反而更好奇,佛陀临世是真是假?我之前一直躲在垅蝉,对此并不了解,但既然菩提入隋传法,裴静石也随之而来,决心必然不小。”
斧刻眯起眼睛,说道:“如果佛陀临世为真,咱就得寻机会,走一趟婆娑,或者把佛陀引出来,就地诛杀,奈何妖王此时不就在西覃么?”
判官有些无奈说道:“你虽然从低调转为高调,但也别太高调了,直至现在,我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居然是那个到处躲藏数百年的斧刻能说
出的话。”
祂往斧刻旁边走了几步,说道:“佛陀临世的时候,奈何妖王也算参与其中,虽是只以佛像露面,但从感官看,佛陀的道行极高。”
“而且祂借着婆娑生祸,或者说,祸端就来源于祂,从而获取大量功德,道行又翻了几番,想是再来几次,祂就有可能恢复鼎盛时期。”
“以咱们的力量,过去只是送死,想将祂引出婆娑,说起来简单,施行的话,怕是不易。”
“奈何妖王在西覃会想法子试探婆娑,如能探出佛陀的底,再说行动也不迟,你这些日子,就老老实实像在垅蝉一样,待在此处,刻画你的石头或睡觉吧。”
斧刻摆弄着石头,沉默片刻,说道:“找到李浮生了么?”
判官说道:“确定他还在隋境,我会很快明确他的位置。”
斧刻道:“那个乌啼城的副城主与姓李的剑仙似也存在某种关系,如你所言,镶嵌在另一处岛屿石壁里的剑鞘,就在那个副城主的手里,而且她手里还握着一把剑,与鞘正好匹配。”
判官蹙眉道:“所以这就是乌啼城副城主与山泽人合谋的原因之一?李浮生也许是那个剑仙的后辈,无论剑意还是都姓李,皆可证明,但那个副城主又与他是什么关系?”
“当初剑鞘丢失,唐棠曾现身,如果是唐棠负责吸引我等视线,由副城主盗走剑鞘,倒也说得通,唐棠显然只是帮个忙,但副城主如何得知
剑鞘在此?”
“她手里的剑又从哪来的?毫无疑问的是,她在搜集那个剑仙的东西,此事不得不在意。”
斧刻阴沉着脸说道:“无论怎样,我倒也期待他还活着,这样就能亲手报仇。”
判官看了祂一眼,没有说什么。
此时,震颤感再次袭来。
无尽虚空里。
唐棠的剑与裴静石的剑狠狠相撞。
两人分离,又再次提剑。
金铁交鸣声不绝于耳。
无数次的交锋,似是难分高下。
但裴静石的状态明显更轻松些。
唐棠咬着牙,退开距离,抬手凝聚剑意。
正待斩落。
虚空忽然扭曲,现出曹崇凛的身影。
他沉声道:“可以了,再打下去,苦檀就得覆灭。”
唐棠说道:“外界什么情况,我看的清楚,国师别在这儿危言耸听。”
曹崇凛皱眉说道:“现在是无碍,但你还要再增强力量,影响只会越来越广,除非你们遁入更深的虚空里,可打到最后,若迷失方向,就未必能回得来了。”
虚空称为无尽,是真的没有尽头,至少他们没有找到尽头,如果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虚空就会变得很危险,纵是大物,也别想轻易撕裂虚空,回到人间。
泾渭之地其实就在虚空里很远的地方,或者说是在危险的边界,所以需得明白位置,才能抵达泾渭之地,只是具备撕裂虚空的能力,不代表就能前往那里。
像姜祁无论是怎么机缘巧合入得泾渭之地,都是仅有的个例
,再无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