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我来给予
秘世代,第七日。
“今年,此地的考生,他们的分数比三年前更高。来我盛宴的,还要高出5%,其中要有许多细节,美好结果。”
返程路上,两人同行。那个家还是要回去的,但意义却不同了,那是人间联系,而非人间归属。看着眼前人,永恒之空心中升起许多愿景。人类总是更期待在巅峰时停留,这就是“比三年前更高”的来由。三年之前的中考,语数英都是120分,物理、政治各70分,历史、化学各50分,实验30分,体育50分,共计680分。
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从中考到高考,间隔如此之短,都还没来得及回忆中考,却又要回忆高考了。此地有两所普高,那一年空所在的高中,大奥赛分数线570,小奥赛分数线520,之后还有普通班和高收费班。另一所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低一些,人也少。
对多数人而言,这是极其盛大的祝福,因为有太多的人中考时意气风发,高考时悲催落泪。无论是570,还是520,这都远高于这年的理科一本线,有许多人占了大便宜。按照永恒之空的命令,5%只是保底。来赴宴的人,若中考546分,高考557分,那最终成绩则不低于585分。
而且,永恒之空的命令所要得到的不是一个呆板的结果,在那之后还有“许多细节,完美结果”。许多细节是针对有需要的人所说的,完美结果则是针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永恒之空丝毫不在意这样的命令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会让多少人“有失公平”,那都无关紧要。无所谓公平与不公平,对与不对。他赠予时,不问世人是否需要;他收取时,不问世人是否不要。
有些人这三年没有用心学习,但分数很高,有些人再往前三年也没有用心学习,分数也不低。更有甚者,从出生的那一日起就没怎么在学业上用功,可以说是在学业上游手好闲了“一辈子”,但他们赴宴了,有因为有永恒之旧日的这一句话,他们得到的是付出的许多倍。
永恒之空对这一命令很满意。如果那条命令改成这样:
“今年,此地的考生,他们的分数比三年前更高,来我盛宴的,还要高出5%,其中要有许多细节,美好结果。那些成双成对的,尽量安排在同一个学校,至少也得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省。他们的专业要尽可能地好一些,避开那些无聊、乏味、收入少的,最好也要符合他们的兴趣,难度也得相当,不要让他们出现太多的挂科行为。
“那几个重要的人得有更特殊的安排,我要与某某某同校,与某某某同城。还有一些人值得更好的待遇,他们是我的朋友,要给他们减少一些竞争对手,让他们有保研的机会。重置掉一些老师的状态与未来几年的试卷,我不愿意见到他们犯太多错误。让更多的人聚在一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点燃友情。三年之前在这里的,三年之后也还愿意在一起,也还有相遇的机会。
“修改他们的分数时,不能只是修改他们的分数,还要改掉他们的答题卡,要让他们确确实实就是这个分数,也得让他们确确实实有这样的头脑,能在任何一次类似的考试中都胜任这个分数。要把他们的智力水平提高到与分数相当的水平,让他们能够应付以后的所有同级别考试。在有必要的时候,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幸运,但不超过5%的界限。”
这样的命令指意明确,如果能再具体到某一个人,
那就更不得了。然而,越具体越好那只是人类的说法,永恒之空的命令只需要足够全面就可以了。诚然,他对聚餐前后的安排很费心思,但那毕竟不是命令。
聚餐之后的这天夜里,他们一路上有许多言谈。先是从聚餐谈起,赞叹他如何如何能干,之后就是在为未来做打算,大约有多少分,想去哪座城市,能去哪所学校,想上什么专业,或许能与谁同校。
从曾经的录取信息来看,班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考出省。省内的学校屈指可数,大片大片的同学去往同一所学校,但那又能如何呢?永别早已注定,即便是同校,也没有再见一面的理由了。
永恒之空想:“这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走向?如果是他,他会怎么说呢?他会说,我已经足够悲惨,我不想让他们与我一样惨。虽然他也说过出‘你本可以过得更惨’,但也正是如此,他还有那么一些善良可言。这些人在今日结下的情能维持多久?半年?一年?如果不时常回忆、执着怀念,其实也维持不了几天。有那么多人踌躇满志,也有那么多人徘徊不前,这一时的感动,要不了多久就会烟消云散。世人们是怎么评定分数的呢?有些人用性命换来的也就是20分,用大量天赋换来的,或许有40分,但是来赴我宴的,与我在同一座城市的,其中有些人恐怕得了两三百分的好处吧?这三年已经成了吧?永别的最后一重奏还有多久?大约还有一个月。成绩出来之后,又会有多少人热泪盈眶,整整一夜睡不着觉。这次,还有人会复读吗?”
送她到家门口,再回自己家。永恒之空带有空的思维,他体会到一种常有的伤感:最多再过一个月就该搬走了,我要搬走了,她也要搬走了,要不是因为有高考,又得错过多少人?可也正是有了高考,还是要错过许多人。去往哪里,便与哪里的人相遇。
开门,家中无人。回到家后再互相问个好,站在阳台上远远地看着那一排房子中唯一有灯的地方。那一排房子都租给了毕业生,下半年又会迎来怎样的人呢?
没有谁不是奔着成绩来的,但在那之中也有其他的很重要的事。三年过往,身边的人和事至少得记住一些。回想雨夜时泥水打湿裤腿、在冻雪中搀扶着前行,这一生之中这样的场景屈指可数。看看是谁在体检抽血之后面露难色,“大家一起去笑他”?又是谁在暗中注意着暗恋之人的身高与体重?是谁在最后一个夜自习偷偷听歌,又是谁在一个个深夜思索着离别偷偷抹眼泪?
都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个年龄。那样的环境。如果不是恰好有这样的环境、恰好有这些事,那个年龄也没有多重要,16岁,17岁,18岁,想做什么还可以继续做,但追忆起来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