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福气包的偏心眼妈妈(17)
“今天的糍粑你们和娟儿、巧儿都没有吃上,我给你们做了一份,还没有睡吧?”程素看着披着衣服出来的俩儿子。
这两天地里活歇一段落了,两人可算是养回点精神气了。
余卫国俩人听着,忙接过碗,看着碗里面的糍粑,眼眶一热,难为妈注意到了这个。
“行了,进去吃吧。”程素摆了摆手,就要走了。
“妈!”余卫国突然开口叫道。
“怎么了?”程素没有动,疑惑的看着他,褶皱的脸上没有以往的怨气和冰冷。
余卫国动了动唇,说不出话,余卫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他以为这辈子不会得到妈的在意,不会像四弟和小妹一样被妈记挂。
见俩人都不说话,程素仿佛明白了什么,开口道:“从前是我对你们不住,太过偏心,忘记了你们和四儿小妹一样,都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妈知道错了,希望现在弥补还来得及。”
“不,妈没有错,是我们错了,小时候不该那样对你,你怨我们是应该的。”余卫国有些更咽。
“不怪你们,是大人的错,大人的恩怨牵扯到了你们孩子,本来就不对,好了,怕糍粑冷了,抬回房间里吃吧。”程素可不想大晚上的看人哭。
余卫民也知道他妈累了,想休息了,点了点头,只是抬着碗的手越发的紧了。
余卫民看着妈的背影,花白的头发裹成一团,和那个悄悄来看他,往他手里塞烤兔腿的身影渐渐重合。
余卫民的唇紧紧的抿着,原来有些期待终究会成真的。
“如果三弟在就好了,妈原谅我们了。”余卫国擦了擦眼泪,怕孩子们看见,招呼着弟弟和弟媳妇去他们房里面吃。
吃着热乎的红糖糍粑,余卫民也忍不住的哭了,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最好吃的红糖糍粑,因为这是他妈做的。
余卫国也忍不住掉眼泪,“多少年没有吃了,小的时候不珍惜,后来妈不给我们做了,当年四弟还在的时候,妈专门给他做过,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羡慕。”
见着自家男人哭,周慧娟和林巧儿都没有说话,一个村里面的,他们也知道自家男人的难处。
也是因为那些事,他们和余家本家,一家在村东,一家在村西,村子又大,如果不是刻意,一年也见不到几次。
刚嫁过来的时候,那边的人还专门来挑拨她们和婆婆的关系,要不是父母早早的给她们说过余家的恩怨,保不准还真被挑拨了。
小姑子克父克兄,婆婆丧门星的谣言也都是那边传的,小姑子满周岁的时候,那边的人还专门来用四弟和公爹来戳婆婆的肺管子,被婆婆提着菜刀撵走了。
那个时候,婆婆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握着菜刀的形象就深深的刻在了林巧儿的脑子里,所以这几年,无论婆婆怎么的冷淡,她都觉得正常,只要不提刀,一切都好说。
程素回到房间,见小女儿坐在床边等她,心底一软,坐了过去,将她的头发拆开,一边帮她梳着头发,一边问道:“今天怪妈妈吗?”
余子衿摇摇头,忘记了头发还在妈妈手里,扯了一下,皱起了小脸。
“就算怪妈妈,妈妈今天还是会这么做,子衿啊,大家都说你有福气,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个人的福气都是有额度的,用了一点,就会少一点。”程素揉了揉她的头皮,声音很轻。
“可是,子衿的福气很多,子衿愿意花很多的福气,让妈妈哥哥所有的家人吃好吃的,子衿想让妈妈开心,想让妈妈身体棒棒。”余子衿感觉妈妈没有傍晚时那么可怕了,将脑袋小心的靠在了妈妈的胸口,仰着小脑袋,说着自己的想法。
看到如此清澈纯真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程素更舍不得这么一个小福娃被世俗的欲念所牵绊。
“妈妈,即使福气有用完的一天又怎么样呢?子衿还有妈妈,还有哥哥,还有嫂嫂,还有好多侄子侄女,子衿拥有的,依旧很多啊。”余子衿不明白妈妈在担心什么,在她看来,只要有妈妈在,其他的,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程素没有想到余子衿小小年纪那么通透,面对她依恋信任的目光,程素开口:“子衿啊,福气这东西有利有弊,她可能让你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也能很容易让你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不劳而获,比如自大。
你不听妈妈的话,执意要下河,执意要去山里,不就是觉得自己有福气,不会受伤害吗?可凡事都会有例外,前天你在河里脚抽筋,不就是一个例外吗?”
“告诉妈妈,那个时候你害怕吗?”程素看着余子衿,目光柔和。
余子衿害怕,她现在想起来,那天抽筋的右腿都还不舒服着,那种窒息的感觉她不想再体验第二次,如果那天不是陆沉在附近,她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你看,福气在深厚,也有福气顾及不到的地方,有福的时候会遇到意外,更何况没有福气之后呢?”
“家里没有穷到吃不起饭地步,也能够养的起你们,子衿只需要好好长大,至于福气,就不要再消耗了,或许,你长大以后,会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它。”程素不知道子衿的福气有没有限度,但她宁愿相信有限度,这样也就可以补充。
重要的事?五岁的余子衿,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了,重要的事,守护,她觉得,守护妈妈,就是最重要的事。
今天疯跑了一天,后面又哭了好久,余子衿其实在吃糍粑的时候就困了,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想看看妈妈还生不生气。
所以窝在妈妈怀里,听着妈妈说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感觉到小闺女平稳的呼吸,程素闭了嘴。
余家经过今天,又恢复了平静,开学那一天,孩子们背着自己的新书包,提着够一个星期的土豆和大米,坐上了奶奶专门为他们叫的拖拉机,在两个大人的护送下开开心心的去上学。
孩子开学,正是农忙的时候,像余家专门让两个成年男子来送孩子上学的,还真是罕见。
------题外话------
感谢大家的投票、订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