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远远地望着
6.远远地望着
偶然一
燕语开始疯狂的爱上读书,只有这样她才能不让自己疯掉。
七十年代初的中国农村,那时照明常用的是煤油灯,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用上电灯,还常常因为超压停电。在这样一个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的年代,连温饱都成问题,对于游走在贫困线上的父辈,一般人家是没有多余的钱买书的,书成了有钱人家才有的奢移品。
幸运的是,燕语的一个本家伯伯是工人,比燕语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理所当然的拥有了令人艳羡的小人书、《少年文艺》、《故事会》、《红蕾》等等。于是,上小学的燕语,基本上成了他们家的常客,去了后跟伯伯大娘打完招呼就去里间炕上,熟门熟路的找出要看的书一呆就是半天。宁静的山村,灰蒙蒙的房屋,一方土炕,一米阳光映着沉迷于书中的小女孩,时间仿佛停了下来。
上初中的燕语依然喜书,通过各种途径搜罗一切能看到的书。喜书的她有了第一次的青春萌动。
他是她的初恋,象雾象云又象风一样的初恋。他于她更象是一个梦幻。只有在梦中她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他的关爱:他的温柔虽然仅仅是一句问候的话,一个关爱的目光,更多的时候是她在到处追寻着他的踪迹。从他的家到学校;公交车上……她常常后悔不曾去过他的家,导致了在梦中总也确认不了他的家在哪里,总也找不到他——大概这就是魂牵梦绕吧!
活泼但又自卑的燕语,踏进初中大门的第二天因学校校舍紧张的原因,一班和二班两个班并做一个班,和他由本应隔着走廊坐的两个人变成了同位。因对他的高档文具盒感兴趣,就拿过来把玩着欣赏。这时发现了里面有一张女孩的玉照,便毫无心机的问:“你姐姐?”,男孩的同位玩味的插了一句“同学!”刹时男孩羞红了脸,一脸腼腆,女孩和一帮人便恍然大悟般的笑了。第二天文具盒里的相片不见了,女孩刻意调侃:“咦,照片呢?”男孩笑而不答,一脸的腼腆和光芒打动了女孩的心。因为坐位近的缘故两人变得熟悉、亲近起来。仅仅是因为彼此的好感而并没有掺杂其它的杂念和想法,也就没在意别的同学的提醒:“那个相片上的女同学是一班的,他们是小学同学一直很要好。”因为他们谁也没对谁说过什么、承诺过什么。当一班的教室恢复使用之后,他们由同位变成了原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位置:走廊两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只是偶尔讨论问题而已。可若干的事情就发生在偶尔与偶然上。
终于放暑假了,一群少男少女兴高采烈的冲出学校。在校门口偶遇的两人对上了眼光,相视一笑亲近了许多。隔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男孩开玩笑:假期去你家玩啊!燕语随意却带着期盼应到:去吧,我家在村西头第*排第*户,记得给我带几本书。漫长而无聊的假期开始了,男孩真的去了,可惜去的不是时候,燕语独自一人在家关着门洗澡时,听到门外似乎有动静,但没当回事。下午天黑时在平房的台阶上发现了几本书,心里有着隐隐地失落和后悔:我干吗非得那时候洗澡呀!从那时起一种期待和牵挂的情愫在心中燃起。
新学期开学后,燕语带着一种幸福感还给男孩儿书后又借了新的书,是书的共同爱好让两个人走得更近。或许是燕语更近的走向了男孩,她常常在午休或晚自习的空闲时间借故走过男生宿舍,只为能看男孩一眼。开始为了男孩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日记,为了不被优秀的男孩落下而更努力的学习。可事情远没有燕语想的那样幸福。听闻男孩和相片中的女孩子散了,她并没在意,因为他们也算不上交好。只是她认为他对她有好感而已,就像她对他的好感一样,她并没有去在意太多。只是享受着与他讨论问题的时刻、享受着走路时两人偶然相遇那一刻会心的一笑;享受着早晨看到走读的他进教室那一刻的温馨。
偶然二
两个人之间就那样温馨的相处着,可到了初二突然有了变化:听闻男孩和另一个女同学好了,燕语经常看到他们闲暇时候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听到别的同学说男孩领着那个女孩子去他家玩了。燕语的心隐隐疼着,她只能更努力的学习。直到有一天,她听另一个女同学说男孩儿的“女朋友”说男孩子加入了一个什么“****帮”之后有点着急,最近男孩子经常与一些刚从外地转来的顽皮同学混在一起,真要那样的话岂不是毁了?!就不顾矜持给男孩子写了第一封也是唯一的一封信:劝他以学习为重。岂料引来一场羞辱:男孩儿的“女朋友”当着全宿舍的人质问她:“为什么要胡编乱造,她并没有说那样的话!”,燕语百口莫辩,传话的女同学和她们俩都是从小学一起升入初中的,并且比较要好,那时就在跟前——八十年代的宿舍是四个班级、近三十个人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住的大通铺。传话的人不张口,她更开不了口——否则牵扯的人就多了,只能在众人面前任人数落。晚自习前心情不好趴在窗前落泪,男孩儿走到跟前还没张口,她已转身而去——这是她唯一能维护自己自尊的一种方法了……此事从此不了了之,燕语收起情愫、关紧心门,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那是她唯一的寄托。这中间又听人说男孩儿和他的“女朋友”散了,又和谁谁走得很近。
原来男孩儿还是一颗多情种子,燕语把情感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偶然三
进入初三,各种原因成绩下降的燕语遇到了她生命中的一个值得感恩的人——班主任杨老师。简单的两次谈话,偶尔的安排帮着拿点东西而已——这些已足够,被人重视和信任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最重要的不知老师是有意还是无意:把男孩儿安排在了她的后排(以男孩儿的身高可是一直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距离产生美。当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在得到之后似乎已没了当初追求时的狂热与执着。燕语的记忆中把自己写得与男孩儿有关的日记本给男孩儿看了,却没有得到他的只言片语,郁闷了好几天她只得释然:这有什么?珍惜现在吧。于是他们友好的相处着: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承诺。只是相遇时的一个微笑、课余时间校园旁边的小树林里更多偶遇、自习时间问题讨论,对燕语来说已经足够幸福。
燕语的记忆中没有得到男孩儿的只言片语:那封误解的信没有回信解释、那本日记本没有读后感,只是男孩第二天早读迟到了而已、甚至于在贺年卡流行的节日里也没有属于他的一张。燕语渐渐长大为人妻、为人母,还独自一个人常常疑惑,在那懵懂的年龄里,那个男孩喜欢过自己吗?其实,收到男孩的信是在读大学的第一年:因打架高三辍学的男孩儿一帮人去燕语的学校找同学偶然碰到了她,第二天托人转交了一封信,燕语只记得其中一句:看了你以前的信才知道你真的是为我好……重新开始之类的话。正意气风发的她回了一封信:……那时候年少不懂事的我们……男孩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
成年后的燕语常常想:这也算是一场恋爱吧?还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男孩到底喜欢过她吗——若再相见是不是得问问他?男孩过得怎么样?他也有在闲暇之余想起过她吗?老师安排的座位是有意还是无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