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胜利中的隐忧

第1328章胜利中的隐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殊死决战。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并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抗战行动,演绎出了特殊年代东方主战场抗战的壮丽史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在皇宫防控室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投降。15日,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0日-11日,蒋介石连续发出三道受降电令,一令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切勿松懈;二令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抵抗人民军队受降;三令解放区人民军队原地驻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动。

对此极不公正的决定,自然要遭到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和全国人民的拒绝与反对。

8月15日朱德、彭德怀发出反对蒋介石11日命令的通电。

8月15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朱德致电南京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令日军投降。各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在解放区接受日军缴械投降。

芷江洽降。

1945年8月21日,日本驻华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一行,飞赴湖南芷江洽降。

中国战区的中国陆军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军洽谈投降事宜。

盟军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受降典礼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裕仁及日本政府,日军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先后在投降书上签字。

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后,美中英苏等九国代表也相继签字受降。中国代表为徐永昌上将。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胜利,把“九三”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战区受降地域的划定:

1、北越区:以第1方面军司令官卢汉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部队的集中地点在越南北部,办理投降事宜的地点在河内。

2、广州地区:以第2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的部队集中于广州,办理投降事宜的地点在广州。

3、汕头地区:以第7战区司令官余汉谋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和办理投降的地点在汕头。

4、长衡地区:以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长沙、衡阳、岳阳,办理投降地点在长沙。

5、江西地区:以第9战区司令官薛岳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南昌、九江,办理投降地点在南昌。

6、浙江地区:以第3战区司令官顾祝同为受降主宫,日军分别集中于杭州、厦门,办理投降地点在杭州。

7、沪宁地区:以第3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南京、上海,办理投降地点在上海、南京。

8、湖北地区:以第6战区司令官孙蔚如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汉口、武昌,办理投降地点为汉口。

9、徐蚌地区:以第10战区司令官李品仙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徐州、蚌埠、安庆,办理投降地点为徐州。

10、平津地区:第11战区以司令官孙连仲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天津、北平、保定、石家庄,办理投降地点为北平。

11、山西省:以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为受降主管,日军集中地点在太原,办理投降地点在太原。

12、洛阳地区:以第一战区胡宗南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洛阳、新乡、郑州,办理投降地点为洛阳(实际办理受降地点在郑州)。

13、郾城襄樊地区:以第五战区司令官刘峙为受降主官,日军投降代表为侵华日军第十二军团长鹰森孝,日军分别集中于郾城、许昌、商丘,办理投降地点在郾城。

14、山东战区:以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官李延年为济南、青岛、德州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青岛、济南,办理投降地点在济南。

15、热察绥地区:以第12战区司令官傅作义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地点由傅作义安排,办理投降地点在归绥。

16、台湾地区:以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地点由陈仪决定,办理投降的地点在台北。

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把《日军投降书》及《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命令第一号》交给冈村宁次,岗村签署投降书后呈交何应钦签字。

日军33个步兵师团、1个坦克师团、2个飞行师团、41个旅团级警备、守备、海军等部队官兵127万人及伪军95万人,在此后两个月内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完毕。

1945年9月20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在漯河接受日军投降。

受降会场设在源汇寨内山陕会馆。上午9时左右,受降主官刘峙率第22集团军司令孙震和美国顾问等进入会场。

日军第12军团司令长官鹰森孝中将步入会场向中美官员行鞠躬礼。

刘峙和美国顾问分别讲话。

鹰森孝代表第12军团及其部属115师团、92混战旅团和骑兵第13警备队等共31560名官兵双手献刀以示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

然后,刘峙和美国顾问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投降。整个受降仪式进行近一个小时即结束。

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漯河人民把日军投降时走过的河沿街更名为“受降路”,各界群众纷纷捐款,在车站花园修建了“受降亭”。

抗战胜利后,漯河是全国唯一建立了“受降亭”的受降地。原亭为六角形,高约6米,底座面积约8平方米,亭中四面石碑对称而立。

主碑“受降亭”三个字由当时的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戴传贤所题,其余三块“抗战祝胜词(《攘夷颂》代)”碑、“刘司令长官郾城受降记”碑、“建亭记”碑分别由国民党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院长居正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题写。

原亭1947年毁于战火。

郑州受降1945年9月22日,中国战区第十一受降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郑州前进指挥部大礼堂举行。日军第十二军团长鹰森孝中将在投降书上签字。在郑州投降的日军43343人。

在抗战历史上,北平是一座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成为侵华日军华北总部所在地。

八年后,日军投降。国民政府1945年10月10日在故宫太和殿举行了华北日军受降仪式,北平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怀中。

鲜为人知的是,在日军投降前,北平城就已经被八路军四面包围,只是国民党当局阻挠北平日军向中共武装投降。

抗战时期,驻华北日军一直企图包围和分割华北抗日根据地。

不过,北京市档案馆展陈处王兰顺查阅档案发现,“日军投降前,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已经对北平城形成了合围的态势”。

“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冀东、平北和平西抗日根据地,从四个方面对北平城形成了合围态势。”

王兰顺说,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任命孙连仲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负责平津河北等地的接收。

“可当时孙连仲的军队距离北平城很远,如果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接受日军投降,是很快的,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就在北平城周边。”

作家周而复当时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北面十三陵、昌平、怀柔一带是北平抗日根据地;东面是冀东军分区,它的前哨部队一直到通州附近,控制了整个这一条华北和东北之间的走廊;在平西,出西直门不到六十里地,便有我们的抗日政权。所以北平就在八路军的包围之中。”

人们查阅史料发现,1945年前后,北平城周边的抗日根据地在迅速扩大,日军在“收缩”防线。

“到1944年9月,日伪军只能龟缩在北平周边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平郊的农民积极参加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参加游击队、八路军,用枪杆子保卫祖国的领土,捍卫劳动的果实。”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说。

《平西烽火》一书中有抗战时任冀热察挺进军七团政委李水清写的《忆平西抗日游击战争片段》,文中记录:

1945年初,中共中央发出了扩大解放区的指示。我们决定首先拔除斋堂据点,斋堂位于北平以西100余里,是敌人插入我根据地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有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指导班。

“我们决定命七团歼灭该敌。七团团长王茂全在斋堂以东王家河滩设伏。那场战斗,王家河滩杀声震天,烟尘滚滚,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刺刀撞击的铿锵声响成一片。等战斗胜利结束。王家河滩上到处横躺竖卧着敌尸。此战之后,附近的太子墓等据点之敌,仓皇撤退。”

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档案可以发现,1945年平西抗日根据地内敌人的据点,全部被拔除。平西抗日根据地与察南新开辟的地区,已连成一片。东线不仅恢复了敌“蚕食”前的地区,而且扩大了大片新区,我部队已直逼房山县城。

1945年7月17日夜,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部队出击,直抵房山城下发起进攻,很快打进了房山县城。八路军打进房山县城,使北平郊区之敌大为震惊,伪军更加动摇。

1945年后,北平城内,也能明显看出的“败迹日渐显露”。中国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国内经济状况很困难了。

“早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生活在北平的日侨,就纷纷把家里的家具、器皿拿到街面上变卖。当时东单、东大地一带形成了一个市场,专门有日本人在那里卖家当。”王兰顺说。

1945年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月10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立即布置动员一切力量,向敌伪进行广泛进攻,迅速扩大解放区。

8月10日24时至11日18时,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

晋察冀解放区担负着收复平绥路东段、平汉和津浦路北段,北宁路南段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任务,并向北平、天津、保定、张家口、石家庄等大城市附近进攻。

李水清在《忆平西抗日游击战争片段》一文中写道: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我平西部队浩浩荡荡直抵北平城下,一路上敌人望风而逃。

王兰顺说,“那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根据地距离北平很近,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也做好了接受日军的投降的准备,但当时的国民党当局要求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允许北平城内的日本军队向共产党投降。”

王兰顺说,因此,虽然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很多地方,日本军队还在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部队进行作战。

因为国民党当局不让日军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投降。

“1945年9月9日,孙连仲派前敌指挥所进驻北平,安排受降事宜。10月9日,孙连仲由河南新乡飞抵北平。次日,在故宫太和殿主持了受降典礼。”王兰顺说。

国民党蒋介石的如此行径,暴露了其专制独裁的一面,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强烈不满,也令全国人民深堪其忧!

这是一幅1945年9月八路军和苏联红军在古北口的合影。照片上,身材高大的苏军指挥员身着笔挺的制式军装,器宇轩昂,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几名八路军战士衣衫褴褛,略显局促。

但手中紧握的钢枪证明他们是经过艰苦战争锤炼的中国军人。就是这些“土八路”,在古北口接受了日军投降。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迅速击溃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推进到热河、承德地区。

8月14日苏军占领古北口。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了投降仪式。

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投降,连续下达了数道命令,让人民武装原地待命,由国民党军队接受日军投降。

八路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发起对日寇最后一战。冀东十四军分区承兴密联合县政府和县支队主动出击,向长城要塞古北口进军。

9月12日,八路军承兴密联合县支队政委、县委书记李守善率部来到古北口。苏军见到衣衫褴褛的“土八路”,以为是土匪,收缴了八路军的武器。

李守善通过一个蹩脚的翻译反复说明,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日的部队。

苏军指挥官将信将疑,要求出示有关证明和毛主席的照片。李守善立即命令通讯员骑快马赶到驻平谷的八路军冀东十四军分区,取来了证明信和毛主席的照片。

见到证明信和照片后,苏军师长乌里涅夫非常高兴,和李守善热烈握手并对八路军表示欢迎。李守善不失时机的向他提出共同接受日军投降的事宜,乌里涅夫欣然同意。

双方很快就制定了共同接受日军投降方案。

1945年9月13日下午,古北口长城脚下,日军驻地操场,几百名苏联红军官兵和八路军战士围在操场四周,数十名日军站在操场上列队准备投降。古北口的群众也纷纷赶来观看。

仪式开始后,李守善、乌里涅夫先后讲话,赢得了群众一片欢呼声。接着由日军在古北口的最高长官本野少将向接受投降的中、苏军队首长行军礼,掉转身去用日语对在场日军官兵喊了几句话。

日军旗手将军旗摆了几下放在地上。48名日本兵将手中已退了子弹的枪支举过头顶,一起跪在地上。本野双手向中、苏军队首长递交了用黄布书写的投降书和指挥刀。

乌里涅夫举起手枪朝天连开数枪。日军队伍中发出了一片悲哀的哭泣。李守善首先在受降书上签字,紧接着是乌里涅夫签字,最后本野签字。围观的古北口群众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很多人激动地留下了泪水。

这是全国罕见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苏联红军共同举行的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军队的骄傲。

它雄辩的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1945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将古北口正式移交承兴密联合县政府,被日军侵占12年之久的古北口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沙沟受降,发生于1945年12月1日,是八路军少见的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历史事件。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10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于8月15日无条件投降。

但是,蒋介石发布“命令”,要求国民党军“积极推进”,而八路军新四军“原地待命”,其目的就是要抢夺地盘。

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严正抗议,并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冈村宁次也发布命令,要求日军向国民党军投降。因此,各地日军依旧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

在临城枣庄地区,日军与八路军铁道游击大队打了多年战争,天皇宣布投降后,驻守沙沟的日军仍然拒不投降。

八路军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单枪匹马进入沙沟站,严厉训斥太田,要求他们投降。

太田心存侥幸,告诉刘金山说你们还有个国民政府,他们让我们到徐州向国民党军缴械。

刘金山告诉太田,国民党没有和你们打仗,而你们一直在屠杀根据地的人民,理应向我们投降。

太田狡猾的说要是伪军投降,他们也就投降。

我军消灭了沙沟镇上的伪军,太田又反悔了,向上级上报。

但刘金山据理力争,经过谈判,太田答应投降,并交出武器,但部分武器他们仍然拒不交出。

刘金山继续与太田谈判,并向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汇报,张光中亲自来谈判现场,训斥太田。太田无奈,只好交出全部武器。

12月1日,在沙沟站举行仪式,太田率1000余名日军向八路军铁道游击队投降。为防止意外,鲁南军区派了两个警卫连装扮成铁道游击队,给日军以震慑。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铁马金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铁马金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28章胜利中的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