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过年
大年三十,汤河和汤萍在老家上了坟之后回到县城,汤絮和艾钏已经把饺子包好了,这边的习俗和南方不一样,年三十晚上只吃一碗饺子,真正丰盛的是大年初一的中午饭。
近些年的春晚没有任何吸引力了,在早几年汤萍他们过年流程也不是这样。
那时候,二十五六就把年货都准备好,在老家过年,奶奶会蒸几锅豆包,就是用红豆煮熟,加上白糖做馅,每一个里面再放两个红枣,也放过蜜枣,但是没红枣的好吃。接下来是打扫院子,打扫卫生。然后是炸菜,这个只有刚炸出来的时候爱吃,第二顿就不想吃了。虽然汤萍和汤絮都不吃,但是奶奶他们还是坚持炸油条、鸡块、鱼块,并表示年年有余,也许就像春晚一样,这是他们从小过年的记忆。
到了年三十,就得把对面给贴上了,想尽一切办法把去年贴的春联给扯干净,然后把和好了浆糊用高粱条扎的刷子糊在墙上,把裁好的对联贴上。到了三十下午,给长辈上坟,这里的坟墓都还没迁走,星罗棋布在田地里,可能你家田里又他家的坟,他家田里有你家的坟,如果胆子够大,可以夜里在田间地头走一走。
上坟的过程也很简单,烧烧黄纸,在烧之前,要拿百元大钞在上面正反两面捶打几下,好象这样就变成了纸钱,再放上一挂鞭炮,汤萍不敢点,所以放炮的工作都是汤河还有汤萍的叔叔汤川完成的。按照规矩,三十的上坟只能是男人来,但是汤絮和堂妹汤欢也来过,大家也没强调女人不能来上坟,反倒这几年不又没让女性来上坟了,汤萍妹妹想到这个都感到疑惑。
三十晚上就吃饺子,但是不是什么死规矩,不能吃其他的,只不过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的饺子是一定不能少的。这些饺子都是在三十下午完成的,汤萍到了高中才发现一件事,出了本地,外地的饺子都是圆叶的,而本地往往会选择一个等腰梯形叶,这样从短边包裹住馅料往长边卷,最后神奇地一捏,饺子就变成了元宝地形状,又有点像叠地纸船,所以这里吃饺子有发财的寓意。
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着春晚的预告,差不多到六点钟,饺子包好了,下锅煮上,这边等着吃,汤河去放上一挂炮,根据各家饭点不同,你能听到各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当然,现在鞭炮是三十放的,人是十五出来的。
这边家家户户都会在客厅里放一个条几,上面摆好香烛贡品,条几都挨着北墙,墙上常见的装饰就是各种画,主要分为三类,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代表的草木花鸟鱼虫类;菩萨佛祖为代表的宗教信仰类;还有汤萍家这种几位伟人画像的。
三十晚上的春晚还没这么无聊的时候,一家人晚上关上门,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大人们往往睡得早,只有小孩子一边吃东西,一边熬夜。
大年初一也是饺子和鞭炮,最大最红的那一挂要在这会儿放,最好是炸的满院子红色的碎屑,就好像一层红色的玫瑰花瓣一样才叫好,这个是不兴扫的。
大清早的把饺子吃了,就要出去拜年了,汤萍至今也搞不懂拜年该去哪一家,反正就是集结队伍,大人带着,小孩子跟在后面,整个村子的拜年,但是只拜应该拜的,不过小孩子也分不清,跟着队伍走就是了。
这边拜年和西方的万圣节异曲同工,家家户户准备了很多糖果瓜子,到了每一家,都是留在家里的老人给孩子们塞,大人们问候交谈,然后换下一家,汤萍小时候还为了多装糖果,
央求艾钏给他买那一件口袋更多的衣服。
这边过年,一定要把新衣服换上的,以前是这么讲究,甚至会把新衣服留到初一再换上,现在不会有这种事情了。
大概到早上十点钟就拜年完了,剩下的大人们往往会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小孩子就回家盼着中午饭了,这是过年最丰盛的一顿饭,现在有意识地要求不要多做,省的晚上吃剩菜,以前没想过,剩菜可能要吃好久。
吃过了下午饭就是玩的时间,这可能是接下里几天最清闲的时刻了,以前汤萍和汤欢他们是汤絮的跟屁虫,现在大家都更愿意窝在被窝里玩手机。
初二到初五就是走不完的亲戚,因为亲戚从各地回来,还能吃到各地的特产,会做饭的到了哪一家,都收拾着帮忙做饭,不会做饭的就坐在一边喝茶聊天,抽烟下棋。
今年不回老家过年,所以初一汤萍可以睡懒觉,吃过了午饭,汤萍把电脑抱出来,一家人开始研究房子该怎么盖。
按照艾钏给的数据,汤萍用revit先建立了轴网,画出来了院子的框架,就内部房间分布,一家人争论不休,最后还是让汤萍做出好几份模型,艾钏直夸这大学没白上,虽然没渲染,但是用漫游功能做的动画还是很明了。
汤萍刚上大学根据兴趣选了BIM课程,这个还没成为必修课,但是看现在这个貌似是越来越流行了。
转眼到了初六,该走的亲戚走完了,汤絮回工作的地方准备上班,父母的小店也准备开业了,帮着打扫了卫生,汤萍有了一种莫名的孤单。
正好张毅约汤萍出来聚一下,于是定在了初八。
见面依旧是吐槽一下各自的生活,也没太多好说的,但是见一面就感觉熟络了很多,汤萍又得瑟起来自己的驾照,然后俩人一起骂骂各自驾校教练,说说练车遇到的趣事,还有开学时间。
吃吃玩玩一天,又在张毅家住了一晚,下次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