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玄龄助许一诺入学(2)
从东洋到南洋是个漫长的过程,在长崎港上下客后,做了大型补给,巨轮就往南洋方向驶去。
许一诺惊喜发现,船上客人大幅度减少,让拥挤的甲板清爽许多;大多人在长崎下船,换乘去往中国,在长崎上船走南洋的旅客,虽有但不多。
王玄龄和许一诺越发熟络,一路天南地北,话题甚多,续智乐的在一旁听闲,和老张一样,始终不开口参与。
二人长期相处,又都是年轻人,没有太多心机,将来的打算都有一些沟通,也互相给予了一些建议。王玄龄对前程没有太多顾忌,此番回南洋,是家里给他谋了个差使;说是谋来的不如说是买来的,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捐”的。
南洋华人越来越多,能吃苦肯干活,洋人统治下的南洋,华人非常有市场,越做越大。同族的生意也是风生水起,早早就建了祠堂,队伍也壮大不少。
王玄龄的祖父年事已高,不在管理事务,在家“纳福”;王玄龄的爹,脾气暴躁,性情刚烈,打理生意时,得罪了土著的一个贵族,还动了手,老爷子求洋人出面,舍了不少票子,才救了性命,如今已经不准他在插手生意,安心在家派了几个管钱的活给他;家族大小事务是几个侄儿和干儿在打理,但族人认可的领头,还是最小的干儿,大家敬称“秦四爷”。
秦四三十来岁,江湖帮派出生,又当过兵,做事稳当可靠,头脑机灵;此次王玄龄的事情就是他亲自给安排的,如今南洋与日本的往来越来越多,英国人非常重视,想找个读过书,又会英日双翻的人,为总督办事。秦四赶紧托关系,“捐”了个“拿督衔”给王玄龄,故而催王玄龄回来,去碰下这个差事。
许一诺内心是羡慕王玄龄的,家族庞大,人丁兴旺;但坚毅的个性,使她一定不会在表露在外的。如今最担忧的,就是将来的打算,许一诺不是随遇而安的性子,万事必须计划妥当,哪怕有变动,都是临危不乱,遇事处理的还算顺利;不过往往不是因为深入细致,大多是运气释然。
王玄龄其实对许一诺早有建议,建议她到了南洋先去读书,毕竟在日本,华人想读书,那需要花费高昂的学费,除非有日本人资助。许一诺从小能读书,主要也是因为家里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傻哥哥”,完全是陪读丫头,婶婶更不会花大钱送她去大学。
可许一诺现在不想去学校,想去学做生意,尤其是去银行或者钱庄;之前在银行打工,看着人家站柜,无数次幻想,处理着各种借贷工作。王玄龄打击道,“你在南洋要会说洋文,不然只能在槟岛待着,要想去更大的地方,不会洋文可不行的”。“我也没专门学日语呀,自然就会了,洋文有什么难的。”
“你别不服气,日语初学简单,毕竟“汉字”用的是咱们的,还和好些方言的发音一样,容易手上;洋文完全是个新东西。”王玄龄说完,看着闷不吭声许一诺,心知她是不高兴了,也就不敢再说。
许一诺并未生气,只是在思考。她脑筋也快,根据他这句话,立刻就能为自己的将来,画出许多景象,不管站柜还是别样生意,跟洋人打交道,都能有自己经手,那生意还能少。
此时“咚咚咚”叩门声响,接着外面有人道,“王公子,有您的电报,是英文打的,烦您亲自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