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潜龙在渊
时至年底,恰是农历十二月腊八节,举国要行五祀之礼,天子携百官行腊祭。
曹操此次是回许都后第一次正式上朝,同时携带了刘备。
曹操走到陛阶下,面前是开阔的中庭,回头望去,刘备随后已跨进了殿门,依礼君前趋步,曹操却将步子迈的很大。
面对曹操如此嚣张,众人都在等着看天子能是何反应。
刘协身坐高位,看着这满堂的恭顺之臣,曹操除外。言笑晏晏的说道:“若无司空,便无今日之大汉,司空于乱世力挽狂澜,扫平环宇,朕心甚尉.......”
天子又开始新一轮谄谀臣下了,不知在座的各位臣子作何感想?
刘协的夸张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得一良臣,若得尊长,日闻良臣,诲而从之,战战兢兢,不敢差错!”
言罢,捧起一樽酒,站起来,郎朗道:“司空之功,乃国之柱石,朕别无他赐,那就赐司空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曹操呆住,只是刹那,猛然回过神来,略有得色的拜了一拜,惶然道:“臣何德何能?岂敢与萧何齐名。”
刘协径直走到身前,缓缓道:“不知贤,害国也!司空乃当世之大贤,救朕于危难!”说罢弯腰扶起曹操,动情的说道:“司空请起!”
“臣,谢主隆恩!”
曹操抬起脸,眼底闪过一丝阴翳,转瞬即逝。
这时朝臣们都反应过来,上一个国之柱石者董卓,再上一个是王莽。整个朝堂气氛瞬间微妙,众人皆目光闪烁的窥探天子和司空两人的表情。
曹操轻弹了一下眉峰,也没流出特别的神色。而刘协依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曹操从一个宦官之后,到洛阳北都尉,被贬处洛阳,再陈留起兵,再到兖州牧,再到左将军,然后车骑将军,三公之位的司空,已经位极人臣了,明眼人看得出,这是天子在加重曹操的权力,天子地位何在?目的何在?酝酿着什么?
大变将至,满朝文武身陷其中,看得清暴风雨方向的只有少数。
刘协就是要激起这些少数的先驱者。
人走到绝境,要么彻底沦丧,要么绝地反击,刘协选择了后者,昨天曹操让他明白,国无二主,彻底的将他的侥幸心理击碎。
一阵冷风吹过,刘协的视线飘向殿堂之中。
此时未来的三分之主,除了曹操,还有刘备,那个理想主义者的汉昭烈帝,现在的左将军兼汉宜城亭候。
“左将军,刘备何在?”刘协笑道。
“微臣在。”只见一人身高八尺,容姿出众,趋步于前。
“臣,刘备,叩见陛下!”
“免礼!”
站在一众清一色身着朝服的朝官中,刘备甚是惹眼。刘协隔着面前的垂旒,细细打量着刘备。
“陛下,此人便是刘备,臣昨日为你引荐之人!”曹操笑着道。
“左将军刘备,你抬起头让朕好好看看。”
刘备这才缓缓抬头,目光由下而上,仰视当今圣上。
刘备暗暗打量陛下,皇上亦细细打量他,“爱卿,祖上何方啊?”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刘备稽首一礼道。
“你是朕的皇亲啊,宗正卿快拿族谱来好好查看。”
不一会,宗正卿一阵唱诵后,最后宣读道:“回禀陛下,依族谱,刘备乃陛下叔父。
”
刘协大笑两声,“快,将左将军金印紫绶赐予皇叔!”
“谢陛下!”
随着小黄门托盘缓缓而出,一套黑色朝服上面赫然一条紫绶玉带和一方金印,在朝臣的艳羡中来到刘备身前。
曹操数次将目光撇向盘中:“恭喜皇叔拜相封侯。圣恩眷宠。”
“恭喜皇叔!”朝堂上一阵附议。
“朕看大家对这紫绶很是感兴趣,这次趁着皇叔大封,给诸位爱卿都准备了一份紫绶玉带!”刘协笑了笑,命小黄门取出紫绶分发下去。
曹操虽嬉笑于面,心甚嫉之。
司空府。
荀彧等一帮谋士入见。
“陛下认刘备为皇叔,恐无益于明公。”程昱眉宇微蹙。
曹操深深的看了程昱一眼,倒是有几分听出他的语中未明之意,心中微动,叹道:“刘备倒是不足为虑,他既自领皇叔,我以天子令诏他,他不敢不服。况且留他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我的掌握之中,其家眷属臣皆在下邳被车胄所控,他翻不起浪!”
“近日,刘备倒也识趣,并无心政事,整日与那关张种菜养花,一副闲云野鹤之姿。不管他是真心种地还是假意韬晦,刘备都是当世之杰,主公不可不防。”荀彧笑道。
郭嘉捻着颌下短须,笑道:“主公兴招贤令,唯才是举,犹惧贤才不来,刘备颇有仁义之名,以穷困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将裹足不前,除一人之患,阻四海之望。主公何不将刘备这块千金买来的马骨,好好利用呢!”
曹操微微颔首,淡淡道:“吾所虑者,杨彪也!”
“杨彪此人,不足虑也!”郭嘉接过话来,却是微微眯了下眼睑。
“奉孝不必卖关子。”
“那杨彪虽为四世三公,行事稳当,无可指责。但如果有人行那诛九族之事呢?”郭嘉手扶美髯,笑道。
程昱很快便跟上了郭嘉的跳跃性思维,“你的意思是袁术?”
郭嘉继续捻着胡子笑道:“仲德,好思虑!”
“主公,那杨彪与袁术有姻亲关系,使人说其通袁术,这等罪状必死无疑。”郭嘉略带得意的说道。
“荀令君,其实这杨彪通的不是袁术,而是袁绍吧!”曹操说道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眼尾扫了眼荀彧,似笑非笑道:“天子被劫持一事,应是杨彪与袁绍合谋所为。就算他通没通二袁,张俭和桓典的帐也得算。”
“主公,我不建议杀儒士,杨彪这等儒士是天下舆论的喉舌,他们在朝堂的影响不止步于表象。”
“可当这喉舌长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呢?这杨彪必除。”曹操寒声道。
雪天天色昏沉,刘协望着大殿正中烧得正旺的火炉,感觉骨头都被烤酥。
荀彧正在整理奏折,呈递给刘协,不过今日荀彧的脸色有些不对。
“什么?司空将杨太尉收监了?”刘协霍然而起,满脸不敢相信。
“是啊!”荀彧叹了一口气。
“为何现在才报?”
“昨日晚上的事,怕惊动陛下,所以今早来报!”
“朕是说,处置三公这样的大臣都不需要朕点头了吗?”刘协心中愤怒啊,一个三公被另一个三公像畜生一样说收监就收监,这是在挑战天子尊严吗?
杨彪的剧本还是按照历史的走向在走,只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杨彪的结局已推后了,而自己好像是推动者。
张俭和桓典的死,显然杨彪脱不开干系,杨彪不会因此而送命吧?
“荀令君,你与杨太尉交好,保他一条性命吧!”
刘协疲倦的闭上了眼睛,身体无力的靠在仰枕上。殿上诸人不敢再多言,都无声无息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