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犹记绿罗裙
怎么说呢,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切都会重新来过,而一切却又不再一样。
南离古城的风景很美,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姑且就把它当成今世的江南吧。
年少时,我家境贫寒,出生在城郊外的农户人家。家中祖母尚在,亲长孝顺辛勤,有幼弟幼妹各一。家中长辈虽是农人,却也知晓举试可以改变穷命,省吃俭用几年,送我上了学堂识字。
学堂位在外城,名书香,学堂先生姓李,名明都,字由心,是乹纪元年的举人,早年不满官场的浑浊,便辞官回了家乡教书,教授弟子君子之道——廉洁清正,遵纪守礼,谦谦待人,言出必行。
我那年九岁初入学堂,却毫无其他少年的玩性。刻苦用功,背书识字皆比其他同窗快而好。故先生觉得我聪慧,常常照顾于我,时而赠些纸笔,我知晓先生的好意与期望,便更是用心去研读经文。
无奈后来只在学堂用功两年。因家中弟妹二人尚幼,家中开销更是拮据,我只好退学在城中寻求一份小工。先生应是知我情景,便于城内一米商人家讨了一份杂工于我,告诫我“尽管如此也万万不可懈怠了知识。此之,不过天欲降大任,必先劳苦尔心身。”
我知先生看好于我,也知我心中傲气,便把感激深处心底,我若能出人头地,不也不会忘先生于我之大恩情。
后来,先生也常常来米铺借书于我。我知晓先生用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也趁闲暇之余发愤,读诵经书,游古史,畅诗文。
米铺东家也是良善之人,见我年幼,却如此可靠,便常常让我做些轻活,如煮水打扫之类,每月还多予二十文于我寄回家中。我虽不似在学堂中那些学生那般可以安逸工读学问,却也过得安心。
我心中自是不胜感激,却也觉得羞愧,便向东家多讨些活儿。那日,正逢城中城隍大老爷旦节,东家让我去铺子里帮忙秤米,我便欣然应下。
那时,数理之学,极少有人精通,生意人家伙计也都是以经验,熟来生巧。我只能帮衬着其他伙计,装卸米粮。在偶然间撞见那些伙计竟有人向客人要买的上等米中掺上粗米,因为客人买的米多,掺进去也极难发现,还能赚些许小钱进自己的囊中。
心中常常谨记先生授予君子之道的我哪能见到如此,也不管当时与那些伙计之间的差距,出声制止其,“商者诚信为本,不可如此。”可这却也迎来了他们的嗤笑,有的劝我上道些许;有的嘲笑我如此文质,为何还为了铜钱几文饱肚......
如今想来,他们却也没错,生活在底层的我们不过是为了活着而过着罢了,熟读圣贤书又能如何呢?
可那时年幼,未曾经历多少世事,我又怎能想到如此。只为了心中的君子之道,仍是劝告着,还说道欲向东家诉去。那时我内心中的君子之道义澎湃,现实却是一巴掌把我拍倒在地上,引来铺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路人频频观望。那些伙计们连连向客人赔笑,说道只是孩子家调皮,教育些许。当时却也是孩子,一时觉得不能捍卫心中的道义而伤感,泪水止不住着流着。
伙计们见到如此状况,连忙把我按去了铺子后的厢房中,围着安慰着我不要在哭泣。
哪知正巧碰见了东家的小姐来到厢房,寻找她前些日子在这里玩闹遗落的小手链儿,便瞧见一堆伙计围着在抹眼泪的我。
“你们在干嘛!不许欺负人!”闻声,我与其他伙计们都抬头望去,只看得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指着那群伙计的东家小姐。小小的个子,比那时我还要矮上些许,一身青色的襦裙,明眸皓齿,粉面柳眉,虽然表现的很气愤,却也是让人觉得可爱。伙计们也知道那是东家的小姐,也都笑笑着“啊哟,大小姐,咱个只是在玩闹儿,莫气莫气哈,咱这就回去忙活儿”说着说着便溜回了米铺里忙活,只留下坐在地上呆呆流泪的我来。
当伙计们都散去时,只见她笑吟吟着走到我的眼前,将我眼角的泪点拭去,拉了我起来,帮我拍去了衣服上的沙土,问我“为什么被他们欺负,是不是伤到了哪儿。”
……
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只楞楞得看着东家小姐儿,只觉得眼前的人好美,是先生教授的字词诗歌中形容不出的美感,想着时间可以停在那刻该多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