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有阵子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厌恶魔物,在我看来那些黑雾也并不可怕,甚至有时候轻飘飘地就晃过去了,我一直很疑惑。
直到我看到温汐玖受了伤。
平时我觉得她只是看起来比较柔软,但很多事情都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因而觉得她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她的伤口很小,甚至连治疗都不用,只是让她在院子里疗养,师祖说这种程度的伤,反而可以促进修行,就让我也别管了。
我本身就没想多管,且师祖那么说了,便也想到温汐玖需要一些时间休息。过了好些天我才去找温汐玖,看到她在我眼前,浑然好像有哪里变了。
“你怎么了?”
她的眼神沉甸甸的,甚至有种四周的空气,都给我一种很浑浊的感觉,她随意说了两句话,说了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全是敷衍我的。
我走过去,在她对面坐下来,她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你还分得清,自己跟别人的界限么?”
温汐玖顿了下。
抬眸看着我,很茫然,“为什么要这样说?”
“你状态看起来很不好。”
“那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分不清边界,就是会滋生痛苦的。”旁人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此,“你能看到自己的范围在哪里吗?如果能看到,就能理清楚跟别人的距离。修心不能够将自己跟别人浑浊在一起,因为那是错误的认知。”
“什么意思?”
“自己产生的痛苦,为了回避痛苦而去寻找别人的宽慰,只会在这一条路上越走越遥远。”我看着她,说道,“人不一定能看清全部的自己,思考方式陷入一个死胡同之后,就会越来越觉得所谓的‘目标’是清晰的,为了能获得到那样的结果,甚至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催促着自己前行。”
我心想,一定是师祖起初也同她说了,这种小小的伤势克服过去,是对修行有好处的。
温汐玖知道这是对修行有好处的,就算是自己已经受不住了,也会努力支撑下去。这种行为模式在诸多事情里都很常见,只是这样为了一个目标行动,到已经算是简单的了。更甚至有在自己行动能力不足时,为了让自己能继续努力下去,人会给自己凭空捏造出很多欲望来。
我时常在想,欲望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在那么多人的眼中,它如此具有诱惑力。待我看的时间久了,我发觉那些欲望本不是催动他们行动的原因,理智才是。
经由理智分析后的结果,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那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自己继续下去,欲望只是为了能够让还没有足够资本的自己,去快速实现那遥远目标的一种手段。本身并非是产生了欲望,才催促了行动,而是先定下了目标,但行动不足以支撑自己去获得那个目标的这种时候,才会催生了欲望。
“你太着急了。”我看着她,问道:“人生有那么长的时间可以去抵达自己的理想,你为什么要非得争这一分一秒。”
温汐玖问我,“我着急了吗?”
她自己也疑惑道,“师祖跟我说这样的伤势,并不容易碰到,而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修炼机会。如果可以撑过去的话,会有不小的长进。”
“你怕浪费了?”
“嗯。”
我有些无语,“你还是先把魔气消了,按照你这样的心态,也熬不过去的。这种伤你若是状况不好,只会一天比一天受到折磨,不要这样。”
我说,“即使错失了机会也没有关系,但一个人最不能丢掉的就是自己。”
温汐玖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她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很没用。甚至我觉得她有一点点的埋怨我。
“大师姐,我觉得我能熬过去的。”
这种不甘心也好、这种争一口气也好,情绪都会支撑着一个人继续往下走,可怕的是,“你如果不能分辨,什么样的情绪能用在什么样的事情上,什么样的事情适合什么样的决策,而是简单地跟着自己的目标走……你会分不清这些东西,分别该放在什么位置上。”
我忽然间想到,我看的那些,翻过几页又看不懂的书籍里,似乎也谈论过差不多的内容,但大部分人都只是简单地做一个区分,“就好比如果是大部分的时间里,团结会促进一件事的发展,但并不是说,一个人能在某一部分做好一件事,就能够将全部的事情做好的。一个人的情绪也是这样,情绪分别管控着各种事情,但如果在不合适的时候将它用出来,只会容易令自己受伤。”
我觉得大部分的时候,人都太过吹嘘努力了。好像一件事情,完全不用管自己的兴趣,就算是厌恶也只要努力就可以克服一切,但那通常都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只是为了着急证明自己,时间久了,自然会扛不住这样的压力。”我看过很多人在这条路上失落离开,因而我只能说,“别着急,你可以慢慢来。”
温汐玖已经有些困了,长时间跟魔气做斗争,先前也不敢多睡,伤势一旦愈合,就显得容易困。
我离开之前,她又问了我一句。
“那为什么要跟别人保持界限?”
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论再怎么想靠近,不同的人之间,就是有不同的距离极限,如果是可以看得见的距离,那或许很多人都能轻易分清,但若是看不见的距离,有些人就会分不清楚了。
“能够无条件地接纳对方的人是特定的,那能不能遇到都是一个问题。”我茫然于她的不解,“难道你不觉得,不管名义上多亲近的人,只要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让人不舒服吗?”
有时候,“这种分不清自己跟别人的区别,甚至想要毫无逻辑地跨过这一层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冒犯。”
我害怕这种热情,“不然也不会让人生气了。”
------题外话------
0-0,好像是在哪本书里读到过类似的。是《被讨厌的勇气》里面吗?不太记得了。
那个写的应该更清楚哈。就是说一个人的决策,先有了这个决策,然后再有相应的情绪产生,然后很多人都觉得是先有了这个情绪,才会有这个目标。它应该没有说目标是怎么形成的,也可能是我没有读到后续。因为看了一点点就没看了。我觉得目标就是理智分析来的,理智分析很多都依靠于自己读的书的内容,也看自己专攻是哪方面。目标方向会因为这个而不同,做出来的事情也就不一样了。但并不是说哪个比哪个管用,哪个比哪个厉害。
总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标,管理不同的事情,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把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区域也好,稳定下来。处理得更加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