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上架感言吧
新人第一次写书,难免有些不理想,但会一直坚持下去。
先说下本书的计划吧,大体分七卷:
一卷是风起南阳,主要是农业方面的,写一些汉末的风土人情。
二卷是洛阳风云,主要是商业方面的,写一些汉末的各行各业发展情况。
三卷是缘起书院,主要是边疆方面的,写一些热血事件。
四卷是黄巾劫难,主要是朝堂的明争暗斗,写一些钩心斗角。
五卷是二袁之争,主要是诸侯混战,写一些权谋方面的。
六卷是三国鼎立,主要是写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
七卷是衣冠南渡,写一些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本书已写了3万字,只是一个开头吧,后面还有很多内容要写。
再说下写这本书的缘由,算是以古喻今吧……
有人说三国的精髓不在于三国,而在于汉末。
若是没有汉朝四百年沉淀,就谱写不了三国的华美序章。
如今的我们只记得三国时期的波澜壮阔,却很少有人知晓汉末时,多少人为了救国救民,而抛头颅,洒热血!
而我们至今被称为汉人,还以汉人自称,因为汉朝不仅国强,民也强。
其他暂且不提,我们来看看汉朝时期压在普通百姓身上的四座大山(教育、养老、医疗、住房),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是住房,汉代采用的是名田制度。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含有大量汉代名田制度的法律条文,其中对普通百姓规定:公卒、仕伍、庶人,授田地一顷(大概100亩),宅院一方(横竖各三十步,大概一千七百多平)。同时还对田宅的继承,买卖都有明确规定。
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遇到天灾人祸,普通百姓有这些田宅,生活得相当滋润了。
其次是养老,汉代通过教化引导,在社会上基本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在这样的基础上,汉朝统治者进一步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尊敬和体恤,通过赐物、赐爵、赐予王杖、减免赋税、刑罚优待以及重处不孝等措施,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接下来是教育,汉朝遵循“幼吾所长,老吾所养”的原则,十五岁以下是必须接受教育,读书习字的。
这在当时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即读书识字的数量是当成一定次数的劳役(更)的--见《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当时的教材一般用急就篇或者仓颉篇。
当时成年人的识字率可以通过大量出土的汉简材料得到印证,如西北边关数十万枚数量以上的简牍材料,涉及人物、事件极其丰富,可以说文字与汉朝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买东西要用契符;士兵要签到,汇报执勤工作;打官司诉讼也需要书写;物勒工名制度让手工工匠甚至刑徒也必须掌握文字技能。
汉代民间基础教育的普及,可以通过《四民月令》等文献提供的关于乡村“小学”的记录得以反映。乡村学校的学期设置往往避开农忙季节,又有“贫子冬日乃得学书”的说法,这一情形,或许是为了使当时的民间教育可以保证较高的入学率。
最后是医疗,这个因为记录百姓医疗的文献很少,很多人专家都认为汉代百姓的医疗条件很差,这个咱们无从反驳,也不过多评论。
但是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为建安三神医之首。
华佗浪迹江湖,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
董奉虽然隐居庐山,但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
最重要的是,这三位神医都是民间的!
现在医疗条件是很好,但是民众大都看不起病,这是何故?
说到汉代,就不得不提到汉初的”文景之治”,这段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
文帝,景帝奉行黄老之道,讲究无为而治,即朝廷不过多干预民众,让老百姓自由发展。
既然汉代咱们都这么厉害了,为什么就没有传承下去呢。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全国乱战。
当时多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一些知识,也就随着岁月的前进而烟消云散。甚至在后来魏晋时期,出现的五胡乱华。这个时期真正将中华文化大量地破坏。
甚至一度出现了文明断层的情况,必然不能让文化传承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读史不能看汉代以后的史书记载。
五胡乱华就像是将中国人脊梁骨打断了一样!
汉代时我们打的外族到处跑,汉代之后,我们就只能守着,不断被外族侵扰,若不是有长城在,估计中国历史就不止两次外族入主中原这么简单了。
再给大家看一份汉代的人口统计表,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是汉成帝元延一到三年期间(前12-10),东海郡上奏给长安朝廷的述职册。
述职册中包括了这一份人口统计表,那时不但不讲计划生育,反而鼓励生育,人口增长多,算官吏政绩。
东海郡当时下辖38个县,算是大郡。以山东郯县为中心,包括今天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
人口数是这么记载的:东海郡共有户266290、口1397343,男子有706744人,女子有688132人,女子多前7926,值得注意的是,八十岁以上有33871人,竟然占总人数的2.3%;九十以上的也有11670人,占总人数的0.8%,6岁以下262588人,占总人数的18.8%。
对比一下现在的人口数据,是不是很有意思。很多专家站出来表示尹湾的人口数据明摆着地造假,不可信!
笔者不与争辩,只知道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谈什么康乾盛世,万国来朝,经济世界第一,都是虚的。国强民弱,犹如昙花一现!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只是力图写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