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跑路
袁老板的目的,就是要挑起外戚和宦官的争斗,待双方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渔翁得利。果然,在何进和袁老板的步步紧逼下,十常侍把带头大哥何进骗进宫中乱刀砍死,袁老板一看机会来了,和叔父袁隗矫诏,带兵杀入宫中,把所有太监全部杀掉,带头大哥死了、何苗死了,宦官全死了,外戚宦官团灭,剩下就是袁家说了算了。
只要看何进被杀之后袁家的反应,就能看出这是谋划颇深的计谋:第一步,袁术与何进部将攻打皇宫;第二步,袁隗以参录尚书事的身份主持朝政;第三步,袁绍率兵进入皇宫杀尽宦官(甚至都不管被裹挟儿子的刘辩、刘协)。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袁绍算计了何进和十常侍,却没想到他自己招来的董卓会攫取了胜利果实。正当袁绍忙着杀太监的时候,董卓带着他的西凉兵找到了皇帝,然后迎回宫中。
到嘴的肥肉不可能吐出来,乱糟糟的雒阳,董老板在谋士李儒的建议下,吞并了何进、何苗留下的兵马。
作为士族阶级一员,董老板很清楚,要想控制朝局,比的是谁背后的政治势力更强大。随着宦官势力、外戚势力的覆灭,毫无疑问关东士族集团,才是左右帝国走向的势力。董老板吃亏就吃亏在他是西凉士族,在洛阳是少数派,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建立统一战线。
董老板知道这一点,袁老板何尝不知。他与董老板叫板时,直言不讳,废立大事你说了不算,要请太傅做主。太傅袁隗就是袁绍的叔叔,那意思就是,我袁家不点头,你算老几?
袁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口自称“四世三公”。所谓四世三公,是指袁绍以上四代,有五人出任朝中的“三公”,即司徒(丞相)、太尉(大司马)、司空(御史大夫),是东汉末期,最牛的豪门士族,也仅有杨氏一族可以与他们媲美。但是杨氏一族也仅仅只是名义上可以分庭抗礼,至于实力,实在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主要杨家虽然名声响亮,但是他的门生故吏没有实权,大部分都在雒阳周边当官。
这种大家族,借助朝中的影响力,四五代之后,发展成庞大的政治势力,从地方到中央,到处都是家族子弟、姻亲关系和门生故吏。一句话,袁家人到走哪儿,都是当地势力吹捧的对象和天然的领导核心。
董老板虽然靠武力控制了朝政,可是要想让人心服口服,靠刀把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当朝主流政治势力的支持,比如袁氏!
董卓为了笼络袁氏,还给袁术升官到“后将军”,袁氏对于董卓也是蛮配合的,比如“董卓呼绍”,“呼”这个词很有意思,说明董卓不是找袁绍等一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臣开大会,而是私底下会面谈论废立皇帝的事情。袁老板也不像演义中义正言辞,直接假装答应——“伪许之”,然后找借口说要回家和叔父商量。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董老板破坏了围绕皇权,几大政治势力之间的“文斗”规则,这也让袁老板看到了机会,既然你董老板都能干,我老袁家实力也不弱。为什么不能干呢,从此全国各地都演变为军阀势力的“武斗”,彻底打碎了政权的统一。
袁绍跟董卓顶完牛,不敢作停留,挂印出城,出逃冀州。不久,袁术在袁隗的示意下如法炮制,也出逃南阳。离开京师董卓的势力范围,袁家兄弟如同龙入大海,依仗家族势力,在地方招兵买马,吸纳朋党势力,迅速变身为地方军阀。
到这时候,董老板后悔得直跺脚,他对关东士族集团的拉拢彻底破产了!其实这就是董老板败亡的教训之一,他对关东士族集团心存幻想,误了大事,又不能团结西凉集团,让自己成了浮萍。
关东士族不支持,董老板也得把皇帝换一个,不换,对自己的地位有严重的威胁,只要皇帝还是刘辫,那何太后跟外戚的势力迟早还是死灰复燃,到时候如果士族跟何太后联合,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那么,刘辫必须被废,至于新帝是谁,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新帝是自己立的,在朝中也没有根基,只能依靠董老板,而董老板,也想等时机成熟,再取而代之。
董老板一顿迷之操作,先废帝,再让人杀废帝跟何太后,引起朝臣的不满,虽然敢怒不敢言。
有道是天怒人怨,必有灾祸。
曹老板深知,朝廷内外,有多少人想杀董老板,董老板怕是富贵不了多久,而且,董老板也触碰了他心里的底线,废帝,立新帝,杀废帝与太后。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虚与委蛇,暂且跟随董老板周璇,一条是效仿二袁老板一样,跟董老板割袍断义,挂印离去,韬光隐晦,等待时机。
二选一之下,曹老板选择了第二条,不过,这第二条的基础,曹老板还是另有想法,要给他润色一下。
曹老板是宦官之后,又是个胸有抱负之人,不甘于默默无闻的回乡韬光养晦。他想要崛起,首先就要打出自己的名气,让四海皆知。而想一炮而红的名气,在眼下,除了杀人神共愤的董老板,没有什么来路能够让他的名气迅速的蹿红。
而想在重重护卫保护下杀董老板,可能性太低了。但是,想要名声迅速蹿红,也没有非要去杀董老板,只要自己进了太师府,让别人看一下,事后自己再操作一下,不管成与不成,自己孤胆刺杀董老板的名声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传扬出去,到时候名声大噪,至于董老板事后的动作,自己躲回老家,在自己的地盘怕个球,他董老板还没有把手伸到谯县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想到就开始谋划,刚好王允看中曹老板现在是董老板的小秘书,想让曹老板去当敢死队,事情成了,王老板的名声就传扬出去,事情败了,替死鬼就是曹老板,关我王某人什么事。在两个人心怀鬼胎下,曹老板一遍又一遍的规划他的计划。
从始至终,曹老板就没想过刺杀董老板,一旦成功,自己就得陷进去,非被人砍成肉酱不可。以曹老板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心态,赔本的买卖不干。到最后,哪怕真的有机会动手,估计也会找个借口叫醒董老板,你看我给你温暖来了,带鞘的七星宝刀,送完我就走了。
但是这温暖不能让董老板马上反应过来,得让自己做贼心虚跑了董老板再反应过来,才能体现自己的伟大。看,我曹老板刺杀董老板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也刺杀了,现在董老板发现了,我要跑了,他要海捕通缉我了。
曹老板这骚操作,一下子把自己名气打响,这可把董老板气的牙都歪了,他不傻,也知道曹老板这次献刀背后的含义,当即卖力的发海捕通缉,从来只有他耍别人,哪有被别人耍。
目的达到,闪人,一路躲躲藏藏,远离雒阳有几百里地,曹老板人困马乏,只能找城镇补充物资。
古代户籍制是朝廷一种基本的管理制度,朝廷会按人头收税,所以朝廷也好,各个所管辖地区的军阀也好,都不希望人口流失,人少诸侯、朝廷就没有钱,就无法养兵。为了管理户口政府会给民众发放符篆(身份证)一个平民要想离开自己所在的郡县需要去政府开证明的。(需要写明去处,和所离开的时间)。
如若一个流民既无符篆,又没有外出的证明是要被官府抓起来的,且古代郡县内大都是熟人,政府规定如若有陌生人到来附近民众必须上报,否则会以包庇罪犯,同罪论处。可想而知,曹操逃亡回老家,路过小郡县,虽然路上躲过了官差,然饥寒交迫的曹操只能进城,因为没有拿出符篆遭到怀疑,因此才被逮捕。
幸好,逮捕他的是陈宫,听过曹老板的事迹,很是敬佩曹老板的为人,头脑一热,把曹老板放了,官也不当了,就这样认了曹老板当带头大哥,跟着他准备一起讨伐董老板去。
回家一路多磨难,本以为可以去熟悉的叔父家吃顿饭,睡个饱觉,解解乏,谁知道叔父不在,家里的几个儿子跟门客看中了董老板的赏赐,暗地里磨磨噌噌的想抓曹老板,被曹老板先下手为强,单枪匹马干翻了七八人,吃饱喝足跑回谯县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