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非地质沉没(1)

第四十章 非地质沉没(1)

105.家乡的狮子岭是我心中的一座圣山。

每次回到家乡,不管是坐在我家门口的台阶上,还是立在门前的禾坪里,我都会遥望着狮子岭,久久地,久久地,表达我心中无尽的崇敬,也默默地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怀念与感慨。多少次,我在心里说,圣山啊,已经有多少年,我没有亲近你了呢?

我跟父亲说,我要上狮子岭去!

只这一句话,父亲就读懂了我内心的全部。父亲也只说了一句话,你是该上山去看看!我就看着父亲,再抬头看看狮子岭的山影。这一刻,父亲的身影就叠进了山影,父亲就是狮子岭,父亲的背影如山!

父亲看我认真的样子,说他愿意跟我一同上山。父亲说他也是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上过狮子岭了,他很想上去看看。这就是父亲,执着、热情的父亲,认真而感情深厚的父亲。这时的父亲,他的脸上写着童贞,他显得那样年轻,他就象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了!父亲说现在狮子岭不比早年了,上去不容易了,你要有决心!父亲在鼓励我了。

那时父亲还没有病倒,我相信他爬起山来会比我还快。

但乡亲们却说,不好上去了,如今的狮子岭上简直就没有路了!有人还说老支书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上去呀?又对我说,你呢,长年坐办公室的书生,就怕你爬不上狮子岭顶头呢!父亲立即就不服气地跟人争辩起来,我就看到了当年的父亲。但父亲争辩也没用,因为我打了退堂鼓,父亲就不再言语了。

直到父亲病倒的那一天,我才痛切地醒悟到,我是永远地错过了跟父亲同登狮子岭的机会了!

我默默地望着并不太远的狮子岭,忽然现它跟以前是有点不一样了。父亲老了,狮子岭也老了吗?记得小时候在院子前的禾坪里看狮子岭,一双眼睛最后总得要“爬”上山顶上的狮子石的。狮子石雄伟地立在高远处,它旁边的松树簇拥着它,背景是蓝天白云。有时还能远远看到有人正立在狮子石上呢,我们就大声地呼喊,一边朝狮子石招手。相信狮子石能听见我们的呼喊,但狮子石上的人儿却听不见,只隐约可见石上的人儿或立或坐或蹲,好象是也在看着我们,却象哑巴一样地无声。现在呢,我朝狮子岭顶上望过去,却不见了狮子石。开始我还怀疑是眼睛找错了位置,但找来找去,就是不见了狮子石的影子。那时乡亲们的解释是这多年来山上的树木长高大了,把个狮子石都给遮住了呢。我便相信是山顶上的树木长得太快,狮子石是不会长了,难免被年深月久长起来的树木给遮没了。即使是这样,我心中仍然是万分地失落。

九月里的一天,我一个人突然回到家乡,我跟父亲说,我是回来上狮子岭的,我一定要上去。我要三哥陪我一同去,我真的不敢独自行动了。父亲一瘸一拐地挪到门外,坐在门槛上,目送着我们上了路。

我脖子上挂着一架军用望远镜,三哥手里拿了一把镰刀,肩上背了一个书包。

上山之前,乡亲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们应该从哪个方向上山,才能到得了山顶,但他们的说法不一样。我们最终采纳了菊婆子的建议,因为她毕竟要翻过狮子岭到枫木冲她娘家去,应该比别人说的有道理些。

田洞边过了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就到了山脚边,这里的斜坡上是成片的果树林,是当年父亲带着乡亲们开荒特别是平了虢家的坟山以后种下的。这个时候果树林里只有柑桔树上挂着果,但满树的桔子都还是青一色的,皮儿根本还没带一点黄色,估计还不能吃。三哥却说“公犬”可以吃了(玉丘人把一种早熟的柑桔品种叫做“公犬”),说着伸手从一棵树上摘下一只柑桔来,剥了皮让我吃。我说这柑桔可以摘的吗,人家看到了不会骂我们?三哥说现在柑桔这么多,谁摘一点尝尝鲜不会有人说什么的,你就吃吧。我这才敢去吃桔子,毕竟是酸了点,我说不太好吃,没熟呢。三哥却边吃边摘,摘了一书包。他说上山后找不到水喝,到时就吃酸桔子解渴吧。

穿过果树林以后,我们到了狮子岭山脚的一道大引水渠边,这是双牌水库引水渠,比我们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可要大多了。这条大引水渠是五十年代修的,在我的记忆中,这条大渠道从来就没有来过水,看起来就象是狮子岭山脚跟山岭之间的一道大裂缝,也有点象狮子岭裙边的一道干护城河。护城河以上根本就没有上山的路了,按照菊婆子的指点,我们沿双牌渠道走了一段路以后,越过渠道开始爬山。冬茅草、荆棘和各种灌木丛密匝匝地挤在面前,人没在里面,抬头只看到顶上高大的乔木,看不到远处。三哥用镰刀拼命分开草丛,我们拨开丛刺艰难地朝上爬,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汗淋淋的了。我们的双脚踩进草丛里就看不到小腿以下的部分了,三哥不断地提醒我要慢慢落脚,不可贸然下脚,一脚探下去慢慢地踩到实地了才能再迈后一脚,否则弄不好会卡进石头缝里,或大大小小的土洞里,特别是要当心“龙眼”口子,旧“龙眼”口子上面都已经被茂密的杂草灌木掩盖了,要是一脚没踏好,人掉进“龙眼”里可就惨了!另外我还有个担心不敢说出来,就是怕蛇,脚底下是个看不见的未知的世界,要是踩着了一条毒蛇的话,那可怎么办?事实上三哥在前面一面用镰刀劈路,一面已经探好了路,他让我看着他的脚,在他走过去的地方下脚。尽管是这样,我行进得仍然不轻松,脸上、手上、脚上都火辣辣地生疼,是被荆棘划开了无数的血口子。三哥和我的衣服都已经被荆棘撕破了,三哥说原先应该穿一身旧衣服来的,划破了倒没关系。三哥是有点心疼他的衣服了。

看,到路上了!三哥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可我还是感觉不到路,三哥用镰刀劈开灌木丛,我一看前面的那块大石头,一眼就把它认了出来。这是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山的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大石头,小时候上山打柴,总要走这条路,每一块大石头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我摸着这块黑色的巨石,一份特别的亲切就象甘泉一样浸透了我的全身。虽然同样看不到脚下的路在哪里,但那条熟悉又亲切的山路已经在我心中铺开来,向山那边延伸过去。

经过我们院子门前的那条青石板路,它的一头往岭坝方向通往过去的邵家岭集市,出邵家岭集市最后到湘江边的岭坝镇老煤场打止,去更远的地方就改为湘江水路了。另一头通往老铺方向的六溪村,就是原来的六溪大队,玉丘的老邻居。出院子门沿青石板路走到村里那口老井边,就分出了一条上山的路。这条山路经过狮子岭山脚虢家那片祖上的坟山,走双牌引水渠的渠堤一段(没有渠道以前就一直是山路的一部分),到狮子岭东北山麓的脚下上山,就是狮子岭这条古老的山路了。这条山路从狮子岭一直通向枫木冲,还有那边的龙江冲、樟木冲,然后通向更远的地方,是玉丘人进山冲唯一的一条路,也是山冲里人家经玉丘到邵家岭集市赶集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我们上山捞柴禾总要走这条山路,山路的一曲一拐,一高一底,路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我们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然而,今天的山路,除了铺开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眼下它已经被掩盖在丛生的荆棘灌木杂草的深处,依赖三哥用镰刀猛劈,依赖我们兄弟两个用胆怯的双脚小心翼翼地去探寻了。

因为毕竟是到了曾经熟悉不过的路上,三哥凭着记忆,一路用镰刀劈着草丛和拦路的树枝,带着我慢慢朝前行进。我们下脚也大胆了一些,每一脚都象是踩在童年的记忆中,特别的塌实和温馨。我们不久又到了路边的另一块大石头边,两个人在石头上坐下来,稍作歇息。

玉丘人把地面上的石头是分做两类的,死石头和活石头。地上拣得起来的一颗颗小石子,随手可以扔到远处的,都是死石头。大一点的,哪怕大得搬都搬不动,只要能确定它的大小,在理论上它就是能够被搬动的,也都是死石头。蹲在山上,深埋在地下,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石头呢,就是活石头了。活石头是地底里长出来的,是有根的,在玉丘人看来当然就是有生命的。活石头的根到底有多长,人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活石头在地下面的部分到底有多大,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人们相信活石头的根在地下也是象大树那样,是盘根错节的,却远比一颗千年大树在地下面的根系要达。山有多高,活石头的根起码就有多长,有的石根还会深入地心,深通地下阴河呢。活石头会长高,只是长得很慢很慢地,起码得上几十年才能看出来活石头长高了一点点。翻过狮子岭的这条路上的大石头就都是活石头,以前人们常说哪块哪块大石头是比原来高大了,它长了。活石头长命不死,与天同寿。开天辟地以来它们就生长着,要活到地老天荒的。

我们分开荆棘丛林,认着一块又一块活石头――是一个个老朋友,一个个长――摸索着前行。虽然仍旧看不见路,但我们感觉到踩在童年的路上,踩着童年的伤痛与快乐,踩着已经过去的岁月,踩着昨天和今天,踩着一段漫长又深情的感慨。

小时候的狮子岭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小时候狮子岭上的路不是现在这样的路。那时侯的狮子岭,树木是树木,石头是石头,地面是地面,路是路。岭上没有太多的茅草荆棘灌木,地面上象是被打扫过一样地干净。哪棵大树下有飘落一地的黄叶,等不上几天可能就不见了,被上山打柴的人用竹耙头拢去了。除了用竹耙头拢集树底下的黄叶,茶树叶、禾树叶、枫叶、松针叶、桐子叶以及叫不上名字来的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外,小孩子也多用毛镰割茅草荆棘,用镰刀砍丛生的灌木和大树上的枯枝,半天下来也捞不上多少柴禾的。但孩子们天天上山,聚少成多,供应着家里的灶塘。家里柴薪实在不够了,成年人就出马了。成年人上山捞柴是要讲功效的,多翻过狮子岭进冲里去捞柴,一上山多是全天,上午出门太阳落山时回来,肩上必得是挑回一大担柴禾的。孩子们是天天有上山的,漫山遍野里的落叶与茅草荆棘灌木丛几乎都给小柴禾郎们一日又一日地给收拾殆尽了,林子里显得干干净净的。那时候,上山捞点柴禾可真是不容易呀。可是后来,人们习惯于烧藕煤球了,灶塘里要赶急火的时候,烧柴禾烧的也都是树枝,到自留山里砍下一大担一大担的树枝,堆在房檐下风干了当柴禾烧。成年人除了春耕秋收的时候忙活一段时间,平时没有人愿意上山打柴了,农闲时节多在家里打麻将,城里传到乡村里来的麻将就象野地里的杂草遍地疯长,啃啮着村民们勤劳的肌肤,留下懒惰的骨头了。狮子岭上自然的种子遇上了千载难缝的机会,天时地利,风长了一二十来年,几乎成就了原始丛林的景致。世界变了,人变了,狮子岭变了,狮子岭变丰满了,富态了,象个臃肿的中年妇人了。

我和三哥沿着童年那条山路的痕迹,转到了狮子岭横亘向东北方向的山脊。一上山脊,望向狮子岭南麓,就看见了半山腰里那株古枫树。我一望见老枫树巨大的树冠,心里就立即涌起如海的敬畏之情。我很激动,催三哥快点走。三哥理解我的心情,手里的镰刀拼命地挥舞,我们都加快了步伐,大汗淋淋地赶到了老枫树底下。老枫树就耸立在我们将要经过的这条山路边,它的旁边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活石头,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黑色岩石,当然也都是活石头,石根都深扎在地下。山路,就夹在枫树跟巨石的中间,实际上巨石和路都是在老枫树下面,远看去那些岩石就象是蹲在老枫树下面歇息的樵夫。

105.家乡的狮子岭是我心中的一座圣山。

每次回到家乡,不管是坐在我家门口的台阶上,还是立在门前的禾坪里,我都会遥望着狮子岭,久久地,久久地,表达我心中无尽的崇敬,也默默地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怀念与感慨。多少次,我在心里说,圣山啊,已经有多少年,我没有亲近你了呢?

我跟父亲说,我要上狮子岭去!

只这一句话,父亲就读懂了我内心的全部。父亲也只说了一句话,你是该上山去看看!我就看着父亲,再抬头看看狮子岭的山影。这一刻,父亲的身影就叠进了山影,父亲就是狮子岭,父亲的背影如山!

父亲看我认真的样子,说他愿意跟我一同上山。父亲说他也是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上过狮子岭了,他很想上去看看。这就是父亲,执着、热情的父亲,认真而感情深厚的父亲。这时的父亲,他的脸上写着童贞,他显得那样年轻,他就象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了!父亲说现在狮子岭不比早年了,上去不容易了,你要有决心!父亲在鼓励我了。

那时父亲还没有病倒,我相信他爬起山来会比我还快。

但乡亲们却说,不好上去了,如今的狮子岭上简直就没有路了!有人还说老支书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上去呀?又对我说,你呢,长年坐办公室的书生,就怕你爬不上狮子岭顶头呢!父亲立即就不服气地跟人争辩起来,我就看到了当年的父亲。但父亲争辩也没用,因为我打了退堂鼓,父亲就不再言语了。

直到父亲病倒的那一天,我才痛切地醒悟到,我是永远地错过了跟父亲同登狮子岭的机会了!

我默默地望着并不太远的狮子岭,忽然现它跟以前是有点不一样了。父亲老了,狮子岭也老了吗?记得小时候在院子前的禾坪里看狮子岭,一双眼睛最后总得要“爬”上山顶上的狮子石的。狮子石雄伟地立在高远处,它旁边的松树簇拥着它,背景是蓝天白云。有时还能远远看到有人正立在狮子石上呢,我们就大声地呼喊,一边朝狮子石招手。相信狮子石能听见我们的呼喊,但狮子石上的人儿却听不见,只隐约可见石上的人儿或立或坐或蹲,好象是也在看着我们,却象哑巴一样地无声。现在呢,我朝狮子岭顶上望过去,却不见了狮子石。开始我还怀疑是眼睛找错了位置,但找来找去,就是不见了狮子石的影子。那时乡亲们的解释是这多年来山上的树木长高大了,把个狮子石都给遮住了呢。我便相信是山顶上的树木长得太快,狮子石是不会长了,难免被年深月久长起来的树木给遮没了。即使是这样,我心中仍然是万分地失落。

九月里的一天,我一个人突然回到家乡,我跟父亲说,我是回来上狮子岭的,我一定要上去。我要三哥陪我一同去,我真的不敢独自行动了。父亲一瘸一拐地挪到门外,坐在门槛上,目送着我们上了路。

我脖子上挂着一架军用望远镜,三哥手里拿了一把镰刀,肩上背了一个书包。

上山之前,乡亲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们应该从哪个方向上山,才能到得了山顶,但他们的说法不一样。我们最终采纳了菊婆子的建议,因为她毕竟要翻过狮子岭到枫木冲她娘家去,应该比别人说的有道理些。

田洞边过了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就到了山脚边,这里的斜坡上是成片的果树林,是当年父亲带着乡亲们开荒特别是平了虢家的坟山以后种下的。这个时候果树林里只有柑桔树上挂着果,但满树的桔子都还是青一色的,皮儿根本还没带一点黄色,估计还不能吃。三哥却说“公犬”可以吃了(玉丘人把一种早熟的柑桔品种叫做“公犬”),说着伸手从一棵树上摘下一只柑桔来,剥了皮让我吃。我说这柑桔可以摘的吗,人家看到了不会骂我们?三哥说现在柑桔这么多,谁摘一点尝尝鲜不会有人说什么的,你就吃吧。我这才敢去吃桔子,毕竟是酸了点,我说不太好吃,没熟呢。三哥却边吃边摘,摘了一书包。他说上山后找不到水喝,到时就吃酸桔子解渴吧。

穿过果树林以后,我们到了狮子岭山脚的一道大引水渠边,这是双牌水库引水渠,比我们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可要大多了。这条大引水渠是五十年代修的,在我的记忆中,这条大渠道从来就没有来过水,看起来就象是狮子岭山脚跟山岭之间的一道大裂缝,也有点象狮子岭裙边的一道干护城河。护城河以上根本就没有上山的路了,按照菊婆子的指点,我们沿双牌渠道走了一段路以后,越过渠道开始爬山。冬茅草、荆棘和各种灌木丛密匝匝地挤在面前,人没在里面,抬头只看到顶上高大的乔木,看不到远处。三哥用镰刀拼命分开草丛,我们拨开丛刺艰难地朝上爬,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汗淋淋的了。我们的双脚踩进草丛里就看不到小腿以下的部分了,三哥不断地提醒我要慢慢落脚,不可贸然下脚,一脚探下去慢慢地踩到实地了才能再迈后一脚,否则弄不好会卡进石头缝里,或大大小小的土洞里,特别是要当心“龙眼”口子,旧“龙眼”口子上面都已经被茂密的杂草灌木掩盖了,要是一脚没踏好,人掉进“龙眼”里可就惨了!另外我还有个担心不敢说出来,就是怕蛇,脚底下是个看不见的未知的世界,要是踩着了一条毒蛇的话,那可怎么办?事实上三哥在前面一面用镰刀劈路,一面已经探好了路,他让我看着他的脚,在他走过去的地方下脚。尽管是这样,我行进得仍然不轻松,脸上、手上、脚上都火辣辣地生疼,是被荆棘划开了无数的血口子。三哥和我的衣服都已经被荆棘撕破了,三哥说原先应该穿一身旧衣服来的,划破了倒没关系。三哥是有点心疼他的衣服了。

看,到路上了!三哥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可我还是感觉不到路,三哥用镰刀劈开灌木丛,我一看前面的那块大石头,一眼就把它认了出来。这是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山的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大石头,小时候上山打柴,总要走这条路,每一块大石头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我摸着这块黑色的巨石,一份特别的亲切就象甘泉一样浸透了我的全身。虽然同样看不到脚下的路在哪里,但那条熟悉又亲切的山路已经在我心中铺开来,向山那边延伸过去。

经过我们院子门前的那条青石板路,它的一头往岭坝方向通往过去的邵家岭集市,出邵家岭集市最后到湘江边的岭坝镇老煤场打止,去更远的地方就改为湘江水路了。另一头通往老铺方向的六溪村,就是原来的六溪大队,玉丘的老邻居。出院子门沿青石板路走到村里那口老井边,就分出了一条上山的路。这条山路经过狮子岭山脚虢家那片祖上的坟山,走双牌引水渠的渠堤一段(没有渠道以前就一直是山路的一部分),到狮子岭东北山麓的脚下上山,就是狮子岭这条古老的山路了。这条山路从狮子岭一直通向枫木冲,还有那边的龙江冲、樟木冲,然后通向更远的地方,是玉丘人进山冲唯一的一条路,也是山冲里人家经玉丘到邵家岭集市赶集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我们上山捞柴禾总要走这条山路,山路的一曲一拐,一高一底,路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我们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然而,今天的山路,除了铺开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眼下它已经被掩盖在丛生的荆棘灌木杂草的深处,依赖三哥用镰刀猛劈,依赖我们兄弟两个用胆怯的双脚小心翼翼地去探寻了。

因为毕竟是到了曾经熟悉不过的路上,三哥凭着记忆,一路用镰刀劈着草丛和拦路的树枝,带着我慢慢朝前行进。我们下脚也大胆了一些,每一脚都象是踩在童年的记忆中,特别的塌实和温馨。我们不久又到了路边的另一块大石头边,两个人在石头上坐下来,稍作歇息。

玉丘人把地面上的石头是分做两类的,死石头和活石头。地上拣得起来的一颗颗小石子,随手可以扔到远处的,都是死石头。大一点的,哪怕大得搬都搬不动,只要能确定它的大小,在理论上它就是能够被搬动的,也都是死石头。蹲在山上,深埋在地下,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石头呢,就是活石头了。活石头是地底里长出来的,是有根的,在玉丘人看来当然就是有生命的。活石头的根到底有多长,人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活石头在地下面的部分到底有多大,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人们相信活石头的根在地下也是象大树那样,是盘根错节的,却远比一颗千年大树在地下面的根系要达。山有多高,活石头的根起码就有多长,有的石根还会深入地心,深通地下阴河呢。活石头会长高,只是长得很慢很慢地,起码得上几十年才能看出来活石头长高了一点点。翻过狮子岭的这条路上的大石头就都是活石头,以前人们常说哪块哪块大石头是比原来高大了,它长了。活石头长命不死,与天同寿。开天辟地以来它们就生长着,要活到地老天荒的。

我们分开荆棘丛林,认着一块又一块活石头――是一个个老朋友,一个个长――摸索着前行。虽然仍旧看不见路,但我们感觉到踩在童年的路上,踩着童年的伤痛与快乐,踩着已经过去的岁月,踩着昨天和今天,踩着一段漫长又深情的感慨。

小时候的狮子岭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小时候狮子岭上的路不是现在这样的路。那时侯的狮子岭,树木是树木,石头是石头,地面是地面,路是路。岭上没有太多的茅草荆棘灌木,地面上象是被打扫过一样地干净。哪棵大树下有飘落一地的黄叶,等不上几天可能就不见了,被上山打柴的人用竹耙头拢去了。除了用竹耙头拢集树底下的黄叶,茶树叶、禾树叶、枫叶、松针叶、桐子叶以及叫不上名字来的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外,小孩子也多用毛镰割茅草荆棘,用镰刀砍丛生的灌木和大树上的枯枝,半天下来也捞不上多少柴禾的。但孩子们天天上山,聚少成多,供应着家里的灶塘。家里柴薪实在不够了,成年人就出马了。成年人上山捞柴是要讲功效的,多翻过狮子岭进冲里去捞柴,一上山多是全天,上午出门太阳落山时回来,肩上必得是挑回一大担柴禾的。孩子们是天天有上山的,漫山遍野里的落叶与茅草荆棘灌木丛几乎都给小柴禾郎们一日又一日地给收拾殆尽了,林子里显得干干净净的。那时候,上山捞点柴禾可真是不容易呀。可是后来,人们习惯于烧藕煤球了,灶塘里要赶急火的时候,烧柴禾烧的也都是树枝,到自留山里砍下一大担一大担的树枝,堆在房檐下风干了当柴禾烧。成年人除了春耕秋收的时候忙活一段时间,平时没有人愿意上山打柴了,农闲时节多在家里打麻将,城里传到乡村里来的麻将就象野地里的杂草遍地疯长,啃啮着村民们勤劳的肌肤,留下懒惰的骨头了。狮子岭上自然的种子遇上了千载难缝的机会,天时地利,风长了一二十来年,几乎成就了原始丛林的景致。世界变了,人变了,狮子岭变了,狮子岭变丰满了,富态了,象个臃肿的中年妇人了。

我和三哥沿着童年那条山路的痕迹,转到了狮子岭横亘向东北方向的山脊。一上山脊,望向狮子岭南麓,就看见了半山腰里那株古枫树。我一望见老枫树巨大的树冠,心里就立即涌起如海的敬畏之情。我很激动,催三哥快点走。三哥理解我的心情,手里的镰刀拼命地挥舞,我们都加快了步伐,大汗淋淋地赶到了老枫树底下。老枫树就耸立在我们将要经过的这条山路边,它的旁边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活石头,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黑色岩石,当然也都是活石头,石根都深扎在地下。山路,就夹在枫树跟巨石的中间,实际上巨石和路都是在老枫树下面,远看去那些岩石就象是蹲在老枫树下面歇息的樵夫。

105.家乡的狮子岭是我心中的一座圣山。

每次回到家乡,不管是坐在我家门口的台阶上,还是立在门前的禾坪里,我都会遥望着狮子岭,久久地,久久地,表达我心中无尽的崇敬,也默默地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怀念与感慨。多少次,我在心里说,圣山啊,已经有多少年,我没有亲近你了呢?

我跟父亲说,我要上狮子岭去!

只这一句话,父亲就读懂了我内心的全部。父亲也只说了一句话,你是该上山去看看!我就看着父亲,再抬头看看狮子岭的山影。这一刻,父亲的身影就叠进了山影,父亲就是狮子岭,父亲的背影如山!

父亲看我认真的样子,说他愿意跟我一同上山。父亲说他也是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上过狮子岭了,他很想上去看看。这就是父亲,执着、热情的父亲,认真而感情深厚的父亲。这时的父亲,他的脸上写着童贞,他显得那样年轻,他就象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了!父亲说现在狮子岭不比早年了,上去不容易了,你要有决心!父亲在鼓励我了。

那时父亲还没有病倒,我相信他爬起山来会比我还快。

但乡亲们却说,不好上去了,如今的狮子岭上简直就没有路了!有人还说老支书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上去呀?又对我说,你呢,长年坐办公室的书生,就怕你爬不上狮子岭顶头呢!父亲立即就不服气地跟人争辩起来,我就看到了当年的父亲。但父亲争辩也没用,因为我打了退堂鼓,父亲就不再言语了。

直到父亲病倒的那一天,我才痛切地醒悟到,我是永远地错过了跟父亲同登狮子岭的机会了!

我默默地望着并不太远的狮子岭,忽然现它跟以前是有点不一样了。父亲老了,狮子岭也老了吗?记得小时候在院子前的禾坪里看狮子岭,一双眼睛最后总得要“爬”上山顶上的狮子石的。狮子石雄伟地立在高远处,它旁边的松树簇拥着它,背景是蓝天白云。有时还能远远看到有人正立在狮子石上呢,我们就大声地呼喊,一边朝狮子石招手。相信狮子石能听见我们的呼喊,但狮子石上的人儿却听不见,只隐约可见石上的人儿或立或坐或蹲,好象是也在看着我们,却象哑巴一样地无声。现在呢,我朝狮子岭顶上望过去,却不见了狮子石。开始我还怀疑是眼睛找错了位置,但找来找去,就是不见了狮子石的影子。那时乡亲们的解释是这多年来山上的树木长高大了,把个狮子石都给遮住了呢。我便相信是山顶上的树木长得太快,狮子石是不会长了,难免被年深月久长起来的树木给遮没了。即使是这样,我心中仍然是万分地失落。

九月里的一天,我一个人突然回到家乡,我跟父亲说,我是回来上狮子岭的,我一定要上去。我要三哥陪我一同去,我真的不敢独自行动了。父亲一瘸一拐地挪到门外,坐在门槛上,目送着我们上了路。

我脖子上挂着一架军用望远镜,三哥手里拿了一把镰刀,肩上背了一个书包。

上山之前,乡亲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们应该从哪个方向上山,才能到得了山顶,但他们的说法不一样。我们最终采纳了菊婆子的建议,因为她毕竟要翻过狮子岭到枫木冲她娘家去,应该比别人说的有道理些。

田洞边过了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就到了山脚边,这里的斜坡上是成片的果树林,是当年父亲带着乡亲们开荒特别是平了虢家的坟山以后种下的。这个时候果树林里只有柑桔树上挂着果,但满树的桔子都还是青一色的,皮儿根本还没带一点黄色,估计还不能吃。三哥却说“公犬”可以吃了(玉丘人把一种早熟的柑桔品种叫做“公犬”),说着伸手从一棵树上摘下一只柑桔来,剥了皮让我吃。我说这柑桔可以摘的吗,人家看到了不会骂我们?三哥说现在柑桔这么多,谁摘一点尝尝鲜不会有人说什么的,你就吃吧。我这才敢去吃桔子,毕竟是酸了点,我说不太好吃,没熟呢。三哥却边吃边摘,摘了一书包。他说上山后找不到水喝,到时就吃酸桔子解渴吧。

穿过果树林以后,我们到了狮子岭山脚的一道大引水渠边,这是双牌水库引水渠,比我们玉丘水库的小引水渠可要大多了。这条大引水渠是五十年代修的,在我的记忆中,这条大渠道从来就没有来过水,看起来就象是狮子岭山脚跟山岭之间的一道大裂缝,也有点象狮子岭裙边的一道干护城河。护城河以上根本就没有上山的路了,按照菊婆子的指点,我们沿双牌渠道走了一段路以后,越过渠道开始爬山。冬茅草、荆棘和各种灌木丛密匝匝地挤在面前,人没在里面,抬头只看到顶上高大的乔木,看不到远处。三哥用镰刀拼命分开草丛,我们拨开丛刺艰难地朝上爬,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汗淋淋的了。我们的双脚踩进草丛里就看不到小腿以下的部分了,三哥不断地提醒我要慢慢落脚,不可贸然下脚,一脚探下去慢慢地踩到实地了才能再迈后一脚,否则弄不好会卡进石头缝里,或大大小小的土洞里,特别是要当心“龙眼”口子,旧“龙眼”口子上面都已经被茂密的杂草灌木掩盖了,要是一脚没踏好,人掉进“龙眼”里可就惨了!另外我还有个担心不敢说出来,就是怕蛇,脚底下是个看不见的未知的世界,要是踩着了一条毒蛇的话,那可怎么办?事实上三哥在前面一面用镰刀劈路,一面已经探好了路,他让我看着他的脚,在他走过去的地方下脚。尽管是这样,我行进得仍然不轻松,脸上、手上、脚上都火辣辣地生疼,是被荆棘划开了无数的血口子。三哥和我的衣服都已经被荆棘撕破了,三哥说原先应该穿一身旧衣服来的,划破了倒没关系。三哥是有点心疼他的衣服了。

看,到路上了!三哥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可我还是感觉不到路,三哥用镰刀劈开灌木丛,我一看前面的那块大石头,一眼就把它认了出来。这是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山的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大石头,小时候上山打柴,总要走这条路,每一块大石头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我摸着这块黑色的巨石,一份特别的亲切就象甘泉一样浸透了我的全身。虽然同样看不到脚下的路在哪里,但那条熟悉又亲切的山路已经在我心中铺开来,向山那边延伸过去。

经过我们院子门前的那条青石板路,它的一头往岭坝方向通往过去的邵家岭集市,出邵家岭集市最后到湘江边的岭坝镇老煤场打止,去更远的地方就改为湘江水路了。另一头通往老铺方向的六溪村,就是原来的六溪大队,玉丘的老邻居。出院子门沿青石板路走到村里那口老井边,就分出了一条上山的路。这条山路经过狮子岭山脚虢家那片祖上的坟山,走双牌引水渠的渠堤一段(没有渠道以前就一直是山路的一部分),到狮子岭东北山麓的脚下上山,就是狮子岭这条古老的山路了。这条山路从狮子岭一直通向枫木冲,还有那边的龙江冲、樟木冲,然后通向更远的地方,是玉丘人进山冲唯一的一条路,也是山冲里人家经玉丘到邵家岭集市赶集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我们上山捞柴禾总要走这条山路,山路的一曲一拐,一高一底,路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我们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然而,今天的山路,除了铺开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眼下它已经被掩盖在丛生的荆棘灌木杂草的深处,依赖三哥用镰刀猛劈,依赖我们兄弟两个用胆怯的双脚小心翼翼地去探寻了。

因为毕竟是到了曾经熟悉不过的路上,三哥凭着记忆,一路用镰刀劈着草丛和拦路的树枝,带着我慢慢朝前行进。我们下脚也大胆了一些,每一脚都象是踩在童年的记忆中,特别的塌实和温馨。我们不久又到了路边的另一块大石头边,两个人在石头上坐下来,稍作歇息。

玉丘人把地面上的石头是分做两类的,死石头和活石头。地上拣得起来的一颗颗小石子,随手可以扔到远处的,都是死石头。大一点的,哪怕大得搬都搬不动,只要能确定它的大小,在理论上它就是能够被搬动的,也都是死石头。蹲在山上,深埋在地下,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石头呢,就是活石头了。活石头是地底里长出来的,是有根的,在玉丘人看来当然就是有生命的。活石头的根到底有多长,人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活石头在地下面的部分到底有多大,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人们相信活石头的根在地下也是象大树那样,是盘根错节的,却远比一颗千年大树在地下面的根系要达。山有多高,活石头的根起码就有多长,有的石根还会深入地心,深通地下阴河呢。活石头会长高,只是长得很慢很慢地,起码得上几十年才能看出来活石头长高了一点点。翻过狮子岭的这条路上的大石头就都是活石头,以前人们常说哪块哪块大石头是比原来高大了,它长了。活石头长命不死,与天同寿。开天辟地以来它们就生长着,要活到地老天荒的。

我们分开荆棘丛林,认着一块又一块活石头――是一个个老朋友,一个个长――摸索着前行。虽然仍旧看不见路,但我们感觉到踩在童年的路上,踩着童年的伤痛与快乐,踩着已经过去的岁月,踩着昨天和今天,踩着一段漫长又深情的感慨。

小时候的狮子岭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小时候狮子岭上的路不是现在这样的路。那时侯的狮子岭,树木是树木,石头是石头,地面是地面,路是路。岭上没有太多的茅草荆棘灌木,地面上象是被打扫过一样地干净。哪棵大树下有飘落一地的黄叶,等不上几天可能就不见了,被上山打柴的人用竹耙头拢去了。除了用竹耙头拢集树底下的黄叶,茶树叶、禾树叶、枫叶、松针叶、桐子叶以及叫不上名字来的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外,小孩子也多用毛镰割茅草荆棘,用镰刀砍丛生的灌木和大树上的枯枝,半天下来也捞不上多少柴禾的。但孩子们天天上山,聚少成多,供应着家里的灶塘。家里柴薪实在不够了,成年人就出马了。成年人上山捞柴是要讲功效的,多翻过狮子岭进冲里去捞柴,一上山多是全天,上午出门太阳落山时回来,肩上必得是挑回一大担柴禾的。孩子们是天天有上山的,漫山遍野里的落叶与茅草荆棘灌木丛几乎都给小柴禾郎们一日又一日地给收拾殆尽了,林子里显得干干净净的。那时候,上山捞点柴禾可真是不容易呀。可是后来,人们习惯于烧藕煤球了,灶塘里要赶急火的时候,烧柴禾烧的也都是树枝,到自留山里砍下一大担一大担的树枝,堆在房檐下风干了当柴禾烧。成年人除了春耕秋收的时候忙活一段时间,平时没有人愿意上山打柴了,农闲时节多在家里打麻将,城里传到乡村里来的麻将就象野地里的杂草遍地疯长,啃啮着村民们勤劳的肌肤,留下懒惰的骨头了。狮子岭上自然的种子遇上了千载难缝的机会,天时地利,风长了一二十来年,几乎成就了原始丛林的景致。世界变了,人变了,狮子岭变了,狮子岭变丰满了,富态了,象个臃肿的中年妇人了。

我和三哥沿着童年那条山路的痕迹,转到了狮子岭横亘向东北方向的山脊。一上山脊,望向狮子岭南麓,就看见了半山腰里那株古枫树。我一望见老枫树巨大的树冠,心里就立即涌起如海的敬畏之情。我很激动,催三哥快点走。三哥理解我的心情,手里的镰刀拼命地挥舞,我们都加快了步伐,大汗淋淋地赶到了老枫树底下。老枫树就耸立在我们将要经过的这条山路边,它的旁边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活石头,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黑色岩石,当然也都是活石头,石根都深扎在地下。山路,就夹在枫树跟巨石的中间,实际上巨石和路都是在老枫树下面,远看去那些岩石就象是蹲在老枫树下面歇息的樵夫。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支部书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支部书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章 非地质沉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