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钦差”五保户(4)

第十二章 “钦差”五保户(4)

[笔下文学Www.bxwx.net]

40.我们队里另一个五保户是个老太婆,虽然跟侯瞎子一样在队里的会计帐本上也有个名字,但人们都喊她杨四老娘。杨四老娘的辈分比侯瞎子还大,我父亲那一代人都要称她为奶奶,因此我母亲一再告诫我们兄妹几个,要喊她做杨姥姥,不准跟着别人乱喊什么杨四老娘,否则要重重地打嘴巴,还要饿一餐饭!

杨四老娘本来不是孤家寡人一个生活的,就象我曾经跟父亲讨论过的“五保户”与“五保人”的问题,因她家中有人,本来不具备享受五保待遇,所以早年她确实还不是队里养起来的五保户,比起侯瞎子来,她应该是五保户中的后起之秀了。据说杨四老娘早年生下过好几个儿子,但没有一个长大成人,只养大了一个女儿,女儿成了家中的一根独苗。她的丈夫过世得早,她多年来一直跟女儿两个相依为命。

女儿总不能永远养在家中,到了女儿进入谈婚论嫁的年龄的时候,问题尖锐地摆了出来。杨四老娘不是没有思想准备,她早就计划过给女儿招婿进们,女婿半个儿,上门女婿顶儿子,自己老来也就有个依靠了。杨四老娘还是玉丘多年来的职业媒婆一个,但自己女儿的事情自己却是不便于亲自出马的,那样会显出多大的尴尬来呢?女儿的终身大事是玉丘的另一个专业媒婆菊老娘给撮合的,杨四老娘对那个年轻人没有意见,对方家里条件也还不差,只是根本的一条,对方家里不愿意将儿子作上门女婿,一定要把闺女娶过去。这就成了一头凶恶的拦路虎,为此菊老娘站在女方家庭的立场上从中做了很多工作,可男方家在关键上不作让步,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杨四老娘什么时候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随时可以到女婿家去生活。

没有办法,杨四老娘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女儿出嫁的时候,杨四老娘已是五十好几的人了,但仗着自己还能做,一个人在家独自生活。

那时候,女儿女婿隔三差五过来看看,日子到也还算过得去。后来年岁大了,生活上的困难拦也拦不住就来了,经她的亲家邀请,杨四老娘到亲家去了,尽管亲家作好了把她长期养下去的思想准备,生养死葬全包了,但杨四老娘还是抱着先试试看的想法过去的。

在亲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对方待她也不薄,但家里三个老家伙,六只眼睛天天对着,彼此间的客气日渐为生活的艰难所消磨,杨四老娘就渐渐地感觉出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尴尬,哪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自在呢?她尤其听不得女婿那个队里一些人私下里的议论:“娶个女儿还娶个老婆子养着。”好象她杨四老娘在他们陈家沾了他们队里多大的光似地。

杨四老娘就很不服气,想当年自己家境也还算不错,只怪自己命里无儿,才落得个老来无依靠的结果。如今家中还有两间房子,房后一个小果园子,她这一把锁落了门出来,她还舍不得自己那个家呢,小园子里的好几棵果树也照看不了,她心里跳着呢!这样她就成天唱着要回去,死命要回自家。于是杨四老娘又回到了虢家,撑了好长一段时间。然而,人毕竟下不了田地了,嫁出去的女儿又没有对母亲养老的义务,虽然《婚姻法》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但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女儿要承担赡养父母亲的义务的,在这一点上干部们再宣传也没用。她的女婿是党员,当初杨四老娘也主要是冲着这一条才忍痛舍弃了招婿进门的初衷答应这门亲事的。党员在队里乃至大队说话都准得句话,到公社去反映个什么情况或者提个什么要求、建议之类,公社也得给以考虑考虑的。女婿就向公社打了个报告,要求让他岳母吃五保。女婿的报告先在他的队里签了字,又找我父亲也签了字,公社找我父亲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父亲就答应了下来,这样杨四老娘就成了队里的第二个五保户。

我听说在不同的地方,农村的五保户是有不同的养法的,有的地方是让吃派饭的,在我们家乡吃派饭叫做是吃“待饭”,那就是说五保老人被派轮流到各家去吃“待饭”,每一家管一天、几天或者更多一些天的。老家伙这么一路吃过去,省事是省事,但这不是款待客人,更不是打发叫花子,这是要长年累月做下去的,是一种制度,是务必要落实的。心肠好的人家,对五保老人还不错,也有很多人并不那么乐意的,一餐饭吃得就尴尬。也有的地方是让各家轮流给五保户送饭的,五保老人吃好吃差不说,完了还得洗好了碗给人家送去,不管吃饱了没有都得对主人堆起一脸的笑,陪上几句感恩戴德的话。在玉丘,五保户干脆吃自己的,队里分东西有五保户一份,生活料理上有困难的话大家主动帮一帮。五保户自己觉得这样好,满意这么做,感到自己还有个家,有自己的天地,早吃晚吃,吃好吃差,吃多吃少,想吃点什么,都自己去做,才象过日子。

话是这么说,玉丘的五保户情况也各不一样。我们队里的两个五保户,侯瞎子跟杨四老娘的生活就不好放在一起比。杨四老娘除了住着两间房子,平时在自己的小果园里侍弄侍弄,没事找老婆婆们聊聊家常,时不时地还有那么一笔媒婆生意做一做的,日子打发得本来就不难,加上有女儿女婿外孙子们不时过来照看照看,真还算得上有那么点称心呢。一个明眼人,家中收拾得整整有条,进屋子里一片干干净净的。侯瞎子呢,可就不同了,我小时侯见侯瞎子的生活,那可真叫做是惨!

侯瞎子住的那间木板房子,除了我父亲曾经进去过以外,另外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进去过。那个永远是黑夜的小空间,是人们想象中跟地狱差不多的鬼地方,进去还不叫人汗毛直竖,夜里做噩梦?据我父亲说,他提着那盏土马灯去看过侯瞎子的住处,靠西边那扇小窗的稍右边挨墙摆着的是他的木板床,床架是土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一块门板就是床板。床上头用两根竹棍挑起一床麻帐,竹棍的两头分别用麻绳套固定在南北墙上的四口钉子上。床前有一条简易的踏脚凳,是我父亲寻了一块早年狮子岭煤窑里用的长木板,在木板下面钉了四个木桩子做成的,侯瞎子每天晚上要扶着床沿,双脚先踏上这条踏脚凳,再挪到他的床上去。他的土砖床还是土改的时候砌在那个位置的,以后也不可能移动位置了。床的一头的地面上有几个坛子,是侯瞎子自己腌制酸菜用的。进门口的右手边靠墙立着一个木桶,上面盖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压着小半截水砖,这是他的米桶。米桶的旁边有个破木箱子,箱子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锁。那口箱子显然就是侯瞎子收捡贵重物件的机密所在了。屋子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大淤桶,是侯瞎子白天夜里撒尿的地方。他有时用一个小木桶将大淤桶里的尿舀一部分出来,用手提着摸到他的那块小菜地里去淋小菜。看样子侯瞎子是有很长时间没有去淋过他的小菜了,淤桶里有快满了的一大桶尿,臭气熏天。这屋子里的地面早年应该还是平的,但后来是坑坑洼洼的了,我父亲说这恐怕不行,弄不好把你个侯瞎子摔死了别人也不知道呢!但侯瞎子说这个支书你就放心吧,屋子里哪里是狮子岭,哪里是水潭,那里是潭里的“星眼”,都就如同在我的手掌心里,摔是摔不了的。支书能够进到我屋子里来,这么关心我,我侯瞎子就感激不尽了,你是好人啊!我父亲就只好出来了,吹熄了土马灯,贪婪地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侯瞎子的屋子里除了黑,最令人受不了的是里面的龌龊气味,汗臭、尿臭、霉味、剩饭菜的馊味,还有别的什么难闻的气味,发酵成了世界上最最令人窒息的一种混合恶气,没有进到里面去过的人是万万想象不出来的!

侯瞎子吃的东西则是大家都可以看得见的了,他的灶砌在他的住房的出门口那里,靠着队里的谷仓,对着公用天井,就在公用过道里。土灶边有一条木凳子,侯瞎子做好饭菜后就坐在凳子上趴在灶台上吃饭。当然有时他也会端了饭碗和菜碗,摸索着走到院子边上,坐到外边的人堆里去凑个热闹吃着。这时候他右手拿筷子,左手要同时端起两个大碗,一个饭碗,一个菜碗,饭碗朝里,菜碗朝外,近处扒饭,外边碗里夹菜。有人说侯瞎子你端着两个大碗累不累呀,要走动着吃饭你夹点菜到饭碗里岂不省事?他就笑笑,说这么端碗也端惯了的,也不累。其实他之所以一定要把菜碗一起端在手里,还是为了他的菜碗的安全起见,因为曾经有恶人在他的菜碗里搞过鬼,再说一手端起两个大碗也是他练就的一个绝技,两个碗屁股同时放于左手心里,拇指、无名指和小指扣住饭碗的屁股,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勾住菜碗的屁股,竟然能把两个大碗端得稳当当的,即使他本人因摸索不好走路的时候打了趔趄,而左手里端着的两个大碗也安然无恙。记得我小时候对侯瞎子的这一绝招曾经羡慕不已,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故意说把菜夹到饭碗里不喜欢,另要一个小碗装菜才好。父亲满足了我的要求后,我就试着去用左手端起两个碗,结果饭碗和菜碗都掉到地上打碎了,饭菜撒得满地都是,遭到家人一片的谴责。妹妹告发我道:“他是要学侯瞎……侯爷爷端两个碗呢!”这样一来我就挨了父母一顿臭骂,母亲拧了我一把说:“有本事的人不学,倒去学五保老人呀?你以为端得起两个碗就是本事?”于是从此以后我不敢再练习这门功课。

侯瞎子的碗里也好,锅里也好,他的饭菜一律是黑糊糊的,就象是从他那间黑房子里腌制出来的。我小时侯曾经仔细观察过他做饭菜的整个过程,看见他的米也淘过,青菜也洗过一两次才下锅,可是最后弄出来的东西就是黑糊糊的。我研究了好久,初步断定问题可能出在他的锅、铲、刀和切菜用的砧板上。他的菜刀是脏兮兮的,砧板用后从来没有好好地清洗过,他也没有办法清洗得干净。他的铲子和锅就更加难得刷干净了,那时家乡刷锅用的都是竹刷把,叫做刷帚。刷帚是制作赶鸡赶鸟用的闹帚工序的进一步细化,当然还有一点不同是刷帚只用一节竹筒。做刷帚的圆竹筒留有节巴的一头是握把,另一头不能留节巴,先作闹帚样将这一头剖开成粗片,然后要不断地细剖下去,直到这一头原来的竹片片都成了细蔑丝,就可以用来刷锅了。刷帚是竹子做的,用久了定会磨损,到时候就得要换新的,而且,刷帚的细蔑丝里最容易藏污纳垢,必须要经常清洗,否则非但刷不干净锅铲,反到会将锅铲污染了。而侯瞎子的刷帚是经久不换,也经久不清洗的,做饭菜前他总要象征性地用他那磨损得秃了一大截的黑刷帚刷一遍锅子和铲子,刷锅水倒出来就跟阴沟里的水一个样,饭菜到得他的锅里打一转出来,就成了黑糊糊的了。人们看见他的饭菜就作呕,但从来没有人给他指出来,也是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当然他自己是吃得津津有味,总还对周围的人客气地说:“尝尝看,尝尝看,好香的饭菜!”被邀请的人赶快用手握了嘴与鼻子,别过脸去才哄他说:“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饭菜,我们帮不了你的忙,还好意思尝你的饮食呀?”他就抬头看天,眯笑着认真地说:“尝点就尝点嘛,少了一口还能把我饿死不成?”然后低头又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侯瞎子的每一锅米饭或者稀粥或者斋汤,都是两至三餐的量,吃了第一餐后用一个大钵子装起来,下一餐先将前面吃剩的菜在锅里热过一遍以后,就将剩饭之类倒进锅里烧热来吃。剩菜烧热出锅以后,在热剩饭之前是决不再洗锅的,那样就会白白浪费掉了锅里沾着的那些菜汤菜汁菜末,他就是要以剩饭来把沾有菜星的锅滚过一遍,什么东西就都滚在了剩饭里,剩饭吃进了肚子里,就没有糟蹋东西了。这在玉丘叫做“拌锅”,还有“拌碗”,也是侯瞎子始终坚持的功课之一,就是空出来的盛过菜的碗,不会直接拿去洗了,那会把一样的菜汤菜汁菜末洗进了泔水里浪费掉了,必得将剩饭倒腾一番,进得碗里用筷子搅滚了几遍来吃进了肚子里才放心。在玉丘,那年月虽然很多人都坚持着“拌锅”和“拌碗”的优良传统,但对侯瞎子来说,他“拌锅”和“拌碗”的结果只能是叫他那本来黑不溜湫的饭菜更加黑得一塌糊涂,几乎不象个是人能进嘴的饭食了。他即使烧个青菜吧,往往也要吃上两三餐的,第一餐时就已经被弄得跟猪吃的野菜叶子潲水一个样子了,第二餐第三餐,甚至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其成色绝对比潲水野菜叶子还要惨得多。

久而久之,人们甚至认为,侯瞎子本人的外表大概也与他长期的“黑色”饮食习惯有关了!侯瞎子的衣领以上的部分,除了头发是雪白的以外,其余全是暗黑和蜡黄的颜色。蜡黄的脸上除了黑色的底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可称为血色的成分。他那两片干瘪的嘴唇也是明显的乌黑色,乌黑色的嘴皮筐里是黄色的牙,东倒西歪的站不成队的样子,就象是溃不成军的两队败兵。他几乎不长什么胡子,近看好象还有那么稀稀拉拉的几根。脸上少了白胡子的衬托,侯瞎子的面部更加缺了白一点的颜色。侯瞎子的两只手呢,只可以说就跟他灶台上用久了的那把藏污纳垢的刷帚一个样!

我敢说,队里可能没有哪一个人没看过侯瞎子吃饭,看他吃饭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情、感想和兴趣。我小时候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多次看过侯瞎子吃饭。我的兴趣主要在于他的左手能同时端起两个大碗。虽然在家里我是不敢再做此种练习和努力了,但我还是有兴趣观看侯瞎子端碗的技巧,当然,看他的吃像也着实可爱。然而有一次,我看了心惊肉跳,从此不再忍心看他吃饭,也是不敢看了。对我来说,那是童年一次铭心刻骨的记忆。

那天看着他吃饭的有好几个人,他吃得跟往常一样的香,我突然看见他的一双筷子从饭碗里翻出一个大苍蝇来,我还来不及惊呼,说时迟,那时快,侯瞎子的筷子往自己的大嘴里一扒拉,那只绿头苍蝇就和着一口米饭滚进了他的口中!我惊出了一身的汗来,不知道是不是该告诉他他把苍蝇吃下去了!同时看见这情景的另一个大我好几岁的男孩子朝我连连摆手,示意我不要做声了。但我觉得不告诉他就太不道德了,但也想到了一点,如果告诉了他呢,他会不会翻江倒海地将一肚子的东西全倒出来?那又会叫他折腾成个什么样子呢?我真的为难了,我骂自己没用,我怪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在他将那口饭拔进他的嘴里之前将那只该死的苍蝇抢出来呢?我好后悔啊!

我一想起那只死苍蝇和着饭菜进了侯瞎子的嘴里,被他的一口黄牙嚼成了泥,混进了他的胃里,我自己的胃里就翻腾起来。我想侯瞎子是太可怜了啊,那是人过的生活吗?可是,更令我无法接受的是,那个大我好几岁的男孩,竟然提出来要我跟他合作,去找一条毛毛虫来丢到侯瞎子饭碗里,看他能不能将毛毛虫也吃了进去!天啊!听了这话我的全身就如同爬满了毛毛虫,我连忙说那是做不得的,天老爷会剁了你的手去的,因为那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呀!

由于我的坚决反对,捉毛毛虫的计划终于没有能够付诸实施,但我很担心,我越想越觉得害怕,认为这是一件大事,我就终于向父亲作了汇报,我认为只有父亲能帮助侯瞎子。父亲果然对此很重视,特意到那个男孩家去了一趟,跟他的家长说了这件事,要他的家长好好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可别干出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结果那个男孩遭到了家长一顿痛打,还被特意拖到我父亲面前打给我父亲看,并且要男孩做出保证以后决不要有这个想法才算罢了。

事情是就这么过去了,但我还是免不了替侯瞎子担心,我说不清那个男孩在挨了家长的痛打以后,会不会把怨气归到无辜的侯瞎子身上,从而背着别人对侯瞎子下手呢?

[笔下文学Www.bxwx.net]

40.我们队里另一个五保户是个老太婆,虽然跟侯瞎子一样在队里的会计帐本上也有个名字,但人们都喊她杨四老娘。杨四老娘的辈分比侯瞎子还大,我父亲那一代人都要称她为奶奶,因此我母亲一再告诫我们兄妹几个,要喊她做杨姥姥,不准跟着别人乱喊什么杨四老娘,否则要重重地打嘴巴,还要饿一餐饭!

杨四老娘本来不是孤家寡人一个生活的,就象我曾经跟父亲讨论过的“五保户”与“五保人”的问题,因她家中有人,本来不具备享受五保待遇,所以早年她确实还不是队里养起来的五保户,比起侯瞎子来,她应该是五保户中的后起之秀了。据说杨四老娘早年生下过好几个儿子,但没有一个长大成人,只养大了一个女儿,女儿成了家中的一根独苗。她的丈夫过世得早,她多年来一直跟女儿两个相依为命。

女儿总不能永远养在家中,到了女儿进入谈婚论嫁的年龄的时候,问题尖锐地摆了出来。杨四老娘不是没有思想准备,她早就计划过给女儿招婿进们,女婿半个儿,上门女婿顶儿子,自己老来也就有个依靠了。杨四老娘还是玉丘多年来的职业媒婆一个,但自己女儿的事情自己却是不便于亲自出马的,那样会显出多大的尴尬来呢?女儿的终身大事是玉丘的另一个专业媒婆菊老娘给撮合的,杨四老娘对那个年轻人没有意见,对方家里条件也还不差,只是根本的一条,对方家里不愿意将儿子作上门女婿,一定要把闺女娶过去。这就成了一头凶恶的拦路虎,为此菊老娘站在女方家庭的立场上从中做了很多工作,可男方家在关键上不作让步,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杨四老娘什么时候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随时可以到女婿家去生活。

没有办法,杨四老娘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女儿出嫁的时候,杨四老娘已是五十好几的人了,但仗着自己还能做,一个人在家独自生活。

那时候,女儿女婿隔三差五过来看看,日子到也还算过得去。后来年岁大了,生活上的困难拦也拦不住就来了,经她的亲家邀请,杨四老娘到亲家去了,尽管亲家作好了把她长期养下去的思想准备,生养死葬全包了,但杨四老娘还是抱着先试试看的想法过去的。

在亲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对方待她也不薄,但家里三个老家伙,六只眼睛天天对着,彼此间的客气日渐为生活的艰难所消磨,杨四老娘就渐渐地感觉出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尴尬,哪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自在呢?她尤其听不得女婿那个队里一些人私下里的议论:“娶个女儿还娶个老婆子养着。”好象她杨四老娘在他们陈家沾了他们队里多大的光似地。

杨四老娘就很不服气,想当年自己家境也还算不错,只怪自己命里无儿,才落得个老来无依靠的结果。如今家中还有两间房子,房后一个小果园子,她这一把锁落了门出来,她还舍不得自己那个家呢,小园子里的好几棵果树也照看不了,她心里跳着呢!这样她就成天唱着要回去,死命要回自家。于是杨四老娘又回到了虢家,撑了好长一段时间。然而,人毕竟下不了田地了,嫁出去的女儿又没有对母亲养老的义务,虽然《婚姻法》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但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女儿要承担赡养父母亲的义务的,在这一点上干部们再宣传也没用。她的女婿是党员,当初杨四老娘也主要是冲着这一条才忍痛舍弃了招婿进门的初衷答应这门亲事的。党员在队里乃至大队说话都准得句话,到公社去反映个什么情况或者提个什么要求、建议之类,公社也得给以考虑考虑的。女婿就向公社打了个报告,要求让他岳母吃五保。女婿的报告先在他的队里签了字,又找我父亲也签了字,公社找我父亲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父亲就答应了下来,这样杨四老娘就成了队里的第二个五保户。

我听说在不同的地方,农村的五保户是有不同的养法的,有的地方是让吃派饭的,在我们家乡吃派饭叫做是吃“待饭”,那就是说五保老人被派轮流到各家去吃“待饭”,每一家管一天、几天或者更多一些天的。老家伙这么一路吃过去,省事是省事,但这不是款待客人,更不是打发叫花子,这是要长年累月做下去的,是一种制度,是务必要落实的。心肠好的人家,对五保老人还不错,也有很多人并不那么乐意的,一餐饭吃得就尴尬。也有的地方是让各家轮流给五保户送饭的,五保老人吃好吃差不说,完了还得洗好了碗给人家送去,不管吃饱了没有都得对主人堆起一脸的笑,陪上几句感恩戴德的话。在玉丘,五保户干脆吃自己的,队里分东西有五保户一份,生活料理上有困难的话大家主动帮一帮。五保户自己觉得这样好,满意这么做,感到自己还有个家,有自己的天地,早吃晚吃,吃好吃差,吃多吃少,想吃点什么,都自己去做,才象过日子。

话是这么说,玉丘的五保户情况也各不一样。我们队里的两个五保户,侯瞎子跟杨四老娘的生活就不好放在一起比。杨四老娘除了住着两间房子,平时在自己的小果园里侍弄侍弄,没事找老婆婆们聊聊家常,时不时地还有那么一笔媒婆生意做一做的,日子打发得本来就不难,加上有女儿女婿外孙子们不时过来照看照看,真还算得上有那么点称心呢。一个明眼人,家中收拾得整整有条,进屋子里一片干干净净的。侯瞎子呢,可就不同了,我小时侯见侯瞎子的生活,那可真叫做是惨!

侯瞎子住的那间木板房子,除了我父亲曾经进去过以外,另外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进去过。那个永远是黑夜的小空间,是人们想象中跟地狱差不多的鬼地方,进去还不叫人汗毛直竖,夜里做噩梦?据我父亲说,他提着那盏土马灯去看过侯瞎子的住处,靠西边那扇小窗的稍右边挨墙摆着的是他的木板床,床架是土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一块门板就是床板。床上头用两根竹棍挑起一床麻帐,竹棍的两头分别用麻绳套固定在南北墙上的四口钉子上。床前有一条简易的踏脚凳,是我父亲寻了一块早年狮子岭煤窑里用的长木板,在木板下面钉了四个木桩子做成的,侯瞎子每天晚上要扶着床沿,双脚先踏上这条踏脚凳,再挪到他的床上去。他的土砖床还是土改的时候砌在那个位置的,以后也不可能移动位置了。床的一头的地面上有几个坛子,是侯瞎子自己腌制酸菜用的。进门口的右手边靠墙立着一个木桶,上面盖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压着小半截水砖,这是他的米桶。米桶的旁边有个破木箱子,箱子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锁。那口箱子显然就是侯瞎子收捡贵重物件的机密所在了。屋子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大淤桶,是侯瞎子白天夜里撒尿的地方。他有时用一个小木桶将大淤桶里的尿舀一部分出来,用手提着摸到他的那块小菜地里去淋小菜。看样子侯瞎子是有很长时间没有去淋过他的小菜了,淤桶里有快满了的一大桶尿,臭气熏天。这屋子里的地面早年应该还是平的,但后来是坑坑洼洼的了,我父亲说这恐怕不行,弄不好把你个侯瞎子摔死了别人也不知道呢!但侯瞎子说这个支书你就放心吧,屋子里哪里是狮子岭,哪里是水潭,那里是潭里的“星眼”,都就如同在我的手掌心里,摔是摔不了的。支书能够进到我屋子里来,这么关心我,我侯瞎子就感激不尽了,你是好人啊!我父亲就只好出来了,吹熄了土马灯,贪婪地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侯瞎子的屋子里除了黑,最令人受不了的是里面的龌龊气味,汗臭、尿臭、霉味、剩饭菜的馊味,还有别的什么难闻的气味,发酵成了世界上最最令人窒息的一种混合恶气,没有进到里面去过的人是万万想象不出来的!

侯瞎子吃的东西则是大家都可以看得见的了,他的灶砌在他的住房的出门口那里,靠着队里的谷仓,对着公用天井,就在公用过道里。土灶边有一条木凳子,侯瞎子做好饭菜后就坐在凳子上趴在灶台上吃饭。当然有时他也会端了饭碗和菜碗,摸索着走到院子边上,坐到外边的人堆里去凑个热闹吃着。这时候他右手拿筷子,左手要同时端起两个大碗,一个饭碗,一个菜碗,饭碗朝里,菜碗朝外,近处扒饭,外边碗里夹菜。有人说侯瞎子你端着两个大碗累不累呀,要走动着吃饭你夹点菜到饭碗里岂不省事?他就笑笑,说这么端碗也端惯了的,也不累。其实他之所以一定要把菜碗一起端在手里,还是为了他的菜碗的安全起见,因为曾经有恶人在他的菜碗里搞过鬼,再说一手端起两个大碗也是他练就的一个绝技,两个碗屁股同时放于左手心里,拇指、无名指和小指扣住饭碗的屁股,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勾住菜碗的屁股,竟然能把两个大碗端得稳当当的,即使他本人因摸索不好走路的时候打了趔趄,而左手里端着的两个大碗也安然无恙。记得我小时候对侯瞎子的这一绝招曾经羡慕不已,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故意说把菜夹到饭碗里不喜欢,另要一个小碗装菜才好。父亲满足了我的要求后,我就试着去用左手端起两个碗,结果饭碗和菜碗都掉到地上打碎了,饭菜撒得满地都是,遭到家人一片的谴责。妹妹告发我道:“他是要学侯瞎……侯爷爷端两个碗呢!”这样一来我就挨了父母一顿臭骂,母亲拧了我一把说:“有本事的人不学,倒去学五保老人呀?你以为端得起两个碗就是本事?”于是从此以后我不敢再练习这门功课。

侯瞎子的碗里也好,锅里也好,他的饭菜一律是黑糊糊的,就象是从他那间黑房子里腌制出来的。我小时侯曾经仔细观察过他做饭菜的整个过程,看见他的米也淘过,青菜也洗过一两次才下锅,可是最后弄出来的东西就是黑糊糊的。我研究了好久,初步断定问题可能出在他的锅、铲、刀和切菜用的砧板上。他的菜刀是脏兮兮的,砧板用后从来没有好好地清洗过,他也没有办法清洗得干净。他的铲子和锅就更加难得刷干净了,那时家乡刷锅用的都是竹刷把,叫做刷帚。刷帚是制作赶鸡赶鸟用的闹帚工序的进一步细化,当然还有一点不同是刷帚只用一节竹筒。做刷帚的圆竹筒留有节巴的一头是握把,另一头不能留节巴,先作闹帚样将这一头剖开成粗片,然后要不断地细剖下去,直到这一头原来的竹片片都成了细蔑丝,就可以用来刷锅了。刷帚是竹子做的,用久了定会磨损,到时候就得要换新的,而且,刷帚的细蔑丝里最容易藏污纳垢,必须要经常清洗,否则非但刷不干净锅铲,反到会将锅铲污染了。而侯瞎子的刷帚是经久不换,也经久不清洗的,做饭菜前他总要象征性地用他那磨损得秃了一大截的黑刷帚刷一遍锅子和铲子,刷锅水倒出来就跟阴沟里的水一个样,饭菜到得他的锅里打一转出来,就成了黑糊糊的了。人们看见他的饭菜就作呕,但从来没有人给他指出来,也是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当然他自己是吃得津津有味,总还对周围的人客气地说:“尝尝看,尝尝看,好香的饭菜!”被邀请的人赶快用手握了嘴与鼻子,别过脸去才哄他说:“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饭菜,我们帮不了你的忙,还好意思尝你的饮食呀?”他就抬头看天,眯笑着认真地说:“尝点就尝点嘛,少了一口还能把我饿死不成?”然后低头又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侯瞎子的每一锅米饭或者稀粥或者斋汤,都是两至三餐的量,吃了第一餐后用一个大钵子装起来,下一餐先将前面吃剩的菜在锅里热过一遍以后,就将剩饭之类倒进锅里烧热来吃。剩菜烧热出锅以后,在热剩饭之前是决不再洗锅的,那样就会白白浪费掉了锅里沾着的那些菜汤菜汁菜末,他就是要以剩饭来把沾有菜星的锅滚过一遍,什么东西就都滚在了剩饭里,剩饭吃进了肚子里,就没有糟蹋东西了。这在玉丘叫做“拌锅”,还有“拌碗”,也是侯瞎子始终坚持的功课之一,就是空出来的盛过菜的碗,不会直接拿去洗了,那会把一样的菜汤菜汁菜末洗进了泔水里浪费掉了,必得将剩饭倒腾一番,进得碗里用筷子搅滚了几遍来吃进了肚子里才放心。在玉丘,那年月虽然很多人都坚持着“拌锅”和“拌碗”的优良传统,但对侯瞎子来说,他“拌锅”和“拌碗”的结果只能是叫他那本来黑不溜湫的饭菜更加黑得一塌糊涂,几乎不象个是人能进嘴的饭食了。他即使烧个青菜吧,往往也要吃上两三餐的,第一餐时就已经被弄得跟猪吃的野菜叶子潲水一个样子了,第二餐第三餐,甚至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其成色绝对比潲水野菜叶子还要惨得多。

久而久之,人们甚至认为,侯瞎子本人的外表大概也与他长期的“黑色”饮食习惯有关了!侯瞎子的衣领以上的部分,除了头发是雪白的以外,其余全是暗黑和蜡黄的颜色。蜡黄的脸上除了黑色的底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可称为血色的成分。他那两片干瘪的嘴唇也是明显的乌黑色,乌黑色的嘴皮筐里是黄色的牙,东倒西歪的站不成队的样子,就象是溃不成军的两队败兵。他几乎不长什么胡子,近看好象还有那么稀稀拉拉的几根。脸上少了白胡子的衬托,侯瞎子的面部更加缺了白一点的颜色。侯瞎子的两只手呢,只可以说就跟他灶台上用久了的那把藏污纳垢的刷帚一个样!

我敢说,队里可能没有哪一个人没看过侯瞎子吃饭,看他吃饭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情、感想和兴趣。我小时候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多次看过侯瞎子吃饭。我的兴趣主要在于他的左手能同时端起两个大碗。虽然在家里我是不敢再做此种练习和努力了,但我还是有兴趣观看侯瞎子端碗的技巧,当然,看他的吃像也着实可爱。然而有一次,我看了心惊肉跳,从此不再忍心看他吃饭,也是不敢看了。对我来说,那是童年一次铭心刻骨的记忆。

那天看着他吃饭的有好几个人,他吃得跟往常一样的香,我突然看见他的一双筷子从饭碗里翻出一个大苍蝇来,我还来不及惊呼,说时迟,那时快,侯瞎子的筷子往自己的大嘴里一扒拉,那只绿头苍蝇就和着一口米饭滚进了他的口中!我惊出了一身的汗来,不知道是不是该告诉他他把苍蝇吃下去了!同时看见这情景的另一个大我好几岁的男孩子朝我连连摆手,示意我不要做声了。但我觉得不告诉他就太不道德了,但也想到了一点,如果告诉了他呢,他会不会翻江倒海地将一肚子的东西全倒出来?那又会叫他折腾成个什么样子呢?我真的为难了,我骂自己没用,我怪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在他将那口饭拔进他的嘴里之前将那只该死的苍蝇抢出来呢?我好后悔啊!

我一想起那只死苍蝇和着饭菜进了侯瞎子的嘴里,被他的一口黄牙嚼成了泥,混进了他的胃里,我自己的胃里就翻腾起来。我想侯瞎子是太可怜了啊,那是人过的生活吗?可是,更令我无法接受的是,那个大我好几岁的男孩,竟然提出来要我跟他合作,去找一条毛毛虫来丢到侯瞎子饭碗里,看他能不能将毛毛虫也吃了进去!天啊!听了这话我的全身就如同爬满了毛毛虫,我连忙说那是做不得的,天老爷会剁了你的手去的,因为那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呀!

由于我的坚决反对,捉毛毛虫的计划终于没有能够付诸实施,但我很担心,我越想越觉得害怕,认为这是一件大事,我就终于向父亲作了汇报,我认为只有父亲能帮助侯瞎子。父亲果然对此很重视,特意到那个男孩家去了一趟,跟他的家长说了这件事,要他的家长好好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可别干出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结果那个男孩遭到了家长一顿痛打,还被特意拖到我父亲面前打给我父亲看,并且要男孩做出保证以后决不要有这个想法才算罢了。

事情是就这么过去了,但我还是免不了替侯瞎子担心,我说不清那个男孩在挨了家长的痛打以后,会不会把怨气归到无辜的侯瞎子身上,从而背着别人对侯瞎子下手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支部书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支部书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钦差”五保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