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广阔天地(10)
[笔下文学Www.bxwx.net]
57.陈荣生的曾祖父早年挑盐卖,从零陵挑盐到白水镇、岭坝以及邵家岭集市。赚了一些钱后,在零陵租了一间铺面,让陈荣生的祖父到那里去打铁。陈荣生的祖父原来就在邵家岭集市打铁,但他的曾祖父挑盐当中看到零陵有条街上的好几户人家都是打铁的,生意很红火,就想到了也到那里弄个铺面让儿子到城里去发展。陈荣生的祖父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他在零陵打了一阵的铁以后,又把生意发展到了打制银器上。本来打银器跟打铁是两回事,一细一粗,一轻一重,人说打铁靠体力,制银靠眼力,一是技术,一是艺术,两门技艺不是一门子的事。但他认定了自己也能学会打制银器,他见人家打银的比他们打铁的钱来得容易多了,他就决心要打银。他常常到打银的那里去看,看了又跟人家套上近乎,跟人家聊,聊到打银的技艺上,他就用心地听,用心地揣摩。不久以后他就弄了一套打银器具回来,试着自己去打银。他边学边琢磨边练习,却发现原来打银跟打铁还不是个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码子事,当中其实是很有一些可以相通的地方的。他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决心,硬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银,并且在他打铁的那条街上挂出了第一家打银的幌子。就这样,他由一个粗铁匠,变成了一个兼具铁匠的细银匠。他的铺子叫做“陈记银铁作坊”,生意很快兴隆起来,不但新开辟了打银业,也给原有的打铁生意带来了更多的客源。“陈记银铁作坊”到了陈荣生的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父亲雇佣了一大批匠人到作坊里做事,自己则做了掌柜。以前他祖父打铁的那条街上原来那些铁匠因为生意不振不得不成了“陈记银铁作坊”里“铁器班”的匠人。
因为以前家道较富裕,陈荣生从小没做过什么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了五十年代,实行公私合营以后,“陈记银铁作坊”改成了“红旗铁器厂”,原来作坊里“银器班”的业务被取消了,金银业都归了国家统一经营管理,以前“银器班”的人也跟“铁器班”的人一样,都成了打铁工人。他父亲虽然做了厂长,但因厂里的生意并不振气,日子没有早年那么好过了,陈荣生不得不进厂当了一名铁工学徒。陈荣生以前就没有学过什么打铁的技艺,现在只得跟师学徒。他的个头很高,但人长得并不结实,没有什么力气,在厂里就只做一些杂活。
陈荣生的父亲去世后,陈荣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也不是很积极,根本没有继承父业当厂长的条件,连个车间主任都没能混上,仍旧是个普通工人。新来的厂长是个转业军人,他听工人们说那个高个子工人就是陈厂长的儿子,但他看陈荣生那个样子很不以为然,他对陈荣生说:“你怎么没有一点你父亲的劲头呢,在你身上也看不到一点工人阶级的气派!长江后浪推前浪才是啊,你要多想想你父亲当年是怎么创业的,现在是我们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时候,要对得起工人老大哥这个称号,要敢闯敢干,不怕苦不怕累啊!”厂长的话可以说是语重心长了,陈荣生也只是恭敬地听着。厂长走后,他就继续敲敲打打起来,他无论如何是没法去推“前浪”的了!
陈荣生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有对象,那年他的师娘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人还算中看,只笑不太说话,两个人很快就结了婚。婚后他才发现女人原来精神上有障碍,但他心肠好,也没打算过要抛弃人家,就一心一意过起了家庭生活。
陈荣生被宣布下放回原籍的时候,他把他小时候从“铁器班”里拿回家玩的一副铁钉模具外加两把铁锤装进了行李箱,心想日后或许还用得着的。
在玉丘生活的那些年里,陈荣生跟他的疯婆娘手里敲打出来的小钉子,陆续变成了灶房里几个坛坛罐罐里面的油、盐、酱、醋以及他嘴里叼着的劣质香烟,还有丫头婆身上的小花褂子。这怕是陈荣生手里仅有的一点祖业了。
……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我从冷水滩乘车去零陵。在一辆“面的”里面,我发现有个女人不止一次地在看我,直看得我有点不自在起来,我就有点不快的情绪了,想那个女人怕莫是心理上有点毛病吧。我想起了一句话来,说的是自己不看别人,哪知道别人在看自己呢?根据这个原理,我就不能否定我也不止一次地在看她了?这却也怪了,我为什么要去偷看一个陌生女人呢?为保持尊严起见,我昂起了头,不再理会那个还在不时地看我的女人。
突然地,那个女人朝我说起话来,非常胆怯地轻声问我道:“你是玉丘的吧?”
我就想我在车上碰见老乡了,便问她:“你怎么知道我是玉丘人,你也是玉丘的了?”
她向我笑了笑,我这才有理由正面看她,发现她是个模样十分端正的女人,可怎么也想不起玉丘会有这样一个老乡。玉丘只那么点大,跟我年龄一般大的女人,我应该都认识的。我就有点茫然了。
她向我笑得更大胆也更自然些了,并且说道:“我小时候在玉丘生活过,后来回到了零陵,我是丫头婆!你是金山吧?”
丫头婆!她还知道我的名字!
我顿时想起来了,那个丫头婆,那个浑身脏兮兮的丫头婆……我母亲巧妙地替我“拒绝”了一门“亲事”的丫头婆!我立即就把眼前这个女人的脸跟二、三十年前的一块小脸对上了号,没错,就是那张脸呢!可是,要没有她本人的提醒的话,我哪里能够将眼前这个看我的女人跟儿时一起玩过的那个丫头婆联系起来呢?
我有点感慨地告诉她我就是金山,那个支书的小儿子。
我们就攀谈起来,谈起了当年的乡下生活,谈起我们小时候不懂事的样子,两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但都感到十分的开心。
他身边坐着一个年轻男人,一直在听着我们说话,不象是个跟她无关的人。我试探着问她:“这位是……?”
她说这是他儿子,都十八了!
她儿子!哎呀!好在我没有莽撞地说出口来,我还以为是他的弟弟或者什么人呢!
我问她:“你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儿子了?你自己看起来还这么年轻!”
她谦虚地说哪里还年轻,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倒是女人的套话,但我看她真的很年轻,脸上有着青春的光泽与丰盈,没有一点皱纹什么的,笑起来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她的鼻子又高又笔直,留着一头齐耳的短发,朴实而又端庄。我脑海里涌现出了昔日里那个穿着破烂,脸上黑糊糊的小丫头婆,心想早年的丑小鸭如今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
我把这个意思说了出来,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你读书人就会说话!什么白天鹅,要是天鹅的话,也是老天鹅了!”
她还是自谦,其实她看起来真的年轻,我真奇怪她会有个成年儿子了!
正这么想着,就到我该下车的时候了,我叫司机停车,打开面的的车门下来。她跟她儿子说也下车吧,就跟着我下了车,手里还牵着坐在她身边座位上的另一个小男孩。
我问她,你们就住在这附近?她说她们还没到家,不过走一点路没关系,可以跟我再说说话。
我一听很感动,要替她们把面的费一起付了。她说什么也不肯,她说她们在这里下车真的是为了跟我再说说话,可不是要让我替她们付车钱的。她说这都几十年了,好不容易呀!她的话让更让我感受到一份人的真情,我执意要一起把车钱给付了,我说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要你来替我付车钱吧!听我这么说,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便一路走着一路继续说起话来。
她告诉我她结婚结得早,才十四岁的时候,她父亲就把她给嫁了人。
十四岁!我就问她结婚的时候满十四岁没有?
她说那时她是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呢!
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差一天也不行呀,哪怕差一个小时,也……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职业病症了,立即打住了自己职业性的逻辑思维。
可我还是忍不住对她说,十四岁还是个孩子呀,你父亲是很疼你的(我没忘记她父亲给她“金坨坨”的名称),怎么舍得就把你嫁了?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告诉我他父亲其实也是万不得已才忍心让她早嫁的。
当年陈荣生得了肺病,根本不能工作,已经实在没有办法养家,丫头婆在家里饭都吃不饱,更莫想要继续读书了。那时他们一家刚刚因为陈荣生的身体原因获准回城不久,生活上不知道有多艰难。为了能够生活下去,陈荣生想到了让女儿早成家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对人说他女儿已经十七岁了,书是读不起的了,有合适的就让她成个家算了。丫头婆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有了一副圆润的身子,十四岁不到的人要说成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不熟悉的人怕是会深心不疑的,但要说已经十七、八了,人家恐怕还是不大信的。邻居们都理解陈荣生的苦处,对他虚夸女儿年龄的做法也没有必要有意去揭穿。红旗铁器厂的马厂长早就注意到了丫头婆这个标致又文静的小姑娘,心里想着这姑娘要是再大得几岁的话,配自己的儿子该多好呀。儿子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有对象,马厂长两口子一直在暗里着急呢!
马厂长有一次看着丫头婆从身边走过,有意无意地漏出了一句话,他说这姑娘是很不错,就是人还小了点,怎么陈荣生就没让他女儿读书了呢?
当时也在场的那个精明的女会计一眼就看出了马厂长的心思。她跟马厂长说姑娘也不小了呀,陈荣生说他女崽满十七了呢!十七、八一朵花,要工作可以工作了,要成家也成得家了的。
女会计又说,要在旧社会呀,她这么大的姑娘家,早都抱了孩子了!
这个女人!她何尚不清楚丫头婆的实际年龄,陈荣生一家下放之前,她是看着小丫头婆在院子里玩的,她难道不清楚丫头婆其时还只是个幼女?可她却偏要这么说给马厂长听,马厂长有意,她是有心了!其实马厂长跟女会计一样,他难道就忘记了当年让陈荣生下放的时候,陈荣生手里牵着的那个小姑娘才刚到上学的年龄?可他却喜欢听女会计刚才说的话,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女会计一眼。
厂里的女会计很快就找到陈荣生说起了这个事情,陈荣生心里又苦又酸,但想到能跟厂长家结亲,实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里还敢不答应!就这样,小丫头婆很快就被安排进厂当了工人,并于当年底嫁到了马厂长家。
丫头婆生孩子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她自己还确实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呢,所以,孩子的孩子都是马厂长的老婆给带的。
……
[笔下文学Www.bxwx.net]
57.陈荣生的曾祖父早年挑盐卖,从零陵挑盐到白水镇、岭坝以及邵家岭集市。赚了一些钱后,在零陵租了一间铺面,让陈荣生的祖父到那里去打铁。陈荣生的祖父原来就在邵家岭集市打铁,但他的曾祖父挑盐当中看到零陵有条街上的好几户人家都是打铁的,生意很红火,就想到了也到那里弄个铺面让儿子到城里去发展。陈荣生的祖父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他在零陵打了一阵的铁以后,又把生意发展到了打制银器上。本来打银器跟打铁是两回事,一细一粗,一轻一重,人说打铁靠体力,制银靠眼力,一是技术,一是艺术,两门技艺不是一门子的事。但他认定了自己也能学会打制银器,他见人家打银的比他们打铁的钱来得容易多了,他就决心要打银。他常常到打银的那里去看,看了又跟人家套上近乎,跟人家聊,聊到打银的技艺上,他就用心地听,用心地揣摩。不久以后他就弄了一套打银器具回来,试着自己去打银。他边学边琢磨边练习,却发现原来打银跟打铁还不是个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码子事,当中其实是很有一些可以相通的地方的。他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决心,硬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银,并且在他打铁的那条街上挂出了第一家打银的幌子。就这样,他由一个粗铁匠,变成了一个兼具铁匠的细银匠。他的铺子叫做“陈记银铁作坊”,生意很快兴隆起来,不但新开辟了打银业,也给原有的打铁生意带来了更多的客源。“陈记银铁作坊”到了陈荣生的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父亲雇佣了一大批匠人到作坊里做事,自己则做了掌柜。以前他祖父打铁的那条街上原来那些铁匠因为生意不振不得不成了“陈记银铁作坊”里“铁器班”的匠人。
因为以前家道较富裕,陈荣生从小没做过什么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了五十年代,实行公私合营以后,“陈记银铁作坊”改成了“红旗铁器厂”,原来作坊里“银器班”的业务被取消了,金银业都归了国家统一经营管理,以前“银器班”的人也跟“铁器班”的人一样,都成了打铁工人。他父亲虽然做了厂长,但因厂里的生意并不振气,日子没有早年那么好过了,陈荣生不得不进厂当了一名铁工学徒。陈荣生以前就没有学过什么打铁的技艺,现在只得跟师学徒。他的个头很高,但人长得并不结实,没有什么力气,在厂里就只做一些杂活。
陈荣生的父亲去世后,陈荣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也不是很积极,根本没有继承父业当厂长的条件,连个车间主任都没能混上,仍旧是个普通工人。新来的厂长是个转业军人,他听工人们说那个高个子工人就是陈厂长的儿子,但他看陈荣生那个样子很不以为然,他对陈荣生说:“你怎么没有一点你父亲的劲头呢,在你身上也看不到一点工人阶级的气派!长江后浪推前浪才是啊,你要多想想你父亲当年是怎么创业的,现在是我们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时候,要对得起工人老大哥这个称号,要敢闯敢干,不怕苦不怕累啊!”厂长的话可以说是语重心长了,陈荣生也只是恭敬地听着。厂长走后,他就继续敲敲打打起来,他无论如何是没法去推“前浪”的了!
陈荣生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有对象,那年他的师娘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人还算中看,只笑不太说话,两个人很快就结了婚。婚后他才发现女人原来精神上有障碍,但他心肠好,也没打算过要抛弃人家,就一心一意过起了家庭生活。
陈荣生被宣布下放回原籍的时候,他把他小时候从“铁器班”里拿回家玩的一副铁钉模具外加两把铁锤装进了行李箱,心想日后或许还用得着的。
在玉丘生活的那些年里,陈荣生跟他的疯婆娘手里敲打出来的小钉子,陆续变成了灶房里几个坛坛罐罐里面的油、盐、酱、醋以及他嘴里叼着的劣质香烟,还有丫头婆身上的小花褂子。这怕是陈荣生手里仅有的一点祖业了。
……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我从冷水滩乘车去零陵。在一辆“面的”里面,我发现有个女人不止一次地在看我,直看得我有点不自在起来,我就有点不快的情绪了,想那个女人怕莫是心理上有点毛病吧。我想起了一句话来,说的是自己不看别人,哪知道别人在看自己呢?根据这个原理,我就不能否定我也不止一次地在看她了?这却也怪了,我为什么要去偷看一个陌生女人呢?为保持尊严起见,我昂起了头,不再理会那个还在不时地看我的女人。
突然地,那个女人朝我说起话来,非常胆怯地轻声问我道:“你是玉丘的吧?”
我就想我在车上碰见老乡了,便问她:“你怎么知道我是玉丘人,你也是玉丘的了?”
她向我笑了笑,我这才有理由正面看她,发现她是个模样十分端正的女人,可怎么也想不起玉丘会有这样一个老乡。玉丘只那么点大,跟我年龄一般大的女人,我应该都认识的。我就有点茫然了。
她向我笑得更大胆也更自然些了,并且说道:“我小时候在玉丘生活过,后来回到了零陵,我是丫头婆!你是金山吧?”
丫头婆!她还知道我的名字!
我顿时想起来了,那个丫头婆,那个浑身脏兮兮的丫头婆……我母亲巧妙地替我“拒绝”了一门“亲事”的丫头婆!我立即就把眼前这个女人的脸跟二、三十年前的一块小脸对上了号,没错,就是那张脸呢!可是,要没有她本人的提醒的话,我哪里能够将眼前这个看我的女人跟儿时一起玩过的那个丫头婆联系起来呢?
我有点感慨地告诉她我就是金山,那个支书的小儿子。
我们就攀谈起来,谈起了当年的乡下生活,谈起我们小时候不懂事的样子,两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但都感到十分的开心。
他身边坐着一个年轻男人,一直在听着我们说话,不象是个跟她无关的人。我试探着问她:“这位是……?”
她说这是他儿子,都十八了!
她儿子!哎呀!好在我没有莽撞地说出口来,我还以为是他的弟弟或者什么人呢!
我问她:“你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儿子了?你自己看起来还这么年轻!”
她谦虚地说哪里还年轻,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倒是女人的套话,但我看她真的很年轻,脸上有着青春的光泽与丰盈,没有一点皱纹什么的,笑起来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她的鼻子又高又笔直,留着一头齐耳的短发,朴实而又端庄。我脑海里涌现出了昔日里那个穿着破烂,脸上黑糊糊的小丫头婆,心想早年的丑小鸭如今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
我把这个意思说了出来,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你读书人就会说话!什么白天鹅,要是天鹅的话,也是老天鹅了!”
她还是自谦,其实她看起来真的年轻,我真奇怪她会有个成年儿子了!
正这么想着,就到我该下车的时候了,我叫司机停车,打开面的的车门下来。她跟她儿子说也下车吧,就跟着我下了车,手里还牵着坐在她身边座位上的另一个小男孩。
我问她,你们就住在这附近?她说她们还没到家,不过走一点路没关系,可以跟我再说说话。
我一听很感动,要替她们把面的费一起付了。她说什么也不肯,她说她们在这里下车真的是为了跟我再说说话,可不是要让我替她们付车钱的。她说这都几十年了,好不容易呀!她的话让更让我感受到一份人的真情,我执意要一起把车钱给付了,我说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要你来替我付车钱吧!听我这么说,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便一路走着一路继续说起话来。
她告诉我她结婚结得早,才十四岁的时候,她父亲就把她给嫁了人。
十四岁!我就问她结婚的时候满十四岁没有?
她说那时她是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呢!
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差一天也不行呀,哪怕差一个小时,也……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职业病症了,立即打住了自己职业性的逻辑思维。
可我还是忍不住对她说,十四岁还是个孩子呀,你父亲是很疼你的(我没忘记她父亲给她“金坨坨”的名称),怎么舍得就把你嫁了?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告诉我他父亲其实也是万不得已才忍心让她早嫁的。
当年陈荣生得了肺病,根本不能工作,已经实在没有办法养家,丫头婆在家里饭都吃不饱,更莫想要继续读书了。那时他们一家刚刚因为陈荣生的身体原因获准回城不久,生活上不知道有多艰难。为了能够生活下去,陈荣生想到了让女儿早成家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对人说他女儿已经十七岁了,书是读不起的了,有合适的就让她成个家算了。丫头婆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有了一副圆润的身子,十四岁不到的人要说成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不熟悉的人怕是会深心不疑的,但要说已经十七、八了,人家恐怕还是不大信的。邻居们都理解陈荣生的苦处,对他虚夸女儿年龄的做法也没有必要有意去揭穿。红旗铁器厂的马厂长早就注意到了丫头婆这个标致又文静的小姑娘,心里想着这姑娘要是再大得几岁的话,配自己的儿子该多好呀。儿子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有对象,马厂长两口子一直在暗里着急呢!
马厂长有一次看着丫头婆从身边走过,有意无意地漏出了一句话,他说这姑娘是很不错,就是人还小了点,怎么陈荣生就没让他女儿读书了呢?
当时也在场的那个精明的女会计一眼就看出了马厂长的心思。她跟马厂长说姑娘也不小了呀,陈荣生说他女崽满十七了呢!十七、八一朵花,要工作可以工作了,要成家也成得家了的。
女会计又说,要在旧社会呀,她这么大的姑娘家,早都抱了孩子了!
这个女人!她何尚不清楚丫头婆的实际年龄,陈荣生一家下放之前,她是看着小丫头婆在院子里玩的,她难道不清楚丫头婆其时还只是个幼女?可她却偏要这么说给马厂长听,马厂长有意,她是有心了!其实马厂长跟女会计一样,他难道就忘记了当年让陈荣生下放的时候,陈荣生手里牵着的那个小姑娘才刚到上学的年龄?可他却喜欢听女会计刚才说的话,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女会计一眼。
厂里的女会计很快就找到陈荣生说起了这个事情,陈荣生心里又苦又酸,但想到能跟厂长家结亲,实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里还敢不答应!就这样,小丫头婆很快就被安排进厂当了工人,并于当年底嫁到了马厂长家。
丫头婆生孩子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她自己还确实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呢,所以,孩子的孩子都是马厂长的老婆给带的。
……
[笔下文学Www.bxwx.net]
57.陈荣生的曾祖父早年挑盐卖,从零陵挑盐到白水镇、岭坝以及邵家岭集市。赚了一些钱后,在零陵租了一间铺面,让陈荣生的祖父到那里去打铁。陈荣生的祖父原来就在邵家岭集市打铁,但他的曾祖父挑盐当中看到零陵有条街上的好几户人家都是打铁的,生意很红火,就想到了也到那里弄个铺面让儿子到城里去发展。陈荣生的祖父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他在零陵打了一阵的铁以后,又把生意发展到了打制银器上。本来打银器跟打铁是两回事,一细一粗,一轻一重,人说打铁靠体力,制银靠眼力,一是技术,一是艺术,两门技艺不是一门子的事。但他认定了自己也能学会打制银器,他见人家打银的比他们打铁的钱来得容易多了,他就决心要打银。他常常到打银的那里去看,看了又跟人家套上近乎,跟人家聊,聊到打银的技艺上,他就用心地听,用心地揣摩。不久以后他就弄了一套打银器具回来,试着自己去打银。他边学边琢磨边练习,却发现原来打银跟打铁还不是个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码子事,当中其实是很有一些可以相通的地方的。他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决心,硬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银,并且在他打铁的那条街上挂出了第一家打银的幌子。就这样,他由一个粗铁匠,变成了一个兼具铁匠的细银匠。他的铺子叫做“陈记银铁作坊”,生意很快兴隆起来,不但新开辟了打银业,也给原有的打铁生意带来了更多的客源。“陈记银铁作坊”到了陈荣生的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父亲雇佣了一大批匠人到作坊里做事,自己则做了掌柜。以前他祖父打铁的那条街上原来那些铁匠因为生意不振不得不成了“陈记银铁作坊”里“铁器班”的匠人。
因为以前家道较富裕,陈荣生从小没做过什么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了五十年代,实行公私合营以后,“陈记银铁作坊”改成了“红旗铁器厂”,原来作坊里“银器班”的业务被取消了,金银业都归了国家统一经营管理,以前“银器班”的人也跟“铁器班”的人一样,都成了打铁工人。他父亲虽然做了厂长,但因厂里的生意并不振气,日子没有早年那么好过了,陈荣生不得不进厂当了一名铁工学徒。陈荣生以前就没有学过什么打铁的技艺,现在只得跟师学徒。他的个头很高,但人长得并不结实,没有什么力气,在厂里就只做一些杂活。
陈荣生的父亲去世后,陈荣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也不是很积极,根本没有继承父业当厂长的条件,连个车间主任都没能混上,仍旧是个普通工人。新来的厂长是个转业军人,他听工人们说那个高个子工人就是陈厂长的儿子,但他看陈荣生那个样子很不以为然,他对陈荣生说:“你怎么没有一点你父亲的劲头呢,在你身上也看不到一点工人阶级的气派!长江后浪推前浪才是啊,你要多想想你父亲当年是怎么创业的,现在是我们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时候,要对得起工人老大哥这个称号,要敢闯敢干,不怕苦不怕累啊!”厂长的话可以说是语重心长了,陈荣生也只是恭敬地听着。厂长走后,他就继续敲敲打打起来,他无论如何是没法去推“前浪”的了!
陈荣生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有对象,那年他的师娘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人还算中看,只笑不太说话,两个人很快就结了婚。婚后他才发现女人原来精神上有障碍,但他心肠好,也没打算过要抛弃人家,就一心一意过起了家庭生活。
陈荣生被宣布下放回原籍的时候,他把他小时候从“铁器班”里拿回家玩的一副铁钉模具外加两把铁锤装进了行李箱,心想日后或许还用得着的。
在玉丘生活的那些年里,陈荣生跟他的疯婆娘手里敲打出来的小钉子,陆续变成了灶房里几个坛坛罐罐里面的油、盐、酱、醋以及他嘴里叼着的劣质香烟,还有丫头婆身上的小花褂子。这怕是陈荣生手里仅有的一点祖业了。
……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我从冷水滩乘车去零陵。在一辆“面的”里面,我发现有个女人不止一次地在看我,直看得我有点不自在起来,我就有点不快的情绪了,想那个女人怕莫是心理上有点毛病吧。我想起了一句话来,说的是自己不看别人,哪知道别人在看自己呢?根据这个原理,我就不能否定我也不止一次地在看她了?这却也怪了,我为什么要去偷看一个陌生女人呢?为保持尊严起见,我昂起了头,不再理会那个还在不时地看我的女人。
突然地,那个女人朝我说起话来,非常胆怯地轻声问我道:“你是玉丘的吧?”
我就想我在车上碰见老乡了,便问她:“你怎么知道我是玉丘人,你也是玉丘的了?”
她向我笑了笑,我这才有理由正面看她,发现她是个模样十分端正的女人,可怎么也想不起玉丘会有这样一个老乡。玉丘只那么点大,跟我年龄一般大的女人,我应该都认识的。我就有点茫然了。
她向我笑得更大胆也更自然些了,并且说道:“我小时候在玉丘生活过,后来回到了零陵,我是丫头婆!你是金山吧?”
丫头婆!她还知道我的名字!
我顿时想起来了,那个丫头婆,那个浑身脏兮兮的丫头婆……我母亲巧妙地替我“拒绝”了一门“亲事”的丫头婆!我立即就把眼前这个女人的脸跟二、三十年前的一块小脸对上了号,没错,就是那张脸呢!可是,要没有她本人的提醒的话,我哪里能够将眼前这个看我的女人跟儿时一起玩过的那个丫头婆联系起来呢?
我有点感慨地告诉她我就是金山,那个支书的小儿子。
我们就攀谈起来,谈起了当年的乡下生活,谈起我们小时候不懂事的样子,两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但都感到十分的开心。
他身边坐着一个年轻男人,一直在听着我们说话,不象是个跟她无关的人。我试探着问她:“这位是……?”
她说这是他儿子,都十八了!
她儿子!哎呀!好在我没有莽撞地说出口来,我还以为是他的弟弟或者什么人呢!
我问她:“你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儿子了?你自己看起来还这么年轻!”
她谦虚地说哪里还年轻,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倒是女人的套话,但我看她真的很年轻,脸上有着青春的光泽与丰盈,没有一点皱纹什么的,笑起来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她的鼻子又高又笔直,留着一头齐耳的短发,朴实而又端庄。我脑海里涌现出了昔日里那个穿着破烂,脸上黑糊糊的小丫头婆,心想早年的丑小鸭如今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
我把这个意思说了出来,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你读书人就会说话!什么白天鹅,要是天鹅的话,也是老天鹅了!”
她还是自谦,其实她看起来真的年轻,我真奇怪她会有个成年儿子了!
正这么想着,就到我该下车的时候了,我叫司机停车,打开面的的车门下来。她跟她儿子说也下车吧,就跟着我下了车,手里还牵着坐在她身边座位上的另一个小男孩。
我问她,你们就住在这附近?她说她们还没到家,不过走一点路没关系,可以跟我再说说话。
我一听很感动,要替她们把面的费一起付了。她说什么也不肯,她说她们在这里下车真的是为了跟我再说说话,可不是要让我替她们付车钱的。她说这都几十年了,好不容易呀!她的话让更让我感受到一份人的真情,我执意要一起把车钱给付了,我说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要你来替我付车钱吧!听我这么说,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便一路走着一路继续说起话来。
她告诉我她结婚结得早,才十四岁的时候,她父亲就把她给嫁了人。
十四岁!我就问她结婚的时候满十四岁没有?
她说那时她是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呢!
差两个多月满十四岁!差一天也不行呀,哪怕差一个小时,也……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职业病症了,立即打住了自己职业性的逻辑思维。
可我还是忍不住对她说,十四岁还是个孩子呀,你父亲是很疼你的(我没忘记她父亲给她“金坨坨”的名称),怎么舍得就把你嫁了?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告诉我他父亲其实也是万不得已才忍心让她早嫁的。
当年陈荣生得了肺病,根本不能工作,已经实在没有办法养家,丫头婆在家里饭都吃不饱,更莫想要继续读书了。那时他们一家刚刚因为陈荣生的身体原因获准回城不久,生活上不知道有多艰难。为了能够生活下去,陈荣生想到了让女儿早成家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对人说他女儿已经十七岁了,书是读不起的了,有合适的就让她成个家算了。丫头婆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有了一副圆润的身子,十四岁不到的人要说成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不熟悉的人怕是会深心不疑的,但要说已经十七、八了,人家恐怕还是不大信的。邻居们都理解陈荣生的苦处,对他虚夸女儿年龄的做法也没有必要有意去揭穿。红旗铁器厂的马厂长早就注意到了丫头婆这个标致又文静的小姑娘,心里想着这姑娘要是再大得几岁的话,配自己的儿子该多好呀。儿子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有对象,马厂长两口子一直在暗里着急呢!
马厂长有一次看着丫头婆从身边走过,有意无意地漏出了一句话,他说这姑娘是很不错,就是人还小了点,怎么陈荣生就没让他女儿读书了呢?
当时也在场的那个精明的女会计一眼就看出了马厂长的心思。她跟马厂长说姑娘也不小了呀,陈荣生说他女崽满十七了呢!十七、八一朵花,要工作可以工作了,要成家也成得家了的。
女会计又说,要在旧社会呀,她这么大的姑娘家,早都抱了孩子了!
这个女人!她何尚不清楚丫头婆的实际年龄,陈荣生一家下放之前,她是看着小丫头婆在院子里玩的,她难道不清楚丫头婆其时还只是个幼女?可她却偏要这么说给马厂长听,马厂长有意,她是有心了!其实马厂长跟女会计一样,他难道就忘记了当年让陈荣生下放的时候,陈荣生手里牵着的那个小姑娘才刚到上学的年龄?可他却喜欢听女会计刚才说的话,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女会计一眼。
厂里的女会计很快就找到陈荣生说起了这个事情,陈荣生心里又苦又酸,但想到能跟厂长家结亲,实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里还敢不答应!就这样,小丫头婆很快就被安排进厂当了工人,并于当年底嫁到了马厂长家。
丫头婆生孩子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她自己还确实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呢,所以,孩子的孩子都是马厂长的老婆给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