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544章 战后分赃
原本俄军还想网开一面,让这些高贵的骑士团家族保留一些自留地,可明军,英军坚决不同意……
俄军只好作罢。
于是在柏林会战之后,短命的神圣罗马帝国宣告灭亡,皇帝菲利普波旁被迫昭告天下,正式退位,被流放到了地中海希腊的一座小岛上。
反普鲁士联盟取得胜利后,开始了一场大清算,这个清算不仅仅是对菲利普波旁个人清算,还要彻底清算波旁家族。
除了逼迫波旁家族交出大笔的战争赔款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法国南部的领土割让了出去,割让的这个部分领土,将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大明没这么不要脸,这个提议是英伦人提出来的,李定国顺手推舟表达了赞成,沙俄人也并未反对。
于是,一个叫做科西嘉公国的便成立了,这个公国的范围包括了科西嘉岛,马赛,以及周边地区。
除此之外,李定国还十分出人意料的提出了一个提议,他极力主张恢复波兰人的华沙公国。
这样的主张让英军拍手叫好,极力支持,俄军将领一个个直皱眉头,可是又无可奈何。
此时李定国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他通过扶植波兰人来来遏制沙皇俄国的东扩。
当然了。
作为战胜国之一,俄军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中欧,沙俄支持下的一部分德意志邦国组成了莱茵邦联,成为了沙俄的一块殖民地。
除此之外,一度在欧洲混战中保持中立的瑞士等小国也被英军进驻,保护了起来,一个新的公国成立了,这个公国叫做比利时。
同时在伊比利亚半岛,在大明支持下的葡萄牙流亡皇室返回了故土,复国成功,并且联合明军悍然进入了西班牙。
不久便推翻了统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分支,在黄得功指挥下的明军来了一招则顺手牵羊,突袭占领马德里,并且建立了亲明派的商人政权。
如此一来,大明,英国,沙俄皆大欢喜,各自赚了个盆满钵满,将神圣罗马帝国的地盘瓜分一空。
曾经在欧洲显赫一时的波旁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都因为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政治权势的丧失而黯然失色。
欧洲大部分国家表面上,不得不大明,大英,沙俄组成的联盟俯首称臣,以换取现状的维持。
一时间欧洲大地上变成了一团乱麻,并且大明采取了十分聪明的策略,并未直接索取欧洲人的地盘。
而是扶持了本土势力作为代理人,这些代理人接受大明的长臂管辖,却比军事占领更加高明,至少不至于引起种族主义者的反抗。
这样的计策,自然不是李定国,黄得功想出来的,这自然是大明摄政王周世显想出来的办法。
两个月后。
欧洲大陆的硝烟平息下来,可这平静之中又涌动着暗流,谁都知道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覆灭。
英伦人,沙俄人,大明人的深度入侵,下一场战争正在酝酿之中。
如果单从战争影响方面来考虑,大明与沙俄的联盟,给欧洲国家造成的震慑,丝毫不亚于神圣罗马帝国。
相比于对待波旁家族以及普鲁士贵族的打压,联盟对战败国之一的法国倒是网开一面了,只象征性的索取了一些战争赔款,将科西嘉,马赛地区割让出去便草草了事。
不但如此,当法国缴纳全部赔款后,联军便由法国撤退,这样一种处置结果,对于法国而言,可以说是再宽松不过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法国在菲利普波旁战败后,逃脱被分区占领的残酷命运呢?
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的缺失?
这当然并非是联盟军“大发善心”那么简单,而是与菲利普波旁权力来源、法国代表的努力,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复杂矛盾,都有着不小的关系。
法国人对波旁家族,并不存在什么忠心或者好感,法军东征也是被迫为之,此其一。
一味打压法国,制造仇恨,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打压的过分了,弄不好波旁王朝在法国会卷土重来。
从法理上讲,失败的责任只需要推给菲利普波旁,和他的一部分亲信来承担即可。
大明将这样一种做法的精神概括为一句话。
帝国的仁慈。
李定国的提议,很快得到了英国,沙俄的赞许,两国将领开始为英明的大明摄政王唱起了赞歌。
报纸自然也是连篇累牍,宣扬着大明的仁慈,让法国人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在大街上冻饿而死。
当然在周世显的设想里,这样做,不但可以让法国回到传统帝制的轨道上,还能推而广之,恢复其他曾被菲利普波旁推翻的欧洲封建家族统治。
于是,在击败菲利普波旁后重建秩序的维也纳会议上,法国不但得到了安全上的保障,甚至,还在联盟军的扶持下成了新的政府。
甚至于,还同之前激烈交战的大明与英国重归于好,三方甚至暗中缔结了军事同盟,约定共同对抗沙皇俄国的扩张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法国巧妙避免了被分裂的危机,再一次,欧洲大陆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反转。
城头变幻大旗,欧洲大陆的戏总是如此之多。
仔细盘点一番,在在场在反对菲利普波旁的战争中,大明一直以躲在幕后出钱出枪支持为主。
而自己派到陆上的作战部队,损失也十分有限,而对于英国来说,并没有在欧陆获取领土、确立霸权的野心。
能把海洋霸权攥在手里,就相当不错了。
但是,英国自己不称霸,也绝不会允许其他欧洲国家在欧陆建立绝对权威,因此,英国和大明坚定的站在一起。
当菲利普波旁试图用自己手中的剑,来规划欧陆政治秩序时,必然要受到英国的积极抵制。
而现在,菲利普波旁已经被刘芳,东山再起几乎无从谈起,按道理来说,欧陆暂时不会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了。
于是……
英国人调转枪口团结法国人,在大明的撑腰之下,又将矛头对准了有崛起势头的沙俄。
从这一点来说。
大明……
是绝对,百分之一万坚决支持英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