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君臣
燕京城内
一骑快马飞奔而行,马背上坐卧着一名士兵,身材高大,肢体偏瘦,小脑袋,皮肤如小麦一般平常;甲胄在身,汗如雨下;马儿身下四蹄带起的飞沙无不显示出这一人一马显得极为疲累。眼见燕京城门在前,士兵双腿用力,使出来吃奶的力气提起了速度。
城门上的守军显然也看到了这一骑一人,忙扯着嗓子大声喝道:“什么人?此乃东华门,闲人免进。”言语中无不透着威严。
马背上的士兵并未回应,伸手入怀,挑出一物,用力一挥,一道红色的旗织展开,随风飘扬,握旗处还有物,是一支信筒,黄里间红的信筒,就是这样一支普通的黄色信筒,城门上面的的守军却是大惊失色,忙大声下令:“是传令使,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随着“吱嘎”一声,东华门的城门缓缓打开,两位兵卒忙迎了上去,接过马绳,那马背上的传令使却是再也支撑不住,双眼一翻,栽倒下来,嘴唇泛白,干裂到了极点。好在两位士卒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他栽倒的身体。
那名守军也是快步跑了过来,焦急地看向倒下的传令使,看了看两名士卒:“他怎么样?”
“领队大可放心,他只是一路奔波,太过于疲倦,稍事休息就会醒过来。”
守军这才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快拿水来。”
将水壶递到他嘴边,猛往喉间灌了几口,传令使突然轻咳起来,显然被这几口凉水呛到了,这过精神也明显有所好转,双眼微微张开,看到东华门这才强撑着力气递过手里的信筒,微弱地说道:“羊江…………水患…………”
守军急切地盯着他,等着他崩出最关键的结果,可传令使显然此时太累了,再也崩不出一个字,再次晕了过去。
这处宫殿没有兰贵妨的清新脱俗,也没有丽阳宫的贵气逼人,甚至显得极为简单,简单的木制家具,木制床榻,木制梳妆台;唯一不同的就是墙上挂满了荷花图荷叶图,连柜台上也只是摆着几束洁白的荷花。
这样一间淳朴的宫殿里,正好坐着一位淳朴的少女,秀发宜人,比整个燕京任何一家的绸缎还要光滑亮丽;柔美的皮肤和那挑不出一丝瑕疵的五官与这殿内的茶叶图,宛如一幅天然画卷;这样的美人不是那种在人群里一眼就能找到的仙女,却能让人从心底里体会到一种仙气,一种不沾染半分人间俗气的干净。
“陛下,水温怎么样?”这位美得不可方物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荷叶国敬献给大新朝的九公主,九公主不会如兰妃那般诗情画意,甚至琴棋书画均是一窍不通;更没有皇后那般高贵典雅的气质,她唯一所长的就是那独有异国风情和那双比刚洗净的洋葱还细嫩的双手。
“嗯,非常舒服。”洪元大手轻轻抚着九公主那光滑的秀发,眯着眼睛叹道:“朕得九妹这般红颜知己,还有所求?”
九公主双脸通红,低下头去,额前的流海轻轻触在洪元的膝盖处,令他不禁触电一般轻颤,右掌轻轻地滑落下去,停在九公主的香肩上轻轻摩挲,双眼微闭,像是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美食,回味无穷。
突然一阵轻盈而又规矩的脚步声传入耳中,听这小碎布的声音洪元可以肯定除了春陀,没人走路会这般小心翼翼,有些扫兴地收回那双意犹未尽的贼手整了整龙袍叫道:“是春陀吗?进来吧。”
春陀小心地推开门,缓步上前,一脸兴奋,眯着小眼:“老奴…………”说着正要跪拜下去。
洪元挥手止住他:“有屁快放。”
春陀一脸巴结地笑道:“老奴这是来给陛下道喜了。”说着还不忘嘿嘿嘿地继续笑道。
洪元啐了一口轻笑道:“朕有何喜要你这老屁yan来道。”
“就是…………”说着突然闭上了嘴巴,不经意将目光扫了扫蹲在洪元面前的九公主。
“啊哟,不知道怎么会事,突然觉得这水凉得很,这些下人真是的,一点火候也掌握不好,回头朕定要好好罚她们。”洪元不经意地皱眉道。
九公主虽是少经世事,不通中原人情世故,却也能听出洪元的意思:“还是臣妾亲自为您去调制药汤吧。”
洪元点了点头,走时还不忘再摸了摸她的头发。
九公主招呼下人们退了出去,临走还不忘将门关上,没有一丝犹豫离开了。
洪元淡淡地看了看关上的门,“快说,有什么事?”
“羊城信使到了。”
洪元终于严肃起来了,之前那猥琐的表情一扫而光,伸出手去。
春陀倒也会意,将那支黄色的信筒恭谨地递到他手里。
缓缓打开走奏报,只见洪元原本正常大下的眼睛,渐渐的眯了起来,越眯越小,最终眯成了两条线,春陀跟随洪元多年,倒是很少见他这般样子;如果一个男人对着一样东西将双眼眯成了线,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个绝色尤物的美人,要么是价值连成的宝物。
“想不到这陶方倒有些胆识,倒是超出了朕的预期。”洪元双眼还是眯着的,看来他是真的很高兴。
“陛下慧眼识珠,陶方更是栋梁之才…………”
洪元翻了个白眼:“拍马屁的话就少说了,你这老滑头。”随即收起奏报:“着六部大小官员,去太和殿议事,现在就去。”
“是。”春陀转身正要离开,却是犹豫地回头看了看洪元,欲言又止,还是转离开。
“有什么话就说,朕又没把你当外人。”
“陛下,有句话老奴想多嘴,又怕…………”
“有屁就快放。”
“是是。”春陀欣欣地笑道,随即咽了咽口水:“陛下,陶方解决了羊城水患,自是大功一件;又杀了县丞唐士元,从此将与六部结下死仇了,此时陛下召六部议事,万一…………”
洪元冷冰冰地看向春陀,春陀一个激灵,慌忙跪下,“老奴多嘴了。”
洪元对春陀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即脸色转为温和:“不过你所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他们还没这胆子;这群老东西尸位素餐,对我大新毫无建树,迟早要退休的。”
此时正是申时,太阳猛得跟火炉一般,丝毫不怜惜这些前往太和殿的轿夫们。
白玉台阶下,六部大小官员已基本到齐,陆续地走上台阶,安国公黄浩走在最前面,年纪有些大了,虽然腿脚完好,却还是拄着拐杖,黄大志小心地扶着他正要前行,突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安国公,留步。”
黄大志寻声看去,却是礼部尚书唐安国,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么热的天,国公爷本来就身子骨有些弱,这唐安国向来与黄浩不和,此时叫住他,莫不是想让自己的叔伯在此晕倒,想到这里扯着袖子就要发彪,黄浩忙止住他,一脸微笑地看向唐安国:“原来是唐尚书,不知尚书大人有何指教?”唐浩态度虽然没有黄大志那般无礼,在傍人听来,却是充满了讥讽。
“老夫岂敢指教,安国公别挖苦我了。”说着抚了抚下巴的黑须,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道:“不知安国公知不知道陛下突然让我等去太和殿所为何事,须知此时可并是朝议的时候。”
“唐尚书都不知道,老夫又怎么会知道?到了太和殿自然就知道了。”说着拉起黄大志转身离开。
看着黄浩蹒跚的身影,一道青衣青年缓缓来到唐安国身边:“他什么也没说?”
唐安国冷哼一声:“老奸巨滑,我就不信他没有得到消息?”
“得到了消息又如何,主公其实就不应该问他,因为他的态度早早就表明了。”
唐安国一震“表明了?依你看他会是什么态度?”
青衣青年淡淡一笑:“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