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黑山百部,沮授田丰
书接上回,却道刘和率新募兵卒两千余人南下剿贼。
大军一路前行,在蓟城附近还有百姓争先目睹,高声喝彩,刘和也高兴的和百姓招手呼应。将士们的士气也十分高昂。
但是自出了广阳郡进入涿郡后,越往中山国行进,大军行进的道路便变得越来越凄凉,更兼进入山地。山中官路难走了许多。步卒相比来说倒还好,负责携带押送粮草辎重的士卒却愈加难行。到了正午,阳光更为猛烈毒辣。虽不是盛夏,但将士行军也都是顶盔披甲,更是已经走了一上午,便已经汗流浃背。更兼不少百姓远远看见兵马都宛如躲着瘟神一般避之不及。让军队的士气再度雪上加霜。
刘和不知为何,皱着眉正在思量,张世平与苏双而上拍马赶了上来。见刘和愁眉不展便问道:”公子可是在想为何这里的为何如此破败,百姓对于军队如此恐慌吗?”
“哦,两位先生可为我答疑解惑?和愿闻其详。”刘和见两人猜出了自己的思虑便准备洗耳恭听。
”此事说来倒也简单,全是黑山贼的缘故。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作乱,在皇甫大人和中常侍吕大人冒死进谏,天子(汉灵帝)废除了恒帝以来对党人的禁锢,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王芬大人也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前往冀州治理黄巾军根源。到任后,王芬大人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来。”张世平说道。
“既然冀州已经安定,那为何这中山国却是如此景象?王芬大人又为何不出兵剿灭这伙儿黑山贼?”刘和却更加不解接着问道。
苏双借口接着说道:“哎,恰恰就是因为冀州平定,全州的各贼寇除了被诛灭擒获的,剩下的皆无处容身,便投奔到了这黑山来了。公子有所不知,这黑山位于山脉南端,山脉高峰迭起,海拔不少都在千丈以上。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则为并州原野,河北平原通向并州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群贼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其中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并推举了一个贼帅,此人乃常山人张燕,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
张世平又接着说道:“张燕此贼原名褚燕。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作乱,褚燕聚集一帮少年为强盗,在山水间转战出击,待回到真定时,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中平二年(185年),当时博陵(今河北蠡县)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今河北宁晋县),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后来张燕贼众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我们二人便是被贼首张燕所抢。”
刘和算听明白了,难怪两人作为中山大商一路寻遍州府都无人敢来剿匪,原来他们是被黑山贼首张燕给劫了。
见两人说完后也面色尴尬,大概是为了之前有意无意的隐瞒赶到羞愧,也有害怕刘和知晓真实的具体情况后率部掉头就回去的担忧。但是刘和并不把黑山贼放在眼中,在他看来虽说人数过百万定然是虚数,但是能躲在深山老林里称王称霸而未被朝廷剿灭也必然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是说到底这群落草为寇的黄巾余孽就是一伙儿乌合之众。(现已可知黑山军诸帅有名号记载的共25人,我们就以25人分为25只贼众,每只贼众人数在2.5万至0.65万计算,黑山军总人数就在62.5-16.25万人之间,“众至百万”自然必是可能是虚数,而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黑山军出没的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人口总数为240.6721万,黑山军则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至1/15之间。而当时袁绍、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能动员的兵力加起来总共也就60余万上下。可见,黑山军在当时的关东地区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他们能在河北作威作福说到底还是欺软怕硬。铁之所以硬,是因为它没遇到钢。(历史上张燕最后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了河北的袁氏集团,当年四月,曹操留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亲自统军进攻尹楷,击败尹楷后回师。当时张燕见大势已定,便派使者拜见曹操,请求派军协助曹操进攻袁氏兄弟,曹操委任他为平北将军。??建安十年(205年)四月,张燕率领其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曹操封张燕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命他率军到邺城驻守。)
刘和知了事情缘由,也不再多想。虽说他并不觉得黄巾余孽有多大本事,但常言道“蚁多咬死象”。自是在“战术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便召回了赵云合并了兵马,有自己亲自领头率军前行,一路与赵云商讨,思考若是遭遇黑山军大部之破敌良策。
逾数日,大军已深入中山境内。正行间,忽见山林间远处数十人带伤奔逃而来,身后还追着数百贼兵。刘和当即命赵云率部上前营救,赵云引兵上前杀散群贼后,便引其中领头的两人前来面见刘和。
有道是“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刘和一见二人便觉气度不凡,也有些好奇,便问到:“在下刘和,家父幽州牧刘虞,今特奉家父将令,率军自涿郡入山平定贼寇。前几日追缴一群马贼意外在山间迷了路,敢问二位先生此间乃是何地?不知两位先生缘何在此?又何故为贼兵追赶?”刘和一边编一边想着“中山毕竟是冀州管辖,自己当然是隶属于幽州。幽州军队一句话没说就开进冀州说轻了是越权,说重了都能说有谋反之嫌,只能说迷路了。”
二人之前被带入军阵中时,只见军中大旗上书一个大字的“刘”。就猜测刘和是否是汉室宗亲。如今见面,只见此人器宇轩昂,天日之表,便又确定了一些,两人上前拜见刘和,各自行礼后其中一人便道:“见过大人,在下田丰田元皓,此乃吾至交好友沮授字公与,此地已是冀州中山地界。吾二人此番北上乃是因为先父新丧,父亲大人的遗愿便是落叶归根,埋入雁门祖坟。吾二人亦知山中劲道匪患猖獗,便在巨鹿寻得了一只北上雁门营商的大商队,随大队人马一起出发,不想行至此山中,竟遇到了黑山贼首张燕,这等匪类竟如此猖狂,连数百人的商队也敢劫掠,真是肆意妄为,罪不容诛!”
(关于沮授的字有许多说法,有的认为他字公与,又有人认为他字则注。故於魏志武帝纪沮授字则注“沮音菹”,犷平字则引《续汉书郡国志》注“犷平县名属渔阳”,甬道字则引汉书“高祖二年与楚战筑甬道”,赘旒字则引公羊传,先正字则引文侯之命,释位字则引左传,致届字则引诗,绥爰字、率俾字、昬作字则皆引书,纠虔天刑字则引国语。这是对裴松之受诏为注的一些解释,其中“故於魏志武帝纪沮授字则注‘沮音菹’”只是说明沮和菹同音,结果被后人误传沮授字“则注”,所以是错误的。
而古代人取“字”,字和名,是相关联的;沮授,姓沮,名授,而“授”的本义就是:给予,央视的《三国》里说沮授的字是:公与,而古代“与”和“予”相通,是很有道理的。
而“故於魏志武帝纪沮授字则注‘沮音菹’”是说沮授的沮字的则注是”沮音菹”,所谓则注就是注明的意思,所以我的浅见则注应为误传,沮授字就用公与吧。)
刘和在听到两人是沮授田丰时,就已经心里乐开了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天有眼,直接把两个ssr送到了我面前。天授不取,反受其咎。你们是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了,真是一箭双雕,双喜临门哈哈哈哈哈哈。”
系统这时也来喜上加喜“叮,任务已更新。”
“任务一:完成诺言,寻找张燕并将其剿灭或收服。取回张世平与苏双的被劫货物。奖励:赤兔。简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一句古语,意思是人如吕布,马如赤兔。比喻非常出众的人才,万里挑一。出自《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也有武将里吕布最强,战马里赤兔最强,非常简单的互文修饰手法。只不过这个世界有了宿主,最强的武将是否仍是吕布尚未可知。”
“任务二:令沮授效忠。奖励:精铁锁子甲。简介:我国古代锁子甲记载最早见于《晋书·吕光载记》,前秦大将吕光在讨伐西域时遭遇了穿戴这种铠甲的“狯胡”骑兵,史载“铠如连锁,射不可入”。因为其较为轻便柔软往往能成为高级将领的贴身护甲,明代兵书《武备志》记载锁子甲“枪箭极难透伤”。明代方以智的《通雅》中也记载“锁甲五环相互,一环受簇,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
“任务三:令田丰效忠。奖励:霸王枪。简介:传说中项羽神兵霸王枪,据说霸王枪是江湖上独一无二的一杆枪,长一丈三尺七寸三分,重七十三斤七两三钱,枪尖是纯钢,枪杆也是纯钢。它的尖若是刺在人身上,那人固然必死无疑,就算被枪杆扫中,也得呕血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