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书院

鸿儒书院

鸿儒书院

东汉末年。庐江郡。巢湖西南有一座小山坡名叫仙姥山,著名的鸿儒书院坐落在这里。此地东临巢湖,西濒淝湖,山上有茂林修竹,清泉深潭。在波光粼粼的湖面,阡陌交通的水田,浓荫斑驳的树丛间行行白鹭或飞或栖,net夏时节,杜鹃如火,绿叶如玉,浅滩上的牛羊、湖中的白帆以及酬答的渔歌、琅琅的书声、啁啾的鸟鸣等共同编织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置身此地,使人暂时忘却乱世纷争的历史背景。

书院有一个先生姓乔名烨,他曾拜朝廷议郎,是原太尉乔玄的堂弟。乔烨xìng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虽历高官,不以官爵私亲,为官清廉。乔玄因为看到国政衰弱,而自己无能为力,遂称疾免官,临走前叮嘱乔烨要忠于职守,如果尸位素餐,不如罢官回乡。乔烨深受鼓舞,他敢于针砭时弊,大胆直言。一次,在朝堂上,他不怕得罪“十常侍”,向灵帝痛陈积弊:“宫中奢靡之风rì长,妃子及大太监过生rì往往破费上百两黄金,宫中rì常采买漏洞很大,经办人员从中克扣,雁过拔毛,宫中买一匹布竟然比外面贵3倍,rìrì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国库岂不亏空?!税收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苛捐杂税已经激起多地民变,本来军饷就少,加之军官克扣钱物,前线士兵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丧失战斗力。眼下正处于乱世,更应减免税收,收拾民心,岂能加重赋税!”十常侍反唇相讥,诬乔烨本末倒置,税收加重的原因在于黄巾军作乱——为了安定天下,朝廷招兵买马,缴伐费用陡然增加,不得不加征税收;并且诬告乔烨与黄巾军暗通款曲,罪当灭门九族。孔融等力保乔烨,用右手食指指着朝中大臣们,义愤填膺地说:“你们这些衮衮诸公,锦衣玉食,为保全自己及家人xìng命,不为国家分忧,苟且偷生,乔公不顾身家xìng命,忠言直谏,现在遭此横祸,竟然没有人有胆量为他伸张正义!你们为什么不呐喊,你们为什么不声援!”孔融双眼圆睁,shè出鄙视和愤怒的光芒,许多人见了心惊胆寒,羞愧无比,纷纷跪地,齐声为乔公求情,请求皇上念他多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饶他一次!于是皇上收回灭门九族的成命,将乔烨贬为庶人,永不叙用。乔公早就听说庐江郡风光优美,文风昌盛,特别是文翁故里舒县,尊师重教之风甚浓,准备举家迁往那里。但是乔夫人和儿子不愿离开京城,因此,老乔一人孤苦伶仃,水6兼程,到了舒县。由于盘缠不多,只好买了一张纸,画了yīn阳八卦,摆了个卦摊,为人算卦。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算卦的人越来越多,闲时,他还同人家摆龙门阵。由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众人听得如醉如痴,天sè很晚都舍不得离开。城里有一个郎中,名叫张叶青,早年丧妻,收养一个女儿,名叫蕙云,二十出头,至今没有婚配。张叶青觉得乔烨很有学问,一打听,原来他当过议郎,与之促膝交谈,觉得乔烨视野开阔,博学多才。张郎中欣赏他做人的风骨、做官的气节,也同情他的遭遇,乔烨敬佩张叶青的医术人品。一来二往,rì久天长,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蕙云经常津津有味地听他们谈古论今,觉得乔烨才华横溢,渐生爱慕之心。张叶青觉察出蕙云的心思,于是试探乔烨,乔烨知情后,诚惶诚恐地说:“蕙云姑娘通情达理,相貌倾城,是个难得的女子,可是我与她年龄相差近2o岁,不敢耽误令爱的青net。”张叶青听在心里,就婉转地向蕙云转达乔烨的心声。蕙云听了,嗔怪道:“想不到乔先生博学多才,谈及婚姻,心里竟然逾越不了年龄这个藩篱,未免俗气了些。”张叶青一听,心里有了底。向乔烨暗示了蕙云的心曲。乔烨一听,很是激动。此时,他已在著名的鸿儒书院谋到一个教职,说起鸿儒书院,不能不赘述几句。西汉时舒县有个人姓文,名党,字翁仲,景帝时任蜀郡太守,他在蜀地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在城中设立学校,培养人才,曾选拔郡县小吏1o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学成归来后教授学子。景帝知道后嘉奖了他。文翁兴学开了州郡县设立学校的先河,此后,各地以此为榜样,纷纷兴办学校。后来文翁回乡,看到家乡教育落后,于是兴建了鸿儒书院,从蜀郡等地聘请优秀人才,来书院传道、授业、解惑,后来,崔寔、马融、张衡、边韶、延笃、蔡邕等名流硕儒都来过书院传经送宝。乔烨身为落魄之人,为能获得鸿儒书院的职位感到十分荣幸。

书院掌门人颜群对乔烨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yín的风骨大加赞赏。乔烨托颜群做媒,他一口答应,说:“俗话说叶落归根,明年我要回乡养老了,书院将来要靠你支撑。”乔烨想要推辞,颜老先生摆了摆手,没让他说出来。经颜老先生出面撮合,乔烨同蕙云喜结良缘。大婚之rì选择在书院奠基纪念rì,颜老先生亲自主婚,远近名流都前来恭贺,婚礼既简朴又热闹。婚后没几rì,乔烨就全身心投入教习研讨等事务之中。蕙云悉心cao持家务,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家里充满温馨气息。第二年,蕙云产下一女,取名乔涟,第三年,又产下一女,取名乔漪。张叶青高兴得合不拢嘴,常常过来照顾两个孩子,将生意交给侄儿张蔷打理。蕙云一有空就帮父亲上山采草药,可是有一次,因为雨后石滑,不慎坠入悬崖。噩耗传来,乔烨几乎要疯了,他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披头散在雨中狂奔,张叶青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外孙女失去母亲,心酸不已,回去后不久,也中风而死。乔烨连失两位亲人,情感遭到重创,情绪十分低落。他强撑病体,掌管书院。一晃,5年时间过去了。这是一年的年尾,先生和学生们放假回家,乔烨正在屋内看书,突然,大乔和小乔跑过来对他说:“爹,外面有一人在大哭!您快去看看。”乔烨随两个女儿出去察看究竟。出了书院大门,向前走了百步,看见前方躺着一个人,一位2o多岁的女子跪在旁边,失声痛哭。乔烨到了跟前,现地上躺着一位老年妇女,闭着双眼,脸sè苍白,看样子已经死去。年轻女子一看来了人,一把抱住乔烨的双腿,哀求道:“先生,我叫张晗,我的母亲已经病死,我是个外地人,孤身一人,身无分文,求求您出钱将我母亲的尸体埋葬,好让她入土为安,我一辈子报答您的大恩大德。”乔烨一听,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扶起姑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在此地举目无亲,帮助你安葬母亲,是我应该做的,快快请起!”

姑娘一听,停止哭泣。乔烨立即上街请人到书院里搭建灵棚,将尸体抬进去停放三天,然后出面赊了一口棺材,将尸体入殓,按舒县习俗,在棺材里放入两个木偶,然后雇人将死者安葬在书院附近——一来,那块土地属于书院的地产,与外界没有瓜葛;二来,乔烨考虑到“慎终追远”,母亲新逝,张姑娘必然要守墓,如果墓地太远、太偏,一个姑娘家不安全。张晗含泪问乔烨:“先生,俗话说入乡随俗,不知你们这里兴不兴‘做七’?”乔烨开始没听明白,过了一会儿问道:“是不是每隔七天祭祀一次,‘七七’为‘断七’?”张晗点点头,乔烨沉吟道:“舒县目前还没有这个风俗,你想做的话,我去请道士。”“不不,先生,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母亲有知,应该含笑九泉了。”其实,“做七”不是儒家的丧葬礼仪,再说当时还没有成为舒县风俗,所以乔烨没再坚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多情周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多情周瑜
上一章下一章

鸿儒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