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双收

名利双收

胡氏活了五十年,所受的憋屈加起来都没有今日多。然而,即使气得心肝肺一起疼,还得死死忍着,不能发作。

林大郎年轻气盛,忍不了。

想到父母被殴打的遭遇,想到自己“四脚朝天”的屈辱,他语气不禁加重:“大姐姐,祖母此番过来全然是为了你的名声着想,你不仅不知感恩戴德,还如此目无尊长,枉你在官宦人家服侍几年,竟半点礼义规矩都没学到!”

林悠然轻笑一声,看傻子似的瞅了他一眼,没有搭话,转而夹了块五花肉送到嘴里,缓缓咀嚼。

嗯,白肉肥而不腻,瘦肉精而不柴,薄薄一片入口即化,唇齿间留有马齿苋的草木香,叫人吃了一片顾不得矜持,又要去夹第二片。

林大郎满面通红,他从生下来就是林家最受重视的存在,入了县学后全村人都巴结他,哪里被这样轻视过?

一时间,酸儒的架子也不顾了,跺脚道:“既然大姐姐连名声都不顾了,那林家也不必再为你奔忙,祖母,我们走!”

林悠然毫不在意地挥挥筷子,说:“慢走不送。”

林大郎气得差点再次四脚朝天。

他的悲哀就在于到现在还没认清形势,不是林悠然上赶着林家帮忙澄清流言,而是林家不得不恳求林悠然拿出证据,平息这场闹剧。不然,孙家不可能放过赵氏和林二娘!

胡氏压下喉间的腥甜,好声好气地对林悠然道:“吖吖啊,你看咱们全家老少都过来给你低头认错来了,你是不是也该退上一步?”

林悠然嗤笑:“祖母可别这么说,一来,我没瞧见‘全家老少’都低头认错;二来,我一个小辈,也担不起这个……”

她笑了一下,目光犀利地看向胡氏,道:“除非,祖母是想给我扣个‘逼迫长辈,不孝忤逆’的罪名。”

胡氏小心思被戳破,暗自咬咬牙,开始耍不要脸:“你要实在气不过,祖母替二娘给你磕头,成不成?”

说着,就要跪下去。

林悠然稳如泰山,许氏却坐不住了,连忙扶住胡氏,转而劝道:“吖吖,快别跟你祖母撒娇了,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趁此机会说出来,可好?”

林悠然知道许氏是怕她被扣个“不孝”的帽子,胡氏现在不说什么,将来找机会翻旧账。只是,她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看着胡氏一脸慌乱的模样,林悠然不禁叹了口气,妥协道:“成,既然我阿娘开口了,咱们就来谈谈条件。证据我有,就看祖母想拿什么来换了。”

胡氏忙道:“让二娘那丫头当着全家的面给你敬赔罪茶,成不成?”

林悠然冷笑。都到这份上了,胡氏还在跟她耍小心眼,决口不提赵氏,只拿林二娘说事,还真是一碗陈年老绿茶!

她没恼,反而慢悠悠倒了一碗苦荞茶,道:“祖母也看到了,我家喝惯了苦荞茶,不缺二妹妹那一盏。祖母若诚心想讲条件,不如说点实惠的。”

“难不成你还妄想着搬回大宅?”胡氏惊疑道。

“不,我现在想要后院那三组新屋,一砖一瓦都得是我的。”

胡氏一听,猛地拔高声音:“你好大的口气!也不怕住进去撑死你!”

林悠然把茶碗一放,厉声道:“那是我阿爹用命换来的!鸠占鹊巢的人都没撑死,我这个当女儿的岂会死?若我阿爹知道现在里面住的人一心想毁掉她女儿的名声,纵使淌过地府奈河,都会替我讨回公道!”

她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一字一顿,叩击着每个人的心。

许氏捂着脸,压抑地哭了起来。

胡氏等人却遍体生寒,仿佛真的看见了林老大的鬼魂。

胡氏自然没有答应,在旁人的搀扶下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然而孙家那边一直施压,赵氏和林二娘出门被指指点点,甚至林大郎学中的同窗都写信问起,胡氏终于耐不住了。

她请了豆腐坊的近邻、柳福娘的母亲刘娘子从中说和,打算稍微给点蝇头小利,把林悠然忽悠过去。

刘娘子却是个通透人,表面应下她,实际满心偏向林悠然,还暗搓搓帮林悠然出主意。

林悠然放出话去:“祖母若不想让我们一家三口搬回大宅,那边让我把那三组新屋拆了吧!”

总之一句话:“我阿爹用命换来的一砖一瓦,就算拆了也得是阿娘和我们姐妹的!”

拆自然是不能拆的,一旦这样做了,拆的就不是屋子了,而是林家的脸面!这件事会成为十里八村儿笑料,祖祖辈辈流传下去。

最终,胡氏实在没办法,只得变卖家当,东拼西凑,头发都掉光了,才勉强凑出足量的银钱,折合给林悠然。

这也正是林悠然真实的目的。

她才不会搬回林家大宅,更不会真的去扒砖头,说到底就是为了要钱。

姓林的一家老老实实待着,别打扰她们母女的生活还好,但凡她们主动招惹,她定然叫他们脱一层皮!

经此一事,不知道是林家大宅那边见识到了林悠然的厉害,还是那些心里有鬼的人害怕林老大跳出坟头报复,总之,彻底安生了一阵,路上遇见了都躲着林悠然走。

这是后话。

眼下,林悠然一手拿钱,一手把澄清流言的证据拿了出来。

是一份雄州官府出具的放归良籍的文书,一五一十地写明了当初林悠然被卖为奴的原因、这些年在李家的行事作风,还有她被放归良籍的原因,特别注明“舍身救主、巾帼英豪”。

林三娘的及笄礼上,村民们争相传阅,连连惊叹。

“这还盖着官府打印呢,假不了!”

“诶呀,原来是救主有功!”

“看吧,林家大娘是正正经经被放归良籍,那些乱传流言毁人名声的,真是丧了良心!”

这话一出,热闹的堂屋陡然一静。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流言最初是从林家自己人口中传出来的。

村民们早就注意到了,赵氏和林二娘一直没露脸,听说是被关进了林家宗祠,三天三夜不能吃饭,还要为族中打扫半年猪圈!

为了缓解尴尬,有人问起:“吖吖当初是因何事救了主家?”

“出门上香,天黑路滑,不慎惊了马。”

林悠然故意没提辽国细作和坠入冰河的事,一来是顾及李娘子的名声,二来涉及到宋辽盟约,一不小心就会大祸临头。因此,各种细节她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好在,也没人追究,大伙很快又吃吃喝喝热闹起来。

这场及笄礼是胡氏特意为了澄清流言办的。

林三娘是四房孙氏的大女儿,原本还有大半年才满十五岁,孙氏硬生生趁此机会办了,说白了是为了讨好孙氏。

今日,孙氏带着两个女儿从娘家回来了,孙婆子和六个儿媳妇也来了。胡氏放下身段,百般讨好,都没让孙婆子露出个笑模样。

直到林悠然的出现。

她给林三娘准备了一份及笄礼,一件从雄州带回来的绸缎衣裳,一份软糯香甜的“女儿糕”。

女儿糕做起来费事费力还费钱。

林悠然特意托人去县里买了糯米粉、白糖并桂花干、蜂蜜等物,紫薯、南瓜这个时代没有,她便用北瓜、山药代替,再加上她自己试验出来的藕粉和茯苓霜,才做出这份改良版的“女儿糕”。

成品如同麻将一般,一层叠一层,每层用的是不同的材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吃起来也是不同的口感。

北瓜香甜软糯,山药绵软清淡,糯米粉和藕粉则带来弹滑奇妙的体验,再夹上一层珍贵的茯苓霜,说是“贵族糕点”都不为过。

林悠然缓缓讲述——

“李娘子的生母是南边来的,在她家乡女儿中秋回门时家里就会做这种糕点,让她带去婆家,彰显娘家人对女儿的重视。”

“后来李娘子把这方子带去雄州,官家娘子们瞧着颜色鲜亮,口感又好,便常常用在及笄礼上,盼着小娘子们平安顺遂,一世无忧。”

实际上,原话是“觅得佳婿,子嗣绵延”,但林悠然觉得这并不是对女孩们最友好的祝福,所以暗搓搓改了。

林三娘被孙氏教养得极好,知书达理,文文静静的,此时捧着这一碟粉嫩软糯、层层叠叠的女儿糕,难得露出几分活泼。

“这是阿姐自己做的吗?这等精致模样,叫人怎么忍心吃!”她叫的是“阿姐”,而不是稍显生疏的“大姐姐”。

林悠然笑笑,做这份糕付出的心力都觉得值了。

她之所以特意准备礼物,其实相当于变相感谢孙家人。如果不是孙婆子太过给力,她和林家大宅的这场角力可不会如此轻松地大获全胜。

有趣的是,孙婆子竟也十分欣赏林悠然。

面对胡氏绷着一张脸的她,此时笑盈盈地把林悠然拉到身边,说:“好孩子,当年柳姐姐还在时我就同她十分要好。如今我瞧着,你不仅长得像她,这胆识魄力竟是比她还强!”

她口中的“柳姐姐”就是原身的亲生祖母,柳氏。

林悠然温婉一笑:“姥姥过奖了,若祖母还在,想来会让我以姥姥您为榜样。”

这声“姥姥”是随着林三娘叫的,孙婆子一听就乐了,拉着林悠然的手连连夸赞。

孙家这边展露笑颜,今日宴席最大的危机就解除了,席上气氛顿时热络起来。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博陵郡公来了!”

林悠然扭头一看,只见赵惟谨穿着一身青色便装,腰间束起,如同寻常百姓一般,不带任何装饰。即便如此,他在人群中一站,依旧是鹤立鸡群。

乡民无不纳罕——林三娘的及笄礼,堂堂郡公为何大驾光临?难不成……是看上林三娘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上一章下一章

名利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