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造船业的起航(上)
而现在的民用造船业,尤其是万吨运输船还只存在于图纸之中,连大型柴油机的制造现在都在研发之中,还没与大家面世呢。
国内造船业的真正的崛起还是要在76年开改以后,那时候,咱们正好跟西方处在蜜月期,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开始进入国内,当然了咱们还是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年代大家,包括各个厂子拼命地挣外汇了,因为没办法,咱们的工业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技术那是非常落后的,没有外汇啥也买不到,就是利用这个空档,咱们引进了一大批的工业技术。
像坦克的l7105毫米火炮,汉斯的发动机技术,一直到王洛穿越过来之前,99a的1500马力坦克发动机技术都是利用的此项改进型发动机,还有直升机技术,以及利用毛熊分家之时弄来的导弹发射车,船用汽轮机等等。
后世年青一代军迷只看到了咱们的各项武器装备层出不穷的出现,殊不知,那是一件件衬衣,一双双皮鞋,甚至一件件的小商品外汇购买,是在勤劳的农民工,打工妹的手里变现来的,一些专家大概忘了农民工,打工妹的辛勤付出,在网络上胡说八道,他们有今天的生活,安逸的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指点江山,大概忘记了是这些人的付出给换来的,简直是白眼狼,忘恩负义。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作者有多说了几句题外话,但是在这里真的不吐不快,咱们要记住他们的辛苦。
话回正题,后世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我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一,殊不知,这份第一那真是来之不易,举个例子,咱们造船业与国际正式接轨的“长城号”吧,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造船业,正值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1980年5月,dl造船厂承接了由世界船王包船王家族投资的“长城”号的建造合同。
合同谈判首先从技术上开始,仅《技术说明书》,就有足足三大厚本,除了主机、辅机、舱室、厨房,发电机、污水处理系统、通讯设备、吊车等等,甚至细致地包括管系、缆绳、锚链、扶梯、船员床铺等,就连床铺上的壁灯、床铺下的鞋柜等,必须统统要有技术说明,在技术说明书里还提出了该轮的各项性能标准,涂装要达到瑞典sa2.5级,建造工艺采用小本子jsqs标准,管系采用小本子的jis等20多项国际规范和标准,眼前出现的这一幕着实让我方参加谈判的代表应接不暇,一时难以应对,更难的是我们手里没有资料,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困难,进展缓慢,当船王的弟弟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提出委派他的技术顾问负责指导技术,谈判介绍相关资料谈完了《技术说明书》接下来又谈交货期、违约赔偿等。
后来终于正式签订了“长城”号的建造合同,合同规定1981年11月交船,优惠期1个月,价格为1218万美元。
此前我国建造的船舶设计标准,大都是从毛熊那里沿袭下来的,或是按照华夏的标准来设计的,与约翰牛劳氏标准,完全是两回事,而“长城”号,完全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建造,所以,从人的观念,到设计、规范、管理,技术、设备、操作、施工等方面,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设计工作是船舶建造的关键环节,负责“长城”号设计,是由当时经验最为丰富的上海708所,他们设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和“向阳红10号”科考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们设计的打捞救生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里云集了,国内众多的知名船舶设计大师。
我们对飞速发展的航运,和造船领域内新的规范、标准,几乎一无所知,忽然之间,要求设计人员,全部采用新的规范和标准,确实有些难度,经过努力,4个月后,他们拿出了整个设计图。
在这么短的周期内,做到资料图纸一应俱全,对于一种新型船的开发设计来说,不仅国内没有先例,就连技术发达的造船强国来说,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所里动用所有的人,查资料、找规范,通过外国的亲戚和朋友,不惜一切找资料,收集完资料后,让英文好的人,通宵达旦地翻译资料,提供给设计人员,就这样,技术人员还在这边挑灯夜战,而远在千里之外的dl造船厂那边,已经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
根据合同规定,船厂必须要在18个月内交船,否则,每超1天,就要罚款4500美元,超期150天,船东就可以弃船,一切经济损失由卖方赔偿。
时间紧迫,船厂必须争分夺秒,夜深人静时,技术部门制图室的灯光还亮着,车间里制造分段的工人们,手里的焊光,依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
面对第一条按照国际规范建造的船,建造方法自然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从结构设计、设备安装,甚至每一个部位的检验,都要严格按照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规范不熟悉,质量要求高,交工期限短,全厂职工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对照新规范提出问题380多条,并针对每个问题制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落实在每个人身上,为了确保按合同期限交船,计划科编制了详细的安全生产技术,准备进入日程表。
为了顺利交船,船东专程聘请了一位约翰牛的专家,他的名字叫爱伦,是船东包玉星全权委托的验船师,由于检验规范与此前不同,尽管工匠们,比以往更加小心翼翼,到爱伦那里还是被要求返工。
鉴于此,有关方面想聘请专家来现场作技术指导,可一询价,要30万美元,经过研究决定在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中间组成攻关小组,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试验,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掌握了高超的切割工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