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练拜师
()不周山下,王宇看着这擎天柱般的山峰。
自从出了部落以后,王宇一路仅凭双腿一步一步的向着不周山方向前行。用了百年时间才步行到了不周山;期间翻越了无数大山;也斩杀了不少妖兽和凶兽。百年时间王宇的见识增加了很多,盘古塔内也收藏了不少仙草灵根。
站在不周山前,看着高耸入云的不周山,不禁暗暗惊叹不周山的雄伟。当年盘古开天身化洪荒,这不周山却乃盘古脊柱所化。王宇刚到这山前时便有一股庞大而厚重的气势扑面而来,这是属于盘古的威压,可惜随着时间的改变这股威压会慢慢地散去,不然巫妖大战时共工如何能将其撞断。
王宇顶住压力一步步的向着山上行去。前期的路程还很轻松,可是随着登的高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当快要登半山腰处时却再也顶不住压力,于是王宇便盘膝运功修炼。
接下来王宇便用这不周山的压力锻炼肉身和元神。
时间在登山和修炼中慢慢度过。万年、王宇用了万年的时间才登上了不周山顶峰,万年时间王宇就凭着双脚一步步的顶着压力前进着。顶不住压力是就修炼一番,修炼结束继续前进。如今的王宇肉身盘古炼体诀已经达到了四转的巅峰随时可能突破到五转,而元神修为也已突破到太乙金仙。从山顶到山脚王宇一路走来也收获了不少天材地宝,甚至还寻得两株星辰果树;星辰果树两千年一开花、两千年一结果、再两千年方可成熟,每次可结星辰果三十六枚,虽比不得人生果却也不比王母那六千年蟠桃差,已经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先天灵根了。不过从山脚到山顶王宇一路行来却一件灵宝也没遇到。至于传说中的葫芦藤和芭蕉树更是影子都没看到。
王宇站在不周山顶看着无边的洪荒、看着那连绵的山脉、看着那青松翠柏、看着这前世传说中的仙家景sè,回间自己如今也是一仙人了,前世的种种似梦似幻,如今既然让自己来到这开天之初的洪荒,那么就让自己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给后人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景仰。
顿悟,这是很多人向往的机遇。王宇的一朝顿悟虽然修为上没有太大的提高,不过却使自己以后的求道之路平坦了许多。
天还是那天,云也还是那云。不过心境不同看到的也不同。之前的王宇虽然身在洪荒,可是却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局外人,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如今看开了,自然就不同了,山还是那山,可人却已不是那人。
王宇在不周山万年修炼,而洪荒却慢慢的热闹起来。王宇一朝顿悟后便下了不周山,下山后现洪荒的生气多了很多。三族大战时同样损失惨重的洪荒百族都已慢慢出世,洪荒慢慢的又不在平静。一些实力强大的妖族已开始占山为王,而一些洪荒大能也都已慢慢的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下了不周山,王宇一路向东。
昆仑山下,王宇看着这充满仙韵之气,仙禽异兽嬉戏于山间,轻松翠柏甘霖雨露相照映,奇峰林立、雄奇险峻;异石密布,生动神韵;飞瀑高悬,流水鸣琴;烟云浩渺、气象万千。即使在洪荒也是少有的仙山,不禁感叹三清的气运浑厚。
昆仑山顶部,三座大殿前一颗仙杏下却有三人盘坐于蒲团之上,看样子应该是在论道。那仙杏正是那后世造就哪吒八臂、雷震子风雷双翅的先天灵根,乃先天十大灵根之一。而那蒲团之上的三人,一是白白眉白须的老翁、一乃华贵的中年、最后乃一身黑衣的青年,想来就是那三清了。
却说三清正在论道,忽然,心有所感,三人各自推算起来,修道之人对与己相关即将生的事情都会收到一点天道提示。
三清各自推算了一番便相继得到了结果,却是通天最先得出结果,之后便老子和原始;这不是通天的推算之道比老子和原始强,却是此事与他最为有关,所以更容易推算得出。
“却是与三弟有师徒之缘”得出结果后老子开口到。
“正是如此,如此二位兄长在此等候片刻,吾去看看是否当的我三清门徒”
“三弟且慢,还是我等同去,如若此子可以收得便是我三清徒,还是吾等三兄弟一同前去看看”
“如此便请两位兄长同去”
此时的三清还没什么分歧,兄弟感情还是很深的。
却说王宇一边缓慢的步行上山,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不时的出几声感慨。刚走到半山腰,便见老中少三人仙诀飘飘,从山上驾云而来,片刻便落至自己身前。
对于老子三人知道自己前来拜师王宇一点不觉得奇怪,如若不知那才叫奇怪。
“王宇见过三位前辈”见三人到来,王宇急忙上前俯身行礼。
王宇行完礼却见三清在哪掐指推算,想来在推算自己的根脚吧。
“好、好、好啊,盘古正宗,正当为我三清徒,三弟却是好福缘,得此佳徒啊”老子推算完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原始此时也是一脸羡慕的看着通天。
通天点点头上前说到“王宇,吾乃盘古元神所化三清之上清通天,你可愿拜我为师?”
王宇来的目的便是拜通天为师,如此哪有不愿意的。“弟子王宇,见过师尊”王宇说着上前给通天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为师定不会辜负你的资质”通天也激动的上前扶起王宇说到。
昆仑山顶部那一棵仙杏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yù,以观其妙;恒有yù,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只听老子将自己的大道体悟缓缓道来。老子对道的体悟加上他对盘古的传承,所讲之道自然不凡。虽未有圣人讲道的地涌金莲,却也是靡靡大道之音,边上的王宇从老子一开讲便沉浸太清大道之中,闭目参悟,时而欢愉,时而悲苦,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夫天地运度,亦有否终;rì月五星,亦有亏盈;至圣神人,亦有休否;末学之夫,亦有疾伤。凡有此灾,同气皆当,齐心修斋,六时行香,十遍转经,福德立降,消诸不祥,无量之文,普渡无穷。夫末学道浅,或仙品未充,运应灭度,身经太yīn,临过之时,同学至人,为其行香,诵经十过,以度尸形如法,魂神迳上南宫,随其学功,计rì而得更生,转轮不灭,便得神仙。......”元始天尊随着太上老君话音,开口讲到。
“大道之宗,万法之祖。运神于虚,包孕万有。行行相相,sèsè空空。只此上下,通幽澈微。秘密玄灵,阖辟之机。虚中涵养,章美于外。细无不入,大莫之载。......”通天教主接着元始天尊所说,讲解上清仙法。
王宇,自听得太清之道便开始沉浸其中,后又得玉清妙法、上清真解。不得不说这王宇悟xìng高绝,根骨不凡,竟能将三清道法融合同修,却也亏得他乃后世穿越之人,深晓海纳百川之道,竟能成功。沉浸道中,王宇不免想到,巫妖大战,生灵涂炭,人族孱弱,到时不知要死伤多少。转念一想,祖巫后土化身六道轮回,虽说有为巫族延续气运之效,但其大慈悲仍让王宇感动不已。又思封神之战,截教不存于世,阐教不败而败,人教无为,神州大地受佛教之念影响甚深,华夏人族血xìng不存,又是一番愤怒、悲叹。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清讲道结束,良久王宇从入定中醒来,其眼中jīng光一闪而逝,想来却是道行大进。
洪荒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距离王宇拜师已过了千万年,千万年里王宇除了返回几次巫族便一直呆在昆仑山上。千万年时间王宇的盘古炼体诀已突破到第五转,他如今的元神修为也已到了太乙颠峰,机缘一到即可正得大罗果位。千万年里老子三人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论道,而王宇一直在边上旁听,三清各有所长,老子善于丹道、原始善于器道、而通天则长于阵道。千万年听道王宇集三家之所长锤炼自身,再加上三清不时的点拨王宇可谓jīng进奇快。现在的昆仑山,三清还是很团结的,再加上王宇是纯粹的盘古jīng血化形,可谓当之无愧的盘古正宗,所以老子和原始对这个三清徒可谓是倾囊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