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豪言
,明末:帝国崛起
贺澜见史可法有些意动,趁人打铁道:“梁将军大军驻于城外,却迟迟未曾攻城,不是扬州难攻,实在是不愿意太多无辜之人死于战火呐。”
“史可法生为明臣,死亦为明鬼,武锐军虽然打着大明旗号,然实为叛逆之军,本官若是降贼,他日有何面目见历代先帝于地下!”
贺澜大笑道:“部堂此言差矣,知道为何我军一路南下,沿途州府能传檄而定否?”
史可法自然知道,但是不说。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甚至为了一己之名,置万民于水火之中,部堂倒是对得起历代先帝,可如何对得起这扬州百姓,对得起这天下万民!
部堂征募大军应者无数,是因为建奴想要奴役华夏之心人尽皆知,故而扬州百姓能与部堂同仇敌忾,为保家护国而不惜此身。
说到底就是为了抵御异族统治而不惜此身,是不想华夏重蹈三百年前之覆辙,是不想自己的妻女成为异族肆意凌辱之对象。
所以本参赞相信,若建奴大军抵达扬州城外,就算能破扬州,也必然会付出难以想象之代价。
可如今……武锐军乃是大明之军,弘光朝和光统朝之战乃是内战,寻常百姓不会想那么深远,他们只知道不管谁胜谁负,都还是大明的天下,而他们依旧是大明的子民,敢问部堂,值此情形之下,谁愿奋不顾身而死战到底。
诚然,本参赞也不否认冯帅或有一天会取大明天下而代之,但那又如何?
大明难道还能山河万代,传上千秋万世?
部堂乃是大明重臣,自然知道大明王朝已然到了积重难返之地,宗室豪强,军备废弛、吏治腐败、经济崩溃等等这些都是压在大明身上的巨石,皇位上的帝君没有本事挪开这块巨石,那么被活活压死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三百年代有王者出,冯帅便是天下的王者,若是能建立新朝,与民休养生息,整饬吏治,打击豪强,让国泰民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难道不比黑暗腐朽的大明末世强上一万倍!
做大明王朝的忠臣孝子也得分分时候,为了所谓的忠就枉顾这天底下万万计的寻常百姓,请问部堂,这样的忠有何意义!
冯帅说个,身为帝国统治者的崇祯皇帝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却只敢对小民下手,而且是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去下手,而对于那些家财万贯的巨室、宗室、权贵还有千千万万为富不仁,祸害民间的豪强置若罔顾,不管是心慈手软也好,魄力不足也罢,他崇祯就算不是昏君,也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若是崇祯肯下狠手,大明何至于因为财政破产而去劫掠百姓,若能给万民哪怕一丝活路,谁又愿意揭竿而起,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冯帅说了,新的王朝在旧有王朝的废墟上诞生,一开始的时候必然是欣欣向荣,但时间久了,王朝延续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强力人物进行改革。
比如本朝的张居正,张居正虽说威凌君上,但是在他主政的十年里,大明朝的改变有目共睹,就算不敢说一扫积弊,但是种种举措只要能延续下去,大明至少不会自崇祯而亡国都!
这样的朝廷可还有一星半点的希望,这样的朝廷到底是不是社稷之福!”
史可法满腹经纶,然而在这一刻,却是半字难以出口,因为他知道,就算舌灿莲花,说到底也不过是无理辩三分罢了。
贺澜拱手道:“在下言尽于此,部堂如何选择请自便,明日一早,扬州若不开城,我大军自会强攻,扬州百姓因此战而陷于战火,皆部堂之罪哉。”
说完这句,贺澜告辞,该说的多说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是气节但更多的是愚蠢,他相信,史可法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史可法没有起身相送,而是就那么直直坐在大椅上,目光已然陷入呆滞。
“父亲……父亲?”
史可法惊醒过来,看了眼义子问道:“怎么了?”
“黄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史可法长叹一声。
很快黄得功就在史德威的带领下进了书房。
“末将黄得功拜见督师。”黄得功一丝不苟的拜见行礼。
“虎山呐,坐。”史可法招呼了一声,待到黄得功坐定,这才微笑道:“当初李自成入山西进逼北京,先帝下诏天下兵马勤王,各驻地总兵,将军们要么以各种理由推脱,要么就是缓缓而行,存心是想要看着李贼杀进京城,酿社稷之祸,只有虎山你领兵急进,只可惜还是差了那么一步呐……”
“督师,末将……”黄得功想起往事,不由一阵伤感。
史可法微笑压了压手道:“虎山这些年征战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天下人皆知虎山忠义,无需多言。
本督师将虎山安排在城外,本意是和扬州护卫犄角抵御建奴南下之军,然而没想到,建奴没等来,却把冯恺的武锐军等来了,在虎山眼里,冯恺如何?武锐军如何?虎山能堪一战否?”
黄得功苦笑道:“督师说末将战功赫赫,可要是更冯恺比起来,末将的战功委实不值一提,在末将看来……
冯恺此人是大明忠臣还是乱臣贼子不重要,从战将的角度来看,此人能在潜伏入成都,一举拿下蜀王府,并借蜀王之名厉兵秣马,仅仅用四年时间就锤炼出这么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军,论练兵之能,末将远远不及。
武锐军之强,世所罕见,此乃天下共识,败张献忠,逐李自成,威建奴之军,战绩彪炳,实乃天下第一强军,末将有自知之明,自不敢相提并论。
不过末将忠义之心长存,只要督师一声令下,那武锐军大营便是龙潭虎穴,末将也敢奋身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