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采访与台北观光

第二十章 采访与台北观光

香江12月的清晨,空气湿润微凉,几声清脆的鸟鸣,试图唤醒这座国际大都市日常的繁忙。

从浅水湾向新界大屿山赤鱲角行驶的丰田Alphard内,助理小哥将口中的虾饺用阿华田送下,犹豫的拿起陈真那份早餐,霍文希示意把其中的粢饭团递过来,剩余的西多士、肠粉都归他。

迷迷糊糊的陈真,当然不知道他要一路空腹到机场,这会正犹如一滩烂泥,萎在后排座位里,于梦中吐槽刘得华。

《暗战2》“杀青”有机会休息的陈真,每天不到日晒三杆绝不起床,甚是珍惜美好时光。

因为12月13号他又要被杜淇峰、韦佳辉征调,突击拍摄新春喜剧《呖咕呖咕新年财》。

这次仍将饰演刘得华的小弟“天真”,一名新入职的计算机工程师;同时参演的还有,刚刚洒泪而别的“高级督察”刘清云、以及郑伊建的女友梁永琪。

这部影片的报酬是100万港币,目前唯有陈真的“恩主”杜淇峰,才能享受如此人情价。

车上霍文希与助理小哥,开始聊工作方面的问题。

首先普通话,因为陈真五月去内地,参演央视的合拍剧已成定局,所谓试镜也只是走流程,所以身为助理一口广东话会显得有失礼貌。

其次行为举止,陈真在香江的形象有口皆碑,无论影视圈的叔父辈、还是媒体行的从业者,都对他十分关心与宽容;

但内地的风评却参差不齐,“小流氓”的称呼也被诸多家长提及,所以身为助理需提醒陈真,瓜田李下的事情要注意。

霍文希也是事先点拨下助理小哥,毕竟这也是她看好的人才,不然也不会让其跟在陈真左右。

现在陈真接触的人物层次,在娱乐圈中属于比较高的一类,能够使助理小哥的眼界迅速开阔;

但不足的地方在于,陈真的脾气秉性太过容易相处、生活作风极其独立自理,锻练不到助理小哥的忍耐、适应等方面能力。

但这份差事,很多人打破头都想得到。

“Mani姐,我一直有找老师学习国语,平时与陈真聊天也使用普通话。”

霍文希轻轻点头,对助理小哥的未雨绸缪很欣赏,虽然他经常隐身于陈真背后,但能默默的将每件工作办妥贴,也算勉强对应“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

助理小哥见霍文希的手势,随即喊醒陈真。

“还有10分钟就到候机楼,拿湿巾简单擦下脸,让自己清醒点。”

趁着陈真整理仪表的功夫,霍文希又拿出行程安排,再次给他做起记忆强化。

三人行李简单,办理完值机手续,与同样轻车简从“刘天王”的汇合。

“请问,这次‘金马奖’最佳新人演员、最佳男配角,你对那项最有信心?”

刘得华与陈真无奈对视,又将目光投向身前乱哄哄的50多位记者。

机场方面的工作人员与安保力量立即行动,划出一块临时采访区,他们对类似事件的计划预案、处理经验、应对方式已驾轻就熟。

陈真开玩笑的对记者表示,应该先问刘得华关于“影帝”之争的看法,做事轻重缓急要分清楚。

“请问,这次‘金马奖’影帝,华仔有信心将其斩获么?”就职《亚洲时报》的小姐姐如善从流,引得在场众人纷纷鼓掌。

“刘天王”老江湖云山雾绕的回复不少,可半点干货没有,然后借过记者的录音笔,

重复一遍之前对陈真的提问,像模像样的做起采访。

陈真装出很严肃的表情,经过思考一阵。

“能提名就是最大的认可,至于悬念,还是留到最后揭晓比较好。”

记者们心里都清楚,指望从刘得华、陈真口中套出些劲爆的新闻猛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刘天王”在娱乐圈浮浮沉沉、大风大浪历练过;

陈真属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防守反击的坚定支持者。

陈真有据可查的唯一一次,主动跳出来发声,还是在拍《全职杀手》时,为谢庭锋粤语新专辑《玉蝴蝶》的制作摇旗呐喊。

“陈真,今年取得票房佳绩的两位导演,杜淇峰与周星池,相继缺席本届‘金马奖’,能说说你的看法么?”

陈真下意识看看刘得华,想故技重施,将“刘天王”推上前线。但不凑巧的是,此时刘得华还在回答问题,无暇他顾;如果用“拖”字诀,会表现的不够尊重记者。

硬着头皮,陈真表明自身态度,希望记者们直接去问杜淇峰与周星池,毕竟其他人不管说什么都是臆测;

而且陈真还指望,能继续跟杜sir混饭吃,所以就更加不敢乱讲。

“这届‘金马奖’内地影视从业者异军突起,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问题在香江、台岛是时下热门。

因为之前被香江与台岛,所熟知的内地演员,都是动作巨星,人气跟地位全靠一拳一脚打拼出来,真功夫、硬实力做不得假,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现在内地忽然涌现出一众演技派,冷不防的让香江与台岛很意外。

“这是今天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

“现在我回答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到内地工作过,不了解那边的具体情况,不敢妄加断言。”

“但评委会经过筛选给予提名,我想你们可以翻翻,之前他们的解释发言,说不定会有所帮助。”

陈真手心微潮,耍无赖的回答方式再现江湖。约定好的三个问题结束,刘得华与陈真同诸位记者告别,带着他们的祝福走出临时采访区。

在候机大厅,陈真打电话给郑伊建,跟他讲确实有记者采访,同时认赌服输,等到台岛后请客吃饭。

郑伊建与任达桦,于昨天晚上已经抵达花莲,等陈真9点45分落地,他俩会到花莲机场相迎,然后撇开有活动的“刘天王”,三人利用两天时间去台北观光游玩。

……

“花莲与香港的气温差不多,看来我帅气的厚外套,终究不会登场。”

花莲翰品酒店,陈真将行李放置妥当,与霍文希、助理小哥讲过拜拜,便急匆匆的同郑伊建与任达桦出发冲向台北。

仨人格外放松,因为获不获奖无所谓,所以单纯将这次“金马之行”当作旅游。

踏出车站,仨人并没有选择热门推荐,而是在任达桦,这位隐藏极深的文艺中年导游下,准备漫步于街巷。

青田街,中午阳光的浓度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地面,日治时期曾是台北帝国大学教授的宿舍区,绿荫大道和古木参天提醒着岁月的流转。

沿着车水马龙的金山南路走,在二段203巷往内转,风景变幻,大片的日式宿舍群,仿佛电影里的场景一般,房子没有围墙,仅以七里香作为绿篱。

陈真麻烦偶遇的粉丝,在充满生机的七里香下,为自己、郑伊建与任达桦合影。

三人骑着租来的自行车,从热闹的汀州路转弯,经过五彩斑斓的涂鸦街,来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弯弯曲曲的小径,沿途是绿色林荫,古老破败的旧宅,依山势而建,起起伏伏,错落有致。

临近傍晚时,终于来到陈真最期待的地方,牯岭街。

了解这里是通过一部电影,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主演是张镇。

陈真三人推车缓步进入,孕育台北文学与电影的地方。

在通讯还不发达的时代,文人骚客、剧本作家与书店商社,都齐聚在城南牯岭街到厦门街一带,台北极富盛名的学术期刊《文学杂志》、《现代文学》都在此诞生。

牯岭街60巷到65巷,城南绿带从植物园,蔓延至日式宿舍区,枝桠翻过围墙固执地开花结果,长成片片绿荫,巷内锈迹斑斑的栅栏、晾衣晒被的庭院、售卖杂物的小店,还残留着当年的生活气息。

在郑伊建与任达桦,诧异的眼神中,陈真在此地拍摄好多照片留念,他甚至还打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取景地点。

“那部电影很好看?”郑伊建向任达桦问道,二人看着同粉丝合影的陈真。

“无聊的人才会觉得好看。”任达桦的笑容包含很多讯息,郑伊建撇撇嘴。

“取车出发,去吃东西,带你们到宝藏之地。”任达桦揽着陈真与郑伊建。

信义路永康街,不似夜市那般嬉闹繁华,却也遍布着台北风味的美食小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娱乐少年手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娱乐少年手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采访与台北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