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府试 二

第七十四章 府试 二

府试较之县试,自然更严格一些,点名之前,考生需要到各县的集结点列队等候。

所幸顺天府辖下只有宛平和大兴两县,左右两分即可。

等待片刻,便见学宫门前左右两侧,各有数十人立起一排粗长的竹竿,上挑着写有各自县名的彩色灯笼。

这些灯笼高高挂起,在仍旧是漆黑一片的天色之中,格外显眼。那本来还在寻找丢失物品的考生,这时齐齐仰头看去,然后抱着各自的考篮,朝集结地挤去。

逆着人流,贾璎往右侧写着宛平县的灯笼挤去,只是刚走一会儿,便觉脚下一凉,一只鞋子不知被谁给踩掉了。

此时却顾不上那么多,只得继续往前,终于挤进去后,看着那几个县试时熟悉的面孔,面色有些尴尬的问道:“诸位谁有多余的鞋?”

本来大家只是小声讨论,毕竟在那一排灯笼下,还有县里的柳教谕来回巡视。

听到声音,此时皆是抬目望来,一看是本县案首,这些考生,不分长幼,同时向贾璎行了一礼,口称「师兄」。

这也算科举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童生试虽不在朝廷正式考试之中,但这些规矩已经流传下来。

那半渠书院的三人也在人群里面,此时行完礼,三人小声交谈起来。

瘦高的徐文昌和那圆脸的冯子龙看向最左侧的陈泰,问道:“明卿,这贾璎当真成了官身?”

“消息应该不会有错,你们也知我父亲在兵部任职。”陈泰肯定的回答道。他心中也是颇为艳羡,十四岁的官身呐!还袭了一个四品爵。

这么多天过去,考生中不少有些背景的学子,都知道了这位案首——贾璎的底细。

只是贾璎袭的毕竟是武勋爵位,对于这些文官子弟来说,心态上更多是一种对于蛮夷武勋的鄙视。

而周围考生听明白贾璎的话,都是理解的笑笑,随即各自也是说了起来。“师兄,我鞋也被人踩掉了。”“我的帽子挤掉了。”“我的笔摔坏了。”

听着大家在这互倒苦水,当中一位稍微年长些,估摸有三十来岁的童生,笑道:“在下考了这么多年,也算有些经验,提前准备几双……。”话没说完,有些性急的考生就问道:“多少钱?我买一双!”

那人摇摇头,“我鞋太大,各位穿起来也不合适。”

答完,看向贾璎,“这每年府试既然都有这么多人被挤掉鞋子、帽子,至于摔坏的笔墨砚台更是不知凡几。而考场规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偏偏也不曾看到有考生因此进不去考场,师兄可知是为什么?”

又是自答道:“不过是这些差役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从外面购进一批,拿进来高价贩卖罢了。”

听完,便有热心考生去帮贾璎这些丢了鞋子的人,寻找差役。

不一会,果然领过一个满面笑容,穿着号服,挑着货担的差役过来。

顺着那人手中灯笼的光亮,担子上食品、文具、鞋子、帽子各种大小一应俱全。

询问之下,一双普普通通的布鞋,竟是要价二两银子。

这价钱在外面都能买十双缎面精绣的了。

但规矩如此,贾璎也见多不怪。毕竟他当年在火车上的一碗泡面都能卖二十。大家只好乖乖掏出银子挨宰。

收拾完毕,场面重新安静下来。

贾璎静立一旁,打量着在那灯火下的学宫,这顺天府的学宫占地面积虽是不大,但毕竟作为一朝国都所在,设施条件看上去都是很好。

又过去许久,方见考场开门,那些兴头下去,已经是疲惫不堪的考生,这时纷纷欢呼起来。

宛平、大兴两县考生在各自教谕的安排下分为五组,随着点名,和县试流程相同,只是考场的位置不能随意坐了。

等所有考生进到考场,天光已经大亮。贾璎的座位是七排四号,只能说一般,比不上那独一号的三排六号。

将考篮坐在地上,贾璎拿出包子吃了起来,两三个小时的站立,已经饿的他前心贴后背,手掌都有些颤抖了。

吃完手里最后一块包子,又喝几口冷掉的米粥,考场中的所有考生已经全都坐定。

这时考场大门缓缓关闭,落锁,差役在上面贴好封条。

众考生心中都是凛然,随即又是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府尹大人到!”

场中顿时「稀里哗啦」一片桌椅摩擦声,考生们纷纷起身,共同向着正殿方向恭施一礼。

那位顺天府尹缓步走至殿前,面向正殿方向,给当中的孔圣画像,敬上三柱香,然后带着所有考生再次三叩首。

转过身来,场下考生再次行礼,齐声道:“学生拜见府尹大人。”

“免礼,都坐下吧。”府尹大人的声音十分厚重,极具官威。

贾璎悄悄抬头望去,便见那顺天府尹五旬年纪,国字脸,头戴五梁金顶乌纱,冠前额中饰一金相花,闪闪亮眼,一身赤色三品罗衣官袍,胸前是孔雀补子,更显威严。

堂中的顺天府尹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并没有在意这些打量他的好奇眼神。

缓缓开口道:“诸位考生,本官是顺天府尹陈文子,也是今年府试主考官。想来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知道本官。”

场中鸦雀无声,陈府尹继续,“考场规矩,诸位考生也应该清楚,本官就不再多言。”说到这里,声音更加严肃起来,“若有违纪,立刻逐出考场!”

见镇住了这些考生,陈府尹沉声吩咐道:“发考题!”

早已经等候在旁的官差们,听到命令将装着考题的信封,按序号依次发放下去。

随着考题发完,考场上便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贾璎看着眼前的考题,乃是一长一短两道四书题。

短的是「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语出《论语·颜渊》。

另一道长题则是「春省耕而补不足……,为诸侯度。」,语出《孟子》。

如此搭配,考官的意图自然很是明显,长句考破题,以繁中取简为要;短句重基础,以结构理法为本。

贾璎盯着那道长句,下笔疾书,先在草稿纸上将其补充完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红楼之定风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红楼之定风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府试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