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 救战俘蒋干治闽中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一

五六 救战俘蒋干治闽中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一

却说曹操赤壁大败,被曹仁接应至南郡治所江陵暂歇。

次日,曹操对曹仁说:“吾今暂回许都,收拾军马,必来报仇。荆州托付给你管理,汝可与徐晃保守南郡;吾已派夏侯惇去把守襄阳;合肥最为紧要,吾令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为副,保守此地。但有缓急,当飞报我知。”曹操分拨已定,遂引众及荆州新降文武各官,自回许都。

临行,曹操将一锦囊交付曹仁:“吾有一计,密留给汝。非急休开。若事急打开,依计而行,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

曹操走后,曹仁自遣曹洪前往夺取彝陵。

彝陵守将袭肃系刘璋部将,奉命率三百人马守城,闻曹洪来攻,自料不敌,开门投降。

曹洪据守彝陵,以防周瑜。

且说周瑜赤壁大获全胜,收兵点将,犒赏三军,按功劳薄申报吴侯请赏,重赏黄盖、甘宁等有功将领,教往西山庵后请庞统,去人报说四处寻找,不知去向,只好作罢;教人后寨放出蒋干,邀请入帐。

蒋干进帐施礼:“恭贺公瑾立下如此盖世功劳。”

周瑜说:“若非子翼盗书,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又引荐士元往施索船计,吾计安能成功。论来,子翼功不可没,早已记入功劳薄。”

蒋干说:“些许小功,当拜公瑾所赐。”

周瑜说:“但不知子翼此次过江,意欲何为?难道是恐被曹操识破,徒伤性命吗?”

蒋干说:“此其一也。”

周瑜笑说:“师父评价‘子翼大智若愚,心胸开阔。’曹操必视子翼憨厚若呆,岂有识破之理?”

蒋干也笑说:“师父评价‘公瑾聪慧机敏,只是气量小些。’公瑾如此气量,尚能从蔡中、蔡和不带家眷识破诈降之计;黄公覆不带家属而降,曹操岂不知有诈?实不相瞒,曹操斩杀蔡瑁、张允即已后悔,只是没有说破而已。今番允我再度过江,一是见约定日期即到,却不见黄公覆踪影,让我前来打探消息;而实是想借刀杀人,借公瑾手将我铲除。吾知其谋,假作不知,请求派一心腹做我随从,以便传递消息。否则,蔡中、蔡和已被公瑾控制,黄公覆以携带家属为由更改约期消息如何传递,曹操又怎能相信?公瑾火攻之计岂不功亏一篑?”

周瑜细想蒋干三次过江细节,恍然大悟。

蒋干说:“吾虽在曹营,但老母家小均在江东,更不敢忘与公瑾同窗情谊,分别时相抱而泣,互吐肺腑的情景。”

原来二人同窗三载,非常要好。

临别时,周瑜劝蒋干与他一起留下辅佐刚刚起步的孙策成就一番事业。

蒋干意投曹操,说是多加历练,愿作周瑜内应,以备日后需要时助周瑜一臂之力。

周瑜感激不已,相泣而别。

周瑜回想起与蒋干当年同窗及分别时的情景,看着眼前这个暗助自己憨厚若呆的同窗,顿生别样感觉,教人别寨单独立帐,让其居住,好生招待,等候重用。

这天,蒋干正在帐中看书,忽闻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不禁大惊,慌忙奔出帐外,顺声音来到江边,见江东士兵正把俘获的曹营士兵身上绑上石头,沉入江中。

蒋干询问兵士为何如此,兵士回答说是奉周都督之命,将全部俘虏丢入江中淹死。

蒋干说他去周都督处求情,让兵士暂缓往江中丢人。

当他风风火火赶到中军大帐时,见周瑜正与诸将商议夺回荆州之策。

蒋干直呼:“公瑾,知江边正在杀人乎?”

周瑜抬头看是蒋干:“你说的是杀曹营俘虏的事吧!这是我下的令,岂能不知。子翼来的正好,吾等正议如何夺回荆州,敢问有何妙计?”

周瑜说罢,回头去看地图,不再理会。

蒋干紧走几步,来到周瑜身旁,接着说:“公瑾,那可是数万条人命啊,你难道真的无动于衷!”

周瑜立刻沉下脸来,看着蒋干说:“子翼,如果今天把曹军放回,回到北方,明天又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岂不是放虎归山,自己给自己树敌!”

蒋干说:“征兵服役,出于无奈。皆为父母所生肉体之躯,谁不惜命?若给活路,定感都督恩德,岂再为敌?曹操招抚青州黄巾得三十万众,收编成青州兵,兵民屯田,以供军需,得以强大,当以借鉴。”

周瑜默然不语。

鲁肃在旁:“子翼所言,不无道理。”

周瑜说:“以子翼之见,怎么处置?”

蒋干说:“依我之见,愿降者,分编各部充实军力;余者遣发偏远处屯田种地,与当地百姓同力开发江南。”

黄盖说:“子翼之见,颇有见地,不妨一试。”

周瑜沉吟一会说:“既然子敬与公覆也认为如此,那就劳烦公覆带子翼前去处置便了”。

黄盖与蒋干来到江边,将黄白两旗分立两处,聚集众俘宣告都督号令:“愿降为兵者,立于白旗下;愿屯田种地者,立于黄旗下。”

众俘闻听不再沉江,尽皆欢喜,纷纷至两旗下站立。

黄盖见立于白旗下战俘只有一小部分,令人登记造册,先带回本营,待报告都督后,再遣往各部。

蒋干见大部分战俘立于黄旗下,令建营寨暂住,待禀告都督后派遣屯田。

至晚,蒋干在新立营寨自思白天之事,不想如今周瑜不仅气量狭小,而且变得如此残忍,唏嘘不已。

忽闻小校报说黄盖将军来访,急出帐相迎。相互寒喧后,蒋干问黄盖来有何贵干?

黄盖说:“今日周都督已不是昔日周公瑾了。赤壁战后,周都督觉得自己功劳最大,除了吴侯,不再把别人放在眼里。”黄盖喝了口茶,接着说:“子翼今日在众人面前质问都督,都督觉得颜面扫尽。虽说子翼为江东立下大功,而且和都督关系非同一般,但以后还是小心些为妥。”

蒋干连声称谢。

黄盖坐了片刻告辞而去。

黄盖前脚刚走,周瑜即带随从小校至。

蒋干急忙迎入请安:“吾正要前往禀告,正遇黄将军来访,刚刚离去。却烦都督亲临下寨。”

周瑜问:“公覆报说愿降者名单,已编入各部。不知到访子翼何事?”

蒋干说:“黄将军能不惜受刑蒙羞,甘为都督献施苦肉计,可见其忠心侠胆。今见我顶撞都督,前来劝慰。说都督闻知战俘皆感都督恩德,对你这个同窗契友赞赏有加,让我尽力辅佐都督。”

周瑜心想,公覆自随孙坚,忠心赤胆,今鼎力助我辅佐孙侯,着实难得。只是子翼依仗同窗契友及其所立功劳,竟然当面顶撞,不留情面,使自己有失威严,实乃烦人。此人满嘴伶牙俐齿,舌如弹簧,口若悬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名扬江淮,若与口舌争辩,徒生尴尬,不如差之远去,则眼不见心不烦,免得时常在耳边聒噪。

于是对蒋干说:“诛戮战俘,非我狠心,视人命如草芥。只是为江东着想,倘若将战俘放归曹营,卷土再至,依然为敌。子翼招抚屯田之策,实在高明,不但削弱了敌对势力,而且募集了开垦僻远疆土人力,吾代孙侯表示感谢。”

蒋干说:“你我同窗契友,何用言谢?若有用我之处,尽管吩咐。还是分别时那句话‘愿助公瑾一臂之力’。”

周瑜说:“若将众多战俘留住近处,久必生变,不如躯之边远,开发疆土,子翼意下如何?”

蒋干说:“公瑾之言正合我意。只是强行驱逐,途中或逃,或叛,岂不生乱?”

周瑜说:“子翼有何高见?”

蒋干说:“闽中面临大海,山高路远。若派遣善于管理者引领战俘到那里与当地百姓一起屯田开发,即可安抚战俘,又可巩固疆土,免除后顾之忧。”

周瑜说:“善!闽中地域广阔,路远艰险,鞭长莫及,缺少管理。善管者,非子翼莫属。就烦子翼前往管理,如何?”

蒋干说:“既然公瑾以为我去可以,仍愿助一臂之力,我就去吧。”

蒋干为何提出引领战俘去闽中,又为何愿意奉命去管理闽中呢?

蒋干知道,闽中郡全境位于汉族地区内,是秦统一六国后设置的,治所东冶(今福州市区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区域广大,包含东瓯、闽越等大大小小的百越政权和部落(闽中郡包括当今的福建全部、浙江温州、台州、处州、粤东的潮汕、梅州、江西铅山等地)。

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始皇派遣五军五十万军兵三征岭南,一面把部分闽越人迁移到内地,一面又把部分中原人派到闽中,使各个不同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通交流。

然而,闽中置郡虽早,却有别内郡,汉朝刘安说,“闽越乃方外之地,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没有城郭邑里,“得其地,不可郡、县也”。闽中地“自秦时弃弗属”,也就是说,秦朝对闽中郡并非实际管制而是羁縻统治,闽中郡即当时未被征服的百越之地。

汉高祖时,正式承认为闽越国,封无诸为闽越王。

东汉末年战事不断,朝廷无暇问及,周边州府无意管辖,似乎成了失控地域。

蒋干认为,曹军战俘死里逃生,必感恩德,再以三寸不烂之舌,向战俘陈说,北回不死,也必遭重责之害;南迁娶妻生子,则可安居耕田之利,当愿随往。到后将其融入当地百姓,善加治理地方,即可躲避不休战祸,又使广阔疆域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愿意奉命前往。

wap.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实话三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实话三国
上一章下一章

五六 救战俘蒋干治闽中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