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三十五

小时候的记忆,卫圩一直都很模糊,尽管那时候他已经上学,可是对于一个没有心计的孩子,能记住的事情就更少了,起码他心里没有这种意识和过多的想法。

然而,自从他来到父亲身边,和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使他逐渐有了印象,知道父、母之爱大如天。

自从卫大平出来打工,一直就没有回家。由此,不可调和的怨恨,始终伴随着卫圩的成长,使他逐渐演变成对父亲的无理要求。假如这个时候,卫大平如果在儿子跟前儿,也许他会对父亲非打即骂。如今,远隔千里的父、子,卫圩依然是不依不饶。既然如此,卫大平并没有怪儿子,依然把打工的钱,几乎都给了儿子。也许,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卫大平承认对不起桑梓馨,对不起儿子,因此打掉的牙,只有往肚子里咽。

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虽然这样说卫家父、子并不恰当,但是当父子俩见面时,也就应允了这句话。尽管事有轮回,父子总有见面的时候。所以,卫大平的钱在儿子那存了一个时期,又重新回到他这儿。

人是有精神有思想的,再简单的头脑,总能分清对与错,一旦认识上去了,这个人很快就会变好。不过,话又说回来,还得是那样儿的,不然怎么锤炼,依旧是残次品。卫圩对自己的举动和做法,没有什么感慨。如今他在父亲这里,如同和母亲、于叔在一起一样,都是家的感觉,家的温暖。既然如此,他应该开心快乐才对,可是……因为心里有事,怎么能寝食难安。尽管他在不断的抑制自己的情绪,但他还是无法安静下来。只有到父亲这儿,脑袋便开了窍,头脑也灵活了许多,并且意识到上当受骗了。那么当初就是师傅做的局?诱骗一个不辦是非的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嗳,事实就摆在那儿,说什么都悔之晚矣。今天在家里,明天、后天……就不知道在哪了。与此同时,他能和父亲在一起,也就知足了,同时也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人的一生很艰辛,又很不容易。但是,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父、母把子、女养大成人,然后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老话有:只要黄金(人)不入柜(死)……都得努力奋斗、拼搏。为自己,自己的生活,为家庭美满幸福,为儿、女的未来,直至黄金入了柜。

卫圩躺在父亲身边,胡乱的想着这些。于是,一些人情、事故,在这些想象中脱颖而出,渐渐在他的意识中,清晰起来。所以,脱胎换骨,改变以前的毛病,是他急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自从来到父亲身边,卫圩的精神、思想、情绪都有所改观,起码心里平静了许多。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想着自己的过往。有人说,糊涂点好,他却说:那得分什么事儿,这儿事儿能糊涂得了吗?要不是自己一时糊涂,怎么能上这个当……自己依然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同时也锻造他不辨是非的性格。也许他知道:不能再这样生活了,三十岁的人,再不干点啥儿,不但对不起父母,而且就连自己也说不过去了。终于有了事情做,却又钻进人家的圈套里。这事儿能解决吗?能平安的度过吗?伙伴儿都进去了……对不起父、母同时也枉为人啊。

前些年的前些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现在不这么说了,然而做为男人,仍要担起家庭的重担。尽管卫圩还没有成家,但作为一个大龄青年,还是要往这方面努力的,不然就违背了自然规律和道德水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不结婚,就不算一个完整的人一一不食人间烟火气,白白来到人世间。卫圩认为:这话不但对,而且还说尽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许多好心人给自己介绍女朋友,到头来却费力不讨好。一种病态的思维,限制了卫圩的想象力,同时也限制他的恋爱观。如今想起来,感到幼稚可笑。以后,自己的婚姻,不再让父、母操心了。

因为父亲的气息,卫圩想着、想着真就睡着了。父亲强大的磁场,使他感到亲切、安稳。睡梦里,冥冥之中,有人告诉他,只有把卡消了……他按照那个人的意思,来到了银行,柜员告诉他:卡里有钱……只有把卡里的钱取出来,才可以消卡。银行里的规矩他并不清楚,只有按照去做就是了。然而,在这之前的之前,他不知道卡里有钱,也不知道这些钱究竟要到达谁儿的手里。于是,他没了主意,垂头丧气的走出银行。要想消卡,就得把钱取出来,不然就是证据,证据不消除,早晚都是事儿。他冥冥的想。有句话说得好:好人死在证据上。他在外面转悠了许久,又进到提款机里,一个卡一个卡的把钱提取出来。然后,他悻悻的往回走,突然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于是,他被惊醒。当卫圩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时,浑身酸痛乏力,眼睛大而无神,像烂泥一样瘫在床上,一身的冷汗,使他瑟瑟发抖。他揉着眼睛,一边看着熟睡的父亲。

这是他第二次做这个梦了。初次梦到时,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可是他还是想:有原委的托梦,难道是高人在指点自己?

卫圩想到两次梦幻时,使他不寒而栗。难道真就有人帮助、提醒自己?如果不去做或者是做不成,就会后悔?尽管他想不出办法来,但是他仍要告诫自己,现在还不是时候,一定要等候信息。自从他来到父亲身边,己经有了两次这样的经历一一至今仍解不开的谜团与梦幻,更让他心惊肉跳。然而,梦的真切程度,毋庸置疑。

梦就是梦。白天所思所想,在晚上似睡非睡时,始终萦绕在脑袋里的回原反应,不会是真的。卫圩几乎是否定的想。

这次到父亲这儿来,就是想避避风头,不然真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始终不得安宁。可是,自从有了这些幻觉后,卫圩和父亲、慧兰阿姨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小心谨慎了,不能让二位老人察觉到。想到这儿,他回应了两位老人的话,“爸、阿姨,我和你们去看房。”

前些日子,卫大平和慧兰说:可以买房了。卫圩一直没有搭茬儿。二位老人以为儿子在这住些日子,就要回去。因此,他们只好等儿子走了再作打算。可是,今天儿子要去,卫大平和慧兰听了都很高兴。他们联系了认识多年的朋友,向他们打听那边的情况,需要在那边有个落脚的地方。朋友的信息马上反馈回来,两间平房,三个月租金是一百元。于是,他们马上改变当初的想法。并且邀请朋友和媳妇一同前往。盛情之下,朋友还是答应了。一切都准备好后便开始打包行李,把行李物品分别装在五个塑编袋儿里,然后缝好袋口。俩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二十多年的房屋,和二十多年的朋友,以及房东时,卫大平和慧兰的眼睛红了。

他们坐上出租车,来到了火车站,到售票口买好了车票,然后每人都扛个袋子,来到车站的行李房,办理了托运手续。然后,他们便坐上了北去的列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区、县级的海滨城市。下了火车,他们就感慨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起码延续、沉积下来的房屋,让林立的高楼大厦所替代。

树木成荫,绿色覆盖面达到百分之七十。天蓝了,碧波荡漾,扑面而来的海风,使人们清爽振奋,同时吹进每家、每户的厅堂里。这里的人们精神抖擞,努力前行。数字显示,城市gdp指数很高。环境、生活指数,人员素质,精神状态,使这座城市硕果累累,更是城市、城市人民的名片。

朋友夫妻给他们介绍完后,卫大平和慧兰对卫圩说:“很适合居住,又是打工者的首选之地。”

“是的。人们都想来海滨城市发展。”卫圩兴奋的说。

“这里是不冻港湾,有深水码头,有大专院校,还有旅游资源,适合居住……”夫妻朋友介绍着。

他们一边说着,已经来到了行李房,卫大平拿出取货单,把行李取出来,人手一件,坐上出租车,一直来到租住房儿的地方。当他们下车时,一眼就看到了房东,他是个热心肠的人,见到客人便介绍几处新建的住宅楼区。卫大平很感谢热情、好客的房东,他们把行李搬进干净的屋子里。

卫大平邀请房东一起吃饭,本不想去的房东,还是被卫大平拉去了。他只好说:“吃碗拉面。”

“无酒不成席,怎么也得喝点酒。”卫大平热情的说。

“不喝酒,”同来的朋友说:“就吃拉面吧。”

于是,他们进了拉面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嗳,这半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嗳,这半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