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太虚幻境

第三十五章 太虚幻境

我们家乡建房子,都很讲究依山傍水,特别是风水一定要好——有人说,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家族的兴衰。可是我们家后面的“背山”很特别,就像一把椅子独自端坐当空,又像一尊特大的天然的笑面弥勒佛。在几十上百年前,山顶上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有风水先生对爸爸说,生不坐庙前,死不坐庙后还是换一个地方的好。可是爸爸偏偏不信邪,在五姐出生那年从老屋搬到这座奇特的山脚下。爸爸后来对我们说,院子下面就是一块三四亩的大田,方便种庄稼。

听姐姐们说,以前她们到山顶放牛,就在杂草丛生的寺庙遗迹那儿,还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诵经,有敲锣打鼓的敲击法器的声音,传的很玄乎。我也经常去,除了头皮发麻外,并没有听到诵经的,也没有其他的蛇虫蚂蚁,静悄悄的静的出奇。

我一个人在山间放牛,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我似乎做梦,又觉得非常真实。一种非常熟悉的气息,一个十分陌生的金碧辉煌的无限空间,展现在我的面前。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我感觉轻飘飘的不明所以,直到五色祥云涌现,霞光普照虚空。“你来啦!”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不过我听到后无比的喜悦,心里一阵清凉,渐渐地就镇定下来。

“请问,您是谁呀?”我满腹疑问的拱手问道。我知道这个人肯定不简单,很客气。

“我是谁?谁是我?我就是我,你还是你。不过你终究还是来啦。”那个声音很柔和的缓缓说道。

我不置可否,并没有多说,仔细的打量。看那人,怎么和菩萨那么相像?可是又不同,头顶放百千光明,现无量佛菩萨的影像,比电影还真实。“你的母亲有大难,你也步步荆棘,三年后你将有口难言,有病难医。还有你的母亲,因为一心念佛的缘故,本来是长寿的命运,奈何你的父亲信邪,你的家中不和,拖累了你母亲。你母亲寿元已不足十年,你好自为之吧。”那位金光闪闪的“神仙”说道,我吓得惊出一身冷汗,一个激灵就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可是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因为我放牛的地方距离那寺庙的废墟遗迹太近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那长相如同观世音菩萨的竟然是已经成佛的佛陀,不只是那位佛祖怜悯我的苦楚,在此点化愚昧无知的我。可是佛陀的言语实在很让人坐卧不安,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幻境早已荡然无存。

我应该多读几本书,尤其是中医方面的书。让母亲多调理身体,让母亲休息休息。那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梦,可是我绝不敢等闲视之。从小我就灵觉异于常人,非常准确的预测了很多的意外而且最终逢凶化吉。可是这回知道了真相竟然无计可施!我一个人牵着牛儿,慢悠悠的回到家中,失魂落魄一样。

还是给大家讲解一下“太虚幻境”吧,本书不是玄幻小说,我已经多次提及。不过这一章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学最后一年的“大道无极”,也就是本书要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我孜孜不倦的寻求的“道”。

“太虚”是道貌。老子《道德经》认为,道大而虚静。所以,这里的“太虚”实际上就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

《道德经》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因此,“太虚幻境”之意即谓世间万物(包括人)皆由太虚之处幻化而来。曹雪芹特地在《红楼梦》开篇中写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其意在于用小说的形象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终极的人生追问。

既然道是世界的本源,人当然也是从道的大而虚静之处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身体的各大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是由器官组成的,器官是由组织组成的,而组织又是由细胞组成的。然而,细胞也并不是人体的最小单位。细胞又可被分解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若继续追问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如此层层无尽的追问,那么最后必然会被分解到分子、原子、离子等等微粒上来。现代科学家对物质组成的探索从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夸克到达了中微子。然而中微子还不是最微小的物质,中微子还可以被无限地分解下去,一直被分解到中国哲学家描述的无极(道)的微妙世界。事实上也是能量的性质,无形无态,却又构成世界。当然,任何一层面上的物质都具有其构成的依据——理。这理我们无法解释,老子也无法说出,是以老子说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很多东西从宏观上看与微观上看并不一致,如道可道非常道道,霍金发现当物体超过某一临界点时,那他是我们平常的理是无法解释的。是以虚无定态。

人生的真谛

人的身和心都是从那个遥远而微妙的世界里来的。人的身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回到那个世界,而人的心却可以通过道德的自我实现回到原本的那个世界。所以,人生的真谛是以生求存!这个人生的真相有几个人能知道?又有几个人能证得?世间凡夫以身为“我”,智者以心为“我”,却不知“道”才是真正的我(本我)。面对世人这样的迷失,曹雪芹点拨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各位看官,我母亲的的确确是用心在念佛,用行动诠释真爱,包容又谦逊,和蔼而慈祥。不像我爸爸那样,口念心不念,有事才相扰。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且会以命令的口吻祈请满天神佛惩奸除恶,以毋庸置疑的态度强行将佛菩萨的形象请出家门,这些都是在我从童年过度到少年的时期发生的。这也是后来我和爸爸走上对立的根本原因。迷而不觉是凡夫,觉而不迷是圣贤。爸爸已经偏离了当初学佛的初衷,不再是合格的佛弟子,我也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一切迹象都表明:我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的。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我就永无出头之日吗?

------题外话------

更正:《七子之歌》应该是第三十四章,打字输入有误。请各路大神多多包涵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春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春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太虚幻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