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深到骨子里的教养,都藏在这三个细节里
什么是教养?
它是一个人在行为、语言和思想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状况。
它是一低头、一言语间的温柔,也是一个人灵魂的深度和生命的价值。
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绝不取决于颜值、学识、地位、财富,而是看他是否拥有教养。
如何看清楚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呢?
看以下三个细节,你就知道了。
01,懂得换位思考,是教养
卢俊说∶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
现实生活又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只会着眼自己身边的风景,对于别人的风景仅仅以自己有限的眼光去揣度,看不到别人背后的眼泪和欢笑,这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
这类人是不会得懂换位思考,难有“感同身受”,是理解不到别人的。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品行。
而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心思是很细腻的,更在意别人细微之处的感受,以积极的心态为人处事,生怕给人带来不便。
而有教养的人,却愿意“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前几天坐轻轨回家,有两位民工大哥放着空置的位置不坐,蜷脚蹲在车厢一角的地上,生怕身上的灰尘弄脏了座椅和乘客的衣服,生怕满身汗味给旁人带去不愉快。
这就是细节。无论是谁,只要是懂得为他人考虑,这就是有教养的体现。
这种教养来自一颗善良的心,这颗心不仅会让周围的人暖心,同时也会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02,宽厚温和,是教养
当我们捏碎一朵花,而花却会给你盈怀的馨香,这就是宽厚温和。——邹謇
大地有了宽容温和,才有了万物的生机;
大海有了宽容温和,才容下了千万条溪流;
寒冬有了宽容温和,才有了万紫千红的春意。
人类有了宽厚温和,才有互相包容,和谐共生。
看来的一个故事。
一张落款为“调皮孩的妈”的小纸条迅速在网上涌起一道暖流,温暖了千万人。
自家孩子骑车不小心撞坏了别人汽车的车灯,这位妈妈并没有选择包庇孩子,逃避责任,而是在找不到车主的情况之下留下这张“爱心”纸条。
车灯被撞坏,车主看了纸条却没有半点生气,心里反而被这位妈妈负责任的态度而感动,于是选择了宽容。
一张小纸条,是一个小细节,映衬的是这位妈妈的教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起码境界,就是对人宽容温和。
宽容像一缕阳光,照亮起人们内心中的阴暗,宽容像一股暖流,能融化人们心头的坚冰;宽容像一杯淡茶,能消去人们满腔的愤怒。
胡适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遇事发脾气是本能,懂得宽厚待人则是本事。
宽厚温和的情绪,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从容。
03,看破不说破,是教养
契诃夫在《带阁楼的房子》中写道:
良好的教养并不在于,你不会把调味汁打翻到桌布上,而在于别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时,你却能视而不见。
活在这人间,谁都不容易,谁都有脆弱与不堪的时候,谁都愿意把伤口遮盖起来,此时戳穿别人,并不能说明你有多聪明,反而会让人低看你一眼。
别人的短处,
心知肚明就好,用不着拆穿;别人的伤口,切忌撒盐,留人一份体面。
看破不说破,知世故而世故,这也是教养的体现。
好多年前听来的一个故事。
大山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都患有重病,根本无力支撑他读书。大山偏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来到学校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吃饭,大山就想到利用晚上的时间上街头捡垃圾换钱。
起初,大山感到很不自在,生怕被自己同学和老师发现了。
有次在一家机械加工厂门口捡拾废铁,被从厂里出来的人发现了,大山慌了,生怕被人当成了小偷。赶忙解释自己,那人说他也是同行。
两人坐在工厂外面相谈甚欢,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大山把自己是大学生的事也抖了出来,生怕对方不相信,还掏出用塑料纸包裹的学生证。
那以后,只要大山路过工厂,都会有一位保安大爷从厂里推出一堆废铁倒在厂门口的路上。大山也很奇怪,但运气就是这么好。那四年仅靠捡厂门口的垃圾就养活了自己。
很多年以后,大山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那晚一同捡垃圾的熟人,才知道那人就是那家工厂的老板。
那人很是同情大山的遭遇,他也想为大山做点什么,可又不能伤了大山的自尊,于是选择了暗中资助。
如果那人不善于在意身边的细节,是发现不了捡垃圾的大山,也积不了这福报。
一个人能走多远,由福报决定,福报最终由行善得来。我们在行善时,如果能照顾到受恩者的颜面、自尊,这才是最高级的行善。
能够看破,是我们的智慧;但能够不说破,却是我们的慈悲。
后记∶
教养,它是一股幽香四溢的春风,温暖起每个人的心脾,同样也会滋养自己的修行。
教养蕴藏在生活中的细节里∶一个宽厚温和的微笑,一句简短贴心的设身处想,一份看破不说破的慈悲……
这就是细节,这就是教养。
予人舒适,于己自在。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温暖起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