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唐僧

第一章 重生唐僧

黑,一望无垠。

一团巨大的黑影在缓缓的行走,两颗幽绿的珠子微吐着光芒,不时的四周张望,似是在寻找什么,却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黑暗里静的出奇。

在黑影的后上方,一点青色萤光悠悠跟随,青辉过处,淡淡洒洒。突然,无际的黑暗里,一团拳头般大小的白色光晕乍现,且急下坠,宛若流星。瞬间,天光大亮,耀眼无匹。那团黑影被照的无处藏身,但听一声凄厉的吼叫响遍暗黑无边的上空。

啊——

是夜,一间卧房,靠窗的一张木床上,灰白色的被子不断蠕动。借着淡淡的月华,瞧去,一个小和尚似乎被恶梦魇住了,光秃秃的脑袋左右晃动不停。突然,这小和尚大吼一声,惊坐起来,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白色月光下,小和尚惊魂未定,脸色潮红,满头大汗,一副恶梦初醒的模样。

“唐僧,你又做恶梦了?”

“唐僧,是不是你最近又干了什么亏心事啊?”

“唐僧,这就是不好好做早课的下场。”

……

屋子里,五六个年纪稍大些的和尚自然是被唐僧的喊声吵醒。不过,他们也只是随意的说笑了几句,翻了翻身,便又酣睡过去,毕竟这样的事情已不是头一遭了。

唐僧没有理会众师兄,只是自顾自的喘着气,又用衣袖擦拭额头和脸,竭力的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好镇定下来。

“怎么又是这个梦?”

望着皎洁的清辉顺着木制的窗沿,穿过薄薄的白纸,缓缓的流淌进来,唐僧的眉宇又皱了起来,他不明白自己最近怎么老是做同样的一个梦,而且是这样奇怪的一个梦?

唐僧靠着清冷的墙壁,清醒过来。他回想起刚才几位师兄的说笑,觉得似是有些道理,思索着是不是自己真的做了什么亏心事才闹得如此下场。

于是,唐僧好好回想了下这些日子自己的所作所为。偷睡不上早课,偷吃三师兄不言栽种的仙果,偷跑下山逛集市,偷学无良师叔的捉妖术……

“除了这些,应该没有什么事了才对啊。”

唐僧想了会儿,然后很疑惑的说道,似乎他觉着这些事还不足以让他经常遭受恶梦的侵扰。

“不会是师兄们用梦魇术作弄我吧?”

一想及此,唐僧便蹑手蹑脚的下了床,偷偷的观察了下正熟睡的众师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没有丝毫的马迹可寻。

唐僧重新回到床上。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看天色已是四更天了。他委实想不出自己究竟还干了什么亏心事,便不再想,倒头睡去。

翌日。

咚…咚…咚…

早课结束的钟声响了三下,唐僧方才醒来。他张嘴打了个哈欠,伸手做了个懒腰,然后静静的盯着屋顶,默不作声。清新的朝阳下,唐僧那张俊秀的脸庞,面色红润,星眉微扬,两目清朗,双唇微合,甚是一副慵懒的模样。

唐僧是这位小和尚的法号。他无名无姓,自小就生长在无量山上的轮回寺里。其实,唐僧算不得是轮回寺的和尚,只是一名剃修行的俗世弟子而已。至于唐僧这个法号,是带其入寺的玄藏长老所取。因为他身上本有一块刻着“唐”字的命牌,故取名唐僧,大意是姓唐的小和尚之类。通常,这也是对无人可要的孩子的做法。

据传闻,数年前,轮回寺的玄藏大师在外出降妖归寺时,于鲤江下游的岸沿处偶然拾得一襁褓。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玄藏大师将婴儿带回了轮回寺,将其交给落日峰往生殿的无德长老看养,记作俗世弟子,至今已是一十六载。

但是,据无德长老梦中所言,唐僧应该是玄藏大师云游尘世时所种下的根,只因玄藏大师不忍抛弃,遂将其带回轮回寺,又恐惹嫌,只得交由他人抚养。

还有一种谣言是说,唐僧乃是无量山巨妖白蛇之子,玄藏大师在诛杀了白蛇之后,见其子居然化为人形,恻隐心动,遂将其带回轮回寺,希望能以无边佛法渡化之。

当然,这后面的两种传言,唐僧自然是不信的。其一,玄藏大师对唐僧可谓是严厉之极,每次寺内小考时,唐僧都免不了一顿罚,如此,哪里有父子之象。其二,唐僧虽然师承无德长老,但他跟随无良师叔数年,见过一些无量山内的妖精,也习得一些简单的降妖之术,要让他自己承认是妖精之后,断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唐僧对自己的身世倒是无所谓。他觉着,人活于世,不是为了知道为什么而来,而是为了明白为什么而去?只是,人浮于世,小小年纪的他又如何能够真正明白呢?

且说说这轮回寺,它是东荒中土无量山上的一座寺庙,也是中土三大正道宗门之一,与剑雨宗、无极渊并列于世,盛名当耳。轮回寺分为三殿,主殿轮回殿坐落于无量山三峰之一的落天峰上,往生殿与归无殿分列左右,一在落日峰,一在落渊峰。这唐僧所在的大殿正是落日峰上的往生殿。

落日峰坐落在无量山的边缘,与尘世接壤,又当时佛道昌盛,所以,清江镇的达官贵族,名流绅士,乡野村民俱都虔诚拜访,使得往生殿的香火甚是兴旺,较之另外二殿,自然是多了些烟火之气。

往生殿分为两庙三院,两庙又有内庙与外庙之分,外庙乃是供世人拜访求佛,接受香火之地,而内庙则是寺内僧人参禅悟佛,学武修术之所。三院则是指达摩院,戒律院,伏魔院,其意从各院的名字便可知晓。唐僧的师傅无德长老便是达摩院的院长,而师叔无良长老则是伏魔院的院长。

此时,朝阳渐烈,唐僧穿戴整齐,一身白色的僧衣颇为闲适。他肩上横着一根七尺左右的长棍,双手搭在左右,步伐慵懒,晃晃荡荡的来到练武场,好似游山玩水一般。

练武场位于落日峰一处极为开阔之地,得天独厚,用于练武最合适不过。平日里,早课一结束,众僧人便要来到此地,勤学武技。但是,只有一人例外,那便是唐僧。他经常不上早课,练武也只是看心情而已。究其原因,自然是和无德长老的呓语有关。

今日,唐僧思来想去,觉得最近经常做恶梦,可能和自己疏于练武有关。于是,早饭后,他便持着那根从无良师叔骗来的打妖棍,前去练武场练上一练。

放眼望去,练武场上大约有上百名武僧,大多为达摩院的弟子。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浑然天成,铿锵有力的喊声配上呼呼的棍风,场面着实壮观。

唐僧刚到场地,大师兄不仁就放下监督之责,凑了过去,笑着说道:“哟,这不是唐僧师弟么?今日怎么有心来这儿啊?”

唐僧向来不怎么喜欢这个大师兄。其人如其名,不仁不义,奴颜婢膝,欺软怕硬,一副狗奴才的低贱模样。尤其是他老欺负三师兄不言,让唐僧颇为不平,无奈自己年幼,空有一腔热血,却什么也帮不上。

唐僧没有理会,径直走到场上,跟着众僧练了起来。

不仁望着唐僧的背影,脸色渐沉,拉的老长,脑海中却想起了师父的那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无奈,他只得轻哼一声,便转身对着众武僧大声训斥起来,将一腔怒火撒到了他们身上。

虽然唐僧的棍术不怎么样,但架势上还过得去,所以,这套龙虎棍倒也耍的有模有样。大约练了有半个时辰,唐僧实在是撑不住了,累的不行,便想着打道回府。这时,他看见三师兄不言也偷偷的朝另一条山路行去。唐僧知道三师兄是往园地去的。一想起那可口的仙果,唐僧便口中不觉生津,遂也悄悄跟了过去。

不多时,二人便到了半山腰的一处山涧。这里小溪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树木青翠浓郁,山色颇佳。跃过小溪,一块半人高的破木板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仙果园’三个字。

“三师兄,这果子真的是仙果么?”

唐僧随意望了望,见园子里没有什么熟透的新鲜果子,有些失望的出口问道。

然而,不言却是一直拾掇着杂草,然后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三师兄,你摇头是不知道还是不是呢?”

“算了算了,问也白问。三师兄,我下山一趟,你将这打妖棍替我带回去吧。”

唐僧知道三师兄也是人如其号,不喜言语,便不再相问,省的自讨没趣。但他见天色尚早,就想着去清江镇的市集上玩玩。自从开始做恶梦起,他已经有好几日没去了。

唐僧转身即走,如脱缰之兔。但这时,不言却是突然回过头,望着唐僧离去的背影,竟舒眉一笑。默然半晌,不言方才转过身去,又自顾弄那些花草去了。

初夏之季,唐僧一路走来,见了不少好景致,心情不禁大好。只是,临近鲤江岸边的陈家村时,他却突然听见一阵纷杂的吵嚷声。唐僧眺目望去,见鲤江岸边有不少渔民正围在一起,人声嘈杂,也不知是为何事。

鲤江是中土三江之一,西起天雪山,东入无尽海,贯穿整个中土,实为中土第一江。即使放眼整个东荒,它也是赫赫有名,而这自然与四十年前出现的上古荒兽鲤妖脱不去干系。

唐僧不禁好奇心动,遂加快了些脚步。等他挤入人群,方才看个明白。原来,有一位老渔民捕到了一条罕见的白色鲤鱼,白鲤大约半尺左右。可令人奇怪的是,整个渔网内居然就只有这一条白色鲤鱼,而且好像奄奄一息的样子。

人群中,一位白老翁调侃的问道:“老渔头,你莫不是撞了邪吧,俺这辈子还从没见过白色的鲤鱼呢?”

老渔头不满的大声回道:“放屁,你才撞鬼了呢。”

接着,老渔头又言道:“鲤江虽然盛产锦鲤,但这种颜色的确少见。而且,俺一网下去居然就只捕到了这一条鱼,真是晦气。”

众人又说笑了几句。突然,一个声音自人群中响起。

“阿弥陀佛,这会不会是不祥之兆?”

人群随之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全都转到了唐僧的身上,此话正是出自他的口。

“哪儿来的小和尚,净胡说八道。这锦鲤是贵鱼,怎么成了不祥之兆呢?”有人问。

“施主此言差矣,锦鲤虽是贵物,但白鲤甚稀,极为罕见。小僧曾听人言,若及白鲤出现,恐有丧事生。难道各位施主未有听闻?”唐僧双掌合十,淡淡回道。

老渔头听闻,却是没好气的骂道:“俺在这鲤江边住了一辈子,也没听过这话,你这小和尚好会扯话。一边去,一边去,俺还要回家烧鱼呢?”

言讫,老渔头从渔网里捞出那条白鲤,放入有水的木桶里,又收了网,推搡开众人,准备往家赶。众人见没了什么乐趣,也都渐渐散去,只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还站在那儿,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

突然,出人意料的,唐僧竟一个箭步,冲到木桶前,趁着老渔头不注意,捞出那条白鲤,然后转身就往江边跑去。大伙儿瞧见唐僧的举动,忙喊老渔头去抓。老渔头年岁虽大,但常年劳作,腿脚颇为利索,蹭蹭几步便追的近了,嘴里还大声的喊着:“好你个小贼秃驴,还俺鱼来,快还俺鱼来。”

唐僧哪管老渔头的话,只是一个劲儿的跑,一心想着要将白鲤放生。

其实,自第一眼见到白鲤时,唐僧突然眩晕了会儿,感觉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就像见到恶梦里的那道白光一样。等他清醒过来后,他看见白鲤无力的摆动着尾巴,想要挣脱却无能为力,心中便生起一个念头:他要救这条白鲤。

再者,他虽然不算出家人,但也做了十几年的和尚,不忍杀生,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

眼看着老渔头就要追上,而鲤江也近在眼前。唐僧手捧着白鲤,使尽最后一点力,双手一抛,只见白鲤划过一道弧线,扑通一声,落入江中。江面溅起了数朵水花,煞是好看。

唐僧这才如释重负,舒眉展笑。他微喘了会儿气,然后俯身蹲下,想洗洗手,除除鱼腥气,根本没有理会身后追来的老渔头。

须臾,老渔头便追了上来。他伸手想要抓住唐僧,好兴师问罪。不料,老渔头却脚底下一滑,向前一个踉跄,直接扑倒在地上。偏不巧的是,老渔头伸出去的右手顺势向前一推,把唐僧给推下水去了。

突生如此变故,又有谁能想到呢?

唐僧自小在寺里长大,哪里会游水?再加上入水那一刻,唐僧又被江里的一道白色匹练刺了一下,立时就晕了过去。如此如此,他在水中还没扑腾几下,便一动不动的沉入江底了,连一声救命都来不及喊。

岸上,趴在地上的老渔头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顿时傻了眼,嘴里喃喃的念着:“俺杀人了?俺杀人了?……”

鲤江里,那道白色的匹练自然就是被唐僧放生的白鲤,它可不是凡物。按照《东荒异物志》所载,白鲤本属于无尽海鲤宫,附属于龙族,鲤宫宫主掌管着鲤江。这条小白鲤正是从鲤宫偷跑出来,一路沿着鲤江,来到这清江镇的。

小白鲤修行尚浅,能闻能言,却不能离开水而化人形。不过,它身上藏有异宝,是一颗神秘的白珠,有起死回生之效。说来,小白鲤已经被这颗白珠救过八次。所以,小白鲤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出海,四处游玩。

可惜的是,小白鲤命运不济,刚到这清江镇便被网住,捉上了岸。没有了水,小白鲤纵使有白珠护体,也终究难逃一死的。幸亏她遇上唐僧,这才得以解救。然而,小白鲤还未离开,便看见一个巨大物体落入水中。等它看清时,不由得大吃一惊,竟是救自己的那人,小白鲤赶忙游了过去。

唐僧依然在下沉,没有清醒。水里的光线越来越弱,四周越来越黑,仿佛进入了一个无声的黑暗世界。突然,黑暗里白光一闪,小白鲤化为人形,看不清容貌,只看见一身白裳随水蠕动,如梦似幻。

小白鲤伸手接住唐僧,用轻灵的嗓音喊着:“公子,快醒醒。……”听声音颇为的焦急。

有果必有因,有因终有果。

小白鲤见唐僧一直未醒,终于作出了决定。

小白鲤轻声念动咒语,然后兰口微吐,祭出了藏在体内的那颗能起死回生的白珠。霎那间,只见白色光华四放,水底被照的通明,小白鲤的容貌自然是一览无余。其颜如花,其貌如月,双瞳似剪水,青丝纠缠,当真是倾城倾国的佳人也。

那颗神秘白珠如铜钱般大小,光华柔和,温和如玉。小白鲤轻轻的将白珠送入唐僧的口中。顿时,唐僧便有了反应,浑身被一团白色的光圈包围住,淡淡的散着白色光芒。但他却依然没有醒过来。恰在此时,一团青色光圈突然出现,毫无征兆,悄无声息。小白鲤望着光圈,不觉一怔,疑道:“这是什么?”

可不等小白鲤明白,青色光圈突然幻化,变作一个个青色的篆字,连绵不断的没入唐僧的天灵盖。片刻后,青光散尽,一颗拇指般大小的东西沉入水底。此时,能够起死回生的白珠也已融入唐僧的丹田,光华渐渐消失,一股神秘的暖流遍透唐僧全身,生机渐生。

然而,又是那一场恶梦。梦里一片漆黑,两颗幽绿的珠子放着绿芒,半空中,一点青色萤光静静跟随。然后,一团白光乍现……

突然,唐僧双目一睁,见眼前之景,大惊失色,不觉呛了几口水。他本能的挥动双手,用力划了起来。他想游出这里,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小白鲤。

小白鲤被唐僧的突然苏醒又怔了一下,愣在那里半晌。而唐僧似是突然变成了游水能手,去势极快,恍惚间便已出了水面,朝岸边游去。

这时,小白鲤见唐僧已游远,而白珠却没拿回来,心情自然郁闷之极。但她别无它法,只能暗自生着闷气。然后,她拾起水底的那颗拇指大小的东西,誓一定要拿回白珠。

不多时,唐僧终于上了岸。他浑身湿透,坐在岸边,大口呼吸着空气,白色僧衣紧贴着身子,**的,狼狈极了。

有趣的是,围观的大伙儿盯着从水里爬上来的唐僧,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小和尚居然还活着。尤其是那老渔头,激动的都快哭了。先前,唐僧掉落水后,老渔头下水找过一次,但他什么都没看见,只得作罢。现在,唐僧活生生的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如何不高兴?

只见老渔头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抓住唐僧,边看边急切的问道:“小和尚,你没事吧?”

唐僧闻言,望了眼老渔头,眉宇不禁皱了起来,有些不解的回道:“小和尚?大爷,您眼没毛病吧。”

老渔头一懵,便又问:“小和尚,你真没事吧?”

这时,人群中有人说道:“这小和尚不会被水给呛傻了吧?”

于是,众人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江边又重新热闹起来。恰在此时,人群外响起了一个低沉而有力的声音:“是唐僧师弟吗?快快随我回去,玄藏大师正找你呢?”

众人回头看去,见又是一位和尚。他年纪稍大些,个子不高,着一身灰色僧衣。当中有人问道:“大和尚,你要找的是不是这小和尚?”

言毕,众人分开道来。灰衣和尚定睛一望,便笑道:“正是,正是。多谢各位施主指明。”

“唐僧师弟,玄藏大师突然有事找你,快走,切莫误了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僧的三师兄不言。然而,唐僧却像是不认识此人一般。他奇怪的看着不言,又望了望周围的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不言笑着走来,似是并不知情。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去拉唐僧,又见他身上湿漉漉的,便问:“怎么掉水里去了?”

说完,不言用右手在唐僧的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以示惩戒。然而,正是这轻轻一拍,唐僧立时又眩晕过去,瘫倒在不言的怀里。

见此情况,不言赶忙接住了唐僧,然后略施法术,将其弄醒。等唐僧再次睁开眼时,他抬手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头顶,惊愕的只说了一句话:“我居然是个和尚,法号唐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唐僧手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唐僧手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重生唐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