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收到通知,今天中午上架。
说实话,没啥好卖惨的,成绩不太行,只能怪自己更新太慢。
说一说写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吧。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无意中接触了电视剧《三国演义》,至今仍然记得看的第一集是赵云长坂坡救阿斗,以及那首角色歌,子龙子龙世无双……
上初中以后,攒钱买了本《三国演义》,当时特别喜欢赵云和诸葛亮,一度认为刘备纯纯只会哭的废物。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每每读到关羽死去,心里就特别发堵,因为从那个时候,所向披靡的蜀汉就开始走起下坡路。纵有诸葛亮、姜维等人前赴后继,然而后主刘禅无能,也同样无力回天。
高中时候,接触了三国爽文小说以及易大师品三国,当时的风向是推曹贬刘,于是对蜀汉的好感下降,转而喜欢曹魏,将曹操视为英雄,而把刘备当做伪君子。
上大学以后,吕布又成了新的追崇目标,相较于曹操、刘备,吕布反而更加纯粹,虽然这货风评不好,也因此写下了第一本以吕布为主角的小说,前几天翻看了一眼,简直羞耻感十足。
至于为什么如今写起了刘备,说一个让我尤为感动的故事。
刘备客居荆州,有一天在刘表处饮酒宴会。他中途去上厕所,回来之后泪流满面,刘表问原因,他说:“我以前身子就没离开过马背,大腿上一点赘肉都没有。现在不怎么骑马,腿上竟然长出了肥肉。时间过得好快,我很快就老了,但还一点功业都没成,因此感到悲哀啊。”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引《九州春秋》注)
这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但确定在公元201年之后,也就是在刘备的40岁之后。从这一年起,他在荆州一住就是7年,虽然刘表对他有所防备,但至少衣食无忧,偶尔也能喝酒打屁,混混圈子,生活也还算优渥。
这样一个年过40的男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几乎是个油腻大叔了,竟然没有一天忘记建功立业的初心,喝酒high了,上个厕所,不小心看到赘肉还要发一通感慨。
再看看我们周围年过40的人,在夜总会几瓶黄汤下肚,哪个不是趁着酒劲散德性?哪个不是动辄对年轻人喷一通人生哲理?哪个不是拍着大肚皮乐呵呵地吹牛逼?
年轻的时候,觉得追逐梦想很简单,埋头去干就行了。后来发现,人生那么长,世界那么大,有时候禁不住诱惑自己停下了脚步,有时候是迫于压力选择了另外的路。
40岁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年少时想要做的事,没有沉迷于眼前的轻歌曼舞,更没有因为四处辗转流离而垂头丧气。他心中所想的还是少年时未曾实现的梦。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哭过就算了,没有像我们一样,只会感慨“如今我们在深夜里,饮酒,杯子碰在一起,只听到梦碎的声音”,而是真的去行动,抗曹操,取荆州,攻西蜀,历史真的留下了他的名字。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这一年,他正好60岁。
史书上说刘备是宽仁有德之君,碑文上说孔明是忠义有能之臣,文人们说刘备是弘毅宽厚之士,课本里说孔明是鞠躬尽瘁之人。
现在的人都好聪明,能够轻易看破刘备是个伪君子假好人,那些忠心耿耿、肝脑涂地、为刘备竭力尽能的人都看不透;能够轻易看破孔明是个只会搞后勤的奸臣,那些笔墨山河、能诗会赋、为孔明歌功颂德的人都看不透。
别问,问就摔阿斗只为收买人心,问就白帝托孤都是做戏试探,问就鞠躬精粹实则另有打算。
三顾茅庐?前出师表?
以前的人们还是太傻了,现在的人吃饱了都能想明白的事儿他们怎么就看不透呢?
只是那个令辛弃疾“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人叫刘备;只是那个让杜甫“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人叫诸葛亮。
为什么现在黑刘备盛行?
因为现在的人们根本不相信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会有这么一位仁君,哪怕他在弥留之际仍说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样的善言。
蜀汉更像是一群白手起家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经历磨难、辉煌和失败,我一直很喜欢和羡慕这群人。
故事说完了。
上架以后,我加把劲,争取最少保持两更吧。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