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父皇朱元璋
小太监急忙跑出去打伞,朱标和朱榑一前一后走进大殿,两人浑身湿透,衣裳紧紧贴着身体,模样很是狼狈。
朱标率先道:“父皇,七弟他知道错了,您看在达妃的份上饶恕他吧?”
“闭嘴!”
朱元璋冷着脸,瞪了朱标一眼,后者噤若寒蝉,只见朱元璋眼底的寒光,仿佛一把闪着锋芒的刀子,来回在朱榑身上扫荡,加上朱元璋一丝不苟的气质,非常吓人。
“榑儿,咱为何要罚你?”
我一共触怒了父皇两件事,第一件是从大本堂逃学,第二件是准许高启入土安葬,父皇想听哪件……朱榑愣住了。
不等他回答,朱元璋声音很轻,但声调却很冷,“为何要违抗咱的旨意?”
“父皇让儿读书,今后治理藩国,使百姓安居乐业,儿按照书里的道理,就把人放了。”
“可书里没教你这么做。”
朱元璋说得很轻,宛如轻描淡写,可声音中的冷意却越来越重,宛若在此时,宫殿中有一股无形冷意,把所有东西都冻成了雕塑。
毛骧握着佩刀,一动也不敢动,刑部主簿低着头任凭汗珠滴落,太监们眼神中透露着惶恐。
反倒朱标和朱榑。
敢在朱元璋面前不露怯的,也只有皇子了。
朱标看了眼朱元璋,又看了眼朱榑,几番想要张口。
朱榑看上去十分平和,太监们在心里暗赞他,他们不知道是,朱榑是吓得保持着原来的神情,他平日很少见到朱元璋,这种疏远感,让他比朱标更加忐忑。
“法外有情,如果父皇仅以法治理天下,与桀纣的暴政有何不同?百姓只会害怕受到律令的惩罚,却没有了对朝廷的拥戴之心。”
“君臣父子,父皇宣扬以孝治理天下,命士子读经文典籍,高孟是高启的儿子,孝不能违背礼,他理应按照规定的礼节安葬高启。
“父皇一边推行孝道,又不许百姓尽孝,传到天下人的耳中,难道不是行不副言吗?”
说完这句话,朱榑仿佛整个人都被抽空了。
他的戛然而止,让大殿突然安静下来,他们都在等待朱元璋的反应,齐王朱榑最贪玩,能说出这番话看来近日是有用功读书了。
良久,朱元璋并没有夸赞他,只是声音中的冷意减少许多,“你们下去换身衣服吧,别着了凉。”
朱榑愕然,已经做好三天饿九顿的准备。
朱元璋对他们兄弟要求极严格,老三朱棡曾经嫌弃宫里的饭菜难吃,传到朱元璋耳中,被下旨禁食三日。
朱榑违抗了旨意,按照朱元璋以往的惩罚,也是要被禁食的。
但没受惩罚,谁还愿意多想呢?
从奉天殿走出来。
朱标揽着朱榑的肩膀,高兴和欣慰溢于言表,“七弟啊,我面对父皇,肯定说不出刚才那番的话来。”
就算敢说,也肯定结结巴巴的。
朱标并不害怕朱元璋,小时候朱标把他气急了,朱元璋还会脱下鞋子朝他扔去,朱标就跑。
但如今长大,反而没有了儿时的胆气。
“父皇不会罚你,父皇平日对我们极少关怀,兄长每日都能与父皇见面,兄长啊,父皇先前明明不肯原谅我,为何转眼间气就消了?”
“你说到治理之道上,父皇应该很欣慰吧。”
朱标笑容恳切,这个贪玩的弟弟终于懂事了。
这时,小太监走过来,低着头,说朱元璋要召见朱标商议朝事。
朱榑有些羡慕,他走下御阶,准备回寝宫,可是没走几步,朱榑就顿住了,目光停留在前方。
一个身穿紫色锦绣的人,朝这边走来。
明朝对服饰的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四个方面有严格规定,玄黄紫为皇家专用,官吏军民均不允许用这三种颜色,为首那人就穿着皇室专用的紫色。
“七弟,我听说你在宫外犯了错?”
朱棣被召来奉天殿议事,在奉天殿外碰到朱榑,由于朱榑贪玩的性格,谁都不放在眼里,哪怕是兄长对这个弟弟也很无奈。
跟随朱元璋征战时,皇子们还年幼,兄弟之间,关系十分和睦。
可是如今他们稍微年长,关系就不那么和睦了。
尤其是更年长的朱樉、朱棡和朱棣之间,首先是兄弟三人对太子朱标不服气,认为他太儒弱。
其次是朱樉、朱棡和朱棣之间,相互争比。
但是对于更年幼的弟弟,朱棣几人还没生出争比的心思,大抵是觉得他们太年幼,根本没当做对手。
“七弟啊,父皇每日要处理朝政,你怎么能用自己的事去打扰父皇?”
“哦,我知道了。”
朱榑回到自己的住处,被早已等着的老太监拦住,老太监眼神急切:“殿下,皇后娘娘让您去坤宁宫。”
甫一踏进坤宁宫,朱榑就看见贤惠温婉的妇人,头戴四凤花钗,身穿淡青色的翟袍,她双手交叠放在膝盖,脸上带着几分愠色,庄敬的坐着。
这是他的生母,达定妃。
而坐在中间的这个女人,是马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一样节俭,赐给她的名贵首饰很少会看到她戴在头上,她是一个不需要依靠外物装饰和容貌就能镇服六宫的女人,在后廷,她的话就像圣旨一般。
坐在一旁的,还有个矜重的妇人,是朱榑六哥的生母,胡充妃。
这三个女人共同治理后廷,原本应当是四人,还有一个女人,朱棣和朱橚的母妃李氏,只不过她已经过世了。
朱元璋作为开朝皇帝,只是为了完成开枝散叶的任务,并不沉迷男女之事,因此,后廷极少出现妇妒斗艳的局面。
“娘!”
“母妃!”
马皇后说过,她是宫里诸王和公主的娘,朱榑很自然就喊了出来。
还不等马皇后反应,达定妃眸中弥漫着冷意,黑纽扣般的眸子凝视着朱榑:“你平日任性妄为,就是因为本宫一直宠赐着你,你错在哪里!”
朱元璋在后廷很有威信,前阵子处死了几个官员,她实在担心,这个劣子会惹出什么被废黜的祸端来。
“儿臣愧对父皇和娘、母妃的教诲,不该违背父皇的旨意。”
达定妃眸子微动,神色缓和了一些:“本宫是管教不了你了!”
马皇后倒是很平和,她看着朱榑,“榑儿,你已经快长大了,今后犯了错,陛下不会再罚跪,或者打你板子,而是要按照大明的律法,将你当做臣子来处置,你不可再这样顽劣。”
马皇后,一个很复杂的女人,她对待皇子和嫔妃时慈爱温柔,可对待朱元璋时又刚烈不惧,是唯一一个斥驳了朱元璋,却还活得好好的的女人。
朱榑茫然抬头,能感受到马皇后和他母妃的关爱之切。
有个老太监从门外探出头来,又缩回去,马皇后让他进来,老太监欲言又止地看向朱榑,马皇后脸色一沉:“快说。”
“刘伯温被陛下召进宫了。”老太监哆哆嗦嗦。
马皇后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沉重,她了解朱元璋,他不惩罚自己的子嗣,却未必会放过刘伯温。
朱榑反应过来,因为明初的皇子们是肯定要经历削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够聘请大贤来辅佐自己治理藩国,刘基八年助朱元璋得到天下,这种人是乱世谋臣,在太平盛世作用很有限,皇帝不会给他太多施展的空间。
可是,朱榑怎会拒绝这个时代天花板级别的智臣?
“娘,儿想让刘伯温当我的老师。”
朱榑觉得,自己好像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所有人都看过来,可是朱榑的脸皮已经厚到,能承接所有人的目光。
马皇后脸色从沉思中回过神,她与浙东的功臣有很深的情谊,他们不敢直接向朱元璋进言时,就会来找马皇后,对于这些人的能力和功勋,她都铭记在心。
她上下打量着朱榑,说道:“后廷干涉朝政,就是破坏新朝的社稷朝纲,你父皇已经规定后宫不能干政,去找你父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