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百六章

第106章 第百六章

商音从荣喜殿出来之后,脚步便一直很快,快到今秋甚至得用小跑才能勉强跟上。

梁雯雪那番话她听了,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姓梁的不老实,想挑拨离间。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家举家覆灭,趁此机会在自己面前搬弄是非,好让他们心生嫌隙,能作多少妖是多少,换成商音八成也会这么干。

对,一定是这样。

纵然理智上已经想得很明白,但她心头却依旧蒙着一层无可名状的不适。

寻常人如果知道对方是在拱火,哪怕言辞如何天花乱坠,也只会觉得是胡说八道,可有那么一刻,商音竟生出几分凝滞的动摇。

——为何不去查一查,那碗汤昔年是谁交给我的呢?

——他难道没告诉过你,他是什么来历?

顾玉德在去伺候老太妃之前,是她母亲宫里管事的太监,当初鸿德帝由于偏爱,特地从身边拨来给她使唤。

荣贵妃生前每日一碗银耳燕窝雷打不动,饮食都由小厨房准备,如果不是自己宫里的东西,伺候的宫人会放心地让她食用吗?

如果真是自己宫里的饮食,那又为什么要让梁雯雪送来?

商音像是被日光照得陡然目眩,她停住脚,眼前发昏似的伸手摁着额头。

“殿下!”今秋连忙搀扶她。

“你脸色不好,要不要传太医?”

公主抬手拦住她,魂不守舍地轻声说“不必”,依旧固执地往前走。

商音想起很多年前与顾玉德重逢。

荣妃过世,宫内的所有侍婢太监悉数遣至各宫听用,她是在一次祭典结束偷供果时,无意中撞见了值守的老内官。

顾玉德似乎对四公主如今的境况很是惊讶和意外,在得知她那一年半载里的经历之后,老太监沉默良久,继而就开始频繁来往起来。

他很尽心,耳报神一样给她搜罗宫内的大小消息,教她面对宫妃与皇帝该怎么应对,甚至对于梁家下毒的事,也同她不谋而合。

在商音面前,这个老太监说是老奴婢,倒更像一个稳重的长辈,事事替她出谋划策。

——他一个在贵妃宫中做掌事不过两年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凭什么对你这么巴心巴肠?

——你猜,他是因为念旧情呢,还是因为心怀有愧?

——抑或者,是不着痕迹地,转移你的注意。

商音借路旁的一株春桃稳住身形。

当初母亲不明缘故地落入池水之中,冬日寒浸骨的冷水导致她流产终于血崩而亡,因此没有太医去深究她到底是死于生产还是死于饮食。

那场面太乱了。

可倘若没有落水呢?

倘若她未曾外出,羹汤里掺了别的东西,那么事发之后一试便知,梁雯雪就算要害她,明目张胆的端着吃食上门,岂不是给自己落下如此显而易见的把柄。

是啊……

她不是没脑子的人,就连给鸿德帝的汤药做文章也是借了其他妃嫔的手,人命关天,梁雯雪不会那么疏忽。

“为什么我现在才留意到……”

商音癔症一般自言自语。

——“梁家近来受此事牵连,小心得紧,怕是不好再拿住他们的短了。”

——“殿下如今与驸马和离,孤身一人,还打算向梁氏复仇么?”

——“老奴上次建议殿下调查‘长山卫’的事,有眉目了吗?”

八/九年来,梁家是罪魁祸首的认知已经被顾玉德牢牢地钉在了她心里,每回两人碰面总少不了这个话题。

因此,她从来没有对当年的看法动摇过。

可那时……她仅仅八岁。

——看见我们家的下场,你还没明白吗?

——只当你有多得意呢,原来忙忙碌碌小半辈子,到头也是替他人做嫁衣裳。

——你和我有什么分别?你一样是他手里的一颗棋而已。

——他要你荣华富贵,你就能一步登天,他要你家破人亡,你便死无葬身之地。

梁氏的嗓音清清楚楚地响在她耳边,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她此刻方意识到宇文姝同她确实是血脉相承,剥去了皇后的皮囊,内里的阴恻刻薄母女俩如出一辙。

商音深皱着眉心,似乎连视线都无端模糊了起来,口中喃喃道:

“他给我的荣华富贵……”

她骤然发觉周遭吵闹极了,梁雯雪的声音和顾玉德的言语反复回荡,更替交织,呼啸着仿佛想要挣个输赢,而那些浓墨重彩的画面里,扭曲的脸孔愈发狰狞,梁氏的脸愈发畸形诡异,隐隐约约和宇文姝重叠在了一起。

商音不禁痛苦地闭眼捂住双耳。

“殿下,殿下!”

而后在一切嘈嘈杂杂中,她听见另一个熟悉的音色。

带着几分着急,肃然问:“怎么了?”

“商音……商音?”

青年捧起她的脸,在涣散的目光里,重华公主渐渐聚焦在他身上,忽然大喘了一口气,“隋策……”

今秋在旁解释荣喜殿内发生的事情:“梁氏说完那些话之后,她就像这样了!”

隋策闻之星眸暗闪,他何等清明,只听到此处就已明白了前因后果。

商音抱着他的腰闷头靠了一阵,随即赫然睁开眼,语气坚决,“我要去找他问个清楚。”

“等等!”

“你现在贸然过去,能问出什么来!”

青年的手臂横在腰间,她扒着他的五指,剧烈挣扎着要出来,任凭隋策怎么安抚,商音情绪仍然十分激愤。

“别管我!你别管。我今天一定要知道真相,是死是活都要知道!”

她反抗得厉害,手背青筋凸起,像是不顾一切压抑着某种巨大的痛苦,隋策险些快要抱不住。

“不要拦我,你现在拦住我,我恐怕以后,就再也问不出口了!——”

到底是怕伤到她,隋策终究松开了力度。

商音丢下他疾步朝皇城之东,靠墙的那一排旧宫殿而去。

一路上,她脑子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繁杂。

世人谈及怀着龙胎的宫妃枉死,总少不了要往女人争风吃醋上去揣测,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殒命,得益的似乎应该是屈居其下的妃嫔。

比如靠山刚倒的蒙氏一族,可以借此机会东山再起。

又比如二皇子的母亲梁氏,能够为自己扫清障碍,让储位得来更加名正言顺。

但她从没想过,还有一个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拔除了在朝中盘根错节的蒙家党羽,又让凌太后的族人从此臭名昭著,再无翻身之机。

正是因为这场变故,得以叫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皇权,坐稳这大应的千秋江山。

甚至当初,是他那一句若生男孩儿就立为储君,才使得荣氏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说……

万千宠爱本就是假的呢?

这个念头一起,重华公主忽然在晴天朗日下打了个寒意透骨的冷战。

假如所谓的“偏爱”“荣宠”“贵不可言”也只是为了给这件事蓄力呢?

那么她曾经一厢情愿的旧时光,那些她自以为美好的孩提时光,又算什么……

轿辇停下的瞬间,不等宫女打起帘子,商音已率先冲出门,扶在白栏杆上难以抑制地低头干呕。

身后的太监婢女一窝蜂簇拥上来,满口“公主”的惊慌失措着。

可她只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恶心。

“放……手——”

商音喉头一滚,紧拧着眉头挥开一干宫人,神情既愤懑又悲凉,提着盛装的长裙独自走进归月阁内。

老太监犹坐在炕上眯眼守着茶炉,因见她造访,当即便起身要行礼。

“殿下……”

却不料公主一把揪住他的衣襟,“我问你。”

“我娘那碗羹汤,是你交给梁氏的,是吗?”

顾玉德闻言面色不改,眼光里连个闪烁都没有,老僧入定般在她的逼问下淡声道:“公主这是从何处听来的胡言乱语。”

“你只用回答是与不是,不用跟我打太极,我现在没心情和你过招。”

商音打断他,句句直接了当,“你究竟是谁的人?”

“是不是他派来的?”

重华公主两手拎着他的领子,非得要他直视自己的眼睛不可。

老太监年过半百,一生的提心吊胆兼操劳让他瞧着比寻常同龄人更为老迈,双眼黄斑遍布,浑浊不清。

他不带感情地与之对视良久,眉目间不经意地透出几丝木然来。

商音看着看着,忽地牵起嘴角冷笑,五指的力道渐次抽走,她笑得嘲讽且阴鸷,泰然自若地退后两步。

顾玉德双腿一弯,低头冲她跪下。

“你不愿说,没关系,不过我告诉你,只要我想查,一年、五年、十年,我都会查下去,你是知道我的。”

“我宇文笙不撞南墙不回头。”

她冷着脸正转身要出去,就在这时,背后的老太监沉声提了音量:“老奴——”

“是江陵人士。”

他静静道:“年少时因和荣家有过节,家道中落,沦落至此,数十年来怀恨在心,故而才寻此契机向贵妃复仇。”

一言刚毕,冲上来的重华公主已然攥住了他咽喉。

“你同荣家有过节?”

商音好似被引燃了怒火,力道比先前还重上几分,咬着牙齿反问,“你若真是因为这个,待在御前的时候就该动手;你若真是因为这个,荣氏败落后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我,还费尽心思的帮我作什么!”

她狠狠一搡,将老太监推倒在旁。

“当我不知你的底细吗?你家中人早就死绝了,否则也不会让你在宫里养老。死无对证的事,刚好可以借来编这个理由搪塞我,是吧?你编多久了等着现在用!”

商音说完长长地调匀了一口气,旋即失望透顶似的,起身迎着炽亮的正午阳光步出长廊。

她太明白顾玉德为什么会让梁雯雪去送羹汤了。

禁宫之内,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上面主子一声令下,当奴婢的自己也左右为难,一旦东窗事发,不管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都得送命。

他这么做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他才会内疚。

他才要拼命地将祸水东引。

而梁雯雪堂堂正二品的昭容,凭什么肯轻易受一个太监的嘱托。

答案只有一个。

他曾经做过御前太监首领。

从老太妃处至前殿仅两盏茶的脚程,商音是徒步的。

再度回到御书房的石阶下。

那室内没点灯,光只能照了半壁进去,端坐于其中的人堪堪在阴暗之处,唯有上头赤金九龙的匾额流着微微明黄。

商音奔忙了半日,匆匆又仓皇,等行至阶前,她浮躁的脚步无缘故地便慢了下来,仰望着那块大匾渐次清晰,突然有种奇怪的感受。

像是一直以来压在众生头顶的天命亦在渐渐向她靠近,高悬,巍峨,足以令人喘不过气。

一个时辰前她才轻快自在地离开,不想眼下回来,会是这样沉重迟疑。

跨进门槛,鸿德帝的脸随之分明地出现在视线里,仿佛是在等她,而一并出现的,还有角落中那个长年侍奉顾玉德左右的小太监。

甫一瞥见此人,商音就什么都懂了。

仅是前后几炷香的光景,父女俩的神态几乎判若两人。

天子高高倚着靠背,那眉眼中不见一贯的溺爱慈和,只浮着一股疲惫苍凉的老态龙钟。

而娇俏烂漫的重华公主则定定地立于丈许之外,面容深沉肃穆。

好似一夕间,双方都撕破了长久以来的伪装,终于用真面目相视一回。

这应该是第一次商音如此不带掩饰地面对她的父亲。

大概也是最后一次。

四下里一应宫人皆已屏退。

商音站在中央凝望他时,胸腔猛然涌起潮水般的酸涩,她看进鸿德帝的眼中,就像此前注视顾玉德的双目一样,所望见的是毫无波澜宛如死水的颜色。

“原来你早就知道了。”

公主握着拳悲声开口,她别的一句没说,只有三个字,“为什么……”

老皇帝面无表情的脸在听到她这话后,有些许不可察的惋惜,他语气淡而平,甫一出口就有叹息似的。

“朕……有不得不为的理由。”

他并未称其为“苦衷”,或许自己也不欲将这个比作“苦”。

宇文焕少年登基,在凌太后一手遮天的朝局里,韬光养晦地做了十年傀儡,才总算熬死生母。

太后驾崩之日,那是除掉凌家和与之姻亲的蒙家最好的时机。

倘若不能迅速连根拔起,日后待人缓过神,恐怕就再难动手了。

但蒙氏为避风头,半年来低调行事,不露风雨,实在是抓不住把柄。

而此时,正巧荣妃诊出了喜脉……

他的大智若愚演了太多年,深入人心得连他自己都没能走出那副皮囊。以至于梁家……或是上上下下文武百官,依然把他当好拿捏的软柿子看待。

连梁雯雪也是今时今日才明白——

“那毕竟是你的亲骨肉。”商音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不会后悔吗?”

鸿德帝半阖着眼目,语速沉而缓慢,“至亲骨肉,换来这十数年的安稳,它也不枉为一遭大应皇室。”

他不缺孩子。

优秀的皇子长成的都有两位,更莫说是这种尚未落地的胎儿。

“难怪。”

公主似笑非笑地闭了一会儿眼,视线朦胧地注视着堂上之人,“难怪你从不叫我商音。”

宇文焕深深地皱眉,商音不知道他现下的表情算不算得上叫作挣扎,沉默良久,才听他缓缓道:“是朕,对不起你。”

她眼角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就随着这句话落了下来。

商音心想。

对不起又怎么样呢?

就算对不起也已经对不起了。

她这半生的蹉跎不会消失,她所养成的脾性亦不会回转。

死了的人白骨也成了灰,活着的人旧伤疤都成了新血肉。

所以这声轻飘飘的对不起,到底值几个钱?

而她根本无能为力。

“父皇……”

商音忽然在那头和着眼泪温婉地笑了一下。

鸿德帝静默地看她拢起袖袍,敛目躬身一拜,行着大礼庄重道:

“千秋万代。”

再抬头时,重华公主迅速地转过脸,背身朝后,那满头的珠翠摇曳叮当,富贵的盛装像永平城繁华的万家灯火。

她在天子的眼中逆光而去,纤细的双肩端得板正,背脊笔直得像柄翠竹,从头到脚都是铮铮傲骨。

这是他大应,最骄傲的公主。

商音两颊的水渍还没有干,迎着拂面料峭的风,脚步坚定得仿佛一去不返。

她如今回想起自己身后走过的路。

那在宫城里跌跌撞撞的岁月,在太监或宫女的指点下,讨好奉承,曲意逢迎的日子,以及怀揣着想要惩奸除恶,沉冤昭雪的企望,拼命生长至今的点点滴滴。

一切都宛如一个笑话。

包括她,乃至宇文姝,以及那蛰伏十年的大石子村秀才。

所有人都自以为撕开了阴霾得见苍天,自以为多年悲苦一朝澄清,却不想苍天本身,就是阴霾。

思及如此,她没有来的觉得毛骨悚然。

“商音。”

太子忽然从一旁跟出来,似乎从她进去时就已经在此处等候了。

商音神情恍惚地侧目。

宇文显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语重心长道:“你年纪也不小,该懂事了。父皇身体不好,别总惹他生气。”

她猛然想起初六宫变时他的反应,后知后觉地问:“二哥,你早就知道?”

商音面向他,“他除掉了你亲生母亲一家,你都不怨恨吗?”

宇文显倒是神色如常,“皇上有他的考量,梁氏贪心不足,这些年势力日渐扩张,灭掉梁家是为了替我铺路,否则难保会重蹈凌太后的覆辙。”

她不理解,“可那是你的母亲,你的生母啊。”

太子的语气里不见波澜,他伸出食指,指向脚下,“你应该明白,在这里只有抛开了皇权时,才能谈血缘至亲。一旦沾上钱权,至亲也是仇敌。民间尚有亲兄弟明算账的说法,又何况你我。”

商音:“可是……”

“商音。”宇文显轻柔地打断她,“你也一样的。”

“在父皇‘重病’之际,你满心满眼想着的,不也只有隋策吗?其实潜意识中,你或许未必那么在意他。”

她张了张口,却哑然无词。

太子见状并不指责什么,反而颇为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肩,负手在后,一面留下忠告,一面错身而过。

“皇权说到底就是私欲。”

商音扶着沿途的栏杆脚步踯躅地往外而行。

她眸中仿佛失了焦距,彷徨失措地走下台阶。

宫苑门口守候的青年连忙迎上来,一瞧见隋策,商音二话没说,低头就朝他肩膀靠去。

他或多或少猜到了什么,除了回抱住她,只能无言以对。

归家的路上,商音几乎一声没吭,整个人魂不守舍。

隋西府内张罗饭食的隋日知和杨氏听下人说公主驸马到了,双双从后厨绕至前院。

“这……”

隋老爷看两人这状态已觉察出情况不对劲,“怎么回事啊?不是今天进宫去谢恩呢吗?”

隋策还未回答,商音好似骤然回神一般,叫了他一句:“爹。”

后者赶紧道:“诶。”

她说:“你叫我商音吧。”

隋日知给这没头没脑的话搅得摸不着头脑,正往隋策那儿看去,只见儿子隐晦地冲他使眼色。

老先生会意,试探性地开口:

“商音。”

重华公主自那以后就再未踏进宫门一步,一直到鸿德帝驾崩。

仁宗皇帝宇文焕死在庚寅宫变后的第三年。

太医诊断是过劳成疾,肺虚咳血,不治而亡。

这位历史上以仁孝著称的帝王在位共计二十余载,说起来不算短,但有一半岁月都在其母凌太后的把持下艰难度日。年轻时隐忍太多,是以心结积郁,却又不善发泄言表,最终离世也不过四十六七,可面相已似六旬老翁,约莫还是心思重的缘故。

而话说回鸿德二十三年的冬天。

第一场大雪降临京都永平城,满目鳞次的屋瓦上堆着皑皑白色。

微拂的北风吹过重华府张灯结彩的大门,在朱红的喜字上黏了一点稍纵即逝的雪沫。

黄昏时分的余晖照着宅院里草木上挂的彩绸,绫绵扎的红花流光夺目。

突然“轰”的一声响,噼里啪啦的炮仗爆得热闹又喜庆,府里那年纪尚小的丫鬟小厮只顾拍手叫好,惹得管事直招呼他们小点声。

正厅中,隋日知在上座伸长了脖子万般忐忑,两侧的年轻人早围在门边踮脚张望。

付临野眼尖,说了句“来了来了”,唬得方灵均和云思渺急忙撤进来,让开道路。

青石地砖的尽头,今秋正一脸喜色地搀着大红嫁衣的重华公主,边笑边朗声道:“我们殿下到了!”

她挑着眉梢得意,“今天比往日还漂亮呢。”

云姑姑则挎着一篮子果脯并铜钱碎金银等缀在其后,学着民间的习俗撒给院中的下人们讨个彩头。

“别就顾着抢,要说几句吉祥话的。”

有嘴甜的趁机献殷勤:“知道知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重得贵婿——”

“呸呸呸,要叫驸马,恭喜驸马!”

“早生贵子,永结同心!”

重华公主不愧是重华公主,自打不久前上头一席话复了他俩的婚,她左思右想觉着不痛快,认为是第一次成亲心不甘情不愿,才落得如此结局,非得再办一回,再拜一次堂,冲冲晦气才行。

因此,公主殿下梅开二度,又置办了一回婚礼。

不过对外毕竟说是做戏,不好大张旗鼓,所以一应流程都只悄悄地在府上进行。

请的都是自家亲朋好友。

“小爷,快点!新娘子都到了,你还在干什么——”

见隋策手忙脚乱地整理衣领,付临野急得野猴一般,“拜堂了拜堂了,别管了。”

“我这衣服它……”

高堂只隋日知一个,拜得老先生如坐针毡,想回礼的毛病差点又犯了,好在被今秋与杨氏一左一右地摁着才没站起身。

这场喜事来的人不多,酒席瞧着也单薄,但说不上为什么,反倒比去年看上去更像是正经成婚。

洞房里杯盏都给换成了玛瑙的,放眼望去全是红色。

今秋半道被拉去吃酒了,故而只留了商音一人独坐在拔步床边。

与往昔不同,没人陪她说说笑笑,她却难得安静,听着耳畔遥远的丝竹声欢快活泼,调子都好似飘在半空里下不来。

上一年,也有这么清亮的乐声么?

她记不太清。

当下回想时,只记得和今秋抱怨着生闷气。

门扉被人从外推开,萧索的东风吹在她绣花鞋上,平白使人神清气爽。

对方端正地站在她面前,很守规矩地拿玉如意挑起红纱的一角。

盖头掀开的瞬间,大放的烛光里是一张星目剑眉,清俊萧疏的脸,年轻明朗得像个少年。

商音抿起唇,俏生生地歪头望着他:“如何,现在还觉得我眼尾狭长,刻薄寡恩吗?”

前面一声裹着鼻音的轻笑,隋策不答反问:“那你还认为我小肚鸡肠,薄情寡义么?”

公主努了努嘴,故意地哼道:“薄情寡义没有,小肚鸡肠还是有的。”

他放好如意,轻描淡写地解释:“老早就告诉你了,‘眼尾狭长’是夸你媚眼如丝,妩媚动人,从去年记到今年,回回都翻这笔旧账,还嫌别人小肚鸡肠……”

小茶盘上摆着两只金攒花的龙凤杯,隋策递了一盏到她手中。

去年欠下的合卺酒,如今总算是补上了。

商音先一碰杯,旋即环过他胳膊,略一停顿,“那就祝……天长地久。”

隋策想了想,“祝花好月圆。”

她把酒喝尽,“祝富贵。”

他饮完酒水笑了一下,“祝平安。”

“祝,永不相离,矢志不渝。”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是VIP才能观看的内容(不是。

啊普天同庆,喜极而泣,谢天谢地,终于正文肝完了。

我天天哐哐撞大墙,咚咚头磕地的日子可算结束了(。

谢谢,结局的大婚配合《晴雯曲》食用效果更佳www

这本的痛苦程度让我一度梦回《美人不识君》……

感言就不写了,等同于美人那本的完结章作话!(真的不是懒吗

接下来会开始修文,等修完了全文再放番外。

估计番外不会很多……

大家也不用等,一天半天肯定搞不完辽。

嗐,虽然痛苦,也还是想好好的完善这个故事呀。

辛苦朋友们了,追文辛苦啦~~

本章给大家发红包~~限时48小时=3=

感谢在2022-08-0522:03:54~2022-08-0823:52: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单推雪乃30瓶;boo、良月十四10瓶;一颗爪子星、282866215瓶;少管我啦你3瓶;39822110、Cci0831、果果在这里?('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与宿敌成双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我与宿敌成双对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6章 第百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