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为了意大利王国和人民而投降!”
第568章“为了意大利王国和人民而投降!”
杨遇春在前线现场观摩了核爆炸的威力之后,回到自己的总指挥部就下达了准备渡海的命令。
具体操作方案,是在大明空军的掩护下,用大量直升机和气垫船,配合空降兵发起登陆战。
这条海峡毕竟只有两公里宽,根本不需要专门的登陆舰配合。
登陆的目标地点,是在君士坦丁堡旧城区东北方向二十公里,靠近黑海一侧的一座旧有大桥基址下。
然后让专门的“浮桥工具船”建设大型浮桥,足够让装甲战车可以正常开过去的军用浮桥。
再修建临时的公路,将浮桥与大桥后方的原有公路连接起来。
等主力部队过去一部分,彻底占领海对面的土地之后,再让真正的工程部队修复大桥和铁路。
这个任务当然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此时海海峡对面的奥斯曼人、罗马人、露西亚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都已经被物理意义上的神罚震慑了。
海峡对面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没有人有意识或者是敢于去防守。
只不过这个过程稍微需要一些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面,整个泰西大陆的局势,却迅速的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首先是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他本来就对当前的局势感觉到绝望了。
罗马三国收到大明对君士坦丁堡实施战略打击的通告后,就与德意志和露西亚的君主道别了。
他带着自己家人和大臣以及参谋们,收拾好东西返回自己本土的首都罗马城。
维托里奥想的是比较简单的,是时候向大明投降了。
战争不能这么继续下去了。
维托里奥乘坐的列车,进入罗马城的时候,整个城市上下一片“欢腾”。
无数的市民走上了街头,发出了混乱而又猛烈的呐喊。
但他们不是来欢迎他们的国王的。
罗马城发生了暴乱。
意大利的国力有限,在对外战争中获得的利益也有限。
大明参战之后,开战之初直接消灭了三百万罗马三国士兵,后续的常规战争中消灭和俘虏的士兵也有两百多万了。
战场都在露西亚境内,其中的绝大部分士兵当然是露西亚人,直接占了三百万以上。
德意志人也已经付出了一百几十万士兵。
意大利损失的士兵的数量在三国中是最低的,但是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五六十万了。
再加上大明参战之前,在泰西大陆上对奥地利和法国以及西班牙常规战争中,意大利的损失是三国之中最大的。
从大公元年到现在,意大利损失的士兵已经过百万了。
这是已经物理上消失的士兵的数量,被消灭或者被被俘虏而无法回归的。
意大利要维持国家机构的运转,要维持后续的对外战争,就需要保持更大规模的军队。
现在的意大利还有两百多万士兵,萨伏伊王室还在继续征召更多士兵。
关键是意大利本土只有不到四千万人口,只有德意志人口的一半,露西亚人口的三分之一。
伤亡加上现有总计将近三百多万士兵,再加上各地维持治安的警察,武装人员总数量可能已经超过四百万。
这已经达到本土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这已经达到并即将超过这个时代的武装动员能力的极限了。
意大利人的战斗意志本来就不强烈。
比不上带着统一德意志效果加持的德意志人,也比不上有重建罗马效果加持的露西亚人。
现在的意大利士兵的战斗意志更加的薄弱。
意大利的工业能力本来也不如德意志,掌控的殖民地资源同样不如德意志。
现在大量的青壮年都变成了士兵,脱离了家庭、工厂、农场。
绝大部分军事化的需求,又挤占了民用的工业生产份额,让意大利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下降。
身边的亲人在战场上死亡,或者即将被送往战场,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意大利本土和后方的局势和气氛,也都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大明方面的不断胜利,不断释放出来的各种消息,都在给意大利上下加压。
大明对君士坦丁堡发出的战略打击警告,成了压垮意大利国内局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群十几岁的少年被强制征召起来,即将一起送往前线的时候,他们忽然用枪打死了管理和押送自己的宪兵。
这些新兵中本来只是不想要被送往前线送死。
他们都知道,与大明的战斗,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因为大明掌握着神罚。
关键是,战争之前大明不断地宣传,很多人都觉得是自己国家做的不对,不应该主动去攻打其他国家。
如果这种战争胜利了还好说,普通人拿到或多或少的好处之后,就会支持这种战争。
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可能了,他们也就不会再支持了。
新兵们的反抗引发了连锁反应,很多同样感觉压力巨大的老兵和底层军官们,跟着直接发动了兵变。
他们打死了宪兵队,挟持了上层的军官。
关键是,很快有人理所当然的决定,打出了不要战争要披萨的口号,这就立刻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
一场暴乱在罗马这座真正的泰西古都中迅速的蔓延开来。
大量或者说海量的对现状非常不满意的士兵和军官,以及跟随而来的民众很快就控制了意大利的国家机构。
意大利国家的官员,以及罗马城的官员们,少部分参与到了暴动之中,大部分被关押了起来。
有一部分名声恶劣的,直接被在大街上公开枪决了。
暴动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自发的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还有一些专业人员也加入了进来。
他们需要控制朝廷上下和各种公共机构。
罗马城的火车站和皇室的火车站,也都被其中参与暴动的人员控制了。
维托里奥的专车非常正常开进了专用的车站,但是火车刚刚停下来就马上被暴动者控制了。
一群士兵直接冲上了车,将车上的卫兵堵住擒获,然后又直接控制了国王。
维托里奥意识到首都发生了暴乱,自己已经落入叛军之手的时候,差点就直接抽过去了。
维托里奥立刻就想到了被英国人处死的倒霉国王查理一世。
关键是,这个查理一世小女儿,名叫亨利埃塔·安妮·斯图亚特,还是自己爷爷的丈母娘。
她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一世。
菲利普一世的一个女儿安妮·玛丽·德·奥尔良,又嫁给了自己的爷爷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
因为这个原因,自己现在甚至还是英国詹姆斯党的认可的合法英国国王。
汉诺威能够入主英国也是有着类似的关系,而且他们家的顺序应该排在自己家的后面才对。
泰西大陆各国王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国王被处死,其他人全都有可能感同身受,所以传统国王之间基本不会处死对手。
大家基本上都是亲戚,还是有据可查的亲戚。
在维托里奥慌了神的时候,帮叛军拿出了一份草拟的文件,要求他立刻签署并执行。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意大利停止战争,撤回所有的前线部队,同时向大明投降。
这不就是我想干的吗!
维托里奥本来还稍微有点犹豫,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投降的。
毕竟,真的向大明无条件投降的话,自己肯定会接受大明的全面管控和改造。
自己家的国王之位很可能是保不住的。
就算是能够继续当国王,也肯定会失去绝大部分的权威,只能当个橡皮图章了。
但是被叛军愤怒的处死和失去权威之间做选择的话,是难不倒维托里奥的。
维托里奥弄明白之后,顿时就缓过来神来了,然后义正词严的大说:
“如果我挚爱的撒丁意大利的子民,向我这个国王提出的要求,仅仅是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那我是不会有任何的犹豫的!
“我现在回到罗马城,就是为了来办理这件事情的。
“如果我在柏林要求向大明人投降,很可能就没有机会活着出来。
“我已经受够了这场没有未来的战争了,我们意大利人被德意志人和露西亚坑惨了。
“我们没有得到多少金钱和资源,却已经失去了上百万同胞。
“所以,我已经做出了决定——
“为了世界和欧罗巴的和平,为了撒丁和意大利王国和所有人民的生命和未来,我们意大利应该向大明投降。
“我作为撒丁意大利的国王,愿意亲自到大明军前递交正式投降书。
“我愿意下令让士兵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我愿意向大明请求赈济生活困难的意大利百姓。
“我愿意为了我的孩子们,所有的意大利人民,放弃所有的一切尊严。”
维托里奥说完,就用力的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立刻继续说:
“我们应该拟定一份更加正式和有诚意的文件,不过可以先签下这份文件表明我的态度和决定以及诚意。”
叛乱的军官和士兵以及官员看着维托里奥的反应都惊呆了。
现场诡异的安静了好几秒。
他们本来都以为,这个国王肯定会异常死硬,肯定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现场的军官已经做好了处死维托里奥,另外请人来当国王的准备。
结果国王似乎跟自己有着相同的想法和理念?
而且他说的还很有道理,他愿意回来这件事情本身,显然就意味着要与德意志和露西亚分道扬镳了。
如果不向大明投降,那罗马就是大明潜在的打击对象。
一发神罚,就能让整个罗马化为飞灰,他回来就有可能被直接炸死。
维托里奥看着现场的反应,继续剖析了现在的局势。
在有些混乱而又和谐的环境下,维托里奥还带着现场的文官们,亲自拟定了一份更加正式和详细的投降书。
并且仍然毫不犹豫的再次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最后,维托里奥再次要求,亲自去大明军前递交投降书。
维托里奥表现的过于配合,以至于有些参与暴动的士兵以为自己做了错事。
但也有一部分人怀疑维托里奥是演的。
所以最终拒绝了维托里奥亲自去大明军前投降的建议。
维托里奥想要亲自去投降,其实还是因为心里有点害怕,害怕被叛军给砍了。
与叛军相比,哪怕是敌国的君主,都让他感觉更加的亲切与安全。
不过他的建议被拒绝了……
叛军要求他派他唯一的儿子卡洛·埃马努埃莱王子,与叛军的代表一起去大明军前。
在朱靖垣前世的历史上,卡洛·埃马努埃莱在三岁就死于天花,但是这辈子非常幸运的活了下来。
实际上,维托里奥现在也应该已经死了,都是因为世界的变化,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在行动之前,意大利内部首先要重新恢复最基本的秩序。
虽然国王宣布同意投降,但是已经被抓起来的官员和军官们,也不可能会直接放出来了。
事实上发动了兵变和暴动的军官和士兵们,也希望能够趁此机会获得地位。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没有他们想想的那么简单。
军官、士兵、工人、工厂主、商人之间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
他们或是因为压力达到了临界点而群情激奋,或者是带着几份投机心里参与了暴动。
大家带着类似的目的一起把事情开了头。
但是到怎么把事情继续下去的时候,或者说是分配阶段性的成果的时候,临时共同体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了。
部分军官想要成为新朝廷的官员和将军,市民或者所工人希望获得食物和工作。
商人和工厂主希望自己的产业能维持,并且不会受到损害。
最重要的是,很多商人和工厂主本来就是在暴动开始之后,带着投机心态加入的。
他们想要的是在新朝廷中获益。
但是现在国王和新朝廷都想要投降大明,这必然会导致他们的利益直接受损。
所以当决定已经做出来之后,这部分人就开始拖延和使绊子。
但是处于亢奋状态的士兵和年轻军官们,以及被生活成本快要压垮的普通工人,已经并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住的了。
关键是,争执持续了几天之后,君士坦丁堡被神罚摧毁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的压力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于是,一批“叛国商人”就被枪决了,其他商人也都老实了。
然后,新朝廷才终于正式开始实施投降的事情。
年仅十九岁的军官朱塞佩·马志尼,在暴动中后期的组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主要是在思想上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一次,他带着一批士兵护送和监督卡洛·埃马努埃莱王子踏上了前往国联总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