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王易

茅山玄阴派,起于清末民初。第一代祖师天赋异禀,极善左道之术。

本是当时茅山本宗上清派掌门之位的候选人之一,却因养鬼炼尸而被逐出门外。

废去修为,自此销声匿迹,隐世不出,也因此躲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为上清派保留火种,也为初创的玄阴派保留了传承。

......

王易,字朴实。二十二岁,茅山玄阴派第三任掌门。

据他的师父说,他是几百年难见的修道种子,

天生的大气运者,故取一‘易’字。

一是‘易’乃重经之首,二是告诉王易修行知易行难,全看自身。

后来有感于易字之重,命硬者盛,命弱者枯。

担心王易命格压不住,又取字曰:朴实。

心如赤子,朴实无华。

王易无愧此名,七岁时便连跨入静、感知、灵启三境。

觉悟丹田之炁,正式踏入练炁修行的行列。

十六岁时,他的师父李成蹊说是己道已成,多多修行,一句我去云游了,再也没有回来。

临走前告诉王易四年后如果他还没有回来,就去后山玄阴洞中的地窟里,

那里有着他需要的答案。

但二十岁之前,千万不要踏入地窟,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具体是什么,李成蹊并没有说,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让王易记下。

二十岁时,王易练炁入玄,于神府中修出一道先天灵识。

神府位居百会,又称为泥丸宫。

《紫清指玄集》写道:“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

乃是人身之中重中之重,有总摄众神,照生神识。孕育人魂之功。修道者引气入体,淬炼本身。精气神三宝合一,也便是在此间坎离融合龙虎交会,才能成就元神赤子,得无量神通。

末法时代,莫说元神之境,元婴、金丹皆无。即便是王易的师父李成蹊修道六十九载,也不过堪至入神坐照的十层练炁境。

筑基无望。

灵识虽是证道元神的门槛,但在天地灵气稀薄的时代,筑基便是尽头。不过种种妙用,却是不足以外人道也。

王易按照约定来到后山打开地窟,在地窟中找寻到李成蹊留下的日记和几本古朴的书籍。

其中就有玄阴驭鬼决的总篇。

上清符箓篇、三清剑法、谷衣心法和一些单独记录的修行心得。

王易翻开日记细细查看,里面有着李成蹊只言片语的关怀和叮嘱。四年的时间仿佛并不存在,又回到了那个离别的日子。

这次王易方才明白,他的师父大限已至,命不长久。

年轻时与人争狠斗勇,伤了根本。

年轻时凭着一口先天之炁撑着,看不出来。到了老年开始显现。李成蹊自知时日无多,便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看看。

他已经离家太多,但临死前还是想死在那片黑土地。

东北,黄石村。

日记里让王易不要挂怀,他并不是有意隐瞒。王易的状态他很清楚,正是练炁入玄的最好时期,如果因为他的事情耽搁了,又不是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归那个境界,

心如赤子,朴实无华。

这是修道最纯净的境界。李成蹊一生也没有达到过。

王易默默翻着日记,看着越来越有些唠叨的文字,心中止不住的升起一股伤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汇集眼眶。

师父,师父,

从小到大,他没有出过松林观。也没什么父母亲人,修行之外的最大消遣就是诵读道经和听李成蹊天南地北经历的人物趣事。

可以这么说,他对李成蹊的感情虽不表露,但更胜过一切情感。

日记的末尾告诫王易不要在凡人面前暴露神通,

末法时代灵气不显,但仍有高人存世。

而且拥有着远超常人的力量,便难道会有心怀不轨者觊觎,暗下黑手。

王易一一记下,他已准备下山,但日记里并没有提到李成蹊的具体去向,

东北,黄石村。

这么简单的信息又该如何寻找呢?世事变迁,也许早已沉没在烟海里。

王易在松林观为李成蹊立下衣冠冢,诵经三月。

然后,王易离开了松林观。

离开了这个装满记忆的地方,独自踏上旅途。

李成蹊留下的东西并不多,也许就是不想让王易寻找。

两年的时间,王易功夫不曾落下,将玄元驭鬼决修道第一个层次后,

先后又将三清剑法和谷衣心法先后入门。

同时他将东北的大城小镇通通找过一个遍,然而没有任何信息。

日记中的那个叫做黄石村的村子,压根没有人记得,仿佛并不存在。

更何况李成蹊这个人。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灵感汇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灵感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