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你莫不是在说笑?
她都这么说了,别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一家人刚说好,有人跑过来请她和冯老头。
说是里正老赵请他们过去,县衙的黄先生要他们一起去看看曲辕犁的试验,另外也需要林蔓蔓这个村里说话挺管用的人参与跟另一个村子之间的交流。
还说这都是老赵的意思。
林蔓蔓自然理解老赵的想法。
前世自己创业,见过的最高级别领导是市一级的领导,对于县里这种最高才是处级干部的层级来说,她是一点也不怵的。
只是她现在身处古代,哪怕是一个县的父母官,对农民来说就已经大的没边了。
那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小说里面的情节看过太多了,大部分的戏码都是有钱人可以无视除了皇亲国戚之外的一切人。
当然那个层级她也没接触过,只是她自己的经验就是,最好不要得罪任何官家的人。
因为她再牛,也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
而对方,不仅仅是一个人,对方代表的是一个体系,可动用的资源是体系的力量。
这种情况下跟体系对着干,死的简直不要太欢乐!
现在老赵把她拉下水,目的是什么,基本上一眼就能看穿,不过没关系。
小场面而已!
跟着公公还有冯老四一起向着大饭堂那边走过去。
黄笔吏和老赵还有王志远都在。
对于黄笔吏来说,他只需要跟老赵联系就行了,因为老赵就是村里的一把手,所以没有必要跟其他人对话。
但是这个曲辕犁,他听到有人说叫做冯氏曲辕犁,而且老赵也点名要让人去请林蔓蔓,加之上次也见过冯氏林蔓蔓,所以也没有反对。
等冯家人到了之后,王志远带头向着耕地那边走去。
到了耕地那边,才看到刚逃荒过来的另一个村子的人就站在田边,正在看冯家村开荒。
只见一人牵着牛在前面走,后面一个弯曲的犁,由一个人扶着,那牛儿只管埋头走路,后面的土地轻松便被开垦出来一条。
这速度,着实比以前快多了。
那帮人站在那儿看着,相互之间还说着什么,对着那一人一牛指指点点。
实际上,犁铧现在还是木质的,如果是铁质的,速度可能更快,如果再调整一下犁铧的角度,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不过这个不需要林蔓蔓再做什么了。
现在这个程度,够了!
王志远特意安排的人,此时田里十头牛在同时工作,崭新的曲辕犁全部用上了。
目的是为了让黄笔吏看看这同时干活的效率,当然也是为了提高通过黄笔吏说通县令大人同意冯家村的耕田队外出挣钱啊!
林蔓蔓看到这场景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老赵和王志远打得什么主意了。
黄笔吏他们到了之后,王志远特意找了一头牛换上原来的犁,开始耕地。..
对比之下,哪个更好,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再开口去说什么。
黄笔吏摸着胡子的手都在颤抖。
他脑子里面想到的是,县令大人通过这件事能得到什么好处,就算是不会立刻得到升迁,那必然也不远矣!
老爷升官,他自然鸡犬得道!
至于冯家村想要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好处,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他是文人,胸怀天下,这犁具能带来多大的好处,简直门清。
不顾老赵的阻拦,他执意换下了一个农户,自己亲自扶着犁,尝试了一下。
一点也不费力。
这就是他的感受。
王志远跟在一边解释道:“这里,如果向后拉下来的话,犁头的犁铧更低的深浅就可以得到调整。
不同的作物,需要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个东西,转弯的时候也不需要把犁抱起来,直接就可以转弯。”
当下他便让前面牵牛的人拐弯。
黄笔吏感受着曲辕犁在地上转弯的顺滑程度,不由大为赞叹。
王志远趁机说道:“黄先生,这犁铧现在还是木质的,我们没有铁具,所以用起来还不是很爽利。
如果换成铁质的,想来会更轻松和方便。”
黄笔吏不住点头。
“待我回去向老爷禀告,如果这东西入了大人们的眼,你们冯家村借的牛,还有铁质的犁铧,估计就都会由县里赏给你们的。
不过这东西,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志远摇头道:“黄先生,能做到这样,我们已经非常高兴了……”
黄笔吏说道:“那你们试过没有,木质的犁铧要耕多少土地才会坏掉?”
王志远一窒,摇头道:“这个还没有试过。”
黄笔吏道:“那现在就试试吧,结果没有出来,我不会走的。这个很重要。
铁很珍贵,这个你们都知道,而且县里能有多少铁拿来做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林蔓蔓站在冯老头身后一言不发。
黄笔吏回来之后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意思是说给老赵听的。
老赵压根不接这个话,转身就看着冯老头。
哪知道冯老头聪明的不像话,向旁边跨出一步,把身后的林蔓蔓让了出来。
黄笔吏看到她之后也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林蔓蔓施礼之后起身说道:“黄先生,我们知道县里的铁很少,所以我们想到一个办法。
这个曲辕犁叫做冯氏曲辕犁,就是说这东西是我们冯家村发明出来的。
如果别人仿制,那就是偷。
可这么好的东西,不给别人用,我们也过意不去,毕竟是关系到大家吃饭的问题。
可白送,我们也觉得对我们自己不太公平。
所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
黄笔吏笑呵呵地捋了一把胡子道:“嗯,冯林氏,你请说。”
林蔓蔓点头道:“县里提供铁质犁铧,给我们冯家村再提供10头牛。
凑够20头牛,我们冯家村完成本村的开荒之后,去给全县逃荒过来的村子开荒。
我们保证,20头牛,每天一定能耕出来300亩!”
黄笔吏大致估算了一下,惊道:“一头牛一天耕15亩?冯林氏,你莫不是在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