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会退婚吗?
西边邻居家的婶子嗓门也不小,听着大嫂的话,隔着院墙吃瓜不算,还点评接茬,“大媳妇儿,你都分家单过了,咋当家还当到小姑子身上了?耽误工也没少你的工分,咋管那么宽呢?谁家大姑娘晚上不着家不得找啊?”
怼完了大嫂,还很是一副说公道话的样子,来训林绣,“绣儿,不是婶儿说你。你出门,咋不跟家里说一声呢?这把你妈急的。”
说完了,也不等这边回话,手里拿着一把香菜,一把小葱就进屋了,一边摇着头,很大声的自言自语,“这孩子,太不懂事儿了。”
林绣:xxxxxx
你谁呀你,说谁呢?
就要上去理论,被林妈一把拉住,死死的拽着她的胳膊,训她:“赶紧进屋,是不是傻?”
自己身上有啥短处心里没数儿吗?装死还来不及呢,你出什么头。精华书阁
林绣也反应过来,是呢,这年头逃婚的名声太脏了。一家子正想法子给她洗白,不能跟人辩白这事儿去。
嗐,这真不能怪她,那又不是她干的事儿,她心不虚呀。
回到屋里,女人坐炕上,男人坐凳子,得问问详情,和最后的结果呀。主要是林妈说,大家听。
林绣没说话,她在看家里的环境。
头一次真切的身处在原汁原味的七十年代东北农村,还是很好奇的。
无论是土炕,草席,土灶台,炕柜,发黑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木炕桌,长得像宽扁担一样的长条凳子,还是挖在屋里的菜窖,堆在屋里的粮袋子,土坯的墙,古韵十足的窗户和阴暗的电灯都没有的房间。对她来说,都太新奇了。
直到身边的二嫂推她,问她想啥呢,才回神。
“我是想着,派出所那老所长就是丰收镇的,还认识宋家的人,说不定会告诉宋家实情呢。他们要有啥想法,这婚事会退的吧。说到底,我不是也跟林大江在一块待了一晚上嘛。说在苞米地里躲了一晚上,人家也不一定信。”
最好宋家能主动退婚,她就自由了,不用再想法子退婚。
这是最好的时代,黄金遍地,搞事业他不香吗?为什么要结婚,困在农村种地生孩子呢?
比较麻烦的是,如果宋家退婚,林家这边就有了二百块钱的缺额。给四哥订婚的二百块钱,本就是宋家给她的彩礼,要是退婚了,彩礼得退回去的。
婚礼定在正月初十,现在都八月初十了。
怎么能在四个月之内,挣到二百块钱呢?
她现在全部的私房钱加一起,才一块二毛三,攒了十九年,就这么点儿。
没本钱,啥也干不了啊。
怎么办?
“退婚就退婚,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家,没成算,到那样的人家过日子,不够闹心的。还就不信了,咱锃明瓦亮的大闺女,还能找不着婆家。”
二哥是个暴脾气,一听林绣这话就不乐意。
“不说话能憋死啊?不会说你就把嘴闭上。”
林妈拿着扫炕的笤帚就要打人,嘴上骂着。
她可不想闺女被退婚,人言可畏,被退了婚,外面还不知道传成啥样呢。到时候还能找什么好人家?找个不健全的,后半辈子得吃多少苦,受多少累?
“不至于的吧?不是说老宋大叔是个很明理的人吗?咱家绣儿是被骗了,又不是干了啥丢人事。那什么老所长的,知道细情,更不能胡说八道吧?”
大嫂把事儿往好了想。
林绣还是提醒他们,别太乐观,“咱跟丰收镇虽说都在红星县,可一个大东头,一个大西头,离着一百多里地,传到那边,谁知道传成什么样儿。他家的儿子,还不是传说是傻子嘛。”
这话说的,林妈那笤帚直接拐弯奔着她来了,“天天傻子傻子的挂嘴边,我看你才是真傻的。后院儿林强小名儿还叫大傻呢,你看他傻嘛?”
这熊孩子,能气死个人。老说人家是傻子。相亲的时候也不是没让他们见过面,回来一问,不知道人家长啥样儿,说没好意思抬头看。看都没看,更别提说话了。俩人一对儿闷葫芦,相了一回亲,一句话没说,长啥样儿不知道。
回头爹妈做主,把婚给定了呢。又听风就是雨,离着八百丈远,一百杆子打不着的人,随便编个瞎话儿,她就信。没治了都。
林绣赶紧躲,“我就是打个比方,意思话传着传着就变味儿了。没说他就是傻子。”
哼,林妈这才把笤帚放下。
“我觉得二妹看人的眼光头儿差不了。那老宋大叔肯定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人。咱也别老往坏处想,再看看呗。过几天就是八月,看看他家来不来接绣去过节就知道啥意思了。”
二嫂也给大家宽心。
当初宋家会跟自家提亲,是宋宝库在林二姐的邻居家干活儿。看林二姐利索,又不知道听谁说了林家还有个没定亲的姑娘,这才可哪打听林家是啥样人家,林绣是啥样人。
那他打听林家和林绣,林二姐不也得观察观察他是个啥品性嘛。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当爹的品性好,惯性想,儿子也差不哪去。
亲事能成,也是先过了林二姐那一关的。事实上,当初俩年轻人相亲,就是在林二姐家。找机会让俩人见见,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