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诗成鸣洲
场内的气氛有些诡异。
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好一个狗嘴吐不出象牙!天明三叔真是大才!”李争鸣挺身而出,拍手叫好,打破了诡异的气氛。
任子行脸上青红不定,大家都是读书人,如何看不出楚天明这故事就是在暗讽自己?
正准备开口反击,却听见楚天明又说道:
“今日我有幸听得薛大家的《木兰辞》,又有幸结识诸位,寓情于景,当作诗一首,为此情此景留念之!此诗名为......出塞!”
他背着双手,站在窗口,抬头望着窗外的明月,发出朗朗之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妖蛮度阴山。”
......
微风吹过,楚天明衣衫摆动。
众人耳旁响起了沙沙沙的书写声,沧浪书院光芒大放,圣笔再一次凌空书写,一个个金色大字在空中浮现。
“这是惊县之诗!”有人惊呼道。
随后,一阵阵香气袭来,海纳府书院上空文花绽放,金光闪闪,璀璨无比!
“岂止是惊县!这是......沁府之诗!”
“天啊!我等何等荣幸,竟然亲眼见证了一首沁府之诗的诞生!”
“哈哈!他日若楚兄成就鸿儒,著书立作,我等说不定有机会被写入书中,留名史册啊!”
然后,悠悠的钟声响起,洪亮而博大......
众人惊愕,一时竟无言。
“这这这!文钟长鸣,这是鸣洲!这是鸣洲之诗啊!!!”一个读书人激动万分,“今日我就算是死,也值了!”
“楚天明,真乃我沧浪之希望啊!我沧浪县百年内都未出过如此人物了!”
“这首诗......”
薛小婉激动地站了起来,一首爱国的边塞诗!一首鸣洲的爱国诗!
她的眼里闪动着莫名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那个名动沧浪的少年。
......
老舍内,江云天立在院子里,眼里金光闪烁,静静的看着沧浪书院圣笔凌空,看着海纳府书院文花盛放,看着江州书院文钟浮在空中,长鸣不断,金光闪闪,看着滔天的文气在县城里某个方向汇聚,脚下云气浮动,瞬间凌空而去......
这混小子,刚出了老夫的老舍,就作一首鸣洲之诗,这是平白不想让老夫拿到原稿啊!
真是气煞老夫也......
海纳府,站在府衙屋顶上的鲁知府同样静静的看着三个书院的异象,闻着文花散发的阵阵香味,听着文钟传来的悠悠钟鸣,内杂陈。
这才几天啊......
沧浪县的县令周仲德因为执法不公,草菅人命被巡视的江州书院李大儒逮了个正着,直接就给扔到江州州府越级审判去了......怪不得他的“鱼雁传书”一直无人回应。
自己派去调查的官员刚进沧浪县,就被那位隐居沧浪的原工部尚书江云天大儒给拦了下来,带了封信就回来了。
信只有寥寥八个字。
“德贤吾侄,莫要多问。”
瞧瞧,这也是大儒说得出来的话?
我堂堂的知府,了解了解境内绝世大才的情况,没有道理吗?
也就欺负我还不是大儒......
这都叫什么事啊......
江州书院。
屋顶上齐齐站着一排老者,共有九位,高低胖瘦各不同,望着空中长鸣不断地文钟。
李正和韩学武亦在其中,他两本准备继续游走江州,但是一来要处理周县令的事,二来是江云天那老家伙那一晚追的实在太狠,反正原稿到手,不如就回书院先休息几天。
没想到的是,这刚回来两天,就赶上了文钟长鸣。
两位大儒看着文钟内部飘出一个个金色文字,排列组合成了一首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妖蛮度阴山。
两位大儒心中默读了一遍,彼此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得到了一个肯定的消息,这诗,要说不是那小子写的,打死都不信!
哎,不该回的!
“此诗精巧绝伦,虽说遣词并不华丽,但是造语却很是工致,字里行间,情景兼容,昂扬自信,即使是老夫读来,心中也是莫名生出一股豪气,想去那阴山会一会妖蛮!”一个身材高大的白胡子老者说道。
“周院长所言极是,此诗首句就勾勒出一幅寒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气势雄浑,景中蕴情,让人心生无暇遐思。次句又极言战争之沉痛,蕴含了对边境战士们的同情和悲悯之情,又有着对烽火战乱的痛恨之情,可谓是婉约言情,语中含悲。”又一位老者说道。
“然而三四两句作者忽然笔锋一转,情感从悲凉转向了振奋昂扬,直接表达了己身之希冀,渴望安定。可见作者爱国信国之思绪多么浓烈。”
“此诗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真是一首百读不厌之作!”
“只是不知,作者所言之‘龙城飞将",是先汉的半圣卫青还是半圣李广?”
“这就要看作者心中想的是攻还是守了。你我都知道,先汉时期,人族有一座龙城,位于北境边关,妖蛮也有一座龙城,位于妖蛮交界处,是妖蛮当时联手时所建,乃是妖蛮共生之城。彼时还未成圣的李广将军常年镇守人族龙城,让妖蛮无数次铩羽而归,而卫青则是以半圣之躯率领精兵突袭了妖蛮的龙城,将那座龙城直接夷为了平地。”
“有没有可能作者指的就是这两位半圣?”
“那也不无不可,关键还得问作者自己。”
“也不知道是哪位绝世大才作的此诗,如能见面,定当与其大醉一场。”
“看方向又是那沧浪县......”
“沧浪县......已经出了两首惊县诗,一首沁府词了。那首沁府之词,甚得老夫之心呐!”
“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所作,若是同一人,那真是才气无双。”
“想必是同一人所作,许多半圣未成圣时,常有一日多首绝世佳作问世的情况。”..
“哎对了,文正,守义,你们二人不是刚从沧浪县回来的吗?那边什么情况?我记得前几日沧浪县还出了个一言以鸣洲的大才。那句惊世之言,我已经用来当门口的对联了,甚得吾心啊!”
韩学武和李正两人面面相觑,书院的这些大儒们,平日里都忙于自己的学问,基本不管一切世俗之事,也就他和文正两人,一个管着全江州的读书人品德心性,算是管纪律的,一个管着其他所有的事情,算是总管。
“咳咳,据吾所知......”
李正开口道。
“这鸣洲的惊世之言,这两首惊县之诗,这一首沁府之词,还有刚刚这一首鸣洲之诗,应该都是同一人所作......”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