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不愧是陛下的徒弟!
并佛入道,另创新教!
李承阳万万没想到这个自己从来就没承认过的徒弟居然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但仔细一琢磨,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
李承阳始终坚信一点。
宗教可以有,但那只能是人们自行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绝对不能成为统治一国的工具甚至是理论基础。
至少在大夏不能是!
但在佛国这样的地方却可以用来做一个暂时的过渡。
佛国本来就是个政教合一的地方,用宗教来控制这片土地,他们容易接受,自己也能省心许多。
至于后续嘛……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等大夏有了足够的力量吞掉佛国,在这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统治秩序,宗教影响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大把的抄作业可以抄。
李承阳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让新教取代佛门成为佛国百姓的信仰。
在这方面,李承阳是真不在行,道门也好,佛门也罢,他从来就没太放在眼里,更不存在仔细的研究。
这突然要将两者融合弄出一个新教来控制整整一国的百姓,李承阳还真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但沃米尔既然敢当着自己的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李承阳装模作样的皱起眉头:“并佛入道,创立新教,还要用这新教稳定佛国民心,使得这一片沃土为大夏所用……朕倒是想,但恐怕难如登天!”
沃米尔连忙答道:“此事其实不
难,徒儿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只要陛下师傅支持,三年就可成事!”
三年就能成事?
这么牛逼?
李承阳喜上眉梢:“你且细说,坐下说!”
先是让沃米尔站起来说,这会儿又让他坐下说。
待遇越来越高,帐中众人都看出来了,李承阳对沃米尔这并佛入道,创立新教的法子很有兴趣。
沃米尔自己也看出来了,两眼兴奋得直冒精光,屁股还没坐稳就又开了口:“陛下师傅从德鲁城而来,佛门圣殿中所藏的经典应该都已经读过了吧?”
读那玩意儿干嘛?
没兴趣不说,关键还那么多!
也就看了看那部《梵日金刚经》而已。
李承阳撇嘴摇头。
沃米尔又继续说道:“徒儿倒是把能找到的佛门经典全都读完了,以前读时不觉有什么,但这两年再读之时,却是有了新的感悟。”
说到这里,顿得一顿,眼中的精光更盛:“说出来陛下师傅或许不信,徒儿发现佛门许多经典竟和道门至理十分类似,而且越是古老的经典,这种现象就越是普遍。”
“于是徒儿就生出了佛道两家会不会是同根同源的想法。”
“有了这般想法,徒儿便开始寻找佛道本一家的证据,结果还真让徒儿给找着了!”
“陛下可曾听闻道西行,化身佛陀教化世人之说?”
什么?
老子化胡?
这不是西晋王浮瞎掰的么?
可是在这个世界,自始皇帝一统华夏后,整个历史就模样大变
,既没有西晋这一朝,也没有王浮这一人,那这老子化胡一说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李承阳有些懵。
就在此时,沃米尔又站起身来,从怀中摸出一卷经书和一本线装古书同时呈到李承阳面前:“陛下师傅请看,这卷《涅槃经》和这本《化胡经》都记载了此事!”
“《如来涅槃经》说道祖乃是佛祖弟子,《老子化胡经》则说佛祖是道祖所化。”
“孰对孰错先不去说,只要摆出这两本经书,足可证明道祖确曾到过此间,且与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待得佛门众僧承认这一点后,咱们再设法证明《化胡经》所述为真,《涅槃经》所言是伪,便可证得道佛二祖本是一人。”
“而陛下血脉源于道祖,那便是源于佛祖。”
“又可得出尊陛下便是尊佛祖之论。”
“如此一来,陛下之言,便是佛祖之言,陛下之所求,便是佛祖之所求,陛下所创之世界,便是极乐之世界!”
“佛国百万僧侣,千万信众,一旦接受此论,那这片沃土便可尽掌陛下之手,任由陛下予取予夺,且无须耗费一兵一卒!”
李承阳越听越觉得有意思:“那你又要怎么证明《化胡经》为真,《涅槃经》是伪呢?”
话音落下,沃米尔微微皱眉:“这就要请陛下暂时饶过罗尼沙的性命了。”
还要饶了罗尼沙?
李承阳也微微皱眉:“这又是为何?”
沃米尔再答:“因为
徒儿要和罗尼沙来一场大辩论,只要辩倒了他,《化胡经》便是真,《涅槃经》便是伪!”
李承阳又问:“你有几成把握辩倒罗尼沙?”
沃米尔高昂头颅:“十成!”
李承阳微微一惊:“如此自信?”
沃米尔邪魅一笑:“并非是徒儿自信,而是罗尼沙不敢胜……他若赢了,佛门传承可就保不住了!”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众人看向沃米尔的眼神也都变得跟先前大不一样。
不愧是陛下教出来的徒弟。
够阴!
够狠!
也够毒!
别说是他们,就连李承阳都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然后就笑着起身拍了拍沃米尔的肩膀:“乖徒儿此计甚妙,为师必全力助你成功!”
…………
…………
终于得到李承阳的认可,确定了和大夏天子的师徒关系。
沃米尔志得意满,离开大营的时候,那步子迈得叫一个六亲不认,趾高气昂。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卫青终于忍不住了:“你们当真觉得此计可行?”
辛弃疾呵呵一笑:“试试也无妨。”
霍去病又接过话头:“老卫你最好是乞求他能成功,如若不然,陛下定会让你驻军佛国,如此一来,东征灭倭,西伐教廷可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卫青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若他当真成功,陛下定会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手段去对付教廷,到了那时,你以为你还有多少仗可打?”
辛弃疾也笑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倘若此法当真奏效,定会促使陛下再改征伐大计,而咱们今后要打的硬仗,恐怕也就不多了。”
霍去病当即傻眼儿:“不会吧?你们可别吓唬我!”
卫青、辛弃疾先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就转身大笑而去。
只留下个霍去病幽幽的看向了李承阳的中军大帐。
与此同时,中军大帐。
李承阳正在看刚刚收到的奏报。
奏报是从长安传来的,写这封折子的是颜真卿。
本以为有什么天大的急事,却不料颜真卿竟只是为了告蒋琮的状……
颜真卿已经完成了教育部的组建,这段时间正在按照李承阳的要求制定教育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也不只是教育部,李承阳的要求无论哪个部门,都要在他回京之前制定出一份五年计划,等他回京审阅之后,便立刻开始施行。
而对于颜真卿的教育部来说,虽然还没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制度,大夏已经有了类似的雏形,接下来只要进一步推广完善,不断提高普及度就行。
普及全民教育,需要耗费的资源是相当庞大的。
尤其是在大夏即将迎来人口爆发的档口上。
身为教育部部长的颜真卿这些日子最头疼的就是这件事儿。
李承阳的要求是整个大夏全部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至少要达到八成才算合格,而且小学、中学两个阶段的所有费用都由朝廷全部承担。
按照大夏如今的人口规
模,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等到五六年后,那些出生不久的小崽子们到了要入学的年龄,这笔开销会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会继续增长!
最要命的是这种增加不是递增,而是翻着番儿的涨。
加之李承阳鼓励大家多生,谁也不知道十年之后大夏的人口总数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总而言之一句话,教育部需要钱,很多很多钱!
于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颜真卿拟定了一个他认为合理的数字,然后就去找蒋琮商量此事,然后两人就大吵了一架。
颜真卿实在说不过蒋琮,便写了封折子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李承阳手中……
身居高位,而且都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李承阳哭笑不得,但也知道这事儿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定会影响大夏接下来的发展速度……
话说佛国的税赋应该能养得起颜真卿的教育部吧?
念头刚刚生出,岳云便进到帐中回报:“启禀陛下,迈索城门大开,请陛下前往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