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一样的元宵
今年的京城百姓,注定要渡过一个难忘的元宵。
夜色渐渐来临,一盏盏灯火,在黄昏中绽开。
大半个京城的人,这个时候都已出门。
只有一些干特殊工作的人,仍在他们的岗位坚守。
魏王府大门大开,不时有人从里面出来。
在大门外,行走的人、买卖东西的人不少。
数双眼睛,不经意扫视着进出魏王府的人。
一辆马车直接从魏王府驶出,魏王府对面街道,一个在地摊前方的年青人,低着脑袋说:
“要不要跟踪这辆马车?”
摆地摊的中年男看了眼马车,这辆马车很普通,连魏王府接送普通客人的马车,也比这辆好得多:
“应该是魏王府的下人,今天出入的人太多,没必要跟他。上面说了,让我们盯紧那几个人。”
被他们放过的这辆马车,驶入一个巷道后,从上面下来一个背着大包裹的中年男。
中年男坐上另一辆更好的红色马车,朝小巷另一头驶出。
越王府,一盏盏灯,被众人点亮。
李寿带着三个老婆,将自家的灯点亮后,来到大街上。
现在朝廷接受李寿的建议,京城许多街道,都不设宵禁,今夜比平时更热闹得多。
身着奇装异服、包括黄头发蓝眼睛的人,随处可见。
白天报纸的余温仍在,不少人走在大街上,仍拿着报纸,三三两两在谈论着报纸的事。
今天京城,再无一块黑暗的地方。
就算走在小巷,也挂着不少灯火。
“相公快看,那边好大一盏莲花灯。”
李寿向柳风铃的指引看去,多了一些想法。
莲花多子,所以越王府那么多灯,几乎一半都是莲花灯。
李寿现在已没有再搞绝育,有点奇怪,柳风铃两女仍未怀上。
还好现在时间还早,李寿并未着急。
今晚他们是有备而来,他们来到第一个目的地。
三位嫂嫂来了,”在一旁眼尖的李明达,最先看见他们,和几女迎上。
在前方搭了一个大木台,木台三面挂着许多花灯。
下面排了一串人,陆续登上木台。
众公主很会玩,这里的灯会,和其它地方不一样。
每盏花灯上,都有一个数字。上去的人,只能挑一个数字。
上面的宫女,会在箱子中,找到相应数字的灯谜。
如果能猜中,就能得到一块木牌。
凭着这块木牌,可以到皇宫外面的广场,参加花好月圆和天官赐福游戏。
李明达说:“三姐她们在皇宫那边主持,我们也去吧。”
李寿也很佩服这些公主,能想出这么个方法。
“先逛逛吧,你们的报纸卖得如何?”
“卖断货了,”李丽贞说:
“前后印了一万份,仍被卖光。现在还在加紧印,准备明天派人送去京外。”
这东西赚钱是不用想了,纯粹是做贡献。吸引力太大,众女难得不向钱看。
朝廷在京城四面的灯会都一样,全都只发木牌。
凭着木牌,在皇宫外的广场参加游戏。
广场现在是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在四面负责的公主,不少扔下自己的阵地,跑到那里看热闹。
李寿还要去一个地方,没和她们一道:
“你们去吧!我去六弟那里看看。”
老婆没在,李寿骑着朝齐王府走去,脑袋里面一直在想事。
李寿已在派人调查李佑,在京城这边,李佑可以说清白如纸。
不知是不是那些官员不看好李佑,李佑几乎没有在京城结交官员。
其它民间势力也没有。李佑只和他的娘家人,走得很近。
李佑的舅舅叫阴弘智,目前是他的大管事兼军师。
阴弘智的舅哥燕弘信,是李佑的外务管家。
阴弘智的弟弟阴弘亮,是李佑的侍卫长。
李佑所用,大多是娘家的人。这些人在京城都很低调,看不出有谋反的迹象。
李寿还在神游太虚,一道喊声传来:
“越王殿下去哪里?”
“拜见李叔叔。”
宇文兴祖带着妻儿丫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
李寿这些猛将,朝廷都赏赐了住宅。平时没什么事,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
李寿摸了摸宇文兴祖之子宇文原的脑袋,说明去处,问宇文兴祖:
“你有没有去和宇文家的人相认?”
宇文家族在大唐并不差,宇文士及投唐后,因功任郢国公,现在仍在。
宇文兴祖点点头:“去见过二叔,二叔已将我们纳入族谱,我们也才从他的府上出来。他久病在床,殿下有空,能不能去给二叔看看病?”
李寿从未见过宇文士及,原来对方久病在床?
“明天吧!”
一行人来到齐王府,这里的热闹,不在众公主灯会之下。
李佑这次花了很大的心思。大家远远就能看见,齐王府上空,悬浮着的两个巨大灯笼。
这两个灯笼,竟是两个热气球。
李佑偷师学艺,用热气球搞出两个巨大灯笼。只凭这两个大灯笼,就吸引了不少人。
齐王府门前,还挂了不少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写了一句话。
最难得的是这些话,并不全是寻常的灯谜。
李寿走近一群人中,一个年青人,正指着一个大圆灯笼念道:
“秦王大败王行本,打一战役。”
年青人念完,同行的一个壮年男说:
“这个我知道,是不是二十年前的虎牢关之战?”
在人群里面有几个中年男子,这些人无一例外,身上都有很严重的伤。
一个中年男,近半边脸都被毁去,看上去十分吓人。
一个杵着拐杖的中年男子点点头:
“正是虎牢关之战,当年王世充派荆王王行本、率数万大军守虎牢关。皇上派翼国公、宿国公等一千多将士,初期在虎牢关外,袭击了王行本的运粮队……”
这里面的灯谜,全是和打仗有关。
这些仗,都是唐争天下时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当年受伤的士兵述说。
在李寿看来,这样的安排,比众公主的安排还要好,还要用心。
李寿暂时没进齐王府,在外面看了好一会。宇文兴祖叹道:
“这样的灯会,比以前那些风花雪月有意思多了。齐王殿下还真是有心,以此来让大家铭记前辈军人的事迹,让他们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做这些,只怕是李泰所为,李佑应该只是负责灯。
李寿十分感慨,这两弟兄很有才华。要是将心思放在这些正事上,并不比他差太多。
齐王府大门口涌出一群人,一道声音传来:
“几位殿下出来了。”
大半的皇子出现在大门口,向围观的众人一一招呼。
李寿没再等待,来到大门口。李治看到他颇为兴奋:
“我就知会来,听说父皇他母后来了,我们在此等待。”
李寿朝李治点点头,看向李佑李泰,感叹道:
“四哥六弟有心了,这样的安排,值得大家学习。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好一句“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李佑看李寿的眼神,又多了几分生疏,脸上的笑意也少了许多:
“我只负责灯,这些东西,都出自四哥之手。四哥做这些事,并未向明达她们那样张扬,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李泰摆摆手:“这些事,哪能和明达她们的报纸相比?今日我听到不少称赞报纸的话,准备哪天有空,请教一二,也想在这方面出把力。”
李佑的话有点不和谐,报纸的事,许多人都认为是李寿的主意。
李寿懒得计较,和几弟兄虚虚实实聊起来。
在李寿后面的街道,驶来一辆红色马车。
马车停在一座茶楼门前,一个拿着包裹的中年男,从马车中走出。
转身向远处的魏王府大门看了一眼,进入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