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 老师傅们都是宝贝
现如今的治安压力,可不是说说就能够解决的。就算是陈富贵本事通天,这样的硬伤也不是他能够搞定的。
但是关于安保公司业务扩充这个事,他可是上了心,很认真的写了一份报告,呈送上去。
能不能批是一回事,总归是得争取一下。
万一要是成了呢?那不是更好嘛。
相对来讲,目前的日子过得虽然很忙碌,但是还算是平稳的。
各个分公司的项目都在有序推进,无非是需要人过去照看一眼。
尤其是家属楼和办公楼那边的工程,这是肉眼可见的。
即便是外边有围挡,人们也能看到楼慢慢的变高。
目前来讲,这就是光华县的第一高楼。在人们口中流传的是,这里还将会是非常高档、非常豪华的住宅区。
对于这里的期待,就算是普通群众也一点都不比陈富贵少。
即便有些人现在买不起,不代表将来买不起啊。只要陈富贵接着盖,大家就都有机会。
而就在人们还在关注着这些的时候,在光华县又一条新的消息流转出来,县里要成立橡胶厂,这次招工人数五百人。
就算是对于“见多识广”的光华县居民来讲,这个消息也是有些劲爆。
五百人,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量。而且按照陈富贵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来讲,这肯定只是头一批的五百人,后边肯定还得招。
这肯定又是一个大买卖。
而酝酿这个大买卖的人,现在正在跟小宇带回来的轮胎生产培训团的同志们聊天。
这些同志们年龄普遍偏高,但是精神头都很足。
“许师傅,咱们这个轮胎厂能不能顺利投产,就交给你们了。”陈富贵笑着说道。
“陈厂长,这是您跟乔宇厂长看得起我们这帮老家伙,能够让我们发挥一下余热。”许泰山说道。
“虽然说跟这些老兄弟们也都是头一回见,但是轮胎生产也就是那么些事。也都是在国营大厂干过的,基本的生产任务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陈厂长啊,这也有一说。目前最好的轮胎就是子午线钢丝轮胎,咱们整个国家的产能都不高。”
“但是我觉得呢,这个就是咱们轮胎生产的发展趋势。这个轮胎是真禁用,性能还好,听说有的厂也打算在这方面大力投入呢。”
陈富贵点了点头,“咱们厂也是如此,只不过咱们没有什么技术储备,我心中的想法是先生产三轮车和摩托车的普通轮胎。”
“等咱们有一些实力了,就到国外引进技术去。因为我们也要生产卡车,卡车的轮胎更换频率更高。”
“我们这个橡胶厂啊,完全是从无到有的硬建。可不像那些大轮胎厂,都是国家从各个厂抽调人员建设起来。”
“而且资金也很充裕啊,有着国家支持呢。我们就不行,都是我从各处抠来的钱,备不住还得跟银行借点。”
“但是对于这个轮胎厂,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目前的主要供应单位,就是我们即将分离出去的春华三轮车厂。”
“目前我们的三轮车产能能够达到年产两万五千辆,所以咱们这个橡胶厂的前期产能就设定在年产十万条。”
“跟那些大厂肯定是没法比,但是我把地方给留出来了,将来咱们还能够接着扩建,接着引进更好的技术。”
“其实再大点也行,只不过咱们没有那么多的橡胶供应。这也就是三轮车的轮胎或是摩托车的轮胎用胶量都不是很高,要不然这个产能都撑不起来。”
这些老师傅们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毕竟都是橡胶行业的老人,甚至于国内的一些轮胎生产基地还参与过建设。
这样的战略物资行业,陈富贵能够凭借着个人的能力创办起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在国家层面来讲,肯定是优先供应给国营单位。陈富贵这样的私营企业,暂时就得自己想辙。
“稍后呢,等咱们的工人招上来,就需要各位提前给做无实物培训。”陈富贵又接着说道。
“这个工作的难度系数也很高,也只有你们这样掌握着真正经验和技术的老师傅们能做得到。”
“陈厂长,您这可是太抬举我们了。”许泰山笑着说道。
“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啊,也就是你敢用。能够让我们发挥余热,给的工资还那么高,我们盼都盼不来呢。”
“许师傅,大家对于现在住的地方还满意吗?如果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跟我讲,咱们都能够解决。”小宇说道。
“乔厂长,岂止是满意啊。”许泰山感慨了一句。
“是啊,这都跟过领导的日子一样呢。”
“那宿舍那么好,里边还有风扇和暖气,冬暖夏凉啊。”
“吃的才好呢,家里边过年也就是这么个吃法呗。”
……
其余的老师傅们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单单从待遇方面来讲,那是真的没得说。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给的工资层面,那真的是太高了。
这里边有些同志以前也仅仅是车间的普通生产工人,赚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几十块。
现在呢?
这些吃喝不用花钱不说,一个月的基本工资还给了八十块,将来也能跟着分一些奖金。
要说是做梦一样,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在小宇过去之前,连梦都没敢这么梦过。
而且让他们感觉最慰贴的,就是陈富贵和小宇对他们的态度。那是真的很尊重,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化的东西。
现在他们是暂时住在春华厂的宿舍,昨天也跟厂子里别的人聊了聊,这个陈富贵是真的有些不得了。
以前在报纸上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往夸大了写呢。实际的情况可不是那样,这个春华厂又大、又强。
再加上那些工人即便是在休息的时候,那个精神面貌也跟他们以前见到的工人不一样,这是真的了不起啊。
跟这些老师傅们完成了接头的工作,陈富贵也放下些心。
他们就是橡胶厂的骨架啊,工人需要他们帮忙扩充起来,很担心他们来到这里生活不习惯。
现在看来是真的没什么问题了,尤其这里边还有几位有着北方口音。
肯定也是当初支援建设的时候走出去的,现在也算是走了回来。
这些人可都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