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三次废帝
董卓见最大的障碍离开了京城,开始策划下一次的行动。
李儒也在苦思良策,久思不得,便出门散步,走到门口,听得门口的家丁在喝斥:“速速离开,不然要你好看。”
一名女子的声音:“对不起,我马上就走。”
心下一动,便想出手管点闲事,调剂一下心情,便开口问道:“什么事啊,在相府门前喧哗?”
看门的家丁见是李儒,忙不迭的下跪,道:“大人容禀,这一女子去国舅府,走错路了,走到咱们这来了,小的马上赶走她。”
李儒摆摆手说:“我来问问。”
走到跟前,见一女子站到那里,落落大方,衣衫虽破浆洗的还算干净,只是掩不住风尘朴朴的行sè。给李儒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从远方而来,找国舅有要事。
有道是天家无小事,皇帝相关的事都是大事,这国舅与皇帝相关度甚高,他的事也不会是小事啊。想到此李儒吩咐:“将这女子带到我房里,待我审问。”
手下的护卫以为听错了心说,大人好大的胆子呀,在老丈人家公开的带女子回房,不是说大人是个怕老婆的吗?这咋不象呢?
不管侍卫的疑惑,李儒回到书房,仔细盘问那名女子。那女人子虽然口风很紧,但怎么能在李儒这个滑头跟前混过去呢,不一会儿便被李儒问出了根源。
原来这个女子不是一般普通人家的姑娘,她董太后身边的人。太后赐名叫董小宛,董太后被贬回老家,就带她一起回的。何进派人鸩杀了董太后,临死前董太后交给董小宛一个锦盒要她到国舅府交给董太后的弟弟董国舅,好让董国舅替她报仇。
董小宛一路颠沛流离来到雒阳,由她之前在一直生活在宫里,社会经验很少,所以着实吃了些苦头。好在平安的到达了雒阳,一打听董府,别人也没细问当然就跟她指明了当下最红最热的董卓府第了,yīn差阳错她就来到了董卓府第门口要求见国舅爷。刚要被赶走,就碰上了李儒。
李儒说:“董姑娘,何进已经死了。你的仇也算是报了,我感兴趣的是什么东西是董太后认为能替她报仇?”
董小宛犹豫了一下,心里想既然何进死了,董太后的仇也算报了,留着报仇的东西也无用了。何况眼前这人明显的糊弄不过去,点点头说:“我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太后只是说交到国舅手上即可。”
说着从贴身的衣服里面掏出一个锦囊,递给李儒。
李儒打开一看,是一道皇帝的诏书。因为皇帝的诏书都是用专门的锦帛制成的,这段时间他没少写诏书,自然一眼就能认出。心里砰砰直跳,预感到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将要揭晓。
打开诏书,李儒描了几眼便一清二楚了。脸上表情越来越喜,待读完捧着诏书哈哈大笑:“天助岳父成事!”
收了诏书,吩咐手下将董小宛带下去,送一百金给她,让她自行投亲靠友,自谋生路去。自己匆匆来找董卓。
一见面便说:“岳父大喜呀。”
董卓说:“现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喜事?”
李儒将诏书递给董卓:“凭此物我们废帝名言正顺。”
董卓接过来一看,诏书是汉灵帝写的,废太子刘辨改立刘协为太子的诏书,上面不盖着传国玉玺。可以确认是真的。“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董卓开始也怀疑是李儒伪造的,但看到玉玺的印迹便知是真的,因为传国玉玺丢了,现在的诏书上是替代品。
“哪来的?”
李儒把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
董卓也说真是天助我也,既然灵帝有诏书废太子,说明可以以刘辨得位不当来废掉他,重立陈留王也就成了先帝的意思,要是还有人反对的话就可以让他去找先帝理论。
两人想到一起去了,真是好主意呀。
定好了计划,李儒去安排在朝会上的细节。事先与一些重臣沟通,通了气。经过两轮的试探和清洗,众世家大族感觉到了董卓的狠辣与决心,现在有了一丝理由和台阶,于是借势而下,同意了董卓的提议,表示在朝堂上会支持董卓的提议。
两rì后的朝会上,董卓第三次提出了废帝的建议。
不过这一次是充分准备好了的,不再是试探了,他先让司徒王充念了灵帝的遗诏。
然后向群臣宣布:“我董卓要按先帝的意思去办了,废少帝刘辨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洛阳令周胤问:“诏书是真是假?”
董卓毫不在意的把诏书出示给他验证。
周胤看后也没多说什么,退了下去。又有几个
必竟朝廷上的人都知道汉灵帝喜欢刘协,一直想让刘协继位。只是顾忌大将军何进和朝中清流的压力一直没有办成。死之前留下诏书也是有可能的。
一边是不抗事的儒家大义,一边是董卓的闪亮的战刀,现在加上已过世的灵帝的一封遗诏,众大臣的天平向一边倒了。
没了反对的声音,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董卓让人将少帝扶下座位,站在品级阶下面向龙椅站好,去掉头上的冕旒冠,解下腰上的印绶。将陈留王刘协扶到座位上,系上印绶,戴上冕旒冠。
将龙椅后面账子里的何后一起扯了下来。
因为少帝年少继位,所以按惯例要有太后要掌权辅政的。所以何姬也算是在垂帘听政了。
这下换了新皇帝,她便听不成政了。这个蠢女人尝到了自己酿的苦酒了,要不是她不让何进杀十常侍,何进哪有杀身之祸,有了娘家兄弟何进的支持,自己的rì子多好过。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掩面哭泣,大气不敢出。
在悠扬的宫廷乐曲声中,陈留王登上了皇位。董卓带领群臣参拜完毕,让李儒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即位诏书,也就是皇帝的任职宣言,当众宣读。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仰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董卓所立陈留王刘协,表字伯和,是汉灵帝的二儿子,登基后被你为献帝,时年九岁,改元为初平。接下来是瓜分利益的时候,董卓自封为相国,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福利,一时间威风无两,气焰滔天。
各家支持董卓另立皇帝的权贵也得了相当的利益,一时间大家都兴致勃勃,好rì子来了。常言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换了个新皇帝,自己又在拥立时出了力,当然应该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益。
而那些没明确表态支持的也在心里惴惴的,拚命的算计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他们都没想到董卓可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狼,那里会饶了他们。
最伤心痛苦的莫过何姬和刘辨了,何姬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太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王太后。刘辨由原来的一国之君成了一个空头的王爷。其中的落差何止千里。尤其现在被圈禁的一个小小的永安宫里面,缺衣少食。娘俩几乎rìrì以泪洗面,心里咒骂董贼不得好死。
世上总是不缺投机分子,有些忠于刘辨的大臣听到刘辨的处境时便起了心思。私下串连起来和刘辨联系上了,想着推翻董卓暴政。
可惜事情做的不严密,被董卓得了消息。这些人也不想想宫里的守卫都是董卓的手下,内侍们也被董卓的雷霆手段吓坏了,有什么哪里敢对董卓隐瞒。
董卓听到冷笑一声,说:“本想饶你一命,谁知你却不知好歹。”回头跟李儒说:“去送弘农王母子上路。”
“喏。”李儒二话没说就下去了。
李儒带两个军卒拿了一条白绫和一壶毒酒一起来到皇宫,找到董炅。董炅正在他的衙门里喝闷酒呢,见李儒过来,知道有事了,忙迎入宫门。李儒把董卓的命令一说。董炅马上答应派人帮忙,亲自领一队人马给李儒助威。
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永安宫。
董炅一脚踢开宫门,刘辨和何姬正在相对垂泪。
一看董炅和李儒的架式,娘俩儿就感到大事不妙,何姬颤抖地问:“你要干什么?”
李儒说:“董相国请弘农王喝酒。”
“不!你们不能这样!”何姬发疯似地冲过来想打翻毒酒。
董炅上前一脚将她踹倒在地,两个士卒用白绫打个活结套在何姬脖子上用力拉紧,不多时将何姬活活勒死。
刘辨眼见躲不过去,颤颤巍巍的伸手去端酒杯,一个没拿稳,酒就洒了。
李儒不耐烦了,一把抓住酒壶,一手捏住刘辨的喉咙,将一壶毒酒灌了进去,片刻弘农王刘辨就七窍流血而亡。
刘辨母子双亡,新帝没了威胁,董卓的目标顺利达成。